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司马迁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2025-05-24 16:35 史记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物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抚十二月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彊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历度闰馀,未能睹其真也。

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张苍自黜,所欲论着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作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绩日分,率应水德之胜。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历术甲子篇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正北十二

无大馀,无小馀;无大馀,无小馀;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十二大馀五十四,小馀三百四十八;大馀五,小馀八;

端蒙单阏二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八,小馀六百九十六;大馀十,小馀十六;游兆执徐三年。

十二大馀十二,小馀六百三;大馀十五,小馀二十四;彊梧大荒落四年。十二

大馀七,小馀十一;大馀二十一,无小馀;徒维敦牂天汉元年。闰十三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祝犁协洽二年。十二大馀二十五,小馀二百六十六;大馀三十一,小馀十六;商横涒滩三年。

十二大馀十九,小馀六百一十四;大馀三十六,小馀二十四;昭阳作鄂四年。闰十三

大馀十四,小馀二十二;大馀四十二,无小馀;横艾淹茂太始元年。十二大馀三十七,小馀八百六十九;大馀四十七,小馀八;尚章大渊献二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二,小馀二百七十七;大馀五十二,小馀一十六;焉逢困敦三年。十二

大馀五十六,小馀一百八十四;大馀五十七,小馀二十四;端蒙赤奋若四年。十二大馀五十,小馀五百三十二;大馀三,无小馀;

游兆摄提格征和元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四,小馀八百八十;大馀八,小馀八;彊梧单阏二年。

十二大馀八,小馀七百八十七;大馀十三,小馀十六;徒维执徐三年。十二

大馀三,小馀一百九十五;大馀十八,小馀二十四;祝犁大芒落四年。闰十三大馀五十七,小馀五百四十三;大馀二十四,无小馀;

商横敦牂后元元年。十二大馀二十一,小馀四百五十;大馀二十九,小馀八;昭阳汁洽二年。

闰十三大馀十五,小馀七百九十八;大馀三十四,小馀十六;

横艾涒滩始元元年。△正西十二大馀三十九,小馀七百五;大馀三十九,小馀二十四;

尚章作噩二年。十二大馀三十四,小馀一百一十三;大馀四十五,无小馀;焉逢淹茂三年。

闰十三大馀二十八,小馀四百六十一;大馀五十,小馀八;端蒙大渊献四年。十二

大馀五十二,小馀三百六十八;大馀五十五,小馀十六;游兆困敦五年。十二大馀四十六,小馀七百一十六;无大馀,小馀二十四;

彊梧赤奋若六年。闰十三大馀四十一,小馀一百二十四;大馀六,无小馀;徒维摄提格元凤元年。

十二大馀五,小馀三十一;大馀十一,小馀八;祝犁单阏二年。十二

大馀五十九,小馀三百七十九;大馀十六,小馀十六;商横执徐三年。闰十三大馀五十三,小馀七百二十七;大馀二十一,小馀二十四;

昭阳大荒落四年。十二大馀十七,小馀六百三十四;大馀二十七,无小馀;横艾敦牂五年。

闰十三大馀十二,小馀四十二;大馀三十二,小馀八;尚章汁洽六年。十二

大馀三十五,小馀八百八十九;大馀三十七,小馀十六;焉逢涒滩元平元年十二大馀三十,小馀二百九十七;大馀四十二,小馀二十四;

端蒙作噩本始元年。闰十三大馀二十四,小馀六百四十五;大馀四十八,无小馀;游兆阉茂二年。

十二大馀四十八,小馀五百五十二;大馀五十三,小馀八;彊梧大渊献三年。十二

大馀四十二,小馀九百;大馀五十八,小馀十六;徒维困敦四年。闰十三大馀三十七,小馀三百八;大馀三,小馀二十四;

祝犁赤奋若地节元年。十二大馀一,小馀二百一十五;大馀九,无小馀;商横摄提格二年。

闰十三大馀五十五,小馀五百六十三;大馀十四,小馀八;

昭阳单阏三年。△正南十二大馀十九,小馀四百七十;大馀十九,小馀十六;

横艾执徐四年。十二大馀十三,小馀八百一十八;大馀二十四,小馀二十四;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

闰十三大馀八,小馀二百二十六;大馀三十,无小馀;焉逢敦牂二年。十二

大馀三十二,小馀一百三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八;端蒙协洽三年。十二大馀二十六,小馀四百八十一;大馀四十,小馀十六;

游兆涒滩四年。闰十三大馀二十,小馀八百二十九;大馀四十五,小馀二十四;彊梧作噩神雀元年。

十二大馀四十四,小馀七百三十六;大馀五十一,无小馀;徒维淹茂二年。十二

大馀三十九,小馀一百四十四;大馀五十六,小馀八;祝犁大渊献三年。闰十三大馀三十三,小馀四百九十二;大馀一,小馀十六;

商横困敦四年。十二大馀五十七,小馀三百九十九;大馀六,小馀二十四;昭阳赤奋若五凤元年。

闰十三大馀五十一,小馀七百四十七;大馀十二,无小馀;横艾摄提格二年。十二

大馀十五,小馀六百五十四;大馀十七,小馀八;尚章单阏三年。十二大馀十,小馀六十二;大馀二十二,小馀十六;

焉逢执徐四年。闰十三大馀四,小馀四百一十;大馀二十七,小馀二十四;端蒙大荒落甘露元年。

十二大馀二十八,小馀三百一十七;大馀三十三,无小馀;游兆敦牂二年。十二

大馀二十二,小馀六百六十五;大馀三十八,小馀八;彊梧协洽三年。闰十三大馀十七,小馀七十三;大馀四十三,小馀十六;

徒维涒滩四年。十二大馀四十,小馀九百二十;大馀四十八,小馀二十四;祝犁作噩黄龙元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三百二十八;大馀五十四,无小馀;

商横淹茂初元元年。△正东十二大馀五十九,小馀二百三十五;大馀五十九,小馀八;

昭阳大渊献二年。十二大馀五十三,小馀五百八十三;大馀四,小馀十六;横艾困敦三年。

闰十三大馀四十七,小馀九百三十一;大馀九,小馀二十四;尚章赤奋若四年。十二

大馀十一,小馀八百三十八;大馀十五,无小馀;焉逢摄提格五年。十二大馀六,小馀二百四十六;大馀二十,小馀八;

端蒙单阏永光元年。闰十三无大馀,小馀五百九十四;大馀二十五,小馀十六;游兆执徐二年。

十二大馀二十四,小馀五百一;大馀三十,小馀二十四;彊梧大荒落三年。十二

大馀十八,小馀八百四十九;大馀三十六,无小馀;徒维敦牂四年。闰十三大馀十三,小馀二百五十七;大馀四十一,小馀八;

祝犁协洽五年。十二大馀三十七,小馀一百六十四;大馀四十六,小馀十六;商横涒滩建昭元年。

闰十三大馀三十一,小馀五百一十二;大馀五十一,小馀二十四;昭阳作噩二年。十二

大馀五十五,小馀四百一十九;大馀五十七,无小馀;横艾阉茂三年。十二大馀四十九,小馀七百六十七;大馀二,小馀八;

尚章大渊献四年。闰十三大馀四十四,小馀一百七十五;大馀七,小馀十六;焉逢困敦五年。

十二大馀八,小馀八十二;大馀十二,小馀二十四;端蒙赤奋若竟宁元年。十二

大馀二,小馀四百三十;大馀十八,无小馀;游兆摄提格建始元年。闰十三大馀五十六,小馀七百七十八;大馀二十三,小馀八;

彊梧单阏二年。十二大馀二十,小馀六百八十五;大馀二十八,小馀十六;徒维执徐三年。

闰十三大馀十五,小馀九十三;大馀三十三,小馀二十四;祝犁大荒落四年。

右历书:大馀者,日也。小馀者,月也。端蒙者,年名也。支:丑名赤奋若,寅名摄提格。干: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时;正西,加酉时;正南,加午时;正东,加卯时。

原名《太史公书》。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要事迹。“表”排比并列了历代帝王和侯国间的一些大事。“书”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论述。“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国和辅汉功臣。“列传”是各阶层人物传记。《史记》以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补充,构成一个严整体系,全面记述了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历史观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和批判精神,《陈涉世家》肯定陈涉起义的正义性和历史作用,《酷吏列传》等揭露了统治者的暴行。《史记》所开创的体例,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它的人物传记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后人注释《史记》,有著名的三家注: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索引》和张守节《正义》。另有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及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皆为阅读《史记》之重要参考书。

猜你喜欢

  •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白虎 汉景帝 种僮 封邵 亭长 严猛 袁双 吴道宗牧牛儿 师道宣 谢允 郑袭 刘广雅 易拔 萧泰 黄乾 酋耳兽 虎塔 傅黄中 郴州佐史 巴人 峡口道士----------------------------------------白虎秦昭襄(“襄”原作“秦”,..

    2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四十一 鬼二十六

    李俊 李赤 韦浦 郑驯 魏朋 道政坊宅 郑琼罗----------------------------------------李俊岳州刺史李俊举进士,连不中第。贞元二年,有故人国子祭酒包佶者,通于主司,援成之。榜前一日,当以名闻执政。初五更,俊将..

    4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三百二十六 鬼十一

    袁炳 费庆伯 刘朗之 长孙绍祖 刘导 刘氏 崔罗什 沈警----------------------------------------袁炳宋袁炳,字叔焕,陈郡人,秦始末,为临湘令。亡后积年,友人司马逊,于将晓间如梦。见炳来,陈叙阔别,讯问安否。..

    2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

    水饰图经 观文殿 刘交 张崇 十二辰车 铜 樽 殷文亮 杨务廉王琚 薛昚惑 马待封----------------------------------------水饰图经炀帝别敕学士杜宝修《水饰图经》十五卷,新成。以三月上巳日,会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

    5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一百二十七 报应二十六

    苏娥 涪令妻 诸葛元崇 吕庆祖 元徽 李义琰 岐州寺主 馆陶主簿 僧昙畅午桥氏 卢叔敏 郑生--------------------------------------------苏娥汉何敞为交趾刺史,行部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鹊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

    6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一百二十六 报应二十五

    程普 羊聃 刘毅 张和思 梁元帝 窦轨 武攸宁 崔进思 祁万寿 郭霸曹惟思 邢璹 万国俊 王瑶 陈岘 萧怀武 李龟祯 陈洁--------------------------------------------程普程普,字嘉谋,吴孙权将也,领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6 太平广记 2025-10-07
  • 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

    叶法善 邢和璞--------------------------------------------叶法善叶法善字道元,本出南阳叶邑,今居处州松阳县。四代修道,皆以阴功密行及劾召之术救物济人。母刘,因昼寐,梦流星入口,吞之乃孕,十五月而生。年..

    10 太平广记 2025-10-06
  • 卷二十六 器物部下

    ○冠第一§叙事刘熙《释名》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董巴《汉舆服志》曰:上古穴居野处,衣毛而冒皮。后代圣人易之,见鸟兽有冠角〈冉页〉胡之制,遂作冠冕缨緌。《春秋繁露》曰: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玄武,..

    12 初学记 2025-10-05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二十六  武功部十四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箭筒四十九步?五十射捍五十一柝五十二鹿角五十三攻具五十四勒五十五 鑣五十六羈五十七 鞍五十八障泥五十九珂六十马鞭六十一○箭筒四十九仲秋献箙兽皮為之「周礼云仲秋献矢箙注云箙..

    14 北堂书钞 2025-10-04
  • ●北堂书钞卷第七十四   设官部二十六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太守上一百六十六太守上一百六十六○太守上一百六十六始皇罢侯而置守「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六年灭六国罢侯置三十六郡○今案史记同陈俞本置三十句作置太守」景帝更名太守「汉书百官公卿..

    10 北堂书钞 2025-10-04
  • 卷九百二十六 ◎羽族部十三

    ○鹰 《春秋运斗枢》曰:涯掴星散为鹰。 《礼记·月令》曰:惊蛰之日,鹰化为鸠。 又曰:七月,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左传·文公十八年》曰:季文子使太史克对绪瀚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

    3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八百二十六 ◎资产部六

    ○织 《说文》曰:织,作帛总名也。经,织从丝也。纬,织横丝也。纴、综,机缕也。缋,织馀也。 《礼记·内则》曰: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 《左传·文公上》曰:仲尼曰:"臧文仲,妾织蒲..

    1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七百二十六 ◎方术部七

    ○卜下 《晋书》曰:郭公者,客居河东,精於卜筮。郭璞从之授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又..

    1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六百二十六 ◎治道部七

    ○贡赋下 《汉书》曰:孝文时,晁错说上,令人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足支一岁已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於万人。帝从之。后天下充实,乃下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

    1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五百四十七 ◎礼仪部二十六

    ○丧服 《周礼·春官·司服》曰:凡凶事,服弁服。(服弁,丧冠也。其服斩縗、齐縗也。)凡吊事,弁绖服。(弁绖者,如爵弁而素加环绖也。《论语》曰:羔裘玄冠不以吊绖。大如緦之绖,其服锡、縗、緦、縗、疑縗。诸侯及..

    1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二十六 ◎礼仪部五

    ○祭礼下 《汉书·郊祀志》曰:《洪范》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豺獭有祭。(应劭曰:今孟春獭祭鱼,季秋豺祭兽。)是以圣王为之典礼焉。秦襄公攻戎救周,列为诸..

    9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四百八十五 ◎人事部一百二十六

    ○贫下 《魏志》曰:崔林,字德,清河东武城人也。幼时宗族莫知,从兄琰异之。太祖定冀州,召除鄢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太祖征壶关,擢为冀州主簿。 又曰:华歆素清贫,禄以赈亲戚,故家无担石之储。 又曰:邓艾..

    6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二十六 ◎人事部六十七

    ○清廉下 萧子显《齐书》曰:王秀之,字伯奋,琅琊临沂人也。为晋平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郡丰壤,禄俸常盈,吾生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上表请代,时人谓"王晋平恐富求归"。 《齐春秋》曰:何敬叔为东海..

    9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三百八十五 ◎人事部二十六

    ○幼知下 《唐书》曰:李百药字重规,隋内史令德林子也。为童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之名。七岁解属文。父友齐中书舍人陆乂、马玄熙尝造德林宴集,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琊之稻",并不知其..

    2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二十六 ◎兵部五十七

    ○擒获下 《晋书·载记》曰:刘曜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伊余战。伊馀有骄色,子远候其无备,夜誓众,蓐食,晨大风、震雾。子远曰:"天赞我也。"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伊馀,悉俘其众。 《二石伪事》曰:..

    12 太平御览 2025-09-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