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读解】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
于贡向孔子问交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在这里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美;朋友数,斯疏矣。”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君臣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呼一呼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一逼一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功谏唐太宗而差点丢掉一性一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是白丢一性一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猜你喜欢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原文】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注释】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读解】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严于律己就是..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①躬②之不逮③也。”【注释】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②躬:自身。这里指自身的实际行动。③逮:及,赶上。【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记住父母的年纪
记住父母的年纪【原文】子日:“父母一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读解】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原文】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读解】在当今天涯若比邻,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原文】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③而不怨。”【注释】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译文】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一毛一病。”【读解】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义与利的选择
义与利的选择【原文】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①喻:明白,懂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读解】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喇作为一对..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原文】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译文】孔子说:“参啊!..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原文】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注释】①放(fang):依据,根据。【译文】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读解】一个人算得太一精一,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原文】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注释】①刑:法度。【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读解..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注释】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一靠,为邻。【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
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原文】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读解】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
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一党一①。观过,斯知仁矣。”【注释】①一党一:类别,类型。【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读解..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一爱一财,取之有道【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原文】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注释】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恶了。”【读解】前一章..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注释】①好(hdo):喜一爱一。②恶(W0):厌恶。【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一爱一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原文】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②仁。”得知③?”【注释】①约:贫困。②利:顺从。【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
10 古代文学 2025-11-13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