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尚书

谨慎严明的施用刑罚

2025-08-17 12:06 古代文学

【原文】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1)。人有小罪,非眚(2),乃惟终自作不典(3),式尔(4),有厥罪小(5),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6),适尔,既道极厥辜(7),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8),乃大明服(9),惟民其勅懋和(10)。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11)。若保赤子(12),惟民其康。

“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13)。”

王曰:“外事(14),汝陈时臬司师(15)。兹殷罚有伦(16)。”又曰:“要囚(17),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18),丕蔽要囚(19)。”

王曰:“汝陈时臬事罚(20),蔽殷彝(21),用其义刑义杀(22),勿庸以次汝封(23)。乃汝尽逊曰时叙(24),惟曰未有逊事。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25)。朕心朕德,惟乃知。”

【注释】

(1)敬:恭谨。明:严明。(2)眚(sheng):过失。(3)终:经常。典:法。(4)式:用。尔:如此。(5)有:虽然。(6)眚灾:由过失造成的灾祸。(7)适:偶然。道:指法律。极:穷荆辜:罪。(8)有:能。叙:顺从。时,这。(9)明:顺服。(10)勅(chi):告诫。和:和顺。(11)毕:荆咎:罪过。(12)赤子:小孩。(13)刵(er):古时割掉耳朵的刑罚。(14)外事:判断案件的事。(15)陈:公布。臬(nie):法度。司:治理,管理。师:治理,管理。师:众,指臣民。(16)伦:条理,法。(17)要囚:幽囚,囚禁犯人。(18)服念:思考。(19)丕:乃。 蔽:判断。(20)事:从事,施行。(21)彝:法。(22)义:宜,应该。(23)勿庸:不用。次:恣,顺从。(24)逊:顺从。(25)若:顺从。

【译文】

王说:“啊!封,对刑罚要谨慎严明。如果一个人犯了小罪,而不是过失,还经常干一些违法的事;这样,虽然他的罪过最小,却不能不杀。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但不是一贯如此,而只是由过失造成的灾祸;这是偶然犯罪,可以按法律给予适当处罚,不应把他杀掉。“

王说:“啊,封,如果你能照这样去做,就会使臣民顺服,臣民就会互相劝勉,和顺相处。要像医治病人一样,尽力让臣民抛弃自己的过错。要像护理孩子一样保护臣民,使他们健康安宁。

“除了你封可以惩处人÷杀人之外,任何人都无权惩罚人、杀人。除了你封可以下令割罪人的鼻子和耳朵外,任何人都不能施行割鼻断耳的刑罚。”

王说:“你宣布了这些法律后,要依据它们来惩治罪犯。根据殷商的刑罚来判罪时,该用刑的就用刑,该杀的就杀掉,不要照你的意思来行事。如果完全按照你的意思行事才叫顺从,那么就没有顺从的事。唉!你还是个年轻人,不可顺从你的意思。我的心愿和德行,只有你才能了解。”

【读解】

这一节专讲“慎罚”,即使用刑罚要慎重。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要点:施用刑罚不能光看罪行,还要看动机,重罚故意犯罪且不思悔改者,适当处罚过失犯罪且愿意悔改者;惩罚罪犯像治病救人;执政者亲自掌握刑罚,确保刑罚的权威性;对判决要慎重,多考虑;不能用自己的意愿来代替刑罚。

周公的这些观点很有点现代意味,并且是有意识地把刑罚作为维护统治地手段。值得注意地是强调不能用“人治”来代替“法律”,也就是要讲究规则,按规则办事,不管统治者个人是否喜欢,犯了规就得处罚。

专制主义的“家天下”是没有规则的,从不讲规则。朕即天下,朕即法律,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就是家长,生杀予夺全凭家长一时兴之所至。高兴了,就赏赐爵位封地;不高兴了就投进牢狱,夺去性命,诛灭九族。对统治者来说,没有规则,就获得了最大的方便,可以恣意所为,就像一个人在足球场上可以抱着球横冲直撞一样。

专制主义暴君的法律,规则就是他的个人意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管什么国家不国家,什么老百姓不老百姓。国家、百姓、财富等等全是暴君的私有财产,全是揣在他兜里的钞票,可以任意支取,任意花销。

周公推行“德政”,辅之以法律手段,使他获得了开明君主的美名。可惜的是他还没有开明到打破等级观念,提出人人平等÷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他依然是把统治者当作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祗,居高临下地遥控人间。

猜你喜欢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原文】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②于我哉?”【注释】①识(Zhi):记。②何有:有什么,意思是没有什么了。【译文】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原文】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②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①病诸:病,不..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注释】①衅:同叛,指离经叛道。【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读解】颜..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原文】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注释】①逝:通“折”,摧折。②欺、罔:《孟子-..

    6 古代文学 2025-11-16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智者喜一爱一水,仁者喜一爱一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读解】以山水形容仁者智..

    6 古代文学 2025-11-16
  • 有耕耘才有收获

    有耕耘才有收获【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①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①民:通“人”。【译文】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

    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译文】孔子说:“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读解】..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知之、好之、与乐之

    知之、好之、与乐之【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读解】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正直是立身之本

    正直是立身之本【原文】子曰:“人之生也①直,罔②之生也幸③而免。”【注释】①也:语气词。②罔:诬罔的人,不正直的人。③幸:侥幸.【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原文】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注释】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口才可以免祸

    口才可以免祸【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②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注释】①祝鮀(tuo);卫国大夫,字子鱼。据《左传》记载,他很有口才。②佞:口才。③宋朝:指宋国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称。《左..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不自夸,不居功

    不自夸,不居功【原文】子曰:“盂之反①不伐②。奔而殿③,将人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注释】①孟之反:鲁国大夫,又称孟之侧。②伐:自夸。③殿:殿后,走在部队最后面。【译文】孔子说:“孟之..

    6 古代文学 2025-11-16
  • 不开后门,不拉关系

    不开后门,不拉关系【原文】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②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③之室也。”【注释】①武城宰:武城的地方官,相当于武城县的县长。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原文】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注释】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安贫乐道的典范

    安贫乐道的典范【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①箪(dan):古人盛饭的圆形竹器,类似筐。【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

    5 古代文学 2025-11-16
  • 贵在坚持

    贵在坚持【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四月至焉而已矣。”【注释】①三月:与下文的“四月至焉”相对,“三月”指长期,不一定实指三个月,“日月至焉”指短时间,偶尔。【译文】孔子说:“颜回嘛..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不要搞“血统论”

    不要搞“血统论”【原文】子谓仲弓①,曰:“犁牛②之子驿且角③,虽欲勿用④,山川其舍诸③?”【注释】①仲弓:即冉雍,字仲弓。②犁牛:耕牛。③驿且角:驿,赤色,周朝以赤色为贵。角,指角长得很周正、④勿用:..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该得的不要推辞

    该得的不要推辞【原文】原思①为之宰②,与之粟九百③,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一党一④乎!”【注释】①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②宰:指大夫的家宰,出当于回家。这时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原文】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日:“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6。子曰:“赤之适7齐也,乘肥马8,衣9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10急不继富。”【..

    4 古代文学 2025-11-16
  •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原文】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读解】圣人与我们..

    7 古代文学 2025-11-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