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尚书

春夏秋冬怎样划分

2025-08-16 11:53 古代文学

【原文】

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厥民隩(31),鸟兽 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 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

【注释】

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 (2)钦:恭敬。若:顺从。昊:广大。③历:推算岁时。象:观 察天象④人时:民时.⑤宅:居祝崳(yu)夷:地名,在东方。 (6)旸(yang)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 宾:迎接。 (8)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 夜时间相等,因此叫日中。(10)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 名,所以则星鸟。(11)殷:确定。仲:每个季度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 (12)厥:其.析:分散开来。(13)孳(zi)尾:生育繁殖。(14)交:地 名,指交趾。(15)讹:运转,运行。(16)致:到来。(17)日永:指夏 至。”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 火星出现南方。(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 思是鸟兽皮毛稀疏。(21)饯:送行。纳日。落日(22)西成:太阳在西 边落下的时刻。(23)宵中:指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 (24)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25)夷:平。这里指 回到平地居祝(26)毛毨(xian):生长新羽毛。(27)朔方:北方。幽都:幽 州.(28)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29)日短:指冬至。冬至 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ma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 虎七宿之一。(31)隩(yu):奥,意思是内室。(32)氄(rong):鸟兽细软 的毛。(33)期(ji):一周年。有:又。(34)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十 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 数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计超过了一个月,所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 四时不错乱。(35)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36)庶:众, 多。熙:兴起,兴盛。

【译文】

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 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 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 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 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 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 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 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 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 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 人们住在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 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 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会兴盛 起来。”

【读解】

这一段记载了神明的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细节是否真实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信息: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年的历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的变化和地 上物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时令。我们现在已很难想象这件 事对人类进步文明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标志着人们有了比较深 刻的时间迁移感,同时也初步有了空间方位感。

时空意识的产生,导致了对时间流动的划分、确认和记录,对 方位变化的辨认,在人们生存的层面上,时间和空间的确立有助 于人们迁徙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物质生产活动,也 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春种秋收,夏避洪水酷热,冬避严寒冰雪。在 意义的层面上,时空感使人确认人自身在天地万物间的位置,体验人在天地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看,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对自然 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这个立足点带来的结果是对 自然的重视、崇敬和顺从,把人的存在纳入自然的轨道,使人的 生产、生活、思维合乎自然法则,因而最具有意义的生活,便是顺应自然的生活。

我们的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大概就始于尧的时代。崇尚自然 的意识,囊中体现在“敬天”的观念上。“天”是万物的主宰,它 既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又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的人,必须敬重上天,服从上天。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他 以上天赋予的绝对权力来统治人世间,因此被称为“天子”。冒犯 天子,就是冒犯天神、自然法则,罪该万死。小人真要冒犯天子 起来造反,也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把“天”、自然、神灵同权力、特权和专制结合起来,也算是 民族传统之一,即把自然涂上权力意志的色彩,敬重、顺从自然, 也就是敬重、顺从权力。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便在敬天、顺应自然、服从权力中消解了。这也是儒家要把《书》作为经典的原 因之一。

猜你喜欢

  • 盘庚洞若观火劝贵族

    【原文】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②,无傲从康③。古 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④。王播告之修⑤,不匿厥指(6),王用丕 钦(7)。罔有逸言(8),民用丕变。今汝联聒聒(9),起信险肤(10),予弗知乃 所讼..

    1 古代文学 2025-08-16
  • 世上没有不落的太阳

    【原文】 王曰:“格尔众庶(1),悉听朕言。非台小子(2),民敢行称乱(3)!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4)。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 事(5),而割正夏(6)?’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

    1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夏启的战争动员令

    【原文】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②。王曰:“嗟!六事之人(3),予誓告汝: 有扈氏威侮五行(4),怠弃三正⑤。天用剿绝其命(6),今予惟恭行天之罚(7)。 “左不攻于左(8),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9..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大禹治水的自述

    【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襄陵①,下民昏垫②。予乘四载③,随山刊木④,暨益奏庶鲜食(5)。予 决九川距..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尊卑等级由上天命定

    【原文】 “无教逸欲①,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②。无旷庶官③,天 工(4),人其代之。天叙有典⑤, 勅我五典五敦惇哉(6)!天秩有礼(7),自我五礼有庸哉(8)!同寅协恭和衷哉(9)!叫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0)!天..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从政者要具备九种品德

    【原文】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①。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②”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③,柔而立④,愿而恭⑤,乱而敬(6),扰而毅(7),直而温(8),简而廉(9),刚而塞(10),强而义(11)。彰厥有..

    1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对从政者的告诫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2),谟明弼谐(3)。”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④。淳叙九族⑤,庶明励翼(6),还 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7),..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

    【原文】 帝曰:“夔!命汝典乐①,教胄子②,直而温,宽而栗③,刚而 无虐④,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⑤,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夔曰:“於(7)!予击石拊石(8),百兽率舞。”【..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

    【原文】 肇十有二州①,封十有二山,浚川②。 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眚灾肆赦(6),怙终贼刑(7)。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8)!流共工于幽州(9),放驩兜于崇(10)!窜三苗于三..

    1 古代文学 2025-08-16
  • 舜帝代行天道

    【原文】 正月上日①,受终于文祖②。在璇玑玉衡③,以齐七政④。肆类 于上帝⑤,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辑五端(8)。既月乃 日(9),觐四岳群牧(10),班瑞于群后(11)。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12),..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尧帝挑选接班人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龚朕位②?”岳曰:“否德添帝位③。”曰:“明明扬侧陋④。”师锡帝曰⑤:“有鳏在下(6),曰虞舜。”帝曰:“俞(7)!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8),父顽..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尧帝功德满天下

    【原文】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10)。【注释】(1)日若:用作追..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尚书》简介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

    0 古代文学 2025-08-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