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司马迁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2025-05-24 16:35 史记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物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抚十二月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彊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历度闰馀,未能睹其真也。

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张苍自黜,所欲论着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作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绩日分,率应水德之胜。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历术甲子篇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正北十二

无大馀,无小馀;无大馀,无小馀;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十二大馀五十四,小馀三百四十八;大馀五,小馀八;

端蒙单阏二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八,小馀六百九十六;大馀十,小馀十六;游兆执徐三年。

十二大馀十二,小馀六百三;大馀十五,小馀二十四;彊梧大荒落四年。十二

大馀七,小馀十一;大馀二十一,无小馀;徒维敦牂天汉元年。闰十三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祝犁协洽二年。十二大馀二十五,小馀二百六十六;大馀三十一,小馀十六;商横涒滩三年。

十二大馀十九,小馀六百一十四;大馀三十六,小馀二十四;昭阳作鄂四年。闰十三

大馀十四,小馀二十二;大馀四十二,无小馀;横艾淹茂太始元年。十二大馀三十七,小馀八百六十九;大馀四十七,小馀八;尚章大渊献二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二,小馀二百七十七;大馀五十二,小馀一十六;焉逢困敦三年。十二

大馀五十六,小馀一百八十四;大馀五十七,小馀二十四;端蒙赤奋若四年。十二大馀五十,小馀五百三十二;大馀三,无小馀;

游兆摄提格征和元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四,小馀八百八十;大馀八,小馀八;彊梧单阏二年。

十二大馀八,小馀七百八十七;大馀十三,小馀十六;徒维执徐三年。十二

大馀三,小馀一百九十五;大馀十八,小馀二十四;祝犁大芒落四年。闰十三大馀五十七,小馀五百四十三;大馀二十四,无小馀;

商横敦牂后元元年。十二大馀二十一,小馀四百五十;大馀二十九,小馀八;昭阳汁洽二年。

闰十三大馀十五,小馀七百九十八;大馀三十四,小馀十六;

横艾涒滩始元元年。△正西十二大馀三十九,小馀七百五;大馀三十九,小馀二十四;

尚章作噩二年。十二大馀三十四,小馀一百一十三;大馀四十五,无小馀;焉逢淹茂三年。

闰十三大馀二十八,小馀四百六十一;大馀五十,小馀八;端蒙大渊献四年。十二

大馀五十二,小馀三百六十八;大馀五十五,小馀十六;游兆困敦五年。十二大馀四十六,小馀七百一十六;无大馀,小馀二十四;

彊梧赤奋若六年。闰十三大馀四十一,小馀一百二十四;大馀六,无小馀;徒维摄提格元凤元年。

十二大馀五,小馀三十一;大馀十一,小馀八;祝犁单阏二年。十二

大馀五十九,小馀三百七十九;大馀十六,小馀十六;商横执徐三年。闰十三大馀五十三,小馀七百二十七;大馀二十一,小馀二十四;

昭阳大荒落四年。十二大馀十七,小馀六百三十四;大馀二十七,无小馀;横艾敦牂五年。

闰十三大馀十二,小馀四十二;大馀三十二,小馀八;尚章汁洽六年。十二

大馀三十五,小馀八百八十九;大馀三十七,小馀十六;焉逢涒滩元平元年十二大馀三十,小馀二百九十七;大馀四十二,小馀二十四;

端蒙作噩本始元年。闰十三大馀二十四,小馀六百四十五;大馀四十八,无小馀;游兆阉茂二年。

十二大馀四十八,小馀五百五十二;大馀五十三,小馀八;彊梧大渊献三年。十二

大馀四十二,小馀九百;大馀五十八,小馀十六;徒维困敦四年。闰十三大馀三十七,小馀三百八;大馀三,小馀二十四;

祝犁赤奋若地节元年。十二大馀一,小馀二百一十五;大馀九,无小馀;商横摄提格二年。

闰十三大馀五十五,小馀五百六十三;大馀十四,小馀八;

昭阳单阏三年。△正南十二大馀十九,小馀四百七十;大馀十九,小馀十六;

横艾执徐四年。十二大馀十三,小馀八百一十八;大馀二十四,小馀二十四;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

闰十三大馀八,小馀二百二十六;大馀三十,无小馀;焉逢敦牂二年。十二

大馀三十二,小馀一百三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八;端蒙协洽三年。十二大馀二十六,小馀四百八十一;大馀四十,小馀十六;

游兆涒滩四年。闰十三大馀二十,小馀八百二十九;大馀四十五,小馀二十四;彊梧作噩神雀元年。

十二大馀四十四,小馀七百三十六;大馀五十一,无小馀;徒维淹茂二年。十二

大馀三十九,小馀一百四十四;大馀五十六,小馀八;祝犁大渊献三年。闰十三大馀三十三,小馀四百九十二;大馀一,小馀十六;

商横困敦四年。十二大馀五十七,小馀三百九十九;大馀六,小馀二十四;昭阳赤奋若五凤元年。

闰十三大馀五十一,小馀七百四十七;大馀十二,无小馀;横艾摄提格二年。十二

大馀十五,小馀六百五十四;大馀十七,小馀八;尚章单阏三年。十二大馀十,小馀六十二;大馀二十二,小馀十六;

焉逢执徐四年。闰十三大馀四,小馀四百一十;大馀二十七,小馀二十四;端蒙大荒落甘露元年。

十二大馀二十八,小馀三百一十七;大馀三十三,无小馀;游兆敦牂二年。十二

大馀二十二,小馀六百六十五;大馀三十八,小馀八;彊梧协洽三年。闰十三大馀十七,小馀七十三;大馀四十三,小馀十六;

徒维涒滩四年。十二大馀四十,小馀九百二十;大馀四十八,小馀二十四;祝犁作噩黄龙元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三百二十八;大馀五十四,无小馀;

商横淹茂初元元年。△正东十二大馀五十九,小馀二百三十五;大馀五十九,小馀八;

昭阳大渊献二年。十二大馀五十三,小馀五百八十三;大馀四,小馀十六;横艾困敦三年。

闰十三大馀四十七,小馀九百三十一;大馀九,小馀二十四;尚章赤奋若四年。十二

大馀十一,小馀八百三十八;大馀十五,无小馀;焉逢摄提格五年。十二大馀六,小馀二百四十六;大馀二十,小馀八;

端蒙单阏永光元年。闰十三无大馀,小馀五百九十四;大馀二十五,小馀十六;游兆执徐二年。

十二大馀二十四,小馀五百一;大馀三十,小馀二十四;彊梧大荒落三年。十二

大馀十八,小馀八百四十九;大馀三十六,无小馀;徒维敦牂四年。闰十三大馀十三,小馀二百五十七;大馀四十一,小馀八;

祝犁协洽五年。十二大馀三十七,小馀一百六十四;大馀四十六,小馀十六;商横涒滩建昭元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一,小馀五百一十二;大馀五十一,小馀二十四;昭阳作噩二年。十二

大馀五十五,小馀四百一十九;大馀五十七,无小馀;横艾阉茂三年。十二大馀四十九,小馀七百六十七;大馀二,小馀八;

尚章大渊献四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四,小馀一百七十五;大馀七,小馀十六;焉逢困敦五年。

十二大馀八,小馀八十二;大馀十二,小馀二十四;端蒙赤奋若竟宁元年。十二

大馀二,小馀四百三十;大馀十八,无小馀;游兆摄提格建始元年。闰十三大馀五十六,小馀七百七十八;大馀二十三,小馀八;

彊梧单阏二年。十二大馀二十,小馀六百八十五;大馀二十八,小馀十六;徒维执徐三年。

闰十三大馀十五,小馀九十三;大馀三十三,小馀二十四;祝犁大荒落四年。

右历书:大馀者,日也。小馀者,月也。端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时;正西,加酉时;正南,加午时;正东,加卯时。

原名《太史公书》。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要事迹。“表”排比并列了历代帝王和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辅汉功臣。“列传”是各阶层人物传记。《史记》以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补充,构成一个严整体系,全面记述了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历史观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和批判精神,《陈涉世家》肯定陈涉起义的正义性和历史作用,《酷吏列传》等揭露了统治者的暴行。《史记》所开创的体例,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它的人物传记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后人注释《史记》,有著名的三家注: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引》和张守节《正义》。另有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及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皆为阅读《史记》之重要参考书。

猜你喜欢

  •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

    景廉 额勒和布 许庚身 钱应溥 廖寿恒 荣庆 那桐 戴鸿慈 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景廉,咸丰二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内阁学士。典福建乡试,擢工部侍郎,赐奠朝鲜。八年,授伊犁参..

    5 清史稿 2025-11-25
  •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

    王庆云 谭廷襄 马新贻 李宗羲 徐宗干 王凯泰 郭柏荫 王庆云,字雁汀,福建闽县人。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七年,大考一等,擢侍读学士,迁通政副使。庆云通知时事,尤究心财政,穷其利病,稽其出入。..

    4 清史稿 2025-11-25
  •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六

    恒文 郭一裕 蒋洲 杨灏 高恒子高朴 王亶望勒尔谨 陈辉祖 郑源鹴 国泰郝硕 良卿方世俊 钱度 觉罗伍拉纳浦霖 恒文,乌佳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初,以诸生授笔帖式,四迁兵科给事中。外授甘肃平庆道,再迁贵州布政使。..

    5 清史稿 2025-11-24
  •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十三

    开泰 阿尔泰 桂林 温福 开泰,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九年,迁侍讲。上御门,开泰未入侍班,黜令乾清门行走。十三年,复编修。乾隆元年,迁国子监司业。八年,迁祭酒。督江苏学政。..

    10 清史稿 2025-11-23
  •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

    沈文奎 李栖凤马鸣佩 马国柱罗绣锦、绣锦弟绘锦、雷兴、王来用 丁文盛子思孔 祝世昌 沈文奎,浙江会稽人。少寄育外家王氏,因其姓。年二十,为明诸生,北游遵化。天聪三年,太宗伐明,下遵化,文奎降。从贝勒豪格以..

    14 清史稿 2025-11-22
  •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

    扬古利 劳萨子程尼 图鲁什子巴什泰 觉罗拜山子顾纳岱、顾纳岱子莫洛浑 西喇布子马喇希、阿兰珠、阿兰珠弟布尔堪、纳尔察、纳尔察子瑚沙 达音布朗格、朗格子和讬、从弟雍舜、玛尔当图、玛尔当图子乌库理、喀喇、喀喇..

    8 清史稿 2025-11-22
  •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 △电报 电报之法,自英吉利人初设于其国都,推及于印度,再及于上海。同治十三年,日本犯台湾,两江总督沈葆桢疏言电报之利,诏旨饬办,不果行。光绪五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始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设线达天津..

    16 清史稿 2025-11-22
  •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

    ◎河渠一 △黄河 中国河患,历代详矣。有清首重治河,探河源以穷水患。圣祖初,命侍卫拉锡往穷河源,至鄂敦塔拉,即星宿海。高宗复遣侍卫阿弥达往,西逾星宿更三百里,乃得之阿勒坦噶达苏老山。自古穷河源,无如是之..

    14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五十一 志二十六

    ◎时宪七 △雍正癸卯元法下 月食用数 朔策二十九日五三0五九0五三。 望策一十四日七六五二九五二六五。 太阴交周朔策一十一万零四百一十三秒,小馀九二四四一三三四。 太阴交周望策六宫一十五度二十分零六秒五十八..

    14 清史稿 2025-11-20
  • 卷二十六 志一

    ◎天文一 历代天文志,自史记天官书后,唯晋、隋两志,备述天体、仪象、星占,唐、宋加详,皆未尽也。至元,景测益精明,占候较密,然疆宇所囿,声教未宏,齐政窥玑,尚多略焉。有清统一区夏,圣圣相承。圣祖亲釐象..

    16 清史稿 2025-11-20
  • 卷二十六·韩一

    三晋已破智氏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贵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

    11 战国策 2025-11-20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六

    崇禎二年九月○崇禎二年九月崇禎二年九月壬午朔免朝光宗貞皇帝忌辰遣愽平侯郭振明祭□陵吏部尚書王永光疏言科臣陳良訓張鏡心臺臣馬鳴世等各疏紏臣臣畿南孤踪素無依傍蒙皇上殊常知遇擢典銓衡因惩昔年門戶諸臣伐異党同..

    1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

    起上章閹茂(庚戌)八月,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三年有奇。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景雲元年(庚戌,公元七一O年) 八月,庚寅,往巽第按問。重福奄至,縣官馳出,白留守;羣官皆逃匿,洛州長史崔日知獨帥衆討之..

    25 资治通鉴 2025-11-16
  • 卷一百0四 晉紀二十六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玄黓敦牂(壬午),凡七年。 孝武皇帝太元元年(丙子、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詔歸政,復稱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臨朝。以會稽內史郗愔為鎮軍大將..

    18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孝哀皇帝建平二年(丙辰、前五年) 春,正月,有星孛于牽牛。 丁、傅宗族驕奢,皆嫉傅喜之恭儉。又,傅太后欲求稱尊號,與成帝母齊尊;喜與孔光、師丹共執以為不..

    19 资治通鉴 2025-11-14
  • 卷二十六 漢紀十八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三年。 孝宣皇帝神爵元年(庚申、前六一年)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上頗脩武帝故事,謹齋祀之禮,以方士言增置神祠;聞益州有金馬..

    65 资治通鉴 2025-11-14
  • 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

    (《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

    5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白虎 汉景帝 种僮 封邵 亭长 严猛 袁双 吴道宗牧牛儿 师道宣 谢允 郑袭 刘广雅 易拔 萧泰 黄乾 酋耳兽 虎塔 傅黄中 郴州佐史 巴人 峡口道士----------------------------------------白虎秦昭襄(“襄”原作“秦”,..

    3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李俊 李赤 韦浦 郑驯 魏朋 道政坊宅 郑琼罗----------------------------------------李俊岳州刺史李俊举进士,连不中第。贞元二年,有故人国子祭酒包佶者,通于主司,援成之。榜前一日,当以名闻执政。初五更,俊将..

    26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

    袁炳 费庆伯 刘朗之 长孙绍祖 刘导 刘氏 崔罗什 沈警----------------------------------------袁炳宋袁炳,字叔焕,陈郡人,秦始末,为临湘令。亡后积年,友人司马逊,于将晓间如梦。见炳来,陈叙阔别,讯问安否。..

    47 太平广记 2025-10-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