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文忠公选集 / 李鸿章

光绪八年

2025-05-12 12:49 李文忠公选集

议覆邓承修驻军烟台折(八月十六日)

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八月二十二日)

议覆邓承修驻军烟台折(八月十六日)

奏为慑服邻邦,先图自强,酌筹缓急机宜,遵旨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等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八月初三日奉上谕:「给事中邓承修奏:『朝鲜乱党已平,球案未结,宜乘此声威,特派知兵大臣,驻扎烟台,相机调度,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洋梭巡,为扼吭拊背之谋。其驻朝鲜水陆各军,暂缓撤回,以为犄角。责日本以擅威琉球、肆行要挟之罪,日人必有所惮,球案易于转圜』等语。所奏不为无见,着李鸿章、张树声酌度情形,妥筹具奏等因。钦此」。仰见圣主恢扩远谟,周谘博访至意,曷任钦佩!

窃惟跨海远征之举,莫切于水师;而整练水师之要,莫切于战舰。中国闽、沪各厂自造之轮船,与在洋厂订购之轮船,除商轮仅供转运外,如北洋之镇东等六船,南洋之龙骧等四船,福建之福胜、建胜,广东之海镜、清海、东雄,俱系蚊船式样,专备扼守海口,难以决战大洋。此外,北洋之船凡七,分驻旅顺、天津者曰扬威、曰超勇、曰威远、曰操江、曰镇海,驻烟台者曰泰安,驻牛庄者曰湄云。南洋之船凡十五,驻江者曰靖远,曰澄庆,曰登瀛洲;驻吴淞者曰测海,曰威靖,曰驭远;驻浙江者曰元凯,曰超武;分驻福建之台湾、厦门各口者曰伏波,曰振威,曰艺新,曰福星,曰扬武。近因越南多事,由船政派赴廉琼洋面巡防者曰济安,曰飞云。合计兵轮二十二号。其中有马力仅一百匹内外,未可充战船者,如泰安、操江、湄云等船,祗可转运粮械。驭远则已朽敝,须加修理。惟北洋之超勇、扬威两快船,南洋之超武、扬武、澄庆等船,较为得力。此中国战舰之大略也。

自本年六月朝鲜乱党滋事,日本与兴兵报怨,臣树声遵旨迅派扬威、超勇、威远三船东渡,复调澄庆、威靖、登瀛洲与泰安等船陆续前往。今朝鲜虽事局粗定,一时难撤回。邓承修之意,欲请特派知兵大臣进驻烟台,相机调度,厚集战舰,更番出巡,自为整军经武、詟服强邻起见。然既思厚集其力,则必有得力战舰十余号,乃足壮声势,而敷调拨。近日南洋仅有测海、驭远、靖远三船,臣鸿章前过江寗,晤左宗棠面称:『长江要口乏船分布,碍难再调』,自系实情。北洋天津等处,仅有操江、镇海两艘往来探送文报;烟台则无驻守之船,均甚空虚。今中国所有战舰,惟闽、浙两省七号之中或尚可抽调一、二,然彼所驻皆属要地,实虞顾此失彼。且所谓知兵大臣者,无夙练之水师,无经事之将领,以为之用;船少力孤,情见势绌,不能服远,惟恐损威。万一日本窥我虚实,悉简精锐,转向他口,蹈闲抵瑕,为先发制人之举,尤宜豫筹所以应之。此臣等所不能不踌躇审顾者也。

查日本兵船在二十艘以外,而坚利可用者,约十余艘。其中扶桑一舰,号称铁甲;比叡、金刚两舰,号半铁甲;东舰一船,号次等铁甲;虽非上品,究胜木质。以坡所有,与中国絜长校短,不甚相让。况华船分隶数省,畛域各判,号令不一,似不若日本兵船统归海军卿节制,可以呼应一气。万一中东有事,胜负之数,尚难逆料,是欲制服日本,则于南、北洋兵船整齐训练之法,联合布置之方,尤必宜豫为之计也。自古两国相持,或乘藉胜势,专以虚声相恫喝,或隐修实政,转恐密议之彰闻。务虚者声扬而实不副,终有自绌之时。务实者实至而声自远,必有可期之效。从前日本初行西法,一得自矜,辄敢藐视中国。台湾一役,劫索恤款后,更废琉球。中国方以船械未齐,水师未练,姑稍含忍,以待其敝。然比年以来,臣鸿章与内外诸臣,熟商御侮之要,力整武备,虽限于财力,格于浮议,而购船、制械、选将、练兵,随时设法,粗具规模。复创设电线以通声息。兹值朝鲜有衅,臣树声钦承庙谟,调派水陆雄师,飙驰电迈,既藉电报之力,事事得占先着,遂能绥靖藩服。日本见中国赴机迅捷,不似曩时之持重,亦稍戢其狡逞之谋,与朝鲜议约寻盟,言归于好,虽所索偿款略多,然日人初意实尚不止此。其所以知难而退者,未尝不隐有所惮。至彼国议论汹汹,群疑满腹,恐中国乘机责问球案,闻初议募债洋银二千万圆,添购船舰,此事尚未举行,敌情岂云无备?中国地大物博,但能合力以图之,持久以困之,不患不操胜算。若竟欲于此时扬兵域外,彼或铤而走险,以全力结纳西人,多备洋债,广购船炮,与我争一旦之命,犹非策之上者。固不如修其实而隐其声之为愈也。

臣等再四筹商,德厂所造之定远铁甲船,今冬可以来华。第二号铁甲船,亦尽明年可到。容俟二舰到后,选将募兵,精心教练,而新式快船所以辅护铁舰者,尤不可少。或在洋厂订购,或在闽厂仿造,必须酌筹巨款,陆续添备。铁甲船如有余力,亦宜添制。此则全赖圣明主持于上,枢臣、部臣、疆臣合谋于下,庶水师乃有成局,海外乃可用兵。军实益搜,威声自播。傥能不战屈人,使彼帖然就范,固为最善。若犹嚣张不靖,则声罪致讨,诸路并进,较有实际。前岁宍户玑回国,显肄要求,中国听其自去,彼终未敢决裂。今又遣榎木武扬前来驻京,或可相机议办,其球案未结以前,进止迟速,权自我操,似可毋庸汲汲也。

臣鸿章此次奉命出山,持丧仅逾百日,隐疚实多。傥以进图东瀛为名,移驻烟台,果能于事有济,亟愿效此驰驱。惟烟台本是北洋辖境,距津沽海程仅一日余,若论控驭海防,调度兵舰,则驻津、驻烟固无二致,即欲震慑日本,而彼亦深知我之虚实。烟台无炮台、无陆军,又无兵船,先无自立之根本,祗恐无以制人。臣积年措注,所有支应局、水师学堂及厂坞局所、淮军大队,全在天津。若挈以俱行,则烦费既多,挪动不易。若独自前往,将何所凭借以张声威?何从分拨以资调度?况自津至沪达闽、粤,电报迅捷,军情顷刻可通。烟台则水陆电线俱无,南北各省即有可商调之事,旬日不得回信,呼应尤觉不灵。臣等愚见,欲图自强之实事,当以添备战舰为要,不以移驻烟台为亟。中国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亦易结矣。

至吴长庆所部陆军遵旨暂留朝鲜,弹压乱党,免致再有蠢动。丁汝昌带往各兵船,仍留朝鲜南阳海口,与相依护,闻日本陆军分布王京内外,兵船五号留驻仁川港者,亦均未撤退,在日人方谓朝鲜后患之须防,而我军亦为朝鲜善后之久计,亘相牵制,即以潜消敌谋。容臣等随时相度情形,奏明办理。所有慑服邻邦,先图自强,遵旨酌筹缓急机宜,谨合词恭折由驿具陈。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八月二十二日)

奏为自强要图,宜先练水师,再图东征,遵旨妥筹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承准军机大臣密寄,八月十六日奉上谕:「翰林院侍读张佩纶奏请:密定东征之策,以靖藩服一折,据称:『日本贫寡倾危,琉球之地,久踞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淋无厌。今日之事,宜因二国为名,令南、北洋大臣简练水师,广造战船,台湾、山东两处宜治兵蓄舰,与南北洋犄角,沿海各督抚迅练水陆各军,以备进规日本等语』。所奏颇为切要,着李鸿章先行通盘筹划,迅速覆奏等因。钦此」。仰见圣主研求至计,不厌精详,曷任钦佩!

臣昨于覆奏邓承修请派知兵大臣驻扎烟台折内,曾声明『跨海远征之举,以整练水师、添备战舰为要;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亦易结』等语。今张佩纶请密定东征之策,亦谓不必遽伐日本,南、北洋当简练水师、广造战船,以厚其势。台湾、山东治兵蓄舰,以备犄角。与臣愚计,大致不谋而合。惟中国力筹整顿,既欲待时而动,则朝鲜与日本所立之约,究因毁使馆、杀日人而起,目前可勿驳正。缘朝、日昔年立约,中国并未与议,彼虽未明认朝鲜为我属国,而天下万国固皆知我属矣,似不如专论球案,以为归曲之地,转觉理直而势顺也。至日本国债之繁,帑藏之匮,萨、长二党之争权,水、陆军势之不盛,原系实情。但彼自变法以来,壹意媚事西人,无非欲窃其绪余,以为自雄之术。今年遣参议伊藤博文赴欧洲,考究民政,复遣有栖川亲王赴俄,又分遣使聘意大里,驻奥斯马加,冠盖联翩,相望于道。其注意在树交植党,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袒护。该国洋债既多,设有危急,西人为自保财利起见,或且隐助而护持之。然天下事但论理、势,今论理则我直彼曲,论势则我大彼小。中国若果精修武备,力图自强,彼西洋各国方有所惮而不敢发,而况在日本?所虑者,彼若豫知我有东征之计,君臣上下戮力齐心,联络西人,讲求军政,广借洋债多购船炮,与我争一旦之命,究非上策。夫未有谋人之具、而先露谋人之形者,兵家所忌,此臣前奏所以有修其实而隐其声之说也。

自昔多事之秋,凡膺大任、筹大计者,祗能殚其心力,尽人事所当为,而成败利钝尚难逆睹。以诸葛亮之才略,而兵顿于关中。以韩琦、范仲淹之经纶,而势绌于西夏。迨我高宗武功赫濯,震慑八荒,然忠勤如傅恒、岳锺琪,而不能必灭金州。智勇如阿桂、阿里衮,而不能骤服缅甸。彼当天下全盛之时,圣明主持于上,萃各省之物力,挟千万之巨饷,荐一人无不用,陈一事无不行,犹且迁延岁月相机了局者,时与地有所限也。

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臣未敢谓确有把握。第东征之事不必有,东征之志不可无。中国添练水师,实不容一日稍缓。谕旨殷殷,以通盘筹划责臣。窃谓此事规模较巨,必合枢臣、部臣、疆臣同心合谋,经营数年,方有成效。从则剿办粤、捻各匪,有封疆之责者,以一省之力,剿一省之贼,朝廷责成既专,一切兵权、饷权与用人之权,举以畀人,故能事半功倍。今则时势渐平,文法渐密,议论渐繁,用人必循资格,需饷必请筹拨,事事须枢臣、部臣隐为维持。况风气初开,必聚天下之贤才,则不可无鼓舞之具;局势过涣,必联各省之心志,则不可无画一之规。傥蒙圣明毅然裁决,则中外诸臣乃有所受成,似非微臣一人所敢定议也。

张佩纶谓:『中国措置洋务,患在谋不定而任不专』,洵系确论。治军造船之说,既已询谋佥同,惟是购器专视乎财力,练兵莫急乎饷源。昔年户部指拨南、北洋海防经费,每岁共四百万两,设令各省关措解无缺,则七、八年来水师早已练成,铁舰尚可多购,无如指拨之时,非尽有着之款,各省厘金入不敷解,均形竭蹶。闽、粤等省,复将厘金截留,虽经臣迭次奏请严催,统计各省关所解南、北洋防费,约仅及原拨四分之一。岁款不敷,岂能购备大宗船械?今欲将此事切实筹办,可否请旨敕下户部、总理衙门,将南、北洋每年所收防费,核明实数,并闽省截留台防经费,由南洋划抵外,再拨的实之岁款,务足原拨四百万两之数。如此,则五年之后,南、北洋水师两枝,当可有成。至台湾为日本要冲,山东为辽海门户,两省疆吏诚不可无熟悉兵事者,妥为区画,与相犄角。此又在朝廷之发纵指示矣。臣前奏:慑服邻邦缓急机宜一疏,业已详陈梗概,所有自强要图,宜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缘由,遵旨迅速妥筹,恭折由驿密陈。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览训示。谨奏。

不分卷,李鸿章撰。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初由进士,入翰林。以文受知于曾国藩,因师事焉。清咸丰初洪、杨军起,率乡勇转战安徽、江苏各地,世称“淮军”。其后屡以功擢,外寄疆圻、内任辅弼,历四十馀年。尝膺对外交涉事务,迭与各国签订条约;其中甲午马关条约、庚子北京条约,为其大者著者。卒赠侯爵,谥“文忠”。本书依桐城吴汝纶辑“李文忠公全集”,选录其涉及台湾之事。全集除“卷首”外,有“奏稿”八十卷、“朋僚函稿”二十卷、译署函稿二十卷、“蚕池教堂函稿”一卷、“海军函稿”四卷、“电稿”四十卷,分类排比;本书改依纪年方式,按时日统一编次。所选文件,始于同治十年“采购闽米济赈折”,止于光绪二十一年“李经方随往片”。大体而言,系以同治十三年(甲戌)日兵侵台事件、光绪十年(甲申)法兵侵台事件及二十一年(乙未)割台事件前后文报为多。书末,选录全集“卷首”所载有关李氏之“御制碑文”、“御制表忠祠碑文”、“国史本传”、“神道碑铭”、“墓志铭”等篇。

猜你喜欢

  • 光绪二十一年

    军机大臣密寄(正月二十日奉到)(附)预筹赴东议约情形折(二月初六日)军机大臣密寄(二月初七日奉到)(附)军机处王大臣、庆邸等公奏折(二月初七日)(附)寄译署(二月二十四日申刻)寄译署(二月二十八日未刻..

    5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二十年

    张之洞捐立义庄折(三月十五日)寄译署(五月二十六日申刻)寄刘公岛丁提督、南洋、台湾、闽、粤各督抚(五月二十七日申刻)覆龚使(五月二十八日申刻)庐州电局专送六安交前台抚刘(五月二十九日申刻)寄伯兄粤督(..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九年

    林维源捐赈请奖折(十一月二十四日)林维源捐赈请奖折(十一月二十四日)奏为大员迭捐赈款,为数甚巨,吁恳天恩,俯准援案给奖,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查本年二月间山西边外七厅,因旱成灾,钦奉谕旨,饬臣协筹赈抚。旋..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八年

    寄出使日本李伯行(正月二十八日亥刻)寄朝鲜唐丞(正月二十九日辰刻)寄伯行(正月二十九日辰刻)寄伯行(正月二十九日酉刻)寄朝鲜唐丞(二月初一日巳刻)唐丞来电(二月初七日申刻到)寄译署(二月十四日午刻)寄..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七年

    海防报销折(二月十六日)筹办关东铁路折(五月二十四日)吴毓芬请恤片(八月十九日)论奖案并划抵拨款(八月二十日)寄译署(八月三十日酉刻)北洋修理运船片(十月二十九日)续收赈捐片(十一月十六日)海防报销折..

    5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六年

    寄译署(二月十六日酉刻)寄译署(二月二十日申刻)寄译署(二月二十二日巳刻)寄译署(二月二十二日巳刻)寄译署(二月二十二日酉刻))寄朝鲜袁道(二月二十三日未刻)覆醇邸(闰二月二十八日巳刻)寄译署、海署(..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五年

    海防收支清册折(正月二十一日)寄台抚刘爵帅(三月二十四日巳刻)台抚刘来电(三月二十四日亥刻到)寄译署(十二月初八日酉刻)寄译署(十二月十七日戌刻)海防收支清册折(正月二十一日)奏为北洋海防经费光绪十一..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四年

    译署来电(二月二十五日酉刻到)寄译署(二月二十六日戌刻)寄台抚刘省帅(二月二十八日亥刻)寄译署(三月初一日未刻)寄台抚刘省帅(三月初二日申刻)寄译署(三月初二日申刻)寄译署(三月初四日申刻)寄译署(三..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三年

    寄译署(正月十八日酉刻)寄译署(二月初一日酉刻)论日本修约(二月初五日)唐定奎请恤折(四月初七日)议覆台湾铁路并津路借款(四月二十日)寄厦门局,速递台北刘爵抚(四月二十一日辰刻)台抚刘省帅来电(十月二..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二年

    筹议饷源兼论坞工(正月初八日)寄译署送海署(正月十七日申刻)寄南洋曾宫保(正月二十日戌刻)寄译署送海署(正月二十五日酉刻)台抚刘来电(二月二十六日巳刻到)寄闽省杨石帅(三月初八日)寄日本徐使(九月初一..

    2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一年

    寄译署(正月初一日辰刻)寄译署(正月初二日午刻)寄江督、浙抚(正月初四日辰刻)寄福州左中堂、杨制台、泉州速递台北刘爵帅(正月初六日辰刻)寄译署(正月初六日巳刻)驻德许使致译署(正月十四日亥刻到)寄译署..

    2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十年

    请设海部兼筹海军(二月十三日)复岑彦卿宫保(五月初五日)寄张振帅(闰五月初五日酉刻)寄译署(闰五月十八日巳刻)寄译署(闰五月二十三日酉刻)寄龙州送潘琴帅(闰五月二十四日辰刻)寄江督曾沅帅(闰五月二十四..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七年

    复丁稚璜宫保(正月十九日)请减出口煤税片(四月二十三日)复丁稚璜宫保(正月十九日)俄事于腊初接劼侯电信,允还伊犁、帖克斯川一带,西界照明约喀界,不照崇约塔界。在崇约、明约之中勘定,西汉通商删去不提,松..

    2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六年

    筹铁甲船价(二月初五日)议请定购铁甲(二月十一日)与日本委员竹添进一笔谈节略(二月十六日)(附)日本竹添进一说帖(二月十六日到)附议购铁甲船折(二月十九日)请拨海防经费折(三月初一日)论铁甲交价并球议..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五年

    论争琉球、宜固台防(闰三月十六日)议请美国前总统调处琉球事(四月二十四日)与英国威使晤谈节略(五月初六日)(附)琉球国紫巾官向德宏初次禀稿(五月十四日)(附)南洋劝捐请奖折(五月二十五日)未奖各员存记..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四年

    复沈幼丹制军(正月初七日)复吴春帆京卿(正月初八日)复郭筠僊星使(正月二十六日)复何筱宋制军(二月初十日)复吴春帆京卿(二月十六日)复何筱宋制军(三月二十三日)复何筱宋制军(四月初五日)复涂朗轩中丞(..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三年

    筹议台湾事宜折(正月十六日)复沈幼丹制军(正月十七日)复区海峰、容纯甫(正月二十二日)致沈幼丹制军(三月十三日)复吴春帆京卿(三月二十日)论日本借用鎗子并论烟台条约(三月二十日)复丁雨生中丞(三月二十..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二年

    复沈幼丹制军(正月十二日)复沈幼丹制军(正月二十六日)复沈幼丹制军(二月十三日)复丁雨生中丞(三月初六日)德国修约各条拟加简明注语(四月二十日)(附)淮军军需报销折(五月十四日)与英国威使问答节略(五..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光绪元年

    复沈幼丹节帅(正月初六日)复丁雨生中丞(正月十四日)复王补帆中丞(正月十五日)淮军杂支分别核办片(二月十二日)轮船招商请奖折(二月二十七日)刘盛藻回籍终制片(四月初九日)复沈幼丹节帅(四月十五日)复沈..

    3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 同治十三年

    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论日本派兵赴台湾(三月十三日)论日本图攻台湾(三月二十五日)致沈幼丹船政(三月三十日)复李雨亭制军(四月初二日)论布置台湾(四月初二日)论日本图台湾(四月初四日)条覆三事(..

    4 李文忠公选集 2025-05-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