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尚书

尊卑等级由上天命定

2025-08-16 12:28 古代文学

【原文】

“无教逸欲①,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②。无旷庶官③,天 工(4),人其代之。天叙有典⑤, 勅我五典五敦惇哉(6)!天秩有礼(7),自我五礼有庸哉(8)!同寅协恭和衷哉(9)!叫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10)!天 讨有罪(11)十五刑五用哉(12)!政事懋哉!懋哉(13)!

“天聪明(14),自我民聪明。天明畏(15),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 敬哉有土(16)!”

皋陶曰:“朕言惠可氐行(17)?”

禹曰:“俞!乃言氐可绩。”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18)!”

【注释】

①无教:不要。逸欲:安逸贪欲。(2)一日二日:意思是天天,每天 几:机,这里指事情。③旷:空,这里指虚设。庶官;众官。(4)天 工:上天命令的事。⑤叙:秩序,指伦理、等级秩序。典;常法。 (6)勅(Chi):命令。五典: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伦理关系 (7)秩:规定等级次序。(8)自:遵循。五礼:指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庶民五种礼节。庸:经常。(9)寅:恭敬。协恭和衷:同心同德,结一致。(10)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种等级的礼服。章;显 示。(11)讨:惩治。(12)五刑:墨、剔、剐、宫、大辟五种刑罚。 (13)懋:勉励,努力。(14)聪:听力好,这里指听取意见。明:视力好,这 里指观察问题。(15)明:表扬。畏:惩罚。(16)有土:保有国土。 (17)氐(ZhT):一定,必须。(18)赞:辅佐。襄;治理。

【译文】

“不要贪图安逸和放纵私欲,当诸侯就要兢兢业业,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事。不要虚设各种官职,上天命定的事情,要由人来完成。上天安排了等级秩序的常法,命令我们遵循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并使它们淳厚起来!上天规定了尊卑等级次序,要我们遵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 等级的礼节,并使它们经常化!君臣之间要相互敬重,同心同德!上天任命有德的人管理民众,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 种等级的礼服来显示有德者的区别!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来处治犯了罪的人!处理政务要互相勉 励!要共同努力!”

“上天明察一切,来自于臣民的意见。上天赏罚分明,来自于 臣民的赏罚意愿。上天和下民之间互相通达,所以要恭敬从政才 能保有国土。”

皋陶说:“我的话一定会得到实行吗?”

禹说:“是的,你的话会得到实行并会获得成功。”

皋陶说:“其实我没有什么智慧,只是想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 啊!”

【读解】

皋陶本人是谦卑的,心目中没有自我,只有上天、君王和民 众。他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就是按照上天事先规定好了的一 切,履行自己的职责。离开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样的等级 座标,自我就不存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那么,上天是谁?他凭什么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秩 序?他凭什么命令人们必须遵守他规定的这种等级秩序? 说穿了,“上天”其实是人自己。是人自己规定了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人自己要求遵守等级秩序。反复宣扬这样的观点,造 成的实际效果是: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不言自明、不容置疑的真 理,于是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另一方面,相信命定论造成的效果是普遍的愚昧,是对自我和个人 价值的无情否定。

可以作一个设想:如果真有“上天”存在,那么“上天”说 人人生来都是天使,人人都可以做国王,人人都可以升官发财成 为款爷,江山轮流坐,即使是鸡也可以变凤凰,效果会是怎样?天 下会不会乱套、会不会群龙无首?

看历史,想今天,答案不言自明。乞丐可以当皇帝,皇帝也 有沦为阶下囚的时候。人生是个大舞台,大伙儿闹哄哄你方唱罢 我登台。再美好的筵席,也有结束的时候。自古英雄出草莽,成 者为王,败者为寇,全没有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如果“上天”有眼,该不会气得糊涂吧?

猜你喜欢

  •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原文】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读解】圣人与我们..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自我批评的难得

    自我批评的难得【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注释】①讼:责,责备。【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读解】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原文】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证。【译文】孔子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念旧恶少怨恨

    不念旧恶少怨恨【原文】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④。”【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原文】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原文】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注释】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原文】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原文】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原文】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②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

    7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日:“申枨①。”子曰:“枨也欲②,焉得刚?【注释】①申枨(che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朽木不可雕也

    朽木不可雕也【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释】①杇(Wu):指泥工抹墙的..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原文】子谓子贡曰:“女①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③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原文】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要耍嘴皮子

    不要耍嘴皮子【原文】或日:“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③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原文】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②妻之。【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

    1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

    13 古代文学 2025-11-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