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让人性之花再绽芬芳

2025-07-28 08:31 高中作文

古人有言:“人之初,性本善。”

而今,我看到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却是险恶,人心险恶。

为什么呢?因为在社会现实面前人性被血淋淋地剥开了。

不久前,我目睹到这样的一幕:一个没有双腿的乞丐在街角的垃圾桶旁无助的乞讨,旁边放着一辆共享单车。这时,一位母亲带着手里拿着烧饼的小男孩来到单车旁,准备扫码骑车。小男孩在他妈妈扫码的时候,将手中的烧饼递给乞丐。乞丐正要伸手接烧饼时,被他的妈妈看见了,他妈妈“呼”的一下将烧饼抢下,然后直接扔进了一旁的垃圾桶。她把小男孩放在共享单车上,并极有耐心地“教导”男孩:“都说了不要随便给那些恶心的人东西吃,看吧,烧饼都脏了,咱们不要了,妈妈再给你重新买一个。”说完这母子俩便骑着单车走了。可是那个乞丐至始至终连烧饼的边角都没有碰到。

复杂?沉默?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去形容当时的心情。没有被社会染过色的孩童本该是最纯真善良的,对弱者施予援手是人与人之间真情再现。而这位母亲的做法显然对社会充满了戒备。小男孩是否会在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是否会因此怯于表现自己的善行?这个社会需要为此给出答案。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因为一些私事杀了许多人,后来被判处了死刑。但受害人的家属并没有因此原谅这位父亲,把无处发泄的情绪矛头转向了那位父亲的家人。

可他的妻儿并不知道也未曾参与这些事,他们很普通且平凡地过着日子。直到那件事发生,受害者的家属给他们施压,对他们进行辱骂甚至是人身攻击,这件事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这导致这个家庭的孩子无法正常上学上课,在学校受尽了异样的眼光。还遭到了媒体记者的围堵。妻子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家里躲着,她们无力反击,无法再过平静安宁的生活。

受害者是无辜的,那这个家庭难道就不是无辜的吗?那些抱着看热闹找素材心态的媒体,可否想过这件事报道出去会对这个家庭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显然这样他们都未曾想过,他们的眼里只有工资,只有利益。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自私和阴暗的一面,只是有些人把它表现出来了,而有些人把它隐藏了起来。而如今表现出来的占社会的大多数。

那么,诺大的人间就没有温情的存在了吗?

不!就像柏邦妮与妹曾说过:“我要你相信温暖,美好,信任这些老掉牙的字眼,我不许你颓废,空虚,伤害别人。不是在象牙塔中才能说出我爱世界这样的话,是在外面的脏,黑,丑陋,还要说出这样的话。”

只要我们摘掉有色眼镜,屏蔽心中所谓的欺骗与猜忌,敢于伸手传递真情,传递温暖,绚烂的人性之花定会重绽芬芳。

世界创造了锁,也必然会创造钥匙。

人心本无锁,何处锈真情。

猜你喜欢

  • 第三讲 爱欲人性的体验

    一、欲望的本质二、禁欲与心理健康三、人世间的情与爱四、神秘的体验五、爱的地位六、本能的地位一、欲望的本质研究人类的行为,我们可以用两种相反的方法:用外观法从外部观察心理的变化,如同观察石头落下或观察日..

    27 理想与历程 2025-10-15
  • 第四讲 人性与魅力

    一、人性与道德二、意志与现象三、人格的划分四、人格心理的变化五、素质的由来一、人性与道德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的外在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后者是心智和道德真理的特权,心智和道德真理..

    34 欲望与幸福 2025-10-15
  • 第八讲 艺术、法理与人性的链接

    一、模仿与鉴赏二、语言的艺术三、理念与兴趣四、法理与伦理五、感情的需要六、享乐的方式七、感觉与想象八、崇高感与敬畏感九、法理与因果一、模仿与鉴赏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与某个更重要的人物..

    19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七讲 性格是本性的真实表现

    一、快乐与烦恼二、忍耐与勇气三、发泄与健康四、情欲与本性五、妄想与懒惰六、性格与气质七、性格与血质八、性格与容貌九、性别的特性十、民族的特性一、快乐与烦恼促使主体停留在原状的感情乃是快适的,而推动他离..

    27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六讲 智慧是自由人性的结果

    一、心灵的义务二、智慧的爱三、不朽的灵魂四、知性与超感性五、人的自身与自由六、理想与信仰七、知性与感官判断一、心灵的义务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而言象征着人格的高低。有些道德品质是这样的:当人不具备时,也不..

    16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五讲 实践是道德的桥梁

    一、实践的对象二、感性与理性的实践三、感性与理性的一致性四、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五、实践与理性六、实践与社交活动七、实践的智慧八、实践优于思辨九、纯粹实践的理论十、实践的命题十一、实践理性的对象一、实践..

    21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四讲 人性和道德的法则

    一、法则与行为二、法则与道德三、法则与意志四、法则与义务五、物理法则与自然法则一、法则与行为行为的法则的观念必须决定意志,即使没有顾及由此法则所期望的效果,其观念也必须决定意志,决定无限制的善。什么样..

    20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三讲 人性服从于德性

    一、人性的本质性与特殊性二、人的德性三、向善的力量四、向恶的习性五、善意的谎言六、对圆善的追求七、圆善与美德八、被尊重的人格九、圆善的格言十、圆满的概念十一、善的两种十二、善的最高条件十三、对家庭的尊..

    22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二讲 意志是道德的原点

    一、决定意志的因素二、意志的自律及其特性三、意志的动力四、善良的意志一、决定意志的因素现在,在自然中,自由意志,由于其现实上是经验的对象,因此它并不是以其自身就能被决定而前去遵循这样的格言,即此格言以..

    18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一讲 道德是人性的基础

    一、道德的价值二、道德的训练三、道德的实践四、道德与自私五、道德与幸福六、道德与良知七、道德与体验八、道德与善良九、道德的法则一、道德的价值在此,我所叙述的行动,虽然这一切行动对某些目的或许有用,因为..

    21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二编 康德对于人性之优美性与尊严性的提出

    康德:关于优美感与壮美感的考察(译文)译者导言(一)生于1724年的康德(Immanuel kant),所作的这篇《关于优美感与壮美感的考察》(Beobachtungen ber das Gefhl des Sch?nen und Erhabenen),是被认为成于1764..

    65 德国的古典精神 2025-08-28
  • 人性善惡之研究

    大凡研究古人之學,首先要他研究對於人性之主張,把他學說之出發點尋出了,然後才能把他學說之真相,研究得出來。我們要解決社會問題,非先把人性研究清楚了不可,是無從評判的。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二說對..

    67 社会问题之商榷 2025-08-26
  • 自然的芬芳

    微微晓光中,啾啾乌呜中,清晨,何等令人愉悦,披着厚重的毛衣,披着一身愉快心情,开始了每天的例行公的事--清扫街道,妈妈总是在一股欢愉中,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总能感觉到她那股乐在其中的风采,而我就是在这种热..

    303 初中作文 2024-11-13
  • 生命之花

    生命中的阳光,是什么?是指在自己生活中,努力创造阳光的人吗?还是指在一旁默默看着别人生长,创造阳光的人?许多人会因为别人言语的嘲弄,而自暴自弃;也有些人因为无法走出自己的心墙,而妄自菲薄。然而,又有谁..

    240 初中作文 2024-06-13
  •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非关辟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寒月悲笳,飘泊天涯,万里西风瀚海沙。一纳兰容若《饮水词集》会永远留在记忆里的!这场朔方的雪。北方的天阴晴难测,总算是见识到了。前面还..

    348 初中作文 2024-03-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