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弥兰王问经 / 佚名

第三 转轮王品

2025-06-30 13:20 弥兰王问经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地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於地虽散布好、不好,即散布樟脑、沈香、多揭罗香、栴檀香、郁金香,或散布胆汁、痰、脓、血、汗、脂肪、唾、洟、关节滑液、大小便等亦相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好、不好,即於利、不利、名声、不名声、毁誉、乐苦、一切处应亦相同。大王!此应把持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地是无饰、庄饰,徧布自己之香。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无庄饰,应徧布自己之戒香。大王!此应把持地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地是无障、无空隙、无空洞、重厚、稠密、伸长。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戒应无隙、无缺、无空隙、无空洞、重厚、稠密、伸长。大王!此应把持地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地是运载村里、聚落、都城、地方、木、山、川、湖、莲池、兽、鸟、人、男、女之群亦不疲劳。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教诫、教授、教导、教示、劝导、激励、鼓舞,於说法亦不疲劳。大王!此应把持地 [P.491] 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地无爱憎。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无爱憎,等於地,住其心。大王!此应把持之第五支。大王!又小须跋陀优婆夷称赞自己之沙门时,如是说:

我心若忿人   以斧切手腕

我〔心〕若喜人   〔犹如身〕涂香

对我不瞋恚   对我不喜爱

彼等心等地   如是我沙门」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水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如水是坚固、不动、自性清净。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远离诡诈、饶舌、占相、奸策,其行是坚固、不动、不乱、自性清净。大王!此应把持水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水有清冷之性。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对一切有情,具足慰、慈、哀怜,饶益、哀愍。大王!此应把持水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水者令不净为净。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某村里、某阿练若,等於和尚、阿闍梨,对於人人於一切处不诤论,不作其机。大王!此应把持水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水是众多 [P.492] 人所喜好。大王!瑜伽者、瑜伽行是少欲、知足、远离、宴默。常喜好於一切世间。大王!此应把持水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水於任何人亦不与不利。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与他人所生之口论、诤论、异执、异论、无禅、不乐者之恶,於身口心而不作。大王!此应把持水之第五支。大王!依天中天之世尊,於乾波本生谭如是说:

帝释一切有情主!   若期望我与之物

帝释何人於何处   为我不与意身恼   帝释此望中之望」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火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火燃烧草、薪、枝、叶。大王!瑜伽者、瑜伽行是经验好、不好之所缘,悉以智火燃烧内外之烦恼。大王!此应把持火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火是不怜、无悲。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一切烦恼,不作悲、怜。大王!此应把持火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火是防冷。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令生精进之热、火,可防烦恼。大王!此应把持火之第三支。大王!火是脱离爱憎,令生煖。大王!瑜 [P.493] 伽者、瑜伽行者脱离爱憎,以心住如火。大王!此应把持火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火是破闇显现光明。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破无明之闇暗,显现智慧之光明。大王!此应把持火之第五支。大王!又天中天之世尊教诫自己之子罗睺罗时,如是说:『罗睺罗!作如火之修习。罗睺罗!若作如火之修习,则未生之不善法不生,已生之不善法不徧取心而存。』」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风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风善吹花开於林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最胜解脱俱斯摩华开之所缘林中而快乐。大王!此应把持风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风摇动植物树木之林。大王!此应把持风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风行於空中。大王!瑜伽者、瑜 [P.494] 伽行者令意行於出世间法中。大王!此应把持风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风有香。〔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有自己之戒妙香。大王!此应把持风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风是无家、无屋。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亦是无家、无屋、无住、一切处解脱者。大王!此应把持风之第五支。大王!依天中之世尊,於经集如是说:

住屋生怖畏   自屋生尘垢

无屋无住者   此为牟尼见。」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岩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岩是不动、不摇、不震。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尊敬、轻侮、尊重、不尊重、恭敬、不恭敬、名声、不名声、毁誉、乐苦、好不好、一切处,於色、声、香、味、触、法,不贪染所贪,不瞋怒所瞋,不味痴所痴,不动,不动摇,恰如不动之岩。大王!此应把持岩之第一支。大王!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如坚牢岩石   不为风所动

如是诸贤者   毁誉中不动

[P.495] 大王!又次如岩坚固而不与任何物混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坚固、不杂居,不与任何人交往。大王!此应把持岩之第二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在家出家者   两者不交往

少欲无往者   我称婆罗门

大王!又次如於岩种子不生长。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自己之意,不令烦恼成长。大王!此应把持岩之第三支。大王!依长老须菩提如是说:

伴贪心於我不生   自省察我独调伏

汝贪染贪瞋怒瞋   痴味痴汝去森林

此住清净苦行者   勿污清净去森林

大王!又次如岩之耸立。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依智而耸立。大王!此应把持岩之第四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贤者不放逸   除去放逸时

昇上慧高楼   瞰去忧之众

如立山上人   俯瞰立地者

[P.496] 大王!又次如岩者不屈服、不翘曲。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不可屈服、不可翘曲。大王!此应把持岩之第五支。大王!又小须跋陀优陀夷称赞自己之沙门时,如是说:

世间利屈服   不利而翘曲

利不利同等   如是我沙门」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虚空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虚空於何处亦不能捕捉。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依烦恼,於何处亦不捕捉。大王!此应把持虚空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虚空依仙人、苦行者、有类、鸟类而飞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无常,苦,无我,於诸行而令行其意。大王!此应把持虚空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虚空者有所战栗。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对一切有之结生,令悚惧其意,不可嚐味。大王!此应把持虚空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虚空是无边、无量、不可计。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成无边、智无量。大王!此应把持虚空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虚空是不添着、不染着、不依 [P.497] 止、无障碍。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家、众、利、住处、障碍物、资具、一切烦恼、一切处而不添着、不染着、不依止、无障碍。大王!天中天之世尊教诫自己之子罗睺罗如是说:『罗睺罗!例如虚空於何处亦不依止。罗睺罗!汝如虚空作修习。罗睺罗!若如虚空作修习,则已生之可意、不可意触者不徧取其心而存。』」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月之五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五支。」

「大王!譬如於白分昇行之月逐渐增大。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逐渐增大正行、戒、德、务之行道、圣教之得达、宴默、〔四〕念处、根门守护、食知量、警寤策励。大王!此应把持月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月是宏大为主。大王!瑜伽者、瑜伽行是宏大志欲之主。大王!此应把持月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月是夜间运行。 [P.498] 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远离。大王!此应把持月之第三支。大王!又次如月是以天宫为旗帜。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以戒为旗帜。大王!此应把持月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月之昇是愿望。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愿望而至於诸家。大王!此应把持月之第五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最胜相应部,如是说:『诸比丘!如至诸家之月,抑制其身,抑制其心,常不傲慢,於诸家如新来者。』」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太阳之七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七支。」

「大王!譬如太阳者乾一切水。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乾不余一切之烦恼。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太阳破黑闇。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破贪闇、瞋闇、痴闇、慢闇、见闇、烦恼闇、一切恶行闇。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太阳常运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常作如理作意。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三支。大王!如太阳之有晕轮。瑜伽者、瑜伽行者有所缘之晕轮。 [P.499] 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四支。大王!又次如太阳暖大人聚而运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依正行、戒、德、务之行道、〔四〕禅、〔八〕解脱、〔四〕定、〔八〕等至、〔五〕根、〔五〕力、〔七〕觉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以暖人天世界。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五支。大王!又次如太阳怖畏罗睺(蚀)而运行。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缠绕於恶行、恶趣、险路、业报、堕处、烦恼之网,缚系於见之縺锁,进恶路,见行恶道之有情,以大悚惧怖畏,令惧畏其意。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六支。大王!又次如太阳显示善者、恶者。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显示〔五〕根、〔五〕力、〔七〕觉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世间法、出世间法。大王!此应把持太阳之第七支。大王!又依长老鹏耆沙如是说:

如太阳昇起之时   显示净不净善恶

如生类之〔种种〕色   以持法之比丘者

为无明所覆蔽人   以显示种种之道   犹如昇起之太阳」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帝释之三支。』何等是应把持其三支。」

[P.500] 「大王!譬如帝释具足一向乐。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乐一向远离之乐。大王!此应把持帝释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帝释见诸天而摄受,令欣喜。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对於善法摄受不滞、不钝、寂静之意,令欣笑,令奋起,令奋励,令努力。大王!此应把持帝释之第二支。大王!又次如帝释不乐是不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於空闲处不令生不乐。大王!此应把持帝释之第三支。大王!又依长老须菩提如是说:大勇!

我於汝之教   自出家以来

以伴欲之意   不知有生起」

「尊者那先!卿言:『应把持转轮王之四支。』何等是应把持其四支。」

「大王!譬如转轮王以四摄事摄护人人。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摄护、随护、令喜四众之意。大王!此应把持转轮王之第一支。大王!又次如贼不存於转轮王之领土。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不令生欲贪、瞋恚、害之寻。大王!此应把持转轮 [P.501] 王之第二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

乐寻之寂灭   时常於正念

修习不净〔观〕   彼除魔王缚   彼断魔王缚

大王!又次如转轮王日日以巡行海周边之大地,探索善人恶人。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应日日省察身业、语业、意业,言:『於此之三处,我是否过无罪之一日。』大王!此应把持转轮王之第三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於最胜增一部如是说:『如何而我过夜,出家者屡屡省察。』大王!又次如转轮王是善配置内外之守护者。大王!瑜伽者、瑜伽行者是为内外烦恼之守护以置念门卫。大王!此应把 [P.502] 持转轮王之第四支。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如是说:『诸比丘!圣弟子以念为门卫,舍不善,修习善,舍有罪,修习无罪,自己保持清净。』」

摄颂曰:

地与水及火   乃至风与岩

虚空月太阳   帝释转轮〔王〕

南传佛教巴利语系著名经典。作者不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该经叙述了公元前2世纪入侵印度的希腊系国王弥兰陀与印度佛教僧侣那先之间的一次论辩。弥兰陀王站在希腊思想的立场上运用双刀论式诘难那先比丘,那先运用印度思想批驳弥兰陀王的诘难,并借此论述了佛教教义。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灵魂问题,佛教主张无我,希腊精神相信灵魂,该经维护了佛教精神,否认内在自我的存在,反对将气息与灵魂视为一体,对希腊思想进行了批判。该经记录了印度思想与希腊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反映了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对研究佛教史民族关系史、及人类思维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该经文字流畅简洁,在巴利佛教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序 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说 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释文》:趣,本又作趋。]吉凶者,贞胜者也。天..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说文》:尊,高称也。《说文》:卑,赂也,执事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广韵》:陈同阵,军伍行列也。]贵贱位矣。动静有常,[《玉篇》:常,恒也。]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未济卦第六十四

    新的起点未济卦预示着新的起点。【题解】任何伟大事业胜利之后,都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从来就没有大功告成而一无可为的时候。用易家先师的话说,那就是既济虽济,济犹未济,济之再济,此即未济。从卦象看,未济恰好是..

    20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既济卦第六十三

    济事即成事既济卦寓意要察机识变,用人修德,取得胜利。【题解】古易家认为,小过善补就能成功过渡彼岸,所以紧接小过卦之后的,是象征事物圆满成功的既济卦。既是完成、已经的意思。济也就是如何渡过象征困难和障碍..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小过卦第六十二

    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小过卦寓意可小事不可大事,不宜上宜下。【题解】常言道,小过不改,终成大错。但易家的小过卦却是一吉卦,其中有何深意呢?从卦辞、《彖传》、《象传》的阐析看,小过可获大吉之义,其实是肯定..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中孚卦第六十一

    修德守信中孚卦寓意着诚信忠实。【题解】号召人们勤俭节约的人,首先自己要诚心实意地带头勤俭节约。易家在主张节制、节约的节卦之后,紧接着就是中孚卦,以强调修德守信的重要性。从卦序易理看,正是适当诚信的节制..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节卦第六十

    适当节制节卦告诉我们要节制节约。【题解】易家的《序卦传》深刻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终分离涣散,涣散的局面终归需要加以节制,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接着涣卦之后是节卦。节制就是易经节卦所说的要义。节..

    18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涣卦本意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题解】人一高兴愉悦就会显得精神焕发。虽然涣卦的涣是水旁而不是火旁,但从卦意看,涣卦的涣散接兑卦的善说而来,..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兑卦第五十八

    上善若水兑为水,象征着少女脾气和顺,性情如水。【题解】在易家眼中,兑正是纯卦八口之家里,年龄最幼的少女,她脾气和顺,性情如水,活泼天真,悦容喜色,尊父敬母,应对裕如,故很得全家人喜爱。从中国后世儒家所..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巽卦第五十七

    果断行事,成就大业巽为风,象征柔顺。【题解】凡旅游者都喜欢旅途一帆风顺,而风与顺均通巽。在八纯卦家族里,巽是长女,以顺逊阴柔为品性,喜伏喜齐喜人,如风如鸡如木,而上下卦均为巽卦的六十四卦随风巽,则最为..

    21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旅卦第五十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象征着旅行。【题解】旅是空间的转换,心态的放宽,生命的迁移,是动物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进行的时空运动。把旅列为易学范畴,在《序卦传》中用极其丰盛壮大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居所,所以丰..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丰卦第五十五

    抓紧天下光明的时机,明断是非,赶紧做事丰卦象征丰收,是大好的时节。【题解】丰之义,美而满,腴而肥、多而足,人见人爱。丰卦的卦象是离下震上,喻义是雷电交加,大雨丰沛,万物繁茂的丰盛景象。但是,丰茂过甚也..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归妹卦第五十四

    夫妇之道归妹卦象征着男婚女嫁。【题解】中国商朝的英明君王帝乙,为了弥合商周两家濒临破裂的政治关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事件帝乙归妹,它开创了商周良好关系的新时期,..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渐卦第五十三

    循序渐进,不偏不躁渐卦教导人们要循序渐进。【题解】量变与质变规律,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易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变与质变规律的现代哲学概念,却早已经知道量变的道理,这就是渐变。渐变就是量变,就是逐..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