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三百七十六

2025-07-30 15:54 全唐诗


  卷376_1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孟郊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

  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

  高岸立旗戟,潜蛟失浮沉。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

  山态变初霁,水声流新音。耳目极眺听,潺湲与嶔岑。

  谁言柳太守,空有白蘋吟。

  卷376_2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孟郊

  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大贤为此郡,佳士来如积。

  有客乘白驹,奉义惬所适。清风荡华馆,雅瑟泛瑶席。

  芳醑静无喧,金尊光有涤。纵情孰虑损,听论自招益。

  愿折若木枝,却彼曜灵夕。贵贱一相接,忧悰忽转易。

  会合勿言轻,别离古来惜。请君驻征车,良遇难再觌。

  卷376_3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孟郊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

  卷376_4 【同年春燕】孟郊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马迹攒騕褭,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卷376_5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孟郊

  眼在枝上春,落地成埃尘。不是风流者,谁为攀折人。

  宁辞波浪阔,莫道往来频。拾紫岂宜晚,掇芳须及晨。

  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花下本无俗,酒中别有神。

  游蜂不饮故,戏蝶亦争新。万物尽如此,过时非所珍。

  卷376_6 【游石龙涡(四壁千仞,散泉如雨)】孟郊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畜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险力此独壮,猛兽亦不停。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

  卷376_7 【浮石亭】孟郊

  曾是风雨力,崔巍漂来时。落星夜皎洁,近榜朝逶迤。

  翠潋递明灭,清潈泻欹危。况逢蓬岛仙,会合良在兹。

  卷376_8 【看花】孟郊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

  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

  玉立无气力,春凝且裴徊。将何谢青春,痛饮一百杯。

  芍药吹欲尽,无奈晓风何。馀花欲谁待,唯待谏郎过。

  谏郎不事俗,黄金买高歌。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

  饮之不见底,醉倒深红波。红波荡谏心,谏心终无它。

  独游终难醉,挈榼徒经过。问花不解语,劝得酒无多。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料得一孀妇,经时独泪垂。

  卷376_9 【济源春】孟郊

  太行横偃脊,百里芳崔巍。济滨花异颜,枋口云如裁。

  新画彩色湿,上界光影来。深红缕草木,浅碧珩溯洄。

  千家门前饮,一道传禊杯。玉鳞吞金钩,仙璇琉璃开。

  朴童茂言语,善俗无惊猜。狂吹寝恒宴,晓清梦先回。

  治生鲜惰夫,积学多深材。再游讵癫戆,一洗惊尘埃。

  卷376_10 【济源寒食】孟郊

  风巢袅袅春鸦鸦,无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苇箭觑不见,高红远绿劳相遮。

  女婵童子黄短短,耳中闻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扫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莓苔井上空相忆,辘轳索断无消息。

  酒人皆倚春发绿,病叟独藏秋发白。

  长安落花飞上天,南风引至三殿前。

  可怜春物亦朝谒,唯我孤吟渭水边。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君家瓮瓮今应满,五色冬笼甚可夸。

  卷376_11 【游枋口】孟郊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此神日月华,不作寻常春。三十夜皆明,四时昼恒新。

  鸟声尽依依,兽心亦忻忻。澄幽出所怪,闪异坐微絪。

  可来复可来,此地灵相亲。

  卷376_12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孟郊

  万株古柳根,拏此磷磷溪。野榜多屈曲,仙浔无端倪。

  春桃散红烟,寒竹含晚凄。晓听忽以异,芳树安能齐。

  共疑落镜中,坐泛红景低。水意酒易醒,浪情事非迷。

  小儒峭章句,大贤嘉提携。潜窦韵灵瑟,翠崖鸣玉珪。

  主人稷卨翁,德茂芝朮畦。凿出幽隐端,气象皆升跻。

  曾是清乐抱,逮兹几省溪。宴位席兰草,滥觞惊凫鹥。

  灵味荐鲂瓣,金花屑橙齑。江调摆衰俗,洛风远尘泥。

  徒言奏狂狷,讵敢忘筌蹄。

  卷376_13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孟郊

  洛友寂寂约,省骑霏霏尘。游僧步晚磬,话茗含芳春。

  瑶策冰入手,粉壁画莹神。赪廓芙蓉霁,碧殿琉璃匀。

  玄讲岛岳尽,渊咏文字新。屡笑寒竹宴,况接青云宾。

  顾惭馀眷下,衰瘵婴残身。

  卷376_14 【嵩少】孟郊

  沙弥舞袈裟,走向踯躅飞。闲步亦惺惺,芳援相依依。

  噎塞春咽喉,蜂蝶事光辉。群嬉且已晚,孤引将何归。

  流艳去不息,朝英亦疏微。

  卷376_15 【旅次洛城东水亭】孟郊

  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

  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

  卷376_16 【洛桥晚望】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卷376_17 【北郭贫居】孟郊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卷376_18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孟郊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

  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卷376_19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韦生,相门子孙)】孟郊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

  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

  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对君何所得,归去觉情真。

  卷376_20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孟郊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卷376_21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孟郊

  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

  卷376_22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孟郊

  隐咏不夸俗,问禅徒净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

  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昭昭南山景,独与心相如。

  卷376_23 【蓝溪元居士草堂】孟郊

  市井不容义,义归山谷中。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人朴情虑肃,境闲视听空。清溪宛转水,修竹徘徊风。

  木倦采樵子,土劳稼穑翁。读书业虽异,敦本志亦同。

  蓝岸青漠漠,蓝峰碧崇崇。日昏各命酒,寒蛩鸣蕙丛。

  卷376_24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孟郊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翳翳桑柘墟,纷纷田里欢。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艰难。

  嘉木偶良酌,芳阴庇清弹。力农唯一事,趣世徒万端。

  静觉本相厚,动为末所残。此外有馀暇,锄荒出幽兰。

  卷376_25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孟郊

  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仙华凝四时,玉藓生数峰。

  书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龙。闲为气候肃,开作云雨浓。

  洞隐谅非久,岩梦诚必通。将缀文士集,贯就真珠丛。

  卷376_26 【生生亭】孟郊

  滩闹不妨语,跨溪仍置亭。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

  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褭褭立平地,棱棱浮高冥。

  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徒夸远方岫,曷若中峰灵。

  拔意千馀丈,浩言永堪铭。浩言无愧同,愧同忍丑醒。

  致之未有力,力在君子听。

  卷376_27 【寒溪】孟郊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

  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

  始明浅俗心,夜结朝已津。净漱一掬碧,远消千虑尘。

  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源邻。

  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舟行素冰折,声作青瑶嘶。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珪。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仄步下危曲,攀枯闻孀啼。霜芬稍消歇,凝景微茫齐。

  痴坐直视听,戆行失踪蹊。岸童劚棘劳,语言多悲凄。

  晓饮一杯酒,踏雪过清溪。波澜冻为刀,剸割凫与鹥。

  宿羽皆翦弃,血声沉沙泥。独立欲何语,默念心酸嘶。

  冻血莫作春,作春生不齐。冻血莫作花,作花发孀啼。

  幽幽棘针村,冻死难耕犁。

  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朔冻哀彻底,獠馋咏潜鯹。

  冰齿相磨啮,风音酸铎铃。清悲不可逃,洗出纤悉听。

  碧潋卷已尽,彩缕飞飘零。下蹑滑不定,上栖折难停。

  哮嘐呷喢冤,仰诉何时宁。

  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冻飙杂碎号,齑音坑谷辛。

  柧椾吃无力,飞走更相仁。猛弓一折弦,馀喘争来宾。

  大严此之立,小杀不复陈。皎皎何皎皎,氤氲复氤氲。

  瑞晴刷日月,高碧开星辰。独立两脚雪,孤吟千虑新。

  天欃徒昭昭,箕舌虚龂龂。尧圣不听汝,孔微亦有臣。

  谏书竟成章,古义终难陈。

  因冻死得食,杀风仍不休。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

  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

  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怳如罔两说,似诉割切由。

  谁使异方气,入此中土流。翦尽一月春,闭为百谷幽。

  仰怀新霁光,下照疑忧愁。

  溪老哭甚寒,涕泗冰珊珊。飞死走死形,雪裂纷心肝。

  剑刃冻不割,弓弦强难弹。常闻君子武,不食天杀残。

  劚玉掩骼胔,吊琼哀阑干。

  溪风摆馀冻,溪景衔明春。玉消花滴滴,虬解光鳞鳞。

  悬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

  凝精互相洗,漪涟竞将新。忽如剑疮尽,初起百战身。

  卷376_28 【立德新居】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耸城架霄汉,洁宅涵絪缊。开门洛北岸,时锁嵩阳云。

  夜高星辰大,昼长天地分。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

  兹焉有殊隔,永矣难及群。

  宾秩已觉厚,私储常恐多。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

  俭教先勉力,修襟无馀佗。良栖一枝木,灵巢片叶荷。

  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

  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为於仁义得,未觉登陟劳。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

  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崎岖有悬步,委曲饶荒寻。远树足良木,疏巢无争禽。

  素魄衔夕岸,绿水生晓浔。空旷伊洛视,仿佛潇湘心。

  何必尚远异,忧劳满行襟。

  悬途多仄足,崎圃无修畦。芳兰与宿艾,手撷心不迷。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虚食日相投,夸肠讵能低。

  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都城多耸秀,爱此高县居。伊雒绕街巷,鸳鸯飞阎闾。

  翠景何的砾,霜飔飘空虚。突出万家表,独治二亩蔬。

  一旬一手版,十日九手锄。

  手锄手自勖,激劝亦已饶。畏彼梨栗儿,空资玩弄骄。

  夜景卧难尽,昼光坐易消。治旧得新义,耕荒生嘉苗。

  锄治苟惬适,心形俱逍遥。

  玉蹄裂鸣水,金绶忽照门。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德疏未为高,礼至方觉尊。岂唯耀兹日,可以荣远孙。

  如何一阳朝,独荷众瑞繁。

  东南富水木,寂寥蔽光辉。此地足文字,及时隘骖騑。

  仄雪踏为平,涩行变如飞。令畦生气色,嘉绿新霏微。

  天意资厚养,贤人肯相违。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三

    ◆诗廓落诗青岩庚辰五月二十三日辞墓就逮时缇骑尚在南昌中夜出门诸友环顾不及为别匍匐至水口挥手谢同人惘然有作适驿道别某某并诸同学南昌江中别某某及侄止子巳别诸子依依不去欲同渊侄北上毅然麾之并示诸共学以六月乙..

  •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雅乐发微》·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敔撰。考明有两张敔。其一字伯起,合肥人。永乐中贡入太学,除广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陕西按察使佥事。所着有《京氏易考》,见朱彝尊《经义考》。此张敔饶州人。..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沈约称《乐经》亡于秦。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伏生《尚书大传》引“辟雝舟张”四语,亦谓之《乐》。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苏洵评”。考是书《宋志》不着录。孙绪《无用闲谈》称其论文颇精,而摘其中引洪迈之语在洵以后,知出依托。则正德中是书已行矣。此本为康熙三十三..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四书集义精要》·二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朱子为《四书集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祐复科举始。古来无是名也。然二戴所录《曲礼》、《檀弓》诸篇,非一人之书,迨..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五经图》·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不着撰人名氏。雍正癸卯,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达《序》称是本得自卢侍御,卢又得之信州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人。万历甲辰进士,..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汉代经师如韩婴治《诗》兼治《易》者,其训故皆各自为书。宣帝时,始有《石渠五经杂义》十八篇。《汉志》无类可隶,遂杂置之《孝经》中。《隋志》录许慎《五经异义》以下诸家,亦附《论语》之末。《旧唐..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骙、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春秋类存目二△《春秋程传补》·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着录。是编以程子《春秋传》非完书,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词义高简者重为申明,阙略者详为补缀。书成于康熙九年。..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十 经部三十

    ○春秋类存目一△《左传节文》十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编,明万历中刊版也。取《左传》之文略为删削。每篇之首,分标《叙事》、《议论》、《词令》诸目。又标《神品》、《能品》、《真品》、《具..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经部三,四

    ○易类三△《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后追复原官,谥忠愍。事..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

    21 书目答问 2025-09-02
  • 卷三•農三

    密雲稅口說予既入西山,覽檀柘大鍾諸勝,遂循獨石邊牆,沿檀白二河東至密雲,意欲敬瞻東陵。入界百餘里,借宿民家,路近青椿,山中無民居可借宿,乃返。沿途皆高嶺巨石,山間有小溪,溪旁安設水磨不下三十座,皆磨柏..

    12 齐民四术 2025-08-28
  • 九章録要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三松江屠文漪撰方田法古九章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今其書不𫝊特據所見近世之書芟其繁謬補其缺遺以意隸之云爾方田長方田求積步 方田謂正方四面等者法以方自乗得積長方謂兩長兩廣各等者法以長乗..

    25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三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晴雨春雨乙卯,夏糴貴。夏雨丁卯,秋糴貴。秋雨辛卯,冬糴貴。冬雨癸卯,春糴貴。 《開元占經》引《黃帝要經》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

    15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三 孟子

    孟子性善之界说 孟子道性善尤重扩充 孟子与佛 孟子与庄子 孟子与三民主义一 孟子与三民主义二 孟子与荀子 孟子之神权民本主义 孟子与劳农主义之许行 孟子七篇之起讫 孔孟治学之法 孟子与论语 孟子文体孟子所谓性善者..

    27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①,其上多华草②。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茈)石、文石③。 ①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

    26 山海经 2025-08-24
  • 畿輔通志卷三十九

    兵制馬蘭口鎮〈原設叅將一員順治六年改設都司十八年増設副將左右二營康熈元年都司裁雍正元年副將改設總兵官增設中軍逰擊一員二年將遵化營之大安口鮎魚闗改隷又増設窄道子把總一員屬左營轄將薊州營之黄崖口將軍闗改隷..

    26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成周之制天子之六軍皆取於六鄉其餘甸稍縣都之師大都以備守衛其有征伐雖各以師從而大司馬所帥六鄉之賦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參國五鄙則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闗中者二百六..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