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三百零七

2025-07-29 16:09 全唐诗


  卷307_1 【忆长安·四月】丘丹

  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酎玉卮更献,

  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卷307_2 【状江南·季冬】丘丹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l4。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卷307_3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

  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卷307_4 【奉酬韦苏州使君】丘丹

  久作烟霞侣,暂将簪组亲。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卷307_5 【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丘丹

  离樽闻夜笛,寥亮入寒城。月落车马散,凄恻主人情。

  卷307_6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丘丹

  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

  蝉鸣念秋稼,兰酌动离瑟。临水降麾幢,野艇才容膝。

  参差碧山路,目送江帆疾。涉海得骊珠,栖梧惭凤质。

  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卷307_7 【奉酬重送归山】丘丹

  卖药有时至,自知来往疏。遽辞池上酌,新得山中书。

  步出芙蓉府,归乘觳觫车。猥蒙招隐作,岂愧班生庐。

  卷307_8 【经湛长史草堂(一作题湛长史旧居)】丘丹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卷307_9 【萧山祗园寺】丘丹

  东晋许征君,西方彦上人。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

  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

  车骑归萧詧,云林识许询。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

  卷307_10 【奉使过石门观瀑】丘丹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岫,峭壁正东面。

  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rU满山响,坐觉炎氛变。

  照日类虹霓,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

  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

  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此来共贱役,探讨愧前彦。

  永欲洗尘缨,终当惬此愿。

  卷307_11 【秋夕宿石门馆】丘丹

  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

  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独卧不成寝,苍然想谢公。

  卷307_12 【状江南·孟夏】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卷307_13 【状江南·仲秋】沈仲昌

  江南仲秋天,驔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为界石钱。

  卷307_14 【忆长安·正月】谢良辅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

  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

  卷307_15 【忆长安·十二月】谢良辅

  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

  日光先暖龙池。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

  卷307_16 【状江南·仲春】谢良辅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丝为武昌柳,布作石门泉。

  卷307_17 【状江南·孟冬】谢良辅

  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卷307_18 【忆长安·二月】鲍防

  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

  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卷307_19 【状江南·孟春】鲍防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卷307_20 【杂感】鲍防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

  胡人岁献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

  日暮无人香自落。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卷307_21 【送薛补阙入朝(一作鲍溶诗)】鲍防

  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每叹陆家兄弟少,

  更怜杨氏子孙贫。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卷307_22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一作鲍溶诗)】鲍防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

  秦女留人酒百杯。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卷307_23 【上巳寄孟中丞(一作鲍溶诗)】鲍防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卷307_24 【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奉寄】鲍防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

  卷307_25 【元日早朝行】鲍防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东方岁星大明宫,

  南山喜气摇晴空。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师旷应律调黄钟,

  王良运策调时龙。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天何言哉乐无穷,

  广成彭祖为三公。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卷307_26 【忆长安·三月】杜奕

  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青门几场送客,

  曲水竟日题诗。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卷307_27 【忆长安·六月】郑概

  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朱果雕笼香透,

  分明紫禁寒随。尘惊九衢客散,赭珂滴沥青骊。

  卷307_28 【状江南·孟秋】郑概

  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毡。素腕惭新藕,残妆妒晚莲。

  卷307_29 【忆长安·七月】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

  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卷307_30 【忆长安·八月】吕渭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衣冠共颁金镜,

  犀象对舞丹墀。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卷307_31 【状江南·仲冬】吕渭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

  卷307_32 【贞元十一年知贡举挠阁不能定去留寄诗前主司】吕渭

  独坐贡闱里,愁多芳草生。仙翁昨日事,应见此时情。

  卷307_33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吕渭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卷307_34 【经湛长史草堂】吕渭

  岩居旧风景,人世今成昔。木落古山空,猿啼秋月白。

  谁同西府僚,几谢南平客。摧残松桂老,萧散烟云夕。

  迹留异代远,境入空门寂。惟有草堂僧,陈诗在石壁。

  卷307_35 【忆长安·九月】范灯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上苑初开露菊,

  芳林正献霜梨。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卷307_36 【状江南·季夏】范灯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卷307_37 【忆长安·十月】樊珣

  忆长安,十月时,华清士马相驰。万国来朝汉阙,

  五陵共猎秦祠。昼夜歌钟不歇,山河四塞京师。

  卷307_38 【状江南·仲夏】樊珣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橘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卷307_39 【忆长安·十一月】刘蕃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御苑雪开琼树,

  龙堂冰作瑶池。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卷307_40 【状江南·季秋】刘蕃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雅乐发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敔撰。考明有两张敔。其一字伯起,合肥人。永乐中贡入太学,除广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所着有《京氏易考》,见朱彝尊《经义考》。此张敔饶州人。..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着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引洪迈之语在洵以后,知出依托。则正德中是书已行矣。此本为康熙三十三..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朱子为《四书集注》..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本得自卢侍御,卢又得之信州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人。万历甲辰进士,..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春秋类存目二△《春秋程传补》·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着录。是编以程子《春秋传》非完书,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词义高简者重为申明,阙略者详为补缀。书成于康熙九年。..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 经部三十

    ○春秋类存目一△《左传节文》十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编,明万历中刊版也。取《左传》之文略为删削。每篇之首,分标《叙事》、《议论》、《词令》诸目。又标《神品》、《能品》、《真品》、《具..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经部三,四

    ○易类三△《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后追复原官,谥忠愍。事..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

    19 书目答问 2025-09-02
  • 卷三•農三

    密雲稅口說予既入西山,覽檀柘大鍾諸勝,遂循獨石邊牆,沿檀白二河東至密雲,意欲敬瞻東陵。入界百餘里,借宿民家,路近青椿,山中無民居可借宿,乃返。沿途皆高嶺巨石,山間有小溪,溪旁安設水磨不下三十座,皆磨柏..

    11 齐民四术 2025-08-28
  • 九章録要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三松江屠文漪撰方田法古九章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今其書不𫝊特據所見近世之書芟其繁謬補其缺遺以意隸之云爾方田長方田求積步 方田謂正方四面等者法以方自乗得積長方謂兩長兩廣各等者法以長乗..

    19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三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晴雨春雨乙卯,夏糴貴。夏雨丁卯,秋糴貴。秋雨辛卯,冬糴貴。冬雨癸卯,春糴貴。 《開元占經》引《黃帝要經》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

    14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三 孟子

    孟子性善之界说 孟子道性善尤重扩充 孟子与佛 孟子与庄子 孟子与三民主义一 孟子与三民主义二 孟子与荀子 孟子之神权民本主义 孟子与劳农主义之许行 孟子七篇之起讫 孔孟治学之法 孟子与论语 孟子文体孟子所谓性善者..

    23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①,其上多华草②。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茈)石、文石③。 ①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

    19 山海经 2025-08-24
  • 畿輔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馬蘭口鎮〈原設叅將一員順治六年改設都司十八年増設副將左右二營康熈元年都司裁雍正元年副將改設總兵官增設中軍逰擊一員二年將遵化營之大安口鮎魚闗改隷又増設窄道子把總一員屬左營轄將薊州營之黄崖口將軍闗改隷..

    22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成周之制天子之六軍皆取於六鄉其餘甸稍縣都之師大都以備守衛其有征伐雖各以師從而大司馬所帥六鄉之賦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參國五鄙則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闗中者二百六..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七

    鹽政課額額徵綱引課銀三十四萬七千二百五兩三錢八分一毫計引七十四萬四千四百五引每引應徵銀四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額徵大宛兩縣分銷餘引課銀一萬六千四百七十兩六錢八分九釐四毫六絲計引三萬五千三百一十三道每引應徵..

    2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