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正
2025-07-12 12:10
全宋词
减兰十梅
并序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千片。寄江南之春信,与陇上之故人。玉脸娉婷,如寿阳之傅粉;冰肌莹彻,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浅溪明,动诗人之清兴;日斜烟暝,感行客之幽怀。偏宜浅蕊轻枝,最好暗香疏影。况是非常之标格,别有一种之风情。姮娥好景难拼,那更彩云易散。凭栏赏处,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烛看时,休问今日与昨日。且辍龙吟之三弄,更停画角之数声。庚岭将军,久思止渴;傅岩元老,专待和羹。岂如凡卉之娇春,长赖化工而结宝。又况风姿雨质,晓色暮云。日边月下之妖娆,雪里霜中之艳冶。初开微绽,欲落惊飞。取次芬芳,无非奇绝。锦囊佳
句,但能仿佛芳姿;皓齿清歌,未尽形容雅态。追惜花之馀恨,舒乐事之馀情。试缀芜词,编成短阕。曲尽一时之景,聊资四座之欢。女伴近前,鼓子祗候。
总题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
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
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
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风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颤。
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
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
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雨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
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
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
冷艳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雪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
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
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
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月
寒蟾初满。正是枝头开烂熳。
素质笼明。多少风姿无限情。
暗香疏影。冰麝萧萧山驿静。
浅蕊轻枝。酒醒更阑梦断时。
日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
莫近柔条。只恐凝酥暖欲消。
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
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晓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
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
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
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晚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
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
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
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早
阳和初布。入萼春红才半露。
暖律潜催。与占百花头上开。
香英微吐。折赠一枝人已去。
杨柳贪眠。不道春风已暗传。
残
香苞渐少。满地残英寒不扫。
传语东君。分付南枝桃李春。
东风吹暖。南北枝头开烂熳。
一任飘吹。已占东风第一枝。
并序
窃以花虽多品,梅最先春。始因暖律之潜催,正直冰澌之初泮。前村雪里,已见一枝;山上驿边,乱飘千片。寄江南之春信,与陇上之故人。玉脸娉婷,如寿阳之傅粉;冰肌莹彻,逞姑射之仙姿。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香欺青女,冷耐霜娥。月浅溪明,动诗人之清兴;日斜烟暝,感行客之幽怀。偏宜浅蕊轻枝,最好暗香疏影。况是非常之标格,别有一种之风情。姮娥好景难拼,那更彩云易散。凭栏赏处,已遍南枝兼北枝;秉烛看时,休问今日与昨日。且辍龙吟之三弄,更停画角之数声。庚岭将军,久思止渴;傅岩元老,专待和羹。岂如凡卉之娇春,长赖化工而结宝。又况风姿雨质,晓色暮云。日边月下之妖娆,雪里霜中之艳冶。初开微绽,欲落惊飞。取次芬芳,无非奇绝。锦囊佳
句,但能仿佛芳姿;皓齿清歌,未尽形容雅态。追惜花之馀恨,舒乐事之馀情。试缀芜词,编成短阕。曲尽一时之景,聊资四座之欢。女伴近前,鼓子祗候。
总题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
雨蕊风枝。暗与黄昏取次宜。
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
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风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颤。
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
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
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雨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
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
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
冷艳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雪
六花飞素。飘入枝头无觅处。
密缀轻堆。只似香苞次第开。
栏边欲坠。姑射山头人半醉。
墙外低垂。窥送佳人粉再吹。
月
寒蟾初满。正是枝头开烂熳。
素质笼明。多少风姿无限情。
暗香疏影。冰麝萧萧山驿静。
浅蕊轻枝。酒醒更阑梦断时。
日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
莫近柔条。只恐凝酥暖欲消。
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
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晓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
点检花枝。晓笛吹时几片飞。
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
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晚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
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
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
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早
阳和初布。入萼春红才半露。
暖律潜催。与占百花头上开。
香英微吐。折赠一枝人已去。
杨柳贪眠。不道春风已暗传。
残
香苞渐少。满地残英寒不扫。
传语东君。分付南枝桃李春。
东风吹暖。南北枝头开烂熳。
一任飘吹。已占东风第一枝。
词总集。今人唐圭璋编。五册。此书旨在收录北、南二宋全部词作,编者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一九四○年出版。一九六五年重新增补改编,共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残篇五百三十首。是编断限,上继《全唐诗》中之五代词,下及一二七九年南宋之亡。凡唐五代词人入宋者,俱以为唐五代人,凡宋亡时年满二十岁者,俱以为宋人, 仅入元仕为高官如赵孟頫者除外。是编以作者为经,以时代先后为序排列。采用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底本有讹夺者,尽可能以他本校补,并一一注明自出。宋人话本小说中往往载词,多出依讬,此编择其大致可信为宋人所作者,辑为《宋人话本小说中人物词》、《宋人依讬神仙鬼怪词》。元明小说中词题为宋人者,辑为《元明小说中依托宋人词》,以上三种著于编末,列入附录。依托之词或可考见撰人者, 均加按语于后。全书用新式标点,并附引用书目、作者索引,便于查检。唐氏深于词学,是编对词学研究中诸多错误有重要订正。素以收录全面、考校精当而蜚声词坛。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出版。唐氏又辑成《<全宋词>补遗》,载于《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