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杨继洲

玉龙歌

2025-05-17 10:37 读医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瘥,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神庭入三分,先补后泻。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大哭效,不哭难。急惊泻,慢惊补。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合谷穴针至劳宫,灸二七壮。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攒竹宜泻,头维入一分,沿皮透两额角,疼泻,眩晕补。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睛明针五分,后略向鼻中,鱼尾针透鱼腰。太阳即童子髎,俱禁灸。如虚肿不宜去血。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委中禁灸,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居髎灸则筋缩。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俱先补后泻。二市者,风市、阴市也。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膝关在膝盖下,犊鼻内,横针透膝眼。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即三阴交也。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外昆仑针透内吕细(太溪)。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实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爪。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此二穴针二寸效,乃五脏真气所聚之处,倘或体弱针晕,补足三里。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背缝二穴,在背肩端骨下,直腋缝尖,针二寸,灸七壮。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尺泽宜泻不灸。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旺,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先补后泻,不灸。如大便不通,泻之即通。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间使透针支沟,如脾寒可灸。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

二白四穴,在掌后,去横纹四寸,两穴相对,一穴在大筋内,一穴大筋外,针五分,取穴用稻心从项后围至结喉,取草折齐,当掌中大指虎口纹,双围转两筋头,点到掌后臂草尽处是,即间使后一寸,郄门穴也。灸二七壮,针宜泻,如不愈,灸骑竹马。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中冲禁灸,惊风灸之。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实时轻。

热泻寒补。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蛾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实时安稳免灾危。

三棱针刺之。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宜泻七壮。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列缺刺透太渊,担穴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宜泻灸。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惊恐补,虚烦泻,针五分,不灸。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大、小骨空不针,俱灸七壮,吹之。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刺沿皮向后三分。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针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壮。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多灸不泻。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灸方效。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针沿皮向外。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更加脐下气海两旁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瘥。

多补少泻,灸。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针复溜入三分,沿皮向骨下一寸。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针口用油,不闭其孔。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不定穴即痛处。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非高手毋轻下针。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气海先补后泻。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赤泻,白补。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尤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期门先补后泻。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瘥,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多灸宜补。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胜玉歌(杨氏)

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

头痛眩晕百会好,心疼脾痛上脘先。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鸠尾穴禁灸,针三分,家传灸七壮。

髀疼要针肩井穴,耳闭听会莫迟延。

针一寸半,不宜停。经言禁灸,家传灸七壮。

胃冷下脘却为良,眼痛须觅清冷渊。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

脾疼背痛中渚泻,头风眼痛上星专。头项强急承浆保,牙腮疼紧大迎全。

行间可治膝肿病,尺泽能医筋拘挛。若人行步苦艰难,中封太冲针便痊。

脚背痛时商丘刺,瘰疬少海天井边。筋疼闭结支沟穴,颔肿喉闭少商前。

脾心痛急寻公孙,委中驱疗脚风缠。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

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目内红痛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

若是痰涎并咳嗽,治却须当灸肺俞。更有天突与筋缩,小儿吼闭自然疏。

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

小肠气痛归来治,腰痛中空穴最奇。

中空穴,从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灸十四壮,向外针一寸半,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

腿股转酸难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环跳、风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

阴市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

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

两股转筋承山刺,脚气复溜不须疑。踝跟骨痛灸昆仑,更有绝骨共丘墟。

灸罢大敦除疝气,阴交针入下胎衣。遗精白浊心俞治,心热口臭大陵驱。

腹胀水分多得力,黄疸至阳便能离。肝血盛兮肝俞泻,痔疾肠风长强欺。

肾败腰疼小便频,督脉两旁肾俞除。六十六穴施应验,故成歌诀显针奇。

《针灸大成》,针灸学集大成之名著。10卷。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任太医院医官,行医40余年,尤精于针灸。曾以家传验方,融会诸家针灸著作,并参以个人经验,撰成《卫生针灸玄机秘要》3卷。万历年间,治愈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痿痹之疾。赵氏得阅《玄机秘要》,拟为之付印。然继洲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采集有关针灸之法,并附以供太医院考绘而用之铜人明堂图,编著为《针灸大成》。晋阳人靳贤受赵氏之托,曾为之选集校正。 此书广泛辑录前人与针灸有关的论述,考证了穴位、经络,详细介绍了临床辨证取穴,附有个人针灸医案,又载录了陈氏《小儿按摩经》。此书取材广博,考证穴位较详,所列病种较多,并有作者临证医案之记录,因而成为明以后针灸学的重要文献。书中附图多幅。缺点是编次较乱,选材有欠精妥之处。 现存版本50余种,通行的为10卷本。另外,1737年章廷珪的木刻12卷本,乃是将民间坊刻《铜人针灸经》与《西方子明堂灸经》二书合称《铜人腧穴》而附刊于书末而成。现存最早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10卷本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刺法启玄歌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焫,细推十干五行,谨按四时八节。出入要知先后,开合慎毋妄别,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热。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发明..

    2 读医 2025-05-17
  • 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

    2 读医 2025-05-17
  • 行针总要歌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

    3 读医 2025-05-17
  • 补泻雪心歌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拈指向外泻之方,拈指向内补之诀。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曳。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曳。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泻。古人补泻..

    1 读医 2025-05-17
  • 针内障要歌

    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治法要精微。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头边镇枕须平稳,仰卧三朝莫厌迟。封后或然微有痛,脑风摔动莫狐疑。或针或熨依前法,痛极仍将火熨宜。盐白梅含止咽吐,大小便起与扶持。高声叫唤..

    2 读医 2025-05-17
  • 针内障秘歌

    内障由来十八般,精医明哲用心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手行针自入玄。察他冷热虚和实,多惊先服镇心丸,弱翳细针粗拨老,针形不可一般般。病虚新瘥怀妊月,针后应知将息难,不雨不风兼吉日,清斋三日在针前。安心定志..

    2 读医 2025-05-17
  •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2 读医 2025-05-17
  • 肘后歌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鹤膝肿劳..

    2 读医 2025-05-17
  •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 读医 2025-05-17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其一:三..

    3 读医 2025-05-17
  •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髃。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脚气酸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如是小肠..

    3 读医 2025-05-17
  • 杂病十一穴歌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针行。牙疼三分..

    3 读医 2025-05-17
  • 杂病穴法歌

    杂病随症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脏腑俞募当谨始。根结标本理玄微,四关三部识其处。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

    3 读医 2025-05-17
  • 十二经脉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臑中行。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

    3 读医 2025-05-17
  • 百穴法歌

    手之太阴经属肺,尺泽肘中约纹是,列缺侧腕寸有半,经渠寸口陷脉记。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寻,爪甲如韭此为的。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勿三间忘。歧骨陷中..

    2 读医 2025-05-17
  • 六气为病歌

    诸暴强直支痛,里急筋缩腰戾,本足肝胆二经,厥阴风木之气。诸病喘呕及吐酸,暴注下迫转筋难,小便浑浊血溢泄,瘤气结核疡疹斑。痈疽吐下霍乱症,瞀郁肿胀鼻塞干,鼽衄淋泌身发热,恶寒战栗惊惑间。笑悲谵妄衄蔑污,..

    3 读医 2025-05-17
  • 五运主病歌

    诸风掉眩乃肝木,痛痒疮疡心火属,湿肿满本脾土经,气贲郁痿肺金伏,寒之收引肾水乡,五运主病枢要目。

    3 读医 2025-05-17
  • 流注指微赋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肥瘦,辨四时之浅深。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每披文而参其法,篇篇之旨审寻;复按经而察其言..

    3 读医 2025-05-17
  • 兰江赋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伤寒在表..

    6 读医 2025-05-16
  • 灵光赋

    黄帝歧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闭听会间。两鼻鼽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心疼手颤..

    3 读医 2025-05-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