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杨继洲

流注图

2025-05-19 10:59 读医

足少阳胆之经,甲主,与巳合,胆引气行。

甲戌时开胆为井金。

丙子时,小肠荥水。

戊寅时,胃俞木,并过胆原丘墟,木原在寅。

庚辰时,大肠经火。

壬午时,膀胱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之荥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子母相生。

流注图——足厥阴肝之经

足厥阴肝之经,乙主,与庚合,肝引血行。

乙酉时开肝为井木。

丁亥时,心荥火。

己丑时,脾俞土,并过肝原。

辛卯时,肺,经金。

癸巳时,肾,合水。

乙未时,血纳包络之荥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

流注图——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丙主,与辛合,小肠引气行。

丙申时开小肠井金。

戊戌时,胃荥水。

庚子时,大肠俞木,并过小肠原。

壬寅时,膀胱经火。

甲辰时,胆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之俞木,丙属火,是以木生火也。

流注图——手少阴心之经

手少阴心之经,丁主,与壬合,心引血行。

丁未时开心为井木。

己酉时,脾荥火。

辛亥时,肺俞土,并过心原。

癸丑时,肾经金。

乙卯时,肝合水。

丁巳时,血纳包络之俞土,丁属火,是以火生土也。

流注图——足阳明胃之经

足阳明胃之经,戊主,与癸合,胃引气行。

戊午时开胃为井金。

庚申时,大肠荥水。

壬戌时,膀胱俞木,并过胃原。

甲子时,胆经火。

丙寅时,小肠合土。

戊辰时,气纳三焦之经火,戊属土,是以火生土也。

流注图——足太阴脾之经

足太阴脾之经,己主,与甲合,脾引血行。

己巳时开脾为井木。

辛未时,肺荥火。

癸酉时,肾俞土,并过脾原。

乙亥时,肝经金。

丁丑时,心合水。

己卯时,血纳包络之经金,己属土,是以土生金也。

流注图——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庚主,与乙合,大肠引气行。

庚辰时开大肠井金。

壬午时,膀胱荥水。

甲申时,胆俞木,并过大肠原。

丙戌时,小肠经火。

戊子时,胃合土。

庚寅时,气纳三焦之合,土庚属金,是以土生金也。

流注图——手太阴肺之经

手太阴肺之经,辛主,与丙合,肺引血行。

辛卯时开肺为井木。

癸巳时,肾荥火。

乙未时,肝俞土,并过肺原。

丁酉时,心经金。

己亥时,脾合水。

辛丑时,血纳包络之合水,辛属金,是以金生水也。

流注图——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壬主,与丁合,膀胱引气行。

壬寅时开膀胱井金。

甲辰时,胆荥水。

丙午时,小肠俞木,所过本原京骨木原在午,

水入火乡,故壬丙子午相交也,兼过三焦之原阳池。

戊申时,胃经火。

庚戌时,大肠合土。

壬子时,气纳三焦井金。

流注图——足少阴肾之经

足少阴肾之经,癸主,与戊合,肾引血行。

癸亥时开肾为井木。

乙丑时,肝荥火。

丁卯时,心俞土,并过肾原太溪,又过包络

原大陵。

己巳时,脾经金。

辛未时,肺合水。

癸酉时,血纳包络之井木,谓水生木也。

《针灸大成》,针灸学集大成之名著。10卷。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杨继洲,名济时,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任太医院医官,行医40余年,尤精于针灸。曾以家传验方,融会诸家针灸著作,并参以个人经验,撰成《卫生针灸玄机秘要》3卷。万历年间,治愈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痿痹之疾。赵氏得阅《玄机秘要》,拟为之付印。然继洲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采集有关针灸之法,并附以供太医院考绘而用之铜人明堂图,编著为《针灸大成》。晋阳人靳贤受赵氏之托,曾为之选集校正。 此书广泛辑录前人与针灸有关的论述,考证了穴位、经络,详细介绍了临床辨证取穴,附有个人针灸医案,又载录了陈氏《小儿按摩经》。此书取材广博,考证穴位较详,所列病种较多,并有作者临证医案之记录,因而成为明以后针灸学的重要文献。书中附图多幅。缺点是编次较乱,选材有欠精妥之处。 现存版本50余种,通行的为10卷本。另外,1737年章廷珪的木刻12卷本,乃是将民间坊刻《铜人针灸经》与《西方子明堂灸经》二书合称《铜人腧穴》而附刊于书末而成。现存最早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有10卷本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臟腑井滎俞經合主治

    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①,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窍阴②,身热当刺侠溪③,体重节痛刺临泣④,喘嗽寒热刺阳辅⑤,逆气而泄刺阳陵泉⑥,又总刺丘墟⑦。①胆为清净之府故耳。②井。③荥。④俞。⑤经。⑥合..

    2 读医 2025-05-19
  • 流注时日

    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

    3 读医 2025-05-19
  • 流注开阖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生于酉,..

    1 读医 2025-05-19
  • 论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

    2 读医 2025-05-19
  • 十二经纳干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脚..

    2 读医 2025-05-19
  •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

    2 读医 2025-05-19
  • 井荥俞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

    3 读医 2025-05-19
  • 十二经井穴

    手太阴井:少商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刺同身寸之一分,行六..

    2 读医 2025-05-19
  • 人神禁忌

    ◎九部人神禁忌歌:一脐二心三到肘,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膝九在足,轮流顺数忌针灸。◎九部人神禁忌图:九部人神禁忌图此法:一岁起脐,二岁起心,周而复始,顺数。◎十干人神:甲不治头,乙喉,丙肩,丁心,戊腹..

    4 读医 2025-05-19
  • 尻神禁忌

    ◎九宫尻神禁忌歌:坤踝震腨指牙上,巽属头兮乳口中,面背目干手膊兑,项腰艮膝肋离从,坎肘脚肚轮流数,惟有肩尻在中宫。◎九宫尻神禁忌图:九宫尻神禁忌图此神农所制。其法一岁起坤,二岁起震,逐年顺飞九宫,周而..

    2 读医 2025-05-19
  • 太乙歌

    其法:从冬至、立春数起,至立冬、中宫止,复从冬至起。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巳丑左足求,春分左胁仓门震,乙卯日见定为仇。立夏戊辰已巳巽,阴洛宫中左手愁,夏至上天丙午日,正直膺喉离首头。立秋玄委宫右手,戊申..

    1 读医 2025-05-19
  • 禁灸穴歌

    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临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颧髎、下关、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鸠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阳池、中冲、少商穴,鱼际、经渠一顺行,地五、..

    2 读医 2025-05-19
  • 禁针穴歌

    脑户、顖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

    2 读医 2025-05-19
  •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

    ○问:『经脉有奇经八脉。』《难经》云:『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冲、有任、有督、有带之脉,凡此八脉,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

    1 读医 2025-05-19
  • 生成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2 读医 2025-05-19
  • 三衢杨氏补泻

    一、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取穴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致令荣卫无伤碍,医者方堪入妙针。二、指持者:凡下针,以右手持针,于穴上着力旋插,直..

    1 读医 2025-05-19
  • 四明高氏补泻

    《素问》补肾俞注云:『用圆利针,临刺时,呪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患人咽气三次,又可定神魂。』泻脾俞注云:..

    1 读医 2025-05-19
  • 南丰李氏补泻

    《图注难经》云:『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足三阳,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足三阴,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手三阴,..

    1 读医 2025-05-19
  • 神应经补泻

    泻诀直说:宏纲陈氏曰:『取穴既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约行五六次,觉..

    7 读医 2025-05-18
  • 难经补泻

    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经言:『春夏刺浅,秋..

    8 读医 2025-05-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