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尚书

盘庚洞若观火劝贵族

2025-08-16 12:49 古代文学

【原文】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②,无傲从康③。古 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④。王播告之修⑤,不匿厥指(6),王用丕 钦(7)。罔有逸言(8),民用丕变。今汝联聒聒(9),起信险肤(10),予弗知乃 所讼(11)。

“非予自荒兹德(12),惟汝含德(13),不惕予一人(14)。予若观火,予 亦拙谋作(15),乃逸(16)。若网在纲(17),有条而不紊(18);若农服田(19),力 穑乃亦有秋(20)。汝克黜乃心(21),施安德于民(22),至于婚友(23),丕乃敢 大言汝有积德(24)。乃不畏戎毒于远迩(25),惰农自安,不昏作劳(26),不。 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27)。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28),惟汝自生毒(29)。乃败祸奸宄(30),以自灾 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31),乃奉其恫(32),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33), 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34),矧予制乃短长之命(35)?汝曷弗告朕, 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36)?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 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37),民非予有咎。”

【注释】

( ①盘庚是汤的第十世孙,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他为避免水患,复兴殷, 商,率领臣民把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此举遇到了 来自各方面的反对,盘庚极力申说迁都的好处,前后三次告喻臣民,终于完 成了迁都。《盘庚》(分上、中、下三篇)记述了这次迁徙的经过。上篇记述 盘庚迁殷之前告诫群臣的话,中篇是盘庚告诫殷民的话,下篇是迁都后盘庚 告诫群臣的话。历代学者大都认为《盘庚》三篇是殷代的作品,具有很高的 史料价值。②猷:为了。黜:除去。心:指私心。③从:纵,放纵。 康:安逸。④惟:想。任:任用。旧人:指世代做官的人。共政:共同 管理政事。(5)王:指先王。播台:公布命令。修:施行。 (6)匿:隐瞒。指:旨,意旨。(7)丕:大。钦:敬重。(8)逸:过失,错误。 (9)聒聒(guo):拒绝别人的好意而自以为是。(10)信:伸,伸说。险:邪 恶。肤:浮夸。(11)讼:争辩。(12)荒:废弃。(13)含:怀着,藏着。 (14)惕:施,给予。(15)谋作:谋略。(16)乃。则。逸。过错。 (17)纲:网的总绳。(18)紊:乱。(19)服:从事。(20)力穑:努力收获 庄稼。(21)黜乃心:去掉你们的私心。(22)实德。实惠的德行。(23) 婚:指有姻亲关系的亲戚。(24)丕乃:于是。(25)乃。如果。戎:大。毒: 毒害(26)昏:努力。(27)越其:于是就。(28)和:宣布。吉言:好 话。(29)惟:是。毒。祸根。(30)败。败露。奸宄(gU1):做坏事。 (31)先:引导。(32)奉:承受。恫(dong):痛苦。(33)相:看。时:这。 憸(xian):校(34)发:说出。逸口:从口中说出错话。(35)矧(shen): 况且。制:操纵,掌握。(36)恐:恐吓。沈:煽动。(37)靖:善。

【译文】

王这样说道:“来吧,你们各位!我要告诫你们,教训你们,为的是要去掉你们的私心,使你们不要傲慢放肆并追求安逸。从 前我们的先王,也只考虑任用世家旧臣共同管理政事。先王向群 臣发布政令,群臣都不隐瞒先王的旨意,先王因此对他们非常看 重。大臣们没有错误的言论,因而臣民的行动大有变化。现在你 们拒绝别人的好意而又自以为是,到处散布邪恶浮夸的言论,我 真不知道你们争辩的是什么。

“并不是我自己放弃了任用世家旧臣的美德,只是你们欺瞒了 我的好意,不能处处为我着想。我对这一切像看火一样地一清二 世,如果我又不善于谋划,则是过错。就像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 会有条有理不紊乱;就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会有秋天的好收 成。你们能够去掉私心,给予臣民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至于你们 的亲戚朋友,那么你们才敢说你们积有恩德。如果你们不怕自己 的言论会大大毒害远近的臣民,就像懒惰的农民一样自求安逸,不 努力操劳,不从事田间劳动,那就不会有黍稷收获。

“你们不把我的善言向百姓宣布,这是你们自生祸害。你们所 做的一些坏事已经败露,这是你们自己害自己。你们既引导人们 做了坏事,就要由你们来承担痛苦,悔恨自己又怎么来得及?看 看一般的小民吧,他们还顾及到我所劝诫的话,担心说出错误的 话,何况我掌握着你们的生杀之权呢?你们有话为什么不告诉我, 却用流言蜚语相互煽动,恐吓蛊惑臣民呢?就像大火已在原野上 燃烧起来,使人无法面对接近,还能够扑灭吗?这都是你们做了 许多坏事造成的,不是我有过错。”

【读解】

这是盘庚对他的臣僚们进行规劝,责备他们不恪守先王的旧 规矩,态度傲慢,贪图享受舒适,还以谣言蛊惑民心。盘庚的良 苦用心日月可鉴,顽固的臣僚们作何感想,不得而知,而他们的 丑恶嘴脸却清晰可见。

大凡能做臣僚的人,总是其先辈或本人有功于国于民,才会参与国政,享有功名利禄。有了功名利禄,就会滋生骄奢淫逸,目中无人,有恃无恐。有恃无恐,就敢于胡作非为,骑在别人头上 拉屎拉尿。腐败就是由此产生的。尧、舜的太平盛世、清明政治 已一去不复返了,接踵而来的是日甚一日的腐败。

古代政治腐败大概有两个重要根源:一是人治和世袭制造成 了庞大的特权阶层,从天子下至芝麻官,无不如此。二是专制制 度为人性丑恶的一面和弱点提供了温床。盘庚大概不会想到这些。 他请出先王和旧时制度,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毕竟血缘、 祖先、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巨大的纽带作用,毕竟腐 败的官员内心总是有所畏惧,否则就真的是“和尚打伞,无法无 天”了。

话说回来。争论不过起于迁移国都,而实质是盘庚试图对日 益腐败的政治机器动手术———“去奢行俭”。用意虽好,却是治标 不治本。再出现腐败,又往哪儿还?迁来过去,总不会还出地球, 更要紧的是根子在制度和人身上。不作开膛剖肚的手术,是无法 真正解决问题的。

当然,盘庚迁殷的结果,的确带来了商王朝暂时的兴盛,用 今天的话说,他算得上是个改革者。他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能力排众议,推行自己的设想,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耐心。他 采用的是文的一套——一规劝说服,而不是武的一套,他显然知道; 迫使人顺从容易,而要使人真心诚意地顺从,就难多了。从这个 意义上说,迁都的成功,也是盘庚征服人心的成功。因此,盘庚 是值得称赞的。

此外,这篇经典性的劝诫文,为我们的汉语成语增添了一些 词汇,比如予若观火,若网在纲,有条不紊,燎原之火。这从一 个侧面说明,改革者要有文化,有智慧,见多识广,了解民心所 向,才可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事业才可能成功。

猜你喜欢

  •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1)【原文】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一党一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①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译文】孟子说:“修养心一性一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一望。一个人如果欲一望很少,即便本一..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说大人,则藐之

    说大人,则藐之【原文】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原文】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注..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原文】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注释】①饴(tian):探取,获龋【译文】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成话的时候不..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原文】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注释】①盆成括:姓盆成,..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珠玉者,殃必及身

    珠玉者,殃必及身【原文】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译文】孟子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身上。”【读解】一般人玩物丧..

    2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再作冯妇

    再作冯妇【原文】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②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③,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原文】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释】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读解】我们今天..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洁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译文】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读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也?”【注释】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心下

    尽心下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本书选15章。春秋无义战【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①不相征..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原文】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一爱一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一爱一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一亲而仁民,仁民而一爱一物【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一爱一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一亲而仁民,仁民而一爱一物。”【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一爱一惜它,但谈不上仁一爱一;对于百姓,..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真进锐者,其退速

    真进锐者,其退速【原文】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求教必须虚心

    求教必须虚心【原文】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②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注释】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原文】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译文】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一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