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黄元御

第六卷

2025-05-30 10:19 读医

举痛论至本病论皆病论,汤液醪醴论以下皆治论。

气厥论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气不行作营卫不行。

惊则心无所依。

依,宋本及他本皆作倚。

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

脾,旧本作肝。王冰注云:肝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痈肿,又为少气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肾移寒于脾。元起注云:肾伤于寒而传于脾,脾主肉,寒生于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痈也。血伤气少,故曰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于脾。王因误本,遂解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水之状也。

宋本状作病。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宋本作胞移热于膀胱。王注云: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论》曰:热在下焦则溺血,此之谓也。

腹中论

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无然后调之四字,按全元起注云:所谓不治者,其身九月而喑,身重,不得为治,须十月满,生后复如常也,然后调之。则此四字本全元起注文误书于此,当删去之。

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卧不安。

旧本作精有所之寄则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情有所倚则卧不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则不安。按,精当作情,于义方协。

病能论

名为鼓胀。

新校正云:按《太素》鼓作谷字。

奇病论

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

铁落为饮,宋本作铁洛。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铁洛作铁落,为饮作后饮。

石药发癫。

宋本癫作瘨。按《说文》:瘨,病也,一日腹胀,盖瘨、(月真),古或假借通用,石性重坠而慓悍,热中消中之人,脾胃先伤,更投以石药而重伤之,亦能致(月真)胀之疾也。

本病论

法当三日死。

三日,宋本作三岁。王注云:三岁者,肺至肾一岁,肾至肝一岁,肝至心一岁,火又乘肺,故云三岁死也。按,上文肾传之心,弗治,满十日,法当死。今肾传之心,心即反传而行之肺,一脏再伤,其死极速,固当作三日也。

《素问悬解》以通行本《素问》81篇的主要内容分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重予编次,并通过调整各篇文字将原散佚的《刺法论》和《本病论》二篇补齐,在原文各段之后均有扼要注释。其注释参考采摭王冰等历代《内经》注家之精论、间附作者本人对《素问》研究之心得。 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出生于1705年,逝世于1758年,故居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他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猜你喜欢

  • 杝元

    玉楸子著《素灵微蕴》既成,徇华之客,以为不急之务,虚縆岁月。乃述上圣之功,剖作者之意,作杝元以解嘲。其辞曰:涒滩之岁,节届初冬,玉楸子独处乎寒青之馆,神宁于遥碧之亭。时则玄阴晦朔,素雪飘零,梧槭槭而叶..

    30 读医 2025-06-25
  • 序意

    玉楸先生,宰思损虑,气漠神融,清耳而听,明目而视。既遭庸医之祸,乃喟然太息,仰榱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昔杜子夏、殷仲堪辈,祸剧折肱,而未尝游思医事,后之病者,不能遁天之刑也。古之至人,视听不用耳目,自..

    24 读医 2025-06-25
  • 目病解

    玉楸子中外条固,夙无苛殃。甲寅八月,时年三十,左目红涩。三日后白睛如血,周外肿起,渐裹黑珠,口干不饮,并无上热烦渴之证。延一医诊之,高冠严色,口沫泉涌,以为大肠之火,用大黄黄连下之,不泄。又以重剂下之..

    28 读医 2025-06-25
  • 耳聋解

    张氏,少因半产,下血虚损。中年腹中郁满,头目昏晕,咽喉有物如草。后因媳女卒病,惊悸火发,自肩上项,升腾耳后,右耳遂聋,数日左耳亦病滞塞,怒则更甚。头面麻痒,如蜂蚁纷挠,心烦生躁,则头上汗流,膈右烦热,..

    25 读医 2025-06-25
  • 带下解

    李氏,夏病赤带,内杂白沙如豆,并下紫血。食不甘味,入口作苦,咽干胸燥思饮,而内实不渴,大便泄利,小便淋浊,溺前作痛,溺后作痒。此缘脾土湿陷,风木疏泄。精藏于肾,其性封蛰,而肾水蛰封,由于肺金之收敛。收..

    22 读医 2025-06-25
  • 中风解

    马孝和,素以生计忧劳,因怒中风,左手足卷屈,寒冷如冰,遍身骨痛,惟左半无觉。夜烦谵语不寐,能食不能饮,饮则气逆欲吐,胸闷痰多,大便燥结,小便痛涩,肌色皯黣(皯黣枯焦晦黑。),精神惶惑,遇亲故慰间,泣下..

    25 读医 2025-06-25
  • 反胃解

    林氏,怒后胸膈热痛,吐血烦闷,多痰,头疼作呕,因成反胃。头面四肤浮肿,肌骨渐瘦,常下紫血。夏月心痛恒作,腹中三块如石,一在左胁,一在右胁,一在心下。痛时三块上冲,痞满嗳浊,心烦口渴,旋饮旋吐。手足厥冷..

    26 读医 2025-06-25
  • 噎膈解

    李玉林,因积忿病膈,喉紧胸痞,饮食艰阻,焦物稍下,右胁胀痛,腹满气逆,环脐痛楚,酸水泛溢,日呕胶痰,得酒更多,便干,完谷不化。病将半年,日月增剧。医教以多饮牛乳,或欲以甘遂下痰,迟疑未服。此缘肝脾湿陷..

    21 读医 2025-06-25
  • 气鼓解

    田龙章,初秋病痢,服药数剂,痢愈而腹胀,得食更甚,胁内气冲作痛。用温中散滞之方,胀消,心绪烦乱,悦怒不平。又以忿恚而发。数发之后,脐内肿胀,遂成气鼓,喘呼不卧,溲溺艰涩,诸味俱绝,食甘稍差。此缘脾土湿..

    27 读医 2025-06-24
  • 消渴解

    吴智渊,病消渴,胸膈燥热如焚,日饮凉水石余,溲亦石余,溲下温热,将毕则寒,其色白浊,魄门失气亦凉,天寒腿膝颇冷,善食善饥,数倍其常。此缘湿土遏抑,风木疏泄。心火本热,肾水本寒,平人火不上热,水不下寒者..

    25 读医 2025-06-24
  • 素灵微蕴卷四

    消渴解气鼓解噎膈解反胃解中风解带下解耳聋解目病解

    25 读医 2025-06-24
  • 火逆解

    王文源,平日膈上壅塞,常吐清痰。冬夜心惊火发,下自足心,上自腨内,直冲心胸。胸膈痞闷,咽喉闭塞,耳鸣头眩,气虚心馁,四肢无力,遍身汗流,烦躁饮冷,得食稍差,小便清数,大便重坠,阴精欲流,胸腹腰脊表里皆..

    26 读医 2025-06-24
  • 脾胃解

    业师于子蓬,司铎(司铎掌教化之令者。)金乡,录证来问:自来饮食不多,今止三分之一,稍多即伤食泄利,鱼肉绝不思食,食枣数枚即发热,食柿饼半枚即欲泄,陪客茶多,晚即不寐,不食晚饭十余年矣。饮食调适,终日不..

    25 读医 2025-06-24
  • 肠澼解

    田西山,乡试旅中饮冷露卧,因病下痢,日百余次。少腹痛坠,绕脐气块如石,数道上攻,左胁更甚,痛叫不己,胸膈若烧,肛门如烙,小便热涩,气街大筋突起,跳动鼓指,发手热气下于两股,状如汤沃,阳缩囊绉,蜷卧膝冷..

    30 读医 2025-06-24
  • 飧泄解

    崔季长,素病腿膝寒冷,日暮环脐腹痛,胀满作泄,阳痿肩寒,服燥土疏木药愈。夏初童试,劳倦病发,吐黑血数日,饮食不甘,胀满吐泄,腹中郁热,积块坟起,泄则气块宣鸣而下,小便红涩,日夕脐腹痛连左胁,往来寒热,..

    28 读医 2025-06-24
  • 悲恐解

    邵熙伯,病惊悸悲忧,二十年中,病凡四发。初发四月而愈,后发愈期渐晚,或至数年。发则数月不食不寝,饭至疑有毒药,绝粒不尝。便数遗精,多欲好淫,膝冷心凉,欠伸太息,忧愁思虑,惊惧悲惋,常恐见杀,尸碎体分,..

    25 读医 2025-06-24
  • 惊悸解

    陈梦周,患作酸嗳气,头晕耳鸣,春季膈热,火升头痛,手麻惊悸,不寐善忘,左乳下跳动不息。每午后膝冷病作,鸡鸣膝温而轻,平旦膝暖而差。服燥土疏木之药,饱食甘寝,但胸有火块,游移上下左右,时时冲击微痛,心跳..

    28 读医 2025-06-24
  • 吐血解

    钱叔玉,初秋农事过劳,痰嗽唾血,紫黑成块,一吐数碗,吐之不及,上溢鼻孔。肌肤生麻,头痛寒热,渴燥食减,出汗遗精,惊恐善忘,通夜不瞑,胸腹滞痛,气逆作喘。朝夕倚枕侧坐,身欹(欹斜。)血遂上涌。天寒风冷,..

    27 读医 2025-06-24
  • 齁喘解

    赵彦威,病齁喘,秋冬病作,嚏喷涕流,壅嗽发喘,咽喉闭塞,呼吸不通,腹胀呕吐。得后泄失气,稍差胀微,则病发略减。少时素患鼻渊。二十余岁,初秋晚食后,偶因惊恐,遂成此病,自是不敢晚饭。嗣后凡夜被风寒,或昼..

    28 读医 2025-06-24
  • 素灵微蕴卷三

    齁喘解吐血解惊悸解悲恐解飧泄解肠澼解脾胃解火逆解

    26 读医 2025-06-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