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

2025-08-13 16:45 云笈七签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

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着,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得琼简紫文,方传代学;琅函丹诀,下济浮生。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着,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又日月星斗,各有诸帝,并悬景位,式辨奔翔,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其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缣素,难具丹青,各书之于文,撰《图经》二卷。真经所载者,此之略备;仙官不言者,盖阙而未详。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週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在台州黄严县,去县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週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罗浮山洞

週回五百里,名曰硃明辉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罗县,属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润州句容县,属紫阳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週回四百里,号曰尤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苍山洞

週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

△三十六小洞天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

第一霍桐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太山洞

週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

週回七百里,名曰硃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总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

週回三千里,号曰总玄洞天。在躭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郑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週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会稽山洞

週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

週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灊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

週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

週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

週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羊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严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县,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昚山洞

週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

週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

週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

週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

週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

週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锺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硃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

週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属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

週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

週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馀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

週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

週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太上曰: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

第一地肺山

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真人谢允治之。

第二盖竹山

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

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重华治之。

第四东仙源

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第五西仙源

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第六南田山

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第七玉溜山

在东海近蓬莱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第八清屿山

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第九郁木洞

在玉笥山南,是萧子云侍朗隐处。至今阴雨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属地仙赤鲁班主之。

第十丹霞洞

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至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第十一君山

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二大若岩

在温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第十三焦源

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第十四灵墟

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第十五沃州

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第十六天姥岑

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

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

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第十九清远山

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第二十安山

在交州北,安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第二十一马岭山

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第二十二鹅羊山

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所隐处。

第二十三洞真墟

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第二十四青玉坛

在南岳祝融峰,西青鸟公治之。

第二十五光天坛

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第二十六洞灵源

在南岳招仙观,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第二十七洞宫山

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第二十八陶山

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第二十九三皇井,

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第三十烂柯山

在衢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第三十一勒溪

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第三十二龙虎山

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第三十三灵山

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泉源

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第三十五金精山

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第三十六閤皁山

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第三十七始丰山

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第三十八逍遥山

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第三十九东白源

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第四十钵池山

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第四十一论山

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第四十二毛公坛

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第四十三鸡笼山

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第四十四桐柏山

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第四十五平都山

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第四十六绿萝山

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虎溪山

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第四十八彰龙山

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第四十九抱福山

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第五十大面山

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第五十一元晨山

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第五十二马蹄山

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第五十三德山

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第五十四高溪蓝水山

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第五十五蓝水

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期所治之处。

第五十六玉峰

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第五十七天柱山

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伯元治之。

第五十八商谷山

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第五十九张公洞

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第六十司马悔山

在台州天台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处。

第六十一长在山

在齐州长山县,是毛真人治之。

第六十二中条山

在河中府虞乡县管,是赵仙人治处。

第六十三茭湖鱼澄洞

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此处。

第六十四绵竹山

在汉州绵竹县,是琼华夫人治之。

第六十五沪水,

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第六十六甘山

在黔南,是宁真人治处。

第六十七?晃山

在汉州,是赤须先生治之。

第六十八金城山

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第六十九云山

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第七十北邙山

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第七十一卢山

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七十二东海山

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九十 七部语要部

    ◎连珠凡六十五首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志气者,五脏之使候也。耳目诱于声色,鼻口悦于芳..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九 诸真语论部

    ◎经告安非告曰:冲风繁激,将不能伐君之正性。绝飚勃郁,焉能回己之清淳。尔乃空冲自吟,虚心待神,营摄百绝,栖澄至真。当使忧累靡干于玄宅,哀念莫挠于绛津。太上曰:高才英秀,惟酒是耽,麹蘖薰心,性情颠倒。破..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八 仙籍旨诀部

    ◎道生旨 ──谷神子裴铏述钟陵郡之西山,有洪崖坛焉。坛侧有栖真子杨君,知余有道,诣予请述道生之宗旨。余曰:子不听《西升经》云:人徒知天地万物,而不知生之所由。又曰: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非效众..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七 诸真要略部

    ◎太清神仙众经要略 ──武当山隐士南阳翟炜撰抱朴子初受业于从祖玄,其览悟超至,包纶身神,以为奇伟所达也。精旷之流,佥亦归属,乃分居浙阳之山。既而患门人学者有征众之惑,复追玄于宜都,问曰:夫晷以度征,人..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六 尸解部三

    ◎洞生太帝君镇生五脏诀太极金华真人以此经文刻于太微帝君紫微宫玄珠玉殿东壁牖上。其文曰:五石异方,津光合形。有终而死,有始而生。万类反本,千条归真,气适浮烟,血奔流精,哀哉!兆身,非真不成!何不竭以云草..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五 尸解部二

    ◎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五属之隐适也。虽是仙品之下第,而其禀受所承未必轻也。或未欲升天,而高栖名山;或崇明世教,令生死道绝。欲断子孙之近恋,盖神仙为难矣..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四 尸解部一

    ◎太极真人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经说上宰总真西城王君,昔受之于紫阳公。施行道成后,以付弟子茅盈,以传南岳夫人,使授学道者当为真人。----------------------------------------◎释石精金光藏景录形法夫石者,铁之质..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

    ◎中山玉柜经服气消三虫诀昔大黄帝君太古无名,云大黄帝君者,则黄帝有熊。会群臣于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曰:夫人养生全真,游观于天庭间,止息于洞房中,得与众圣齐群,驻童颜而不败者,则何法最宝?广成子曰:夫..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

    ◎三尸篇《洞章》曰:太上三气,化为神符,号曰《三元无量洞章》,制命六甲,运使五行,率离还合,却死来生,消除三鬼,涤荡五神。五神一曰五尸,三鬼一曰三虫。虫尸互名,参神乱鬼。三尸,上尸、中尸、下尸也;五尸..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凡二门又名解形遁变流景玉光三恶门△三尸三恶门第一门名色欲门,一名上尸道,一名天徒界。第二门名爱欲门,一名中尸道,一名人徒界。第三门名贪欲门,一名下尸道,一名地徒界。此三恶之门,一..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八十 符图部二

    ◎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大运告期,赤明开光,三景朗焕,五劫始分。元始天尊与十方大圣、至真尊神、无极太上大道君、飞天神人、玄和玉女、无鞅之众,同坐南浮洞阳上馆柏陵舍中,清淡空泊,素语自然。灵音十合,..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九 符图部一

    ◎五岳真形图序 ──东方朔《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曲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旧笔,锋芒畅乎岭崿。云林玄黄,有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趣向,因如字之韵,而随形而名山..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八 方药部五

    ◎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若夫胤者,五行之秀气,二仪之纯精。津液流,形体分,三品之别,刚柔为用,功标百炼之奇。故能匿锐燕图,白霓翘而贯日,潜芒丰匣,紫霭发而冲星。在物之灵,莫斯为最。虽表名于兑域,实取效于..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七 方药部四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右用凝白蜜三斗,真丹精明有白华者三斤,精云母屑二斤,凡三物搅令和合,着铜器中,盖器上,以器着大镬汤中,令浮铜器,桑木薪微火煎镬,令蜜及药皆干于铜器中,出器,凉之三日。又曝燥,捣..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六 方药部三

    ◎灵宝还魂丹方并序夫人生禀于五行,拘于五常,则为五味之所贼,八风之所攻,爰自饮乳至于耄年,莫不因风而丧命。或多食而过饱,或失食而甚饥,或饮啜太多,或干渴乏水,或食咸苦,或啜酸辛,或畏热当风,或恶寒亲火..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五 方药部二

    ◎神仙炼服云母秘诀序《本草经·玉石部》云:云母,味甘平,无毒。主身皮死肌,中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精明目,下炁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炁,止利。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耐寒暑..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四 方药部一

    ◎太极真人青精乾石ㄒ饭上仙灵方 ──王君注解青精上仙灵方太极法,使二千二百岁中得传十人。无其人,秘之勿泄。一日有其人,听顿授之十人,过限不得复授。受之者,皆立盟约,誓启不宣漏,有方之师,青帛三十尺,金..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

    ◎古龙虎歌 ──阴君真人注四者混沌,五行之祖一曰曾青为使,使为气,气为筋;二曰阴中阳,为日之魂,魂为日之精,精为阳,阳为父,父为胞衣;三曰从白液化为坚冰,冰是阴中阳,阳为骨,骨凭气而化白液,白液化为髓..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

    ◎大还丹契秘图并序叙曰:大还丹者,乃日之魂,月之魄,二曜精气之所致也。本乎南方火位,袭化北方壬癸之中,历涉五行,包含五彩,功齐天地,难可备书。混沌为先,象其元气,分判清浊,以神为助,八卦相配,日月光曜..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 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

    ◎太清丹经要诀并序余历观远古方书,佥云:身生羽翼、飞行轻举者,莫不皆因服丹。每咏言斯事,未尝不切慕于心。但恨神道悬邈,云迹疏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始验还丹伏火之术,玉醴金液之方,淡乎难窥,杳焉靡测,..

    0 云笈七签 2025-08-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