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吴文英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原文及赏析

2025-05-17 11:49 古代文学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吴文英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鉴赏】

与同人相比,吴文英的词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其原因有二:其一于叙写方面往往将时间与空间 错杂揉,其二于修辞方面往往但凭一己直觉加之喜欢用生僻典故,遂使一般读者骤读之下不能体会其意旨之所在。但若仔细加以研读,寻得入门之途径,便可发现吴词在雕缋满眼、晦涩堆砌的外表下,确有一片灵气行乎其间,而且立意之高,取径之远,也是确有一份奇思壮采。

冯深居,名去非,南宋理宗宝祐年间曾为宗学谕,因为与当时的权臣丁大全 恶被免官。与吴文英交往颇深。因此,这首词中颇有言外之深意存焉,这由冯氏之为人及其与吴文英之 谊可以推知禹陵则为夏禹之陵,在浙 绍兴县东南之会稽山。在吴文英家乡附近。所以吴氏对禹陵之古迹名胜怀有一种感情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夏禹王是一位忧民治水、功绩卓著的先王。而南宋的理宗时期则任用权佞,国事维艰,感今怀古,吴文英在与冯深居同登禹陵之际,自当有无限沧桑感喟。所以一开端便以三千年事残鸦外七个字,把读者引进苍茫古远的意界。所谓三千年者,盖自夏禹之世至南宋理宗之世。固已实有三千数百年之久。又三字与千之字之数目,在直感上亦足以予读者一种久远无极之感。而三千年之下又加一个事字,则千古兴亡故事,乃大有纷至沓来之势矣。而又继之残鸦外三个字,就残鸦而言,当登临时之所见。昔杜牧《登乐游原》诗有句云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此正为残鸦二字赋予人的感受。至于外字,则欧修《踏莎行》词有句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就梦窗此词而言,则是残鸦踪影之隐没固已在长空澹澹之尽头,而三千年往事销沉则更在残鸦孤影外,于是时间与空间,往昔与今朝乃于此七字之中结成一片,苍凉寥漠之感,顿向读者侵逼包笼而来。

禹王不复生,前功不可寻,尤如残鸦影没,天地苍茫,然则何地可为托身之所乎。故继云无言倦凭秋树也。语有之云予欲无言;又曰夫复何言。其所以无言者,正自有无穷不忍明言、不可尽言之痛也。然则今日之登临,于追怀感慨之余,唯倦凭秋树而已。此处著一倦字,自可由登临之劳倦而来,然而此句紧承首句三千年事之下,则其所负荷者,亦有千古人类于此忧患劳生中所感受之疲弊也。而其所凭倚者,则惟有此一萧瑟凋零之秋树而已。人生至此,更复何言?故曰无言也。其下继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乃与首一句之三千年事相应,故知其倦凭秋树之时,必正兼有此三千年之沧桑感在也。禹王宏愿伟力,然而其当年孜孜是矻矻所疏凿,欲以垂悠悠万世之功者,其往迹乃竟谷变川移、一毫而不可识矣,故曰那识当时神禹。三千年事,无限沧桑,而河清难俟,世变如斯,则梦窗之所慨者,又何止逝水、高陵而已哉。

以下陡接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三句,此三句是据传说用典。夫梁者,固当禹庙之梁。据《大明一统志。绍兴府志》载云:禹庙在会稽山禹陵侧。又云:梅梁,在禹庙。梁时修庙,忽风雨飘一梁至,乃梅梁也。又引《四明图经》:鄞县大梅山顶有梅才,伐为会稽禹庙之梁。张僧繇画龙于其上,夜或风雨,飞入镜湖与龙斗。后人见梁上水淋漓,始骇异之,以铁索锁于柱。然今所存乃他木,犹绊以铁索,存故事耳。蓱字原与萍字相通,然而萍乃水中植物,梁上何得有萍?

《一统志》及《四明图经》载,传说禹庙之梁有水中之萍藻,此萍藻为飞入镜湖之梁上之神龙所沾带之镜湖之萍藻。是此数句,乃正写禹庙梁上神龙于风雨中飞入镜湖与龙斗,比复归,水草被其上之一段神话传闻也。而梦窗之用字造句,则极尽光怪陆离之能事。盖翠蓱湿空梁一句,原当为神梁化龙飞返以后之现象,而次句夜深飞去发生于神梁化龙之前;而梦窗却将时间因果倒置,又用一不常见之蓱字以代 用之萍字。夫蓱与萍二字虽通用,然而一则用险僻字更增幽怪之感,二则蓱字又可使人联想《楚辞。天问》蓱号起雨一句,于是又有幽云怪雨一时惊起之意。总之,前几句给人一种渺茫怀古之思与恍惚幽怪之感,使读者对此充满神话色彩之古庙生出无穷之想像。

后二句,则又由眼前景物寄慨。曰雁起青天,形象色彩极其鲜明,此景必为白昼而非黑夜所见,然后知前三句夜深云云者,全为作者凭空想象也。而此句雁起青天四字,乃又就眼前景物以兴发无限今古苍茫之慨,故继之云数行书似旧藏处也。据《大明一统志。绍兴府志》载:石匮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山形如匮。相传禹治水毕,藏书于此。然而远古荒忽,传闻悠邈,惟于青天雁起之处,想像其藏书之地耳。而雁阵之飞,其排列有如书上之文字,在梦窗《高台。丰乐楼》一词中,即有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一句可以为证。是则三千年前藏书之说固已渺不可寻;今日所见者,惟青天外之斜飞雁阵之说而已。世异时移沧海桑田,正与开端三千年事残鸦外及那识当时神禹诸句遥遥相应,而予读者以无穷怅惘追思之感慨。以上前半阕全以登禹陵之所见所想为主。

后半阕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始写入冯深居,呼应题面与冯深居四字。此三句词,乃化用李义山《夜雨寄北》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之诗句,自无可疑。梦窗乃于开端即著以寂寥二字,又接以久坐二字,其所以久坐不寐之故,正缘于此一片寂寥之感耳。昔杜甫《羌村》诗有句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梦窗于寂寥西窗久坐之下,乃接云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此三句,一气贯下,全写寂寥人世今昔离别之悲。

以下陡接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三句,初观之,此三句似以前三句全然不相衔接,然而此种常人以为晦涩不通之处,正是梦窗词之特色所在。盖梦窗词往往以直感为其连贯之脉络,极难以理性分析说明。兹就其所用之故实而言,所谓积藓残碑者,杨铁夫《笺释》以为碑指窆石言,引《金石萃编》云:禹葬会稽,取石为窆石,石本无字,高五尺,形如秤锤,盖禹葬时下棺之丰碑。据《大明一统志。绍兴府志》载:窆石,在禹陵。旧经云:禹葬会稽山,取此石为窆,上有古隶,不可读,今以亭覆之。由此知杨氏《笺释》以碑指窆石之说确实可信。昔李白《襄歌》云: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古碑羊公一征古碑材,龟頭剥落生莓苔。自晋之羊祜迄唐之李白,不过四百余年,而太白所见羊公碑下之石龟,已剥落而生莓苔矣。然则自夏禹以至梦窗,其为时已有三千余年,则其窆石之早已莓苔遍布,断裂斑剥,固属理所当然者矣。著一积字,足见苔藓之厚,令人叹历年之久;著一残字,又足见其圮毁之甚,令人兴睹物之悲。而其发人悲慨者,尚不仅此也,因又继之以零圭断璧云云。

夫圭璧者,原为古代侯王朝会祭祀所用,而今著一零字,著一断字,零落断裂,无限荒凉,禹王之功绩无寻,英灵何在?只有古物残存,供人凭吊而已。故继之云:重拂人间尘土。于是前所举人之积藓残碑,与夫零断圭璧,乃尽在梦窗亲手摩挲凭吊中矣。拂字上更著一重字,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凭吊之意,其满腹怀思,一腔深慨,已在言外。

后半阙开端先写夜间故人灯下之晤对;然后陡接积藓残碑三句,又回至日间之登临。全不作层次分明之叙述与交代。盖残碑断璧之实物,虽在白昼登临之陵庙之上,而残碑断璧之哀感,则正在深宵共语者之深心之内也。夫以悭于会遇之故人,于翦灯夜语之际,念及年华之不返、往事之难寻,其心中固早有此一份类似断璧残碑之哀感在也。故其下乃接云:重拂人间尘土。尘土不但指物质上之尘土,同时兼指人世间之种种尘劳污染而言。然而在记忆之中,这世间尘土不过如尘封之断璧残碑而已。于是世间之事融会于三千年历史之中;而历史,亦融会于一己人事之中。此种时空 揉之写法,正为梦窗特长之所在也。

其后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三句,又以浪漫笔调,另辟新境。自情感之中跳出,别从景物着笔,而以霜红句,隐隐与开端次句之秋树相呼应。彼经霜之叶,其生命固已无多,竟仍能饰以红色、弄以舞姿;惟此红而舞者,亦何能更为久长,瞬临罢舞,是终将亦归于空灭无有而已。故曰霜红罢舞。此一无常变灭之悲,而梦窗竟写得如此哀艳凄迷。又继之云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则其不变者也。又于其上著一漫字。漫字有任随、任由之口气,其意若谓霜红罢舞之后,任随山色青青于雾朝烟暮之中。逝者长已矣,而人世久长,其间有无穷沧桑之感。梦窗运笔之妙、托意之远,于此可见。

结二句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初观之,不免有突兀之感。盖前此所言,如秋树,如霜红,明明皆为秋日景色;而此句竟然于承接时突然著一春字以为笼罩之笔。盖开端之倦凭秋树,乃当日之实景;至于霜红罢舞,则已不仅当日之所见,而是包容秋季之全部变化于其中;至于山色青青,则更透出暮往朝来、时移节替之意。秋去冬来,冬残春至,年年春日之际,于此山前都可见岸锁舟船,处处有画旗招展,时时闻赛鼓喧哗。然则此为何事也?《大清一统志。绍兴府志。大禹庙》载:宋元以来,皆祀禹于比。此词之画旗、赛鼓,必当指祀禹之祭神赛会也。画旗,当指舟仪仗之盛:喧字,当指赛鼓之喧闹。然而梦窗乃将原属于鼓字之动词喧字置于画旗二字之下,连接鼓与画旗则为画旗招展于喧哗之赛鼓声中,弥增其盛美之情状;旗之色与鼓与声遂为浑然一体。

此词通首以秋日为主,其情调全属于寥落凄凉之感,于结尾之处突显春日赛会之喧闹,为全篇寥落凄凉之反衬,余波荡漾,用笔悠闲,果真可以因春日之美盛忘怀秋日之凄凉者;然而细味词意,则前所云雾朝烟暮句,已有无限节序推移之意,转瞬即逝的春日喧闹与永恒的凄寂形成鲜明对照。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原文及赏析

    临一江一 仙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①,如啼恨脸②,魂断损容仪③。香烬暗消金鸭冷④,可堪辜负前期。绣襦不整鬓鬟欹⑤,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注解】①砌花:阶台上的花朵。②如啼恨脸:..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原文及赏析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①。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敛袖翠蛾攒②,相逢尔许难③。【注解】①往来句:意思是来往有许多风一流 少年。②敛袖:收紧衣袖。翠蛾:青黛色的眼眉。③尔许..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更漏子·旧欢娱》原文及赏析

    更漏子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颦楼上①。浓柳翠,晚霞微,一江一 鸥接翼飞②。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③。歌满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论④。【注解】①拥鼻含颦:掩鼻皱眉,表示心酸难过的愁苦之状。②一江一 鸥..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原文及赏析

    醉公子漠漠秋云澹①,红藕香侵槛②。枕欹小山屏,金铺向晚扃③。睡起横波慢④,独望情何限!衰柳数声蝉,魂消似去年。【注解】①澹:浅、薄之意。②槛:窗户下或长廓旁的栏杆。③金铺:门上之铺首。作龙蛇诸兽之形,..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小重山·春入神京万木芳》原文及赏析

    小重山春入神京万木芳①,禁林莺语滑②,蝶飞狂。晓花擎露妒啼妆③。红日永,风和百花香。烟锁柳丝长,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④。天衢远⑤,到处引笙簧⑥。【注解】①神京:京都。②禁林:皇城中的丛林..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小重山·正是神京烂熳时》原文及赏析

    小重山正是神京烂熳时①,群仙初折得②,郄诜枝③。乌犀白纻最相宜④,精神出⑤,御陌袖鞭垂⑥。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⑦,探花期⑧。光一陰一占断曲一江一 池⑨,新牓上,名姓彻丹墀①0。【注解】①神京:京都。②..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原文及赏析

    临一江一 仙海棠香老春一江一 晚①,小楼雾縠涳蒙②。翠鬟初出绣帘中③,麝烟鸾佩惹苹风④。碾玉钗摇鸂鶒战⑤,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⑥。【注解】①香老:香尽花残。②雾縠:如薄纱的雾气。..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临江仙·披袍窣地红宫锦》原文及赏析

    临一江一 仙披袍窣地红宫锦①,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②,凤凰双飐步摇金③。肌骨细匀红玉软④,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深情⑤。【注解】①披袍:长衣。宫锦:宫庭中所用的高级绸料。②碧..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①,冰清淡薄笼蓝水②。暖觉杏梢红,游丝惹狂风③。闲阶莎径碧④,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注解】①越梅:岭南梅花。此处非实指。半拆:花苞初开。②蓝水:此处泛指碧蓝的春水。..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原文及赏析

    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①,轻裾花早晓烟迷②。鸂鶒战金红掌坠③,翠云低④。星靥笑偎霞脸畔⑤,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注解】①莺锦蝉縠:如莺羽般的锦绸,如蝉翼般的薄纱。②轻裾句:意思是轻薄..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原文及赏析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①,水纹簟冷画屏凉②。玉腕重金扼臂③,淡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④,打檀郎⑤。【注解】①银字笙:乐器。用银作字,标明音色高低。②水纹簟:水纹竹席。③扼臂..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原文及赏析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①,含情惯得人饶②。桃李精神鹦鹉舌③,可堪虚度良宵④。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注解】①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②人饶:要人相让,宽恕。③..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河满子·写得鱼牋无限》原文及赏析

    河满子写得鱼牋无限①,其如花锁春晖②。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香小鸭③,羡他长在屏帷④。【注解】①鱼牋:蜀地的笺。这里代指情书。②锁春晖:笼罩于春一光 之中。③熏香小鸭:鸭形小香炉。④羡他句..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薄命女·天欲晓》原文及赏析

    薄命女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①,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②,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帷空悄悄,强起愁眉小③。【注解】①宫漏:宫中漏壶,以滴水计时。②帐额:帐门上面的横条形装饰。③眉小:因皱眉而显得短小。【..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望梅花·春草全无消息》原文及赏析

    望梅花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余踪迹①。越岭寒枝香自坼,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一陽一无处觅②,吹入谁家横笛③?【注解】①腊雪:腊月所下的雪。②何事句:为何寿一陽一公主无处可寻?有物是人非之感。③横笛:笛子。..

    3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原文及赏析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①,纤手轻拈红豆弄②。翠蛾双敛正含情③,桃花洞④,瑶台梦⑤,一片春愁与谁共?【注解】①柳色:深绿色。金缕风:用金丝绣成的凤凰图形。②拈(niān):用姆指、食指和中指夹。红豆弄:弄红豆..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 《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原文及赏析

    天仙子洞口春红飞蔌蔌①,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②?懒烧金③,慵篆玉④,流水桃花空断续。【注解】①春红:春花。以花色借代花。蔌蔌(s):纷纷下落的样子。②阮郎:阮肇,此泛指所爱之人。③懒烧金:懒于..

    5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春光好·纱窗暖》原文及赏析

    春一光 好纱窗暖,画屏间,亸云鬟①。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闲。玉指剪裁罗胜②,金盘点缀酥山③。窥宋深心无限事④,小眉弯⑤。【注解】①亸(duǒ):下垂。②罗胜:花胜,首饰的一种。③金盘句:金盘中,点缀着蜡脂做..

    2 古代文学 2025-07-01
  • 《春光好·苹叶软》原文及赏析

    春一光 好苹叶软①,杏花明②,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③,棹歌声④。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⑤,几含情⑥。【注解】①软:柔嫩。②明:鲜艳。③绿汀(tīng):芳草丛生的水边平地。④棹歌:船歌..

    2 古代文学 2025-07-01
  • 《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原文及赏析

    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①,绣带双垂②。椒户闲时③,竞学樗蒲赌荔枝④。丛头鞋子红编细⑤,裙窣金丝⑥。无事颦眉,春思翻教阿母疑⑦。【注解】①蝤(qi)蛴(q):天牛一类的幼虫,体白而长。②绣带:上衣的绣花束带,非..

    4 古代文学 2025-07-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