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史百家杂钞译注
经史百家杂钞译注
  • 卷二十一·传志之属下编二

    欧阳修欧阳修简介参见卷二。资政殿学士文正范公神道碑铭【题解】本文是作者为范仲淹所作的一篇墓碑文字,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即范仲淹去世后的第三年。文章通过叙述范氏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为人品格和政..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二十·传志之属下编一

    蔡邕蔡邕简介参见卷六。郭有道碑【题解】此碑文中的郭泰,是东汉名士,因修行有道,故称。作者极力颂扬了郭泰高尚的人格及其精深的学识,尤其称颂了他不肯入仕做官、情愿归隐出世的品行。全文叙事简明扼要,文辞清新..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九·传志之属上编三

    汉书《汉书》简介参见卷六。杨胡朱梅云传【题解】本文是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云敞的合传。班固一向以醇儒自居,不满过激言行,杨王孙坚持裸葬,胡建不畏强暴,梅福数言切谏,云敞舍死赴义,尤其是朱云,少喜游..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八·传志之属上编二

    史记《史记》简介参见卷十七。刺客列传【题解】本文是《史记》中一篇专叙刺客的类传。它依时间顺序分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位著名刺客即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的事迹,再现了他们那种守志不屈的精神及英勇无畏的..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七·传志之属上编一

    史记汉司马迁著,一百三十篇。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前104前91)撰成。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采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体裁,为后世正..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六·哀祭之属

    书《书》简介参见卷一。金縢册祝之辞【题解】《金縢册祝之辞》,即《尚书金縢》篇(收入本书卷二十二)中周公姬旦为患病的周武王祝祷之辞,表现了周公的忠诚。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①。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②,..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五·书牍之属二

    韩愈韩愈简介参见卷二。与孟尚书书【题解】孟尚书即孟简。《旧唐书宪宗纪》载:元和十三年五月,以户部侍郎孟简检校工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故信中称孟简为孟尚书。元和十四年,韩愈由谏迎佛骨事贬潮州..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四·书牍之属一

    左传《左传》简介参见卷六。郑子家与赵宣子书【题解】这是一份绝妙的外交照会。春秋前期,大国争霸,小国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也往往成为大国出气的对象。这封信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晋灵公怀疑郑国与自己的对手楚..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三·奏议之属三

    陆贽陆贽简介参见卷十。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题解】建中四年(783),朱泚趁泾原兵变而叛乱,唐德宗仓皇出走,在奉天(今陕西咸阳乾县)避难,陆贽从驾侍奉。当时国库空虚,朝廷用度没有着落。后来各地陆续进贡..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二·奏议之属二

    路温舒路温舒,生卒年不详,字长君,钜鹿(今河北平乡)人。西汉昭、宣帝时在世。曾牧羊,学律令,初为县狱史,后举孝廉,为山邑丞,昭帝元凤(前80前75)中守廷尉史。宣帝时累官至临淮太守,有治迹,卒于官。上德缓..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一·奏议之属一

    书《尚书》简介参见卷一。无逸【题解】据《史记》记载,周成王年长之后,周公还政,他担心成王贪图享乐,作《无逸》以诫成王。无,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可,不要。逸,放纵,荒淫。其内容与《召诰》《洛诰》一致..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十·诏令之属

    尚书《尚书》简介参见卷一。甘誓【题解】《甘誓》,是夏启在有扈氏都城南郊甘(今陕西西安鄠邑区)讨伐有扈氏前的动员令,系后人根据传闻写成。誓,一种有约束性和决断意义的话语。夏启为大禹之子,是夏朝的开国君王..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九·序跋之属二

    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初名更生,汉楚元王刘交玄孙。自宣帝至成帝时历任郎中、给事黄门、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给事中、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刘向的历史功绩在于整理校勘图书,编为《别录》一书,为中..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八·序跋之属一

    易《易》是我国古代的卜筮之书,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今仅存《周易》。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周易》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可能最早始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殷时已有六十四卦,大约在周文王前后整理..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七·词赋之属下编二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建安文学的中心人物之一。建安时累封平原侯、临淄侯,魏立,三徙藩国,后封于陈。与兄曹丕不和,郁郁以终,卒年四十一。他的著作有赋、颂、诗、铭、杂论,共..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六·词赋之属下编一

    诗《诗经》简介参见卷三。宫【题解】选自《鲁颂》。此诗是鲁僖公保卫疆土,赢得胜利,建造新庙,依礼以其战绩告祭祖先时,鲁大夫公子奚斯所作的一首乐歌。全篇极尽铺叙夸张之能事,淋漓尽致地赞颂了僖公的祖德、事功..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五·词赋之属上编三

    左思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后迁居洛阳(今属河南)。晋初官居秘书郎。因出身贫寒,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实十分不满。左思是晋代诗人、辞赋家,但留下的作品不多,仅有《齐都赋》(..

    曾国藩 2025-05-10
  • 卷四·词赋之属上编二

    扬雄扬雄(前5318),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据《汉书扬雄传》载,他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沉之思。汉成帝时,扬雄至长安,献《甘泉赋》《羽猎赋》等,被召为郎官,给事黄门..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三·词赋之属上编一

    诗《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本只称诗或诗三百,因传为孔子所删定,被儒家尊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又称《国风》,主要反映各地风俗民情,..

    曾国藩 2025-05-10
  • 卷二·论著之属二

    班彪班彪(354),字叔皮,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性格沉静好古。年轻时,遭王莽之乱,避难陇西依隗嚣,后至河北依窦融,并得到光武帝刘秀赏识。他才气很高,常留心史籍,认为《..

    曾国藩 2025-05-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