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一百一 纪传部·纪二

2025-08-14 15:55 云笈七签

◎元始天王纪

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缠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夜生自明,神光烛室。散形灵馥之烟,栖心霄霞之境,练容洞波之滨,独秉灵符之节,抗御玄降之章。内气玄崖,潜想幽穷,忽焉逍遥,流盼忘旋。琼轮玉舆,碧辇玄龙,飞精流霭,耀电虚宫。东游碧水豪林之境,上憩青霞九曲之房。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受金简玉札,使奏名东华方诸青宫。于时受命,总统亿津,玄降玉华之女、金晨之童各三千人。飞龙毒兽,巨虬千寻,攫天奋爪,备卫玉阙。天威焕赫,陈于广庭。飞青羽盖,流紫凤章。《金真玉光》,《豁落七元》,《神虎上符》,《流金火铃》,结编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

----------------------------------------

◎太上道君纪

《洞玄本行经》云:太上道君者,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坐七宝骞木之下,清斋空山,静思神真。合庆冥枢,萧朗自然。拥观万化,俯和众生。

是时,十方大圣,至真尊神,诣座烧香,稽首道前,上白道君:不审《灵宝》出法,从何劫而来?至于今日,凡几度人为尽?如是复有转轮,天尊是何劫生,值遇《真文》,得今太上之任,致是得度,何独如之!巍巍德宗,高不可胜。愿垂赐告,本行因缘,解说要言,开悟后生。

道言:天元轮转,随劫改运。一成一败,一死一生。灭而不绝,幽而复明。《灵宝》出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赤明之前,于眇莽之中,劫劫出化,非可思议。赤明已后,至上皇元年,宗范大法,得度者众。终天说之,亦当不尽。今为可粗明真正之纲维,标得道者之遐迹尔。今聊以开示于后来,领会于灵文之妙。我濯紫晨之流芳,盖皇上之胄胤。我随劫死生,世世不绝,常与《灵宝》相值同出。经七百亿劫中,会青帝劫终,九气改运。于是托胎于洪氏之胞,凝神于琼胎之府,积三千七百年,至赤明开运,岁在甲子,诞于扶刀。盖天西那玉国浮罗之岳,复与《灵宝》同出度人。元始天尊以我因缘之勋,锡我太上之号,封郁悦那林昌玉台天帝君,位登高圣,治玄都玉京。实由我身尊承大法,《灵宝真文》,世世不绝。广度天人,慈心于万劫,溥济于众生。功德之大,勋名缮于亿劫之中,致今报为诸天所宗焉。

----------------------------------------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

《洞真大洞真经》云: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玄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讳箓,字上开元。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岳丹玄之阿。于是受录紫皇,受书玉虚,眺景上清,位司高仙,为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治蕊珠日阙馆七映紫房,玉童玉女各三十万人侍卫。于是振策七圃,扬青九霄,腾空厓旌,驾景驰飚。徘徊八烟,盘桓空涂。仰簪日华,俯拾月珠。摘绛林之琅实,饵玄河之紫蕖。偃蹇灵轩,领理帝书。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乃仰空言曰:子欲为真,当存日中君,驾龙骖凤,乘天景云,东游桑林,遂入帝门。若必升天,当思月中夫人,驾十飞龙,乘我流铃,西朝六岭,遂诣帝堂。精根运思,上朝玉皇。荟荟敷郁仪以蹑景,晃晃散结璘以暨霄。双皇合辇,后天而凋。夫大有者,九天之紫宫;小有者,清虚三十六天之首洞。

于是高圣太上大道君初乘一景之舆,驾八素紫云,摄希微苍帝,名录丰子,俱东行,诣郁悦那林昌玉台天,见玉清紫道虚皇上君,受《九晖大晨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二景之舆,驾七素绛云,摄中微赤帝,名定无彦,俱南行,诣高桃厉冲龙罗天,见玉清翼日虚皇太上道君,受《观灵元晨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三景之舆,驾六素红云,摄太微白帝,名渠渊石,俱西行,诣碧落空歌余黎天,见玉清昌阳始虚皇高元君,受《总晨九极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四景之舆,驾五素青云,摄玄微黑帝,名齐元旋,俱北行,诣叩摩坦娄于翳天,见玉清七静导生高上虚皇君,受《沓曜旋根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五景之舆,驾四素黄云,摄始微上帝,名接空子,俱东北行,诣扶刀盖华浮罗天,见玉清大明虚皇洞清君,受《玄景晨平隐符》。

太上道君次乘六景之舆,驾三素绿云,摄灵微中帝,名秉巨文,俱东南行,诣贝谓耶渠初默天,见玉清始元虚皇太霄君,受《合晖晨命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舆,驾二素紫云,摄宣微下帝君,名宏肤子,俱西南行,诣冲容育郁离沙天,见玉清七观无生虚皇金灵君,受《齐晖晨玄隐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八景之舆,驾一素灵云,摄洞微真帝,名泗澄摅,俱西北行,诣单绿察宝轮法天,见玉清八观高元虚皇渟景君,受《高上龙烟隐符》。

太上大道君又乘洞景玉舆,驾太霞紫烟玄景之晖,摄九微内帝君,名申名闲,及上皇九玄九天诸真仙王等,俱仰登弥梵罗台霄绝寥丘飞元云根之都玉清上天,见玉清紫晖太上玉皇明上大道君,受《高清太虚无极上道君隐符》。

----------------------------------------

◎三天君列纪

上清真人总仙大司马长生法师主三天君,姓柏成,讳欻生,字芝高,乃中皇时人,岁在东维之际,诞于北水中山柏林之下。夫名为欻生者,以母感日华而怀孕。年九岁,求长生之道。至十四,与西归公子,巨灵伯尹俱师事黄谷先生。黄谷先生者,能为不死,修静无为,不营他术,含精内观,凝神空漠,思真安炁,以致不死。

后五百年,遇金仙石公、甯氏先生、晃夜童子三人,受《胎精中记》、《化胞内经》,养神上法,解结之要。又登太帝沧浪山洞台中双玉穴,酣紫明芝液,遇上清万石先生,授以乘飞驾虚八气景龙之蹻,反胎守白越度之法。又广成子授以《丹青玉炉》、《炼云根柔金刚之经》,又授以飞烟发霜沉雪浮日硃之法。又遇始元童子、丰车小童,受《虚皇帝箓》。仙忌真戒,化一成万解形之法。

后遇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二道君,告以胎闭静息、内保百神、开洞云房、坚守三真之事。后复诣二玉皇君,问云房之道,三真之诀。二玉皇君曰:“三真者,兆一身之帝君,百神之始真也。若使辅弼审正,三皇内宁,太一保胎,五老扶精。一居丹田,司命护生;一居绛宫,紫气灌形;一居洞房,三素合明。于是变化离合,与真同灵。明堂云宫,紫户玉门,黄阙金室,丹城硃窗,皆帝一之内宅,三真之宝室也。于是云房一景,混合神人。上通昆仑,下临清渊。云盖嵯峨,林竹葱竿。七灵回转,七门幽深。金扉玉匮,符籍五篇。公子内伏外牵,白元混一成形,呼阳召阴。上帝司命,各保所生。微哉难言!非仙不传。”又问呼阳召阴出入无方之法,气出神变之道。二玉皇曰:“呼阳者,三气之所出入也;召阴者,六丁之所往来也。若得三气之所生,能知六丁之所因者,则阳气化为龙车,阴气变为玉女,则腾转无方,轮舞空玄之上也。夫气之所在,神随所生焉。神在则气成,神去则气零。气者,即二十四神之正气,是为二十四气也。气能成神,神亦成气。散之为云雾,合而为形影;出之为仙化,入之为真一。上结三元,下结万物。静为兆身,动为兆神。是以常混合二十四神,变化三五之真人,混成正一,合为帝君,即兆本神也。夫人受生于天魂,结成于元灵。天魂生之根,元灵生之胎。流会太一,达观三道,神积玉宫,液溢玄府,津流地户,泽憩洞房。日月焕于霄晖,五神混于元父。元父主气,化散帝极。玄母主精,变会幽元。是以司命奉符,固形扶神。公子内守,桃康保魂。左携无英,右引白元。云行雨施,万关流布也。

后二玉皇授欻生《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回风混合帝一之道》,断环割青,盟誓而传,得为上清真人位,曰总仙大司马长生法师主三天君,理太玄,都阆风玉台,总司学道之仙籍,主括三天之人神。万仙受事于玉台,五帝北朝于灵轩矣。

----------------------------------------

◎青灵始老君纪

《洞玄本行经》云: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者,往在白气,御运于金劫之中,暂生郁悦金映云台那林之天,西娄无量玉国浩明玄岳,厥名元庆。于此天中,大建功德,初无懈心,勋名仰彻,硃陵火宫,书其姓名,记于赤简。仙道垂成,而值国多采女,元庆遂以寄世散想,灵魔举其浊目,硃宫辍其仙名。一退遂经三劫,中值火劫,改运元庆,又受气寄胎于洪氏之胞。上天以其先身好色,故转为女子。硃灵元年,岁在丙午,诞于丹童龙罗卫天洞明玉国丹霍之阿,改姓洪,讳那台。年十四,敬好道法,心愿神仙。常市香膏,然灯照暝,大作功德,诸天所称,名标上清。南极上灵紫虚元君托作佣人,下世教化。见那台贞洁,好尚至法。回驾于丹霍之阿,授那台《灵宝赤书·南方真文》一篇。

于是那台励志殊勤,自谓一生作于女子,处于幽房,无由得道。因斋持戒思念,愿得转身为男。丹心遐彻,遂致感通,上真下降,元始天尊,时于琅碧之溪、扶瑶之丘,坐长林枯桑之下,众真侍坐。是日,那台见五色紫光,曲照斋堂。于是心悟,疑是不常。仍出登墙四望,忽见东方桑林之下,华光赫奕,非可胜名,去那台所住数百里,中隔碍阳谷沧海之口,心怀踊跃,无由得往。因叉手遥礼,称:名那台,先缘不厚,致作女身。发心愿乐,志期神仙,高道法妙,不可得攀。日夕思念,冀得灭度,转形为男。历年无感,常恐生死,不得遂通,弥龄之运,有于今日,天河隔碍,无由披陈。今当投身碧海,没命于天,冀我形魂,早得轮转,更建功德,万劫之中,冀见道真。言讫,便从墙上投身掷空,命赴沧海极渊之中,纷然无落,即为水帝神王,以五色飞龙捧接。女身俄顷之间,已于悬中得化形为男子,乘龙策虚,飞至道前。于是元始即命仙都锡加帝号,于火劫受命,辅于《灵宝青帝玉篇》。七百年中,火劫数极,青气运行,随元灭度。以开光元年,于弥梵罗台霄绝寥丘飞元云根之都沧霞九云之墟,元始又锡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号。

----------------------------------------

◎丹灵真老君纪

《洞玄本行经》云: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者,本姓郑,字仁安,大炎之胤,生于禅黎世界赤明天中。生有三气之云缠其身,硃鸟鼓翮覆其形。三日能言,便知宿命。年及十二,面有金容玉颜,便弃世离俗,远游山林。于寒灵洞宫遇玄和先生,授仁安《灵宝赤书·五气玄天黑帝真文》一篇,《智慧上品》、《十戒》而去。仁安于是奉戒而长斋,大作功德,珍宝布施,以拯诸乏,割口饴鸟,功名彻天。因于西那国遇天洪灾,大水滔天,万姓流漂。仁安于洪波之上,泛舟诵《戒书》《黑帝真文》,以投水中,水为开道,百顷之地,鸟兽、麞鹿、虎豹、狮子,皆往依亲,悉得无他。是时国王百口,登楼而漂没,叹不能得度。仁安见王垂没,乃浮舟而往,以所佩《真文》授与国王。王敬而奉之,水劫即退,翕然得过。王既得免,《真文》于是即飞去入云中,莫知所在。

仁安失去《真文》,退仙一阶,运应灭度,托命告终,死于北戎之阿。暴露灵尸三十余年,形体不灰,光色鲜明,无异生时,在于北戎长林之下。时国王游猎,放火烧山,四面火匝,去其灵尸之间,百步之内,火不得然,麞鹿虎豹,莫不依亲。王怪而往,见灵尸之上,有三色之光,云雾郁冥,鸟兽匝绕。王乃伐薪围尸,放火焚烧。于时尸放火中,郁起成人,坐青烟之上,指拈虚无,五色焕烂,左右侍者,仙童玉女,三百余人,肃然而至。凡是禽兽依亲之者,并在火中,皆得过度。仁安以赤明二年,岁在丙午,于叩摩坦娄于翳天中洞寥之岳,改姓洞浮,讳曰极炎,受锡南单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帝,号丹灵老君也。

----------------------------------------

◎中央黄老君纪

《洞真九真中经》云:中央黄老君者,太上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以混皇二年始生焉。年七岁,乃知长生之要,天仙之法。仍眇纶上思,钦纳真玄,萧条灵想,栖心神源。解脱于文蔚之罗,披素于空任之肆。于是太上授《九真之诀》、《八道秘言》,施修道成,受书为太极真人。

----------------------------------------

◎金门皓灵皇老君纪

《洞玄本行经》云: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者,本乃灵凤之子也。灵凤以呵罗天中降生于卫罗天堂世界,卫罗国王取而蓄之。王有长女,字曰配瑛,意甚怜爱,常与共戏,于是灵凤常以两翼扇女面。后十二年中,女忽有胎,经涉三月,王意怪之,因斩凤头,埋着长林丘中。女后生女,堕地能言,曰:我是凤子,位应天妃。王即名曰皇妃。生得三日,有群凤来贺,玄哺玉霜,洪泉曲水,八炼芝瑛。年八岁,执心肃操,超拔俗伦,常朝则谒日,暮则揖月。于重宫之内,王设厨膳,物不味口。天作大雪,一年不解,雪深十丈,鸟兽饿死。王女思亿灵凤,往之游好,驾而临之。长林丘中,歌曰:

杳杳灵凤,绵绵长归。悠悠我思,永与愿违。万劫无期,何时来飞?

于是王所杀凤郁然而生,抱女俱飞,径入云中。王女今于景霄之上,受书为南极上元君,常乘九色之凤,此女前生万劫,已奉《灵宝》,致灵凤降形,得封南极元君之号。

皇妃功德遐彻,天真感降,以上元之年,岁在庚申,七月七日中时,元始天尊会于卫罗玉国凤麟之丘,坐骞华之下,众真侍坐。是时皇妃所住室内,忽有日象如镜之圆,空悬眼前。皇妃映见,天真大神普在镜中长林之下,一室光明。于是自登通阳之台,遥望西方,见凤生丘上,紫云郁勃,神光炜焕,非可得名,去皇妃所住五百步许,逼以女根处在宫内,无由得往。须臾,忽有神凤来翔,集于台上。皇妃白凤言曰:西方有道,心愿无缘,不审神凤可得暂驾见致与不?于是凤即敷翮,使坐翮上,举之躭至道前。元始天尊指以金台王母;即汝师也,便可施礼。皇妃叩头上启,惟愿众尊,特垂哀矜,则枯骸更生。”言毕,金母封以西灵玉妃之号,即命九光灵童披霜罗之蕴,出《灵宝赤书·白帝真文》一篇,以授皇妃。受号三百年中,仍值青劫改运,皇妃方复寄胎于李氏之胞。三年,于西那玉国金垄幽谷李树之下而生,化身为男子,改姓上金,讳日昌。至开光元年,岁在上甲,元始天尊锡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号。

----------------------------------------

◎五灵玄老君纪

《洞玄本行经》云: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者,本姓浩,字敷明,盖玄皇之胤,太清之胄,生于元福弃贤世界始青天中。年十二,性好幽寂,心玩山水。远于家中,或去十日,时复一还。时天下灾荒,人民饿殍,一国殆尽。敷明于地境山下,遇一顷巨胜,身自采取,饷系穷乏,日得数过。救度垂死数千余口。随取随生,三年不讫。他人往觅,莫知其处。是时辛苦,形体憔悴,不暇营身,遂致疲顿,死于山下。九天书其功德,金格记其玉名,度其魂神于硃陵之宫。后帝遣金翅大鸟,常敷两翼,以覆其尸。七百年中,尸形不灰。至水劫改运,水泛尸,漂于无崖之渊。水过而后,敷明尸泊贝渭邪源初默天郁单之国北垄玄丘。四十年中,又经山火盛行,梵烧尸形,于火中受炼而起,化成真人,五色之云,覆盖其上。至开明元年,于北垄玄丘,改姓节,讳灵会,元始天王锡灵会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号。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一四九 梁紀五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昭陽單閼(癸卯),凡五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十八年(己亥,公元五一九年) 春,正月,甲申,以尚書左僕射袁昂為尚書令,右僕射王暕為左僕射,太子詹事徐勉為右僕射。 丁亥,魏主下詔,稱「..

    7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八 梁紀四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著雍閹茂(戊戌),凡四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十四年(乙未,公元五一五年) 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於太極殿,大赦。 辛亥,上祀南郊。 甲寅,魏主有疾;丁巳,殂于式乾殿。侍中 中書監 太..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七 梁紀三

    起著雍困敦(戊子),盡閼逢敦牂(甲午),凡七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七年(戊子,公元五O八年) 春,正月,魏潁川太守王神念來奔。 壬子,以衞尉吳平侯昺兼領軍將軍。 詔吏部尚書徐勉定百官九品為十八班,以班多者為..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六 梁紀二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四年(乙酉,公元五O五年) 春,正月,癸卯朔,詔曰:「二漢登賢,莫非經術,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晉浮蕩,儒敎淪歇,風節罔樹,抑此之由。..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五 梁紀一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五O二年) 春,正月,齊和帝遣兼侍中席闡文等慰勞建康。 大司馬衍下令:「凡東昏時浮費,自非可以習禮樂之容,繕甲兵之備者,餘..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四 齊紀十

    重光大荒落(辛巳),一年。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公元五O一年) 春,正月,丁酉,東昏侯以晉安王寶義為司徒,建安王寶寅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乙巳,南康王寶融始稱相國,大赦;以蕭穎胄為左長史,蕭衍為..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三 齊紀九

    上章執徐(庚辰),一年。 東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OO年) 春,正月,元會,帝食後方出;朝賀裁竟,卽還殿西序寢。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飢甚。比起就會,怱遽而罷。 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豫州刺史..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二 齊紀八

    屠維單閼(己卯),一年。 東昏侯永元元年(己卯,公元四九九年) 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 太尉陳顯達督平北將軍崔慧景軍四萬擊魏,欲復雍州諸郡;癸未,魏遣前將軍元英拒之。 乙酉,魏主發鄴。 辛卯,帝祀..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四一 齊紀七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盡著雍攝提格(戊寅),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 春,正月,大赦。 丙申,魏立皇子恪為太子。魏主宴於清徽堂,語及太子恂,李沖謝曰:「臣忝師傅,不能輔導。」帝..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

    起旃蒙大淵獻(乙亥),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 春,正月,壬申,遣鎮南將軍王廣之督司州、右衞將軍蕭坦之督徐州、尚書右僕射沈文季督豫州諸軍以拒魏。 癸酉,魏詔..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三七 齊紀三

    起上章敦牂(庚午),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三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八年(庚午,公元四九O年) 春,正月,詔放隔城俘二千餘人還魏。 乙丑,魏主如方山;二月,辛未,如靈泉;壬申,還宮。 地豆干頻寇魏邊,夏,四月..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三五 齊紀一

    起屠維協洽(己未),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五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蕭嶷為都督荊 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尚書左僕射王延之為江州刺史,安南長史蕭子良..

    3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三四 宋紀十六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蒼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 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二月,魏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坐恃恩不法,免官爵為兵。 魏馮太后內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

    起重光大淵獻(辛亥),盡旃蒙單閼(乙卯),凡五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四七一年) 春,二月,戊戌,分交、廣置越州,治臨漳。 初,上為諸王,寬和有令譽,獨為世祖所親。卽位之初,義嘉之黨多蒙全宥..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三一  宋紀十三

    柔兆敦牂(丙午),一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癸巳,徵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甲午,中外戒嚴。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

    旃蒙大荒落(乙巳),一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元年(乙巳、四六五年) 春,正月,乙未朔,廢帝改元永光,大赦。 丙申,魏大赦。 二月,丁丑,魏主如樓煩宮。 自孝建以來,民間盜鑄濫錢,商貨不行。庚寅,更鑄二銖錢,..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二九 宋紀十一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閼逢執徐(甲辰),凡六年。 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三年(己亥、四五九年) 春,正月,己巳朔,兗州兵與魏皮豹子戰于高平,兗州兵不利。 己丑,以驃騎將軍柳元景為尚書令,右僕射劉遵考為領軍將..

    5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二五 宋紀七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上章攝提格(庚寅),凡四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四四七年) 春,正月,甲戌,大赦。 魏吐京胡及山胡曹僕渾等反;二月,征東將軍武昌王提等討平之。 癸未,魏主如中山。 魏師..

    3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二三 宋紀五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六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四三六年) 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甲寅,魏主還宮。 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貢于魏,請送侍子,魏主不許,將舉兵討..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二二 宋紀四

    起重光協洽(辛未),盡旃蒙大淵獻(乙亥),凡五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八年(辛未、四三一年) 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興。 丙申,檀道濟等自清水救滑臺,魏叔孫建、長孫道生拒之。丁酉,道濟至壽張,遇魏..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