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庄子解 / 王夫之

庄子解卷二十七·杂篇

2025-08-09 14:42 庄子解

寓言

此《内》《外》《杂篇》之序例也。庄子既以忘言为宗,而又繁有称说,则抑疑于矜知,而有成心之师。且道惟无体,故寓庸而不适于是非,则一落语言文字,而早已与道不相肖。故于此发明其终日言而未尝言之旨,使人不泥其迹,而一以天均遇之,以此读《内篇》,而得鱼兔以忘筌蹄,勿惊其为河汉也。此篇与《天下》篇乃全书之序例。古人文字,序例即列篇中;汉人犹然,至唐乃成书外别为一序于卷首,失详说乃反约之精意。其《列御寇》篇夹于二篇之中,亦古人错综不滞之文体;不可以唐宋之局法例之。《让王》以下四篇,不屑置释,已详简端。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篇内如此,其非寓者一而已,非重述古人之言者三而已。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解曰〕 凡寓言重言与九、七之外,微言间出,辨言曲折,皆卮言也。和以天倪者,言而未尝言,无所凝滞;无言而不妨于有言,无所隐藏;要以合于未始出之宗也。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

〔解曰〕 寓言所以十九也。盖以为寓,则无言而非寓也;以为非寓,则寓固非寓也。堇也,桔梗也,鸡廱也,豕零也,皆时为帝者也;蝼蚁也,稊稗也,瓦甓也,屎溺也,皆道之所在也;非寓也。曰道,曰德,曰性,曰心,曰神,曰天,可名言者皆寓也,斯须之循者也。而人徒见鲲鹏,鸴鸠,解牛,承蜩,以为此寓耳。通万有而休乎天均,则随所寓而众著之理皆成;就其人之心性神志而言之,则皆私也。人各怙其私而不相信从,众著之,公而言之,则易以晓然。故寓言者,所以避亲父之自媒,为人所易信。寓固非寓,外固非外,论者所必藉也。

非吾罪也,人之罪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人情大抵然。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 已言者,止人之争辩也。 是为耆艾。 犹言必折中于老成。 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年老而无才德以副物望,即不得谓之长者。 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谓之陈人,何足为耆艾乎!见其所引之古,皆有经纬本末,非守一先生之说,徒为陈腐而不可用。

〔解曰〕 重言所以十七也。人皆囿于樊中而神不王,神不王则气矜。取一先生之言以师之为成心而怨异己者,亟从而与争是非,则以吾言为罪,谓其破古人而独标异也。夫见独者古今无耦,而不能以喻人。乃我所言者,亦重述古人而非己之自立一宗,则虽不喻者无可相谴矣。虽然,均之耆艾也,君子不与小人齿,以其无人道也,则但谓之陈人。故取一先生之言,发冢以窃其含珠,其所述者陈人而已。吾所重述者,舍儒墨之所称述而必求诸道,则不与人争是非,而固不以剿说雷同之陈言为言也。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 评曰:各依其种而有变化。 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解曰〕 寓言重言与非寓非重者,一也,皆卮言也,皆天倪也,故日出而不死人之心,则人道存焉。尊则有酒,卮未有也。酌于尊而旋饮之,相禅者故可以日出而不穷,本无而可有者也。本无则忘言,可有则日言而未尝言。可有而终日言者,天均之不息,无不可为倪也。至于天均而无不齐矣。则寓亦重也,重亦寓也。即有非重非寓者,莫非重寓也。无不然,无不可,则参万岁而通于一。不然而可然,不可而可可,则合于一伦,而不倚于其伦。不同者皆其禅者,合贯于一而随时以生倪,均已移而倪不留,曼衍穷年,年尽而言乃止,奚有不和者哉!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庄子曰:孔子谢之矣。 不屑为勤志服知。 而其未之尝言。孔子云: 特未明言之,其意则云。 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 评曰:屈伸往复,灵明偶附于形体而生。 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蘁音谔,一音误,逆也。蘁立犹孤立。 定天下之定。 评曰:直以折服人口,使不挟私争鸣,而内服于心,不敢持独是以强定天下。 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评曰:若执一是以服人,则且不及彼鸣者。

〔解曰〕 有所是者则非矣。天均者无非也,则无是也。无是,故所是者见其皆非而化矣。而惠子以为进昔之是以求今之是,则昔之是固非,而今之是尤非也。知恶足服乎!大本者,天均也。万物皆从大本生。鸟之鸣,人之言,各如其分,而适以因一时之律法,即足以服人之口,而事随成,非可执为必是也。执为必是,而夺人之心以孤立,求定天下之不定,则求异于众喙之鸣,而实不如其有当也。故无是也则无非,化声之曼衍,非以言是非也。终身于非,终身于是,岂但六十之于五十九哉!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不洎, 不洎,不及养亲也。 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县音悬,系也。 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鹳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解曰〕 化昔之非,而未化今之是,则今昔皆蘁立也。生死得丧迁,而天均之环,运而不息,哀乐无留,则无系。夫乃谓之化。以之曼衍,无不然,无不可矣。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 反朴而无文。 二年而从, 顺物也。 三年而通, 己物合一。 四年而物, 己无非物矣。 五年而来, 天机自至。 六年而鬼入, 神来舍。 七年而天成, 无不可成。 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 死亦不滞。 九年而大妙。 曼衍皆妙。

〔解曰〕 和以天倪,而发为卮言,其足以移人之性情使与天游也,其效如此。

生有为,死也劝公。 句疑有讹。 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天有历数,地有人据, 以人所据而分国邑。 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解曰〕 此明论之不可定也。不可定,则定天下者不足以存;不可定,则无适而不定;而卮言日出,皆不悖乎天倪矣。谓死有自,而生非无自;谓生无自,则死亦无自。儒言命,墨言鬼,各有所通者各有所穷。言命者天而非鬼,言鬼者精而非命,皆不可而皆可,皆然而皆不然。一偏之说,犹以历数测天,以人据之疆域画地耳。天未尝无历数,故测之可也,而除夕之与元日,其异安在?地未尝不从人据,而旦楚而暮秦,其畛安在?照之以天,则言历数,言人据可也。乃天之非有历数,地之非人可据,自浑然于大均,两诘之而两穷,两和之而两行。言而忘言,定以不定,卮言日出,岂与儒墨争定论哉!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叟叟也, 叟一作搜,或音萧。 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 屯音豚,聚也。 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有待者乎? 形亦有待。 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 形所待者。 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 郭注:强阳,运动。 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罔两,强阳之属也。

〔解曰〕 言犹影也,语终则逝,非若蜩甲蛇蜕之尚有留迹也。言待所言者而出,所言者又有待而生。影之于心,形之与影,无以异;所言者之与言,亦无以异。故曼衍穷年,亦皆天籁耳。天籁者,统于天均,因所屯所代而为天倪,天倪因任乎天吹。弗问其所以为特操,则言亦无言矣。

阳子居南之沛, 阳朱,一名戎,字子居。 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吾以女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间,是以不敢。今间矣,请问其故。老子曰:而睢睢盱盱, 睢音灰,仰目也。盱音吁,张目也。 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合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解曰〕 有所与居,则不与居者众矣。所与居者众,则不可以逍遥矣。舍者争席,无乐与居者,而后无不可与居也。于人无同异,于道无取舍,则于知无矜,而缘督之经,左右皆适矣。

此段应在《列御寇》篇首。

《庄子解》卷二十七终

解说《庄子》一书的著作。中华书局1964年本,1册,33卷。王夫之著,王敔《增注》,王孝鱼整理。此书说解《庄子》,注重其思想内容及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综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说,以描述庄子的思维过程。王氏认为《寓言》和《天下》乃全书序例,非庄子本人不能写出,内篇亦出庄子之手。对杂篇《庚桑楚》尤为重视,以为庄子基本思想已囊括其中。《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定为赝作,屏不解说。至于各篇中单词句义,也往往有新的解释。此书评《庄子》,志在除去前人以儒佛两家所作的附会,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同时还隐为指出其局限。王敌对本书的《增注》,引用古今各家之说颇多,对明代名著,亦偶有采录。此书整理时用金陵刻本作底本,参校湘西草堂本。书前有点校说明,以及清王天泰、董思凝的两篇序言。

猜你喜欢

  • 卷二百二十九 ◎职官部二十七

    ○太常少卿 《六典》曰:凡有事於宗庙,少卿帅太祝、齐郎入荐香烛,整拂神幄,出入神主,将享,则与良〈酉昷〉令实鐏罍。 《后魏书》曰:太和十五年,置少卿官,太常少卿一人,第三品上,至二十二年降为正四品。 又..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二十七 ◎职官部二十五

    ○侍御史 《六典》曰:侍御史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凡有别付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於大理。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大事,则豸冠、朱衣、纁裳、白纱、中单..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

    ○西秦乞伏国仁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曰: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其先自漠北南出太阴山。五世祖拓邻,者晋太始五年率户五万迁居高平川。邻卒,子结权立,迁于牵屯。权卒,子利那立。那卒,弟祁泥立。祁泥卒,..

    4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

    ○后魏太宗明元皇帝 《后魏书》曰: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道武皇帝之长子,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云中宫。太祖晚有男,闻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太祖甚奇之。天兴六年,封曰齐王,加车骑大..

    7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

    ○泾 《书禹贡》曰:泾属渭汭。(属,隶也。水北曰汭,言治水注入渭。) 《诗》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传》曰:诸侯之大夫从晋侯伐秦,以报栎之役,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以毒药投泾水之上流,晋师..

    3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二十七 ◎时序部十二

    ○冬下 《吕氏春秋》曰: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成刚;地不成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人乎? 《周书时训》曰:小寒十二月节,雁北乡;雁不北乡,即臣不怀忠。鹊始巢;鹊不巢..

    6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归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七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传二◆传二王烈妇传韦节妇传陶节妇传计烈妇传沈节妇传蔡孺人传○王烈妇传王烈妇陆氏其夫王土家昆山之西盆渎村昆故有薛烈妇彭节妇尝居其地舍傍今有薛环焉百六十年间三烈妇相望也自烈妇入王土..

    7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第一百二十七卷

    第一百二十七卷目录 水灾部汇考五宋一〈太祖建隆二则 乾德五则 开宝八则 太宗太平兴国七则 雍熙三则 端洪一则 淳化四则 至道二则 真宗咸平六则 景德四则 大中祥符九则 天禧三则 乾兴一则 仁宗天圣六则 明道一则 景祐..

  • 坤舆典第一百二十七卷

    市肆部汇考二《南宋市肆纪》《诸市》药市 炭桥 花市 官巷口珠子市 融和坊南官巷。米市 北关门外黑桥头。肉市 大瓦修义坊。菜市 新门外东青门霸子头。鲜鱼行 候潮门外。鱼行 北关门外。南猪行 候潮门外。北猪行 打猪..

  • 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

    ○别集类存目一△《董子文集》·一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汉董仲舒撰。仲舒有《春秋繁露》,已着录。《隋书·经籍志》载《仲舒集》一卷。又注曰:“梁二卷,亡。”《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俱仍载二卷。..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二十七 子部三十七

    ○杂家类存目四△《试笔》·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撰,末有苏辙、苏轼二跋。盖杂集其手书墨迹,录而成编,故往往与《六一诗话》、《归田录语》相出入。考陆游《渭南集》,有为杨元发跋东坡所书《..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杂家类一衰周之季,百氏争鸣。立说着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绝续不同,不能一概着录。后人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4
  • 卷七十一 史部二十七

    ○地理类四△《游城南记》·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张礼撰。礼字茂中,浙江人。元祐元年与其友楚人陈微明游长安城南,访唐代都邑旧址,因作此记,而自为之注。凡门坊、寺观、园囿、村墟及前贤遗迹见于载籍者,叙..

    3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卷二十七 经部二十七

    ○春秋类二△《春秋经解》·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崔子方撰。子方,涪陵人,字彦直,号西畴居士。《晁说之集》又称其字伯直,盖有二字也。朱彝尊《经义考》称其尝知滁州,曾子开为作《茶仙亭记》。《经解》诸书,皆..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3
  • 第五十六 王夫之 顧炎武

    夫之衡陽人,字而農,號薑齋,明崇禎舉人,瞿式耜薦于桂王,授行人,尋歸居衡陽之石船山,學者稱爲船山先生,所著《船山全集》三百餘卷。有《詩譯》一卷、《夕堂永日緒論内篇》一卷、《外篇》一卷,其尚論詩文者見於..

  • 第五章 庄子

    庄周,战国时代的宋国人。他的生卒年岁大概和孟子略相当而稍晚一些。他似乎也是一个从旧贵族阶级没落下来的人物,曾在他的家乡蒙那个地方当过一段管漆树的小官吏。他的生活很贫困,曾经靠打草鞋过活,有时候连饭也吃..

    35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二十七、牵牛织女 聚会赋情

    [原文]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运斗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

    19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畿輔通志卷二十七

    公署天津府府署在城内西北舊為衞署本朝雍正三年改州署九年改為府署清軍同知署理事同知署 在西門内通判署 今裁總督河道都察院巡按鹽課察院試院雍正十一年巡鹽御史鄂禮知府李梅賔知縣徐而發捐建水師都統署天津鎮總兵官..

    19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着,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

    17 云笈七签 2025-08-13
  • 卷二十七 良规

    抱朴子曰:翔集而不择木者,必有离罻之禽矣。出身而不料时者,必有危辱之士矣。时之得也,则飘乎犹应龙之览景云;时之失也,则荡然若巨鱼之枯崇陆。是以智者藏其器以有待也,隐其身而有为也。若乃高岩将霣,非细缕所..

    17 抱朴子 2025-08-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