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杨继洲

流注图

2025-05-19 10:59 读医

足少阳胆之经,甲主,与巳合,胆引气行。

甲戌时开胆为井金。

丙子时,小肠荥水。

戊寅时,胃俞木,并过胆原丘墟,木原在寅。

庚辰时,大肠经火。

壬午时,膀胱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之荥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子母相生。

流注图——足厥阴肝之经

足厥阴肝之经,乙主,与庚合,肝引血行。

乙酉时开肝为井木。

丁亥时,心荥火。

己丑时,脾俞土,并过肝原。

辛卯时,肺,经金。

癸巳时,肾,合水。

乙未时,血纳包络之荥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

流注图——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丙主,与辛合,小肠引气行。

丙申时开小肠井金。

戊戌时,胃荥水。

庚子时,大肠俞木,并过小肠原。

壬寅时,膀胱经火。

甲辰时,胆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之俞木,丙属火,是以木生火也。

流注图——手少阴心之经

手少阴心之经,丁主,与壬合,心引血行。

丁未时开心为井木。

己酉时,脾荥火。

辛亥时,肺俞土,并过心原。

癸丑时,肾经金。

乙卯时,肝合水。

丁巳时,血纳包络之俞土,丁属火,是以火生土也。

流注图——足阳明胃之经

足阳明胃之经,戊主,与癸合,胃引气行。

戊午时开胃为井金。

庚申时,大肠荥水。

壬戌时,膀胱俞木,并过胃原。

甲子时,胆经火。

丙寅时,小肠合土。

戊辰时,气纳三焦之经火,戊属土,是以火生土也。

流注图——足太阴脾之经

足太阴脾之经,己主,与甲合,脾引血行。

己巳时开脾为井木。

辛未时,肺荥火。

癸酉时,肾俞土,并过脾原。

乙亥时,肝经金。

丁丑时,心合水。

己卯时,血纳包络之经金,己属土,是以土生金也。

流注图——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庚主,与乙合,大肠引气行。

庚辰时开大肠井金。

壬午时,膀胱荥水。

甲申时,胆俞木,并过大肠原。

丙戌时,小肠经火。

戊子时,胃合土。

庚寅时,气纳三焦之合,土庚属金,是以土生金也。

流注图——手太阴肺之经

手太阴肺之经,辛主,与丙合,肺引血行。

辛卯时开肺为井木。

癸巳时,肾荥火。

乙未时,肝俞土,并过肺原。

丁酉时,心经金。

己亥时,脾合水。

辛丑时,血纳包络之合水,辛属金,是以金生水也。

流注图——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壬主,与丁合,膀胱引气行。

壬寅时开膀胱井金。

甲辰时,胆荥水。

丙午时,小肠俞木,所过本原京骨木原在午,

水入火乡,故壬丙子午相交也,兼过三焦之原阳池。

戊申时,胃经火。

庚戌时,大肠合土。

壬子时,气纳三焦井金。

流注图——足少阴肾之经

足少阴肾之经,癸主,与戊合,肾引血行。

癸亥时开肾为井木。

乙丑时,肝荥火。

丁卯时,心俞土,并过肾原太溪,又过包络

原大陵。

己巳时,脾经金。

辛未时,肺合水。

癸酉时,血纳包络之井木,谓水生木也。

《针灸大成》,针灸学集大成之名著。10卷。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任太医院医官,行医40余年,尤精于针灸。曾以家传验方,融会诸家针灸著作,并参以个人经验,撰成《卫生针灸玄机秘要》3卷。万历年间,治愈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痿痹之疾。赵氏得阅《玄机秘要》,拟为之付印。然继洲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采集有关针灸之法,并附以供太医院考绘而用之铜人明堂图,编著为《针灸大成》。晋阳人靳贤受赵氏之托,曾为之选集校正。 此书广泛辑录前人与针灸有关的论述,考证了穴位、经络,详细介绍了临床辨证取穴,附有个人针灸医案,又载录了陈氏《小儿按摩经》。此书取材广博,考证穴位较详,所列病种较多,并有作者临证医案之记录,因而成为明以后针灸学的重要文献。书中附图多幅。缺点是编次较乱,选材有欠精妥之处。 现存版本50余种,通行的为10卷本。另外,1737年章廷珪的木刻12卷本,乃是将民间坊刻《铜人针灸经》与《西方子明堂灸经》二书合称《铜人腧穴》而附刊于书末而成。现存最早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10卷本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针灸伤

    危氏书云.治针灸伤经络.脓血不止.黄 八两、当归三两、肉桂、木香、乳香别研、沉(不全待补充)

    0 读医 2025-10-03
  • 晕针

    济生拔萃云.有随针而晕者何.曰.一则不知刺禁.如刺中心一日死之类也.二则不明脉候.如下利其脉忽大者死之类.凡针灸者.先须审详脉候.观察病证.然后知其刺禁.其经络穴道远近气候息数深浅分寸.金针赋云.其或..

    0 读医 2025-10-03
  • 折针

    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脑涂之.又象牙主诸针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后方.针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宝鉴涌针膏.取针刺入肉并箭头.鼠粪头十个、蝼蛄四十九个..

    0 读医 2025-10-03
  • 温针

    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

    0 读医 2025-10-03
  • 火针

    经曰. 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才觉针红.医即取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凡行针点灸相似.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

    0 读医 2025-10-03
  •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咳嗽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有心主而无三焦.然已发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肠、膀胱咳及针治.皆略之而不议.千金云.咳者.灸两乳下黑白际.各数十壮即瘥..

    6 读医 2025-10-02
  • 冶例

    伤寒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此表热也.阳气下陷入阴分蒸熏.此里热也.汗不出.凄凄恶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热恶寒.后 .身热汗出足厥冷.身热而喘.取三间.余热不尽.取曲池.烦满汗不出..

    4 读医 2025-10-02
  • 东垣针法

    东垣针法.悉本素、难.近世医者.止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

    3 读医 2025-10-02
  •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

    假令得弦脉.病患善洁.(胆为清净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窍阴.(合)又总取丘墟.(原)假令得弦脉.病患淋溲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右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当刺大敦.假令得浮洪脉.病..

    4 读医 2025-10-02
  • 子午流注穴开阖

    胆甲日(甲与己合.胆引气行.木.原在寅.)甲戌时窍阴(井胆)丙子时前谷.(荥小肠)戊寅焦.肝乙日(乙与庚合.肝与血行.)乙酉时大敦.(井肝)丁亥时少府.(荥心)己丑时太白.(俞脾)辛卯时经渠.(经肺)..

    3 读医 2025-10-02
  • 窦氏八穴

    (或云.少室隐者之所传.刘氏曰.八穴用为辅治.非拘于法取者也.)公孙(足太阴脾.通冲脉.合于心胸.主治二十七证.)九种心痛 心胃 痰鬲涎闷 心胸 脐腹痛胀 三焦胃 胁肋疼痛 心脾 产后血迷心主小肠心 水隔酒痰 ..

    4 读医 2025-10-02
  • 取肾俞法

    千金注云.凡取肾俞者.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子.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按此法以脐准肾俞虽似.然肥人腹垂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今不论肥瘦.均以杖量..

    4 读医 2025-10-02
  • 灸痨穴法

    资生经云.久痨.其状手足心热.多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血.肌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分开头心发贴肉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患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

    3 读医 2025-10-02
  • 四花穴法

    崔知悌云.灸骨蒸劳热.灸四花穴.以稻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稻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灸纸角也.可灸七壮初疑四花穴.古人恐人不识点穴.故立此捷法..

    6 读医 2025-10-02
  • 骑竹马法

    治痈疽恶疮发背.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爪甲截徐扛起.足要离地五寸许.两旁更以两人扶定.毋令动摇不稳.却以前量长篾.贴定竹杠竖起.从尾 骨.贴脊量至篾尽处.以笔点记...

    3 读医 2025-10-02
  • 八会穴

    腑会中脘 脏会章门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 血会鬲俞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气会中难经云.热病在内者.取会之气穴也.

    3 读医 2025-10-02
  • 五脏俞穴

    (俞犹委输之输.言经气由此而输于彼也.)肺俞(三椎下各开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按难经云.阴病行阳.(背为阳)故令俞在阳...

    5 读医 2025-10-02
  • 五脏募穴

    中府(肺之募) 巨阙(心之募) 章门(脾之募) 期门(肝之募) 中脘(胃之募)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腹曰阴.募皆在腹.)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合.及诸脉之募者.必危...

    3 读医 2025-10-02
  • 十二原穴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故所至辄为原也.太渊(肺) 大陵(心包) 太冲(肝) 太白(脾) 太 (肾) 神门(心) 阳池..

    3 读医 2025-10-02
  • 十五络脉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KT .小便遗数.补之.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实则支满.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实则心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4 读医 2025-10-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