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讲记

鲲鱼化为大鹏鸟

2025-08-17 12:26 古代文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中国文化中,道家讲地理学由《山海经》开始。现在美国很流行《山海经》,最近在拼命地研究它。根据《山海经》的证明,我们的祖宗大禹治水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人在承认。如果研究《山海经》,我们老祖宗大禹治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所以研究大禹治水的历史,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在九年当中,大禹就把长,黄河打开了,把洪水放到大海里去了。根据《山海经》记载,东南亚各国大禹都到过的,他怎麽走的?又没有飞机,道家讲他当时骑在龙背上,要到哪里龙就飞到哪里。那些神话就多了。大禹开黄河上游那个龙门,符咒一画,天上神人就下来了,然后大禹请神人帮忙,神人就把手放在华山上,两脚踏着黄河的对岸,头一伸,这麽一推,龙门就打开了。当然很快,几分钟就开了。我们现在听了蛮好玩的啊,科学神话。仔细一想,这个里头有很多问题。上古连机械都不发达,不要说打开龙门了,以全国的人力拿来挖长、黄河的一截,几十年也作不到,为什麽大禹九年就把洪水治下去了?所以这些资料,你们要哪里找呢?在中国《道藏》里,你看大禹的传记。

《山海经》越看越神怪,里面记载世界上的人类有个贯胸国,人生来胸部这里有个洞,和背对穿的。贵人都有洞,不是贵人大概没有洞或洞要小一点。吃了饭要走路;两个人拿杆子往洞里一套就抬走了。《山海经》中还记载有各种各样的国家,各种各样的人类。现在倒不是我们中国人在研究,是外国人在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不得了,最近发表的论文证明,大禹是到过美国的。所以有个美国同学间我:“老师,台湾买不买得到山海经》?”我说买得到啊,在哪里我告诉你。他说买得到正好,还准备要研究。

北冥有鱼,”“北冥”,这本书上“”字没有三点水,别的书有三点水,尤其道家的书上都有三点水。根据《山海经》一书,中国上古讲的,“北冥”,等于现在讲的地球北极。道家的学说,在上古的时候,观念比现代人宽,学术思想境界比现代人大,反而后世的人,把“北冥”说成中国的渤海,范围被缩小了。中国的道家修道,什麽是“北冥”呢?我们身体丹田海底之下叫做“北冥”;什麽是“南冥”呢?头顶上。修道炼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练到了头顶上,佛家叫化身千百亿,就是讲这个道理。先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庄子说“北冥”,有一条鱼,叫做“”,这个“”有多大呢?“不知其几千里也。”不晓得有几千里大。注意了,庄子说那条鱼不晓得有几千里大,经常看到年轻同学写文章:庄子说那一条鱼就有几千里大。错了,庄子是“不知其几千里也”,你硬是确定为只有几千里,你已经把这一句错定啦,所以你变成庄子的老师了。庄子讲“不知其几千里也”,等于印度的佛经翻译过来的八万四千,不可知,不可见,不可量,无量无边。结果学佛的人打起坐来,都把它变为有量有边,坐着就是那麽空,好像空起来就只有我那麽大,这不是有量有边吗?曲解了佛学。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庄子说这条鱼古怪了,突然一个变化,从海里头飞上天,就变成鸟啦,叫做“大鹏鸟”。这个大鹏鸟的背,也“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个很怪了噢,先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科学。年青人听了一定笑,你们乱扯科学。中国的科学是是中国的范围,实际上我们晓得,讲科学,我们强调自已老祖宗的文化,中国从来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是领先的,当我们有科学的时候,西方文化还没有影子哩,当然现在落后了,几千年不肯求进步。中国文化还有许多理论科学,你要看了会笑死人,但是真是假还不知道,不要轻易笑。譬如,我们晓得台湾有鹿,它有些是鲨鱼化成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海来,在沙滩上打个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你信不信?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有一些东西的确会变的,苍蝇、蚊子是寄虫变来的,飞蛾是蠹虫变的。这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虫变来的,对不对?所以根据中国道家的说法,唐代有个神仙谭峭,有一部道书叫做《化书》,专门讲“物化”的道理,什麽变成什麽,什麽又变成什麽。其实,万事万物都在变,人也在变,你看,每一个人思想、年龄在变,男女到了更年期,一个老实人突然变成刁钻古怪神经病。照心理学看,人都变坏啦,病院里头好人变病啦,对不对?我们坐在这里,大家都在变,过去是手里抱的小婴儿,现在已经这麽大了,我呢,头发也变白啦。都在变,你不要忘记了自己也在变。  

所以庄子说深海里头有条鱼,突然一变,变成天上会飞的大鹏鸟。这个问题很大,提出了两个东西,“沉潜飞动”。沉伏下来,潜伏在深海里的鱼,突然一变,变成了远走高飞的大鹏鸟了。深海里本来有生物哦,告诉你们知识要渊博一点,你们至少要看“动物世界”。深海里的生物多得很,都很庞大;深海很黑,那些生物本身都带光、带电,头上都有亮光。《逍遥游》开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修到相当的程度,一变,就升华高飞了。我们至少要明白,这个意义。

猜你喜欢

  •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原文】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读解】圣人与我们..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自我批评的难得

    自我批评的难得【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注释】①讼:责,责备。【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读解】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原文】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证。【译文】孔子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念旧恶少怨恨

    不念旧恶少怨恨【原文】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④。”【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原文】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原文】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注释】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原文】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原文】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原文】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②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

    7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日:“申枨①。”子曰:“枨也欲②,焉得刚?【注释】①申枨(che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朽木不可雕也

    朽木不可雕也【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释】①杇(Wu):指泥工抹墙的..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原文】子谓子贡曰:“女①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③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原文】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要耍嘴皮子

    不要耍嘴皮子【原文】或日:“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③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原文】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②妻之。【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

    1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

    13 古代文学 2025-11-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