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二•五言古一

2025-05-09 15:32 隐秀轩集

乙巳臥病作

【其一】

沈屙忘故吾,情形日幾變。

有時如嬰兒,饑寒仰母便。

有時如老人,奄奄息如線。

過去未來身,一日遊屢遍。

真身宛自如,光明時隱見。

【又】

周公班爵祿,孔聖立文字。

終古英雄人,老死遭磨勵。

進退類羝觸,前後終狼疐。

窮交思掇汁,妻子望沾溉。

天生七尺軀,豈為爾曹地?

性命徇他人,勞勞成底事!

舍我衣中珠,苦伺驪龍睡。

安得同臭人,親疏走相避。

達哉周太常,不齋時一醉!

邸報

曰余生也晚,前事未睹記。

矧乃處下流,朝章非所識。

三十餘年中,局面往往異。

冰山往崔嵬,誰肯施螂臂?

片字犯鱗甲,萬里禦魑魅。

目前禍堪怵,身後名難計。

邇者增諫員,鞀鐸略已備。

褒誅兩不聞,人人爭慕義。

請劍等尋常,折檻何容易!

撩須料不咥,探頷何須睡。

眾響忽如一,一辭申數四。

己酉王正月,郵書前後至。

數十萬餘言,兩三月中事。

野人得寓目,吐舌歎且悸。

耳目化齒牙,世界成罵詈。

嘵嘵自嘵嘵,憒憒終憒憒。

雄主妙伸縮,寬容寓裁制。

並廢或兩存,喧墨無二視。

下亦復何名,上亦復何利?

議異反為同,途開恐成閉。

機彀有倚伏,此患或不細。

遘茲不諱朝,杞人彌憂畏。

遊齊山

百里叩九華,齊山未寓目。

歲暮懷冥遊,積陰忽晴燠。

十步識山面,二里躡崖足。

裁形準石隙,避就費紆曲。

戚施忽籧篨,支離頂踵蹙。

蹈虛慮危墮,踐實防掛觸。

步疲手倦扶,日中至朝旭。

不知行幾里,夤緣窮往復。

出洞睇故徑,相去曾幾躅。

隧中靈威行,峰頂長房縮。

總此一齊山,中外異延促。

五月七日吳伯霖要集秦淮水榭。是日雨

五日棹秦淮,水閣曾未歷。

頗值風日晴,雨意殊未悉。

我友越宿招,明朝宜小集。

晨枕引簷聲,微茫承霤滴。

快茲煙雨趣,遠山蕩如滌。

畫舫如晨星,簫鼓非前日。

鷁首晚偎倚,鴛鴦戢其翼。

人情自寂囂,景物胡欣戚?

四座三方言,音殊旨或一。

想昔舟行時,樓榭煙外積。

遠近閣中人,指視坐行立。

輕舟疾於鳥,過眼雲煙失。

今茲坐綺閣,閑閱舟遲疾。

從舟視閣中,延望當如昔。

再過燕子磯作

夏五戒舟遊,清夜以為期。

豈悟適維揚,停舟踐前辭。

矧乃值清晝,不復睹夕霏。

霽景媚澄瀛,夜光鑒廣陂。

光明應如是,蒼涼乃遜之。

一峰一珊瑚,千波千琉璃。

雜樹緣層壁,點染若苔衣。

岩紆雲度艱,墮地力已微。

及茲毗陵還,已復流火時。

石意本孤峭,不秋森已威。

蒼翠與紺碧,綢繆以參差。

往還閱涼燠,江山變穠淒。

感茲燕子去,再歷燕子磯。

登頓快遐矚,節物翻令悲。

秋日舟中題胡彭舉秋江卷〈(並序)〉

〈(己酉秋,予將由金陵還楚,胡彭舉為予寫《秋江》卷為別。衰柳寒汀,遠山細浦,而孤舟片帆,泛泛其景於空青遙碧之間,隱見滅沒,初不見水;覺紙上筆墨所不到處,無非水者,使人常作水想。越數日,舟過三山,天末積水,殘嶼如煙。予指空蒙遠淨者示弟快曰:「是非彭舉卷中所餘一片閑紙乎?」卷首「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為焦弱侯太史書;彭舉自書七言一律於後。彭舉名宗仁,金陵人。八月晦日,秦淮歸人鍾惺書於采石舟中,仍係以古詩八句。其詩曰:)〉

澹遠寫秋江,秋意無起止。

何曾見寸波,竟紙皆秋水。

煙中過寒山,江淨翻如紙。

空色有無間,身在秋江裏。

舟中看《邯鄲夢傳奇》,偶題左方

局中片時間,世上幾代傳。

爨下片時間,夢中幾十年。

仙齡亦已促,夢境亦已延。

誰明修短故,疇司伸縮權?

六月初五夜月〈(示茂之)〉

長夏不肯晚,既晚亦蒼涼。

涼色已堪悅,況此纖月光。

初生如新水,清淺半東牆。

尋常如乍見,悲喜觸中腸。

對月本佳況,鄉思亦無方。

且復共明月,無為念故鄉。

夜閱杜詩

束髮誦少陵,抄記百相續。

閑中一流覽,忽忽如未讀。

向所覿面過,今焉警心目。

雙眸燈燭下,炯炯向我矚。

雲波變其前,後先相委屬。

淺深在所會,新舊各有觸。

一語落終古,縱橫散屢足。

六月十五夜

明月眷幽人,夜久光不減。

良夜妮佳月,月殘漏愈緩。

未秋已高寒,秋至更清遠。

逝將齎幽魄,照此夢魂淺。

七夕雨,次夕復雨

秋來一夜雨,耽卻一夜月。

乍喜滌煩蒸,久乃成淒絕。

前期自宜雨,胡為值令節?

矧乃過此夕,連綿猶未歇。

秋月亦易悲,吾意賞高潔。

儻能破晦慘,予寧耐殘熱。

經觀音岩

洞岩但如此,今來較不同。

泉石稍差次,遽覺心目通。

峰氣值殘霽,往往變蒼紅。

曲屈失故徑,層深翻得窮。

向者攀援處,乃在俯視中。

安知所蹈歷,其下非嵌空?

何心覓前源,徑盡忽以逢。

水木發秋籟,而非谷中風。

憫默觀因應,恍焉如發蒙。

九灣

若非蹈今塗,昨日險亦足。

果然備層峻,蛇鬼猶躑躅。

兩崖窮登頓,相對不去矚。

稍焉歷其巔,許身已平陸。

俯仰前後視,乃知多岸谷。

足跡信延袤,目境自蹙縮。

鴻飛已青冥,背翮猶遭觸。

深薄警營魄,幽幻豁心目。

雨發九灣至歸州

亂山無清曉,雲水但稠濁。

累日行重嵐,叢密何由豁。

安知茲壁外,不有朝暾躍?

頹雲初離洞,流止將焉托?

嶺半一人家,如鳥巢阿閣。

人語響空蒙,煙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歸,殘陽見井郭。

胡為既濟後,昏暮猶墟落?

雨行巫山

我行近巫山,欲識巫山面。

此峰名十二,一峰了不見。

白雲如積水,懷山浩以瀚。

雲滿谷皆波,兩崖才若岸。

蓐食初戒徒,新暘淡寒岫。

光薄始著林,映帶自先後。

日盛宿煙避,遠見山水候。

我行久出峽,始得睹清晝。

瞿唐

至此始稱峽,岸束江齟齬。

江勢有往還,前山幾茹吐。

兩崖何所爭,終古常相拒。

水石日夜戛,無所觸而怒。

灩澦根孤危,悍流不能去。

立石如堵牆,中劈才一縷。

岸回不見江,舟行無乃迕。

舟過其隙中,乃知此其戶。

還顧始自失,憮然警徒旅。

巫峽

瞿唐隘已甚,而匪三峽列。

不知三峽者,當何如峻迫?

舟經巫山下,川谷信軋茁。

仰眺已恍然,矧敢言登躡?

巫山峰十二,歷歷在眉睫。

猿鳥向人言,雲煙影已滅。

急岸辭迅流,如矢離弦決。

異哉江如豎,灘下已數折。

視前歷歷峰,忽復逢岩缺。

歸州峽

茲峽乃名歸,歸期諒非遠。

誰知下峽途,自茲始云險。

蜀江不愁風,風立水亦卷。

石逼櫓觸實,湍仄舟過淺。

向歷虎鬚危〈(虎鬚,灘名,在夔州)〉,未覺精魂斂。

長年至茲戒,心手目俱勉。

水舟細意嘗,稍肆俄焉舛。

曲巷夾我舟,戈鋋立剡剡。

怒濤跳臼中,倒石日夜碾。

努力過新灘,前期自可展。

新灘

三峽險匪今,茲灘成近世。

所以名新灘,舟楫往往躓。

伏石激橫流,以待舟相值。

天意非人力,工亦有鈍利。

利者每批隙,審擇而趨避。

其間不容髪,失非惟恐泥。

三峽歸峽劇,三灘茲灘厲。

巍巍神禹後,鑿山有望帝。

連亙七百里,疏決成既濟。

片石距通津,智勇莫能計。

籲嗟平陂理,真宰難思議!

西陵峽

過此即大江,峽亦終於此。

前途豈不夷,未達一間耳。

辟入大都城,而門不容軌。

虎方錯其牙,黃牛喘未已。

舟進卻湍中,如狼疐其尾〈(虎牙、狼尾,灘名)〉。

當其險夷交,跳伏正相踦。

回首黃陵沒,此身才出匭。

不知何心魂,禁此七百里。

夢者入鐵圍,醒猶忘在幾。

賴茲歷奇奧,得悟垂堂理。

出郊

閉戶成窮冬,出郊知有春。

耳目久不接,熟境亦覺新。

芳草如欲暮,桃花忽以晨。

偏何多氣候,物色紛然陳。

春雖深未闌,動植方怡神。

識譚友夏所寄書語

遠遊接新知,新者難遽陳。

乍歸逢故識,故者番然新。

耳目善自易,庸人亦異人。

嵇公通此術,可不厭囂塵。

有何七不堪,而為時所嗔。

贈羅童子國香

流水無巨細,所貴者清深。

羅郎互鄉產,眉宇乃蕭森。

賴無師與友,宿物未入心。

發語自空靈,時時出妙音。

辟彼湜湜沚,安流石澗陰。

對之悅心目,其源不必尋。

東西在所決,勖哉須酌斟。

蔡敬夫自澧州以詩見寄,和之

【其一】

每一接君詩,知君愧不盡。

往往定慧心,見之賦比興。

劄云苦吏牘,俗與勞相並。

何以塵務中,穆如清風詠?

乃知寄托殊,形神本淵淨。

以茲絺整情,何紛不可定!

【又】

俗本非一情,復何關吏牘。

俗亦不必逃,君情豈易俗!

盤錯煉神明,往來彌幽獨。

出茲慧寂心,恤此一路哭。

朝廷與四方,標本相離屬。

急則治其標,標潤本亦沃。

民矧邦之本,易動患遲速。

厝火積薪下,徙之賴良牧。

素食長安中,手口皆拘束。

豈如當一面,猶可舒臂足。

賤子本薄劣,斟酌才與福。

調燮力不勝,樞衡年已促。

矢心在一麾,犬馬猶堪服。

君才難如此,矧乃予樸樕。

諒秉翼翼心,如臨淵集木。

夜坐

闔門月自遠,未見神先清。

況復已秋盡,寒意不我驚。

微風交庭影,偃仰以逢迎。

忘與二三子,共坐至深更。

鐺爐靜夜語,悄然作秋聲。

讀豫約

李老未忘骸,死前營夜壑。

自謂出家兒,身世了無縛。

灌灌身後謀,一塔申豫約。

色身委圜扉,子神竟焉托?

世無知我者,能殺亦云樂。

偏逢高趣人,焚琴而煮鶴。

山月

山於月何與?靜觀忽焉通。

孤煙出其外,相與成寒空。

清輝所積處,餘寒一以窮。

萬情盡歸夜,動息此光中。

送鄒臣虎年丈南歸

天淵亂魚鳥,不待虞羅施。

四牡雖蹙蹙,不容不驅馳。

何必求其故,世久欲君歸。

寂寞嘗才士,恬躁自茲時。

周防亦已晚,矜忿非所宜。

辭榮蹈刃易,中庸不可幾。

天人方未定,君子敬其儀。

送馬仲良榷吳關〈(時孟和別予從行)〉

燕地信風塵,俱留反成趣。

吳門自清華,獨往意反忤。

以茲分素交,征途共朝暮。

維夏發春明,舟車何時駐?

荷蕩千人觀,楓橋六月路。

同遊景事佳,俳徊中反顧。

兩度居燕中,君皆先我去。

此行別兩人,悄然生百慮。

廬江訪章甫親家翁感贈

己酉秋還楚,是君之官期。

甲寅春還楚,是君政成時。

別君戊申歲,七載迄於斯。

人生幾七載?運事不密移!

計茲官始終,聚散時可知。

兩過君土地,何有不相思!

昔苦客路晚,今幸王程遲。

不忍見君面,其如久別離。

抑情回我舟,行行繡溪涯。

相違朋友戀,相見兒女悲。

人吏睹歡宴,寧知心所淒?

冠蓋日趨榮,鬚髮日趨衰。

迨茲皆未老,乘暇視光儀。

久聚歡怨多,吞聲似欲辭。

子非不慰留,意滿拙言詞。

天人多舛迕,盟好空爾為。

林泉取無禁,區區當翽遺。

少同筆硯苦,老共丘壑怡。

恐子懷遠略,白首忘所歸。

題茂之所書劉泬虛詩冊〈(並序)〉

〈(每見古人終身於詩,究其所存,不過一帙,或至數章,則心甚畏之,貴裁也。精於裁,必審於作,慎於示人,乃其高於自處。此予所謂「選而後作,勿作而聽人選」者也。甲寅早春,舟中閱唐人全詩,畏杜審言之少,而摐虛止十四首,其嚴冷之意尤肅如不可犯。篋中有高麗妙繭八紙,將索茂之小楷,偶閱此,遂以授之。其紙不浮於字,意似皆有所裁,紀之以詩。)〉

隻茲十四章,煉氣已成液。

如何平生勤,一字勿苟益。

陶公坐高秋,俗士不敢入。

不受人去取,孤意自先立。

何以莊嚴之?妙繭與良筆。

何以展對之?新柳及初日。

所貴如其詩,意皆存簡寂。

雨宿會聖岩〈(遊浮渡山作)〉

燈光入幽薄,金碧照石土。

夜雨間流泉,風竹連晨鼓。

意象了不關,相與無相與。

空山獨臥人,虛懷而聽睹。

宵步石廊燭觀於岩壁〈(遊浮渡山作)〉

古人負奇情,題岩必幽獨。

豈以山水心,取供人耳目?

眾遊或失之,冥討須執燭。

天風醉花鳥〈(雷鯉句)〉,此語無人讀。

總岩〈(方廣才數尺,縣孔甚多,每孔刻岩名一,按浮山之數)〉

須彌無邊際,有時藏芥子。

所以一卷石,具三十六體。

六王入秦後,宮闕彈丸裏。

孔以寫真形,刻以著經紀。

尺寸山始終,圖經備於此。

予請易其名,其名曰石史。

予有古鼎,茂之賞而賦焉,和之

土花壓火光,誰辨鼎湖液。

雖已滅爐錘,隱然見心力。

情文無所苟,彌想人心質。

神理驚幽昧,魑魅不能立。

今人耳目玩,古人充飲食。

意惟不近人,予益與之習。

省鶴〈(示茂之和)〉

物生既孤遠,秉尚必落落。

意不可食飲,肯輕訴饑渴?

雙鶴亦何期,忽焉於我托。

暫籠置舟中,羈爾良自怍。

恥受世人寬,寧為曠士縛!

終知得所歸,形拘神或豁。

性情忝夙知,倉卒不可奪。

魚匪不在水,有口不苟攫。

水匪不近舟,有羽不苟濯。

釜庾全志士,多寡須斟酌。

夫苟傷其心,居食徒為虐。

辭受視其人,臧獲手難著。

呴沫近小仁,懼為此物愕。

所以躬撫視,旦暮仍審度。

潯陽經曹能始廬下懷寄,兼貽梅子庾

我北雁南來,我南雁北歸。

有似所期者,後先與我違。

築室匡廬側,舟往返由之。

入室見茲山,其人則遠而。

山水存乎人,匡廬空爾為。

匡廬邇不至,而非心所悲。

梅生從子處,六載今乖睽。

寄書有無間,雁途矧參差。

且更作一想,以豁今所思。

如我在燕楚,曾未至於斯。

如子在閩蜀,尚未卜居時。

到家二首

【其一】

舟行起秋末,到家維夏初。

雖未遂林壑,暫喜見里閭。

嚴親暮遠適,入門悵焉如。

弟侄守園徑,猶未甚荒蕪。

埸鹿識故主,籠鶴欣新廬。

開篋檢故帙,如獲未讀書。

故人驚顏面,不與新知殊。

攜幼慰幽獨,尊酒適有餘。

【其二】

所親自去年,已望行子反。

今雖期逝歸,情言亦款款。

既皆惠然來,報之寧可緩?

始歸惡聞出,雖近意亦懶。

骨肉易邅延,不覺為日遠。

不自責其踈,頻望恕我簡。

反訝我密交,偏何來甚晚?

下闕六首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畿輔通志卷二

    詔諭聖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諭禮部這訓飭士子文若令各府州縣學宮一體勒石恐有不産石州縣地方或致借端擾派著俟國子監勒石後以榻本彚頒各省轉發所屬各學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五日諭永定河分司朕觀黄河險要地方..

    7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8
  • 卷二之首

    钦定四库全书几何论约卷二之首柘城杜知耕撰界説二则一界凡直角形之两边函一直角者为直角形之矩线如甲乙偕乙丙函甲乙丙直角得此两边即知直角形大小之度若别作两线与甲乙乙丙各等亦知丁乙直角形大小之度则两线为直角形..

    6 几何论约 2025-08-18
  • 卷二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二目録柘城杜知耕撰方田下【曲线类】一则圆径求周二则圆周求径三则圆周径求积四则圆径求积五则圆周求积六则圆积求径七则圆积求周八则圆环求积【增】九则圆环以积及内周求外周【增】十则圆环以积..

    5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二凡例

    钦定四库全书数学钥卷二凡例柘城杜知耕撰凡例一则圆必中规不中规者不得为圆形形界曲线曰周【如甲乙丙丁线】过心直线曰径【如丁丙线】二则一率自乘之数等于两率相乘之数则此率为两率之中率如甲与乙之比例犹乙与丙则乙..

    6 数学钥 2025-08-18
  • 卷二 吴县

    周太伯国。秦置县,为会稽郡治。莽更曰泰德。后汉复曰吴,寻改属江都郡,后复为吴郡治。三国吴、晋、宋、齐、梁仍。陈立吴州,治此。隋开皇九年名苏州,迁治横山下。唐武德七年复故治。五代、宋、元、明,清仍。徐嵩..

    43 百城烟水 2025-08-17
  • 卷二周易上經泰傳第二

    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易者,象也,神之用也。故泰象於天地交,而..

    8 子夏易传 2025-08-15
  • 河上公章句卷二

    淳风第十七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其次侮之。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

    13 老子河上公章句 2025-08-15
  • 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

    ◎混元 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元气运行而天地立焉,造化施张而万物用焉。混沌者,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荡荡,不可名也。广大之旨,虽典册未穷,秘妙之..

    9 云笈七签 2025-08-13
  • 卷二 论仙

    或问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虽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毕见焉。虽禀极聪,而有声者不可尽闻焉。虽有大章竖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虽有禹益齐谐之智,而所尝识者未若所不识之众也。万..

    13 抱朴子 2025-08-12
  • 卷二 术化

    云龙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

    10 化书 2025-08-11
  • 周易内传卷二下·上经起噬嗑讫离

    噬嗑震下离上噬嗑。亨,利用狱。《噬嗑》之义,《彖传》备矣。为卦,一阳入于三阴之中,而失其位,不与阴相合也;三阴欲连类,而为一阳所间,不能合也。《颐》之为道,虚以受养,而失位之阳,以实碍之,不能合也。..

    12 周易内传 2025-08-11
  • 周易内传卷二上·上经起同人讫观

    同人离下乾上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同人者,同于人而人乐与之同也。刚者,柔之所依,一阴固愿同于众阳;柔者,刚之所安,众阳亦欲同于一阴。凡卦之体,以少者为主。二者,《同人》之主也。柔而得意,..

    15 周易内传 2025-08-10
  • 周易稗疏卷二·下经

    咸其腓腓在胫上股下,或行或止,一听于股而不自动,此近验之身而灼知之者。旧说云:腓欲行则先动。欲行者心也,先动者股也,腓岂欲行,又岂先动者乎!六二本静爻,又为《艮》体,无先动之象,故曰:凶居吉。能静而不..

    15 周易稗疏[标点本] 2025-08-10
  • 周易外传卷二

    同人阴阳相敌,则各求其配而无争。其数之不敌也,阴甘而阳苦,阴与而阳求,与者一而求者众,望甘以为利之壑,则争自此始矣。惟夫居尊以司与者,众诎于势而俟其施,则大有是已。过此者,不足以任之。故同者,异之门也..

    13 周易外传 2025-08-10
  • 庄子解卷二·内篇

    齐物论当时之为论者夥矣,而尤盛者儒墨也:相竞于是非而不相下,惟知有己,而立彼以为耦,疲役而不知归。其始也,要以言道,亦莫非道也。其既也,论兴而气激,激于气以引其知,泛滥而不止,则勿论其当于道与否,而要..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卷二 术化

    【题解】道者,指导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术者,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儒家主流观念重道而轻术,而道家中人则对于术有着足够的关注。《庄子天下》中论及道术一词,以后道家中人常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认为道寓于术,行..

    21 化书译注 2025-08-07
  • 补遗卷二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南乡子..

    25 纳兰词 2025-07-25
  • 纳兰词卷二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又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33 纳兰词 2025-07-25
  • 补遗 卷二

    福建高南畴观察,官江南时,与余交好。遭患难后,三十年不通音问。庚戌秋,其子竹筠袖诗相访。《寿阳》云:“陟险攀藤上,吕晓势百寻。路危迟马步,峰峻怯人心。残梦扶鞍续,愁怀对月深。前程都莫辨,云雾湿衣襟。”..

    28 随园诗话 2025-07-07
  • 花间集评注卷二

    温庭筠十六首清平乐二首上阳春晚,宫女愁娥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那长安路远。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注〕《宫史》:上阳宫南临洛水,北连西苑。正门正殿皆东向。司马相如《长..

    34 花间集评注 2025-07-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