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雍正畿辅通志 / 李卫

畿輔通志卷五十二

2025-08-19 15:31 雍正畿辅通志

寺觀

正定府

隆興寺 在府治東一名龍興寺又名大佛寺隋開皇六年建初為龍藏寺創建之日天降異香恒山刺史鄂國公王孝僊有碑記大殿内有張公禮龍藏寺碑宋開寶四年於寺北重建後有大悲閣内鑄銅佛像高與閣等宋太祖曾幸之繪像於閣西元大德五年重修有趙孟頫聖主本命長生碑明萬歴四年修大悲閣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

聖祖勅修五十二年

御製碑文勒石以紀寺内

御書匾額曰隆興寺曰天王殿曰大覺六師之殿曰慈雲普廕曰摩尼殿曰廣長妙諦曰妙莊嚴域曰通津寶

筏曰戒壇曰慈氏閣曰轉輪藏曰佛香閣曰御書樓曰集慶閣曰伽藍殿曰祖師殿曰彌陀殿曰藥師殿曰靜業堂凡十九處

天寧寺 在府治東唐咸通初建前有木塔九層明天啟二年賜額

本朝順治三年重修

開元寺 一名解慧寺在府治南有磚塔魏興和二年建唐乾寧五年重修寺鐘可聞十里許制亦逈異蓋數千載物也

精嚴寺 在府城南唐天寶中建

洪濟寺 在府治北元泰定中建

崇因寺 在府治北明萬歴丁未年僧無疑募建内貯佛經新舊各一藏

興龍寺 在府城北隋開皇中建

旃檀寺 在府城北唐天寶中建

臨濟寺 在府治東南後魏興和中建前有青塔廣惠寺 在府治東南又名華塔寺唐貞元中建明宣德中重修

廣福寺 在府城東南宋元祐中建

毘盧寺 在府城西南唐天寶中建

舎利寺 在府治西北唐開元中𦵏金牛禪師舎利於塔下明太祖成祖相繼命江夏侯取二萬餘粒成祖仍命新其殿塔

銅閣寺 在獲鹿縣南銅冶村

本願寺 在獲鹿縣北明正統中建

靈巖寺 在獲鹿縣西海螺山畔金賜額靈巖微水寺 在井陘縣東三十里微水舖

龍窩寺 在井陘縣西二十里内有龍窩石閣顯聖寺 在井陘縣北隋開皇中建

福慶寺 在井陘縣東南七十里蒼巖山下隋開皇中妙陽公主所建

莊嚴寺 在井陘縣東北五十里宋元豐中建清涼寺 在井陘縣治西北明正統初建温湯寺 在阜平縣南宋元祐中建

龍泉寺 在阜平縣西元至正中建

普佑寺 在阜平縣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

聖祖御書松師禪三字

招提寺 在阜平縣

本朝康熙間

聖祖賜額

極果寺 在欒城縣城内明𢎞治中建寺有古槐高數丈

本朝順治十三年重修

紅漆寺 在欒城縣東范臺村元至正中建開業寺 在欒城縣西豆嫗村元泰定中建勝樂寺 在欒城縣東西陳村内有石佛像三相傳為自來者明洪武中建

廣勝寺 在欒城縣北留村橋内有藏經等閣外有磚塔四五足供游賞

善衆寺 在欒城縣東北二里有 武臺相傳漢蒲棘侯柴武之墓寺建於上土人謂之臺頭寺

封崇寺 在行唐縣治北北齊天保七年建宋祥符初勅改今名

香蓮寺 在行唐縣北門外宋宣和間建

玩海寺 在行唐縣西北曲河村元大徳中建白佛寺 在行唐縣官莊村北齊天保中建

湧泉寺 在行唐縣西北高陵村宋宣和中建般若寺 在行唐縣臺上村箕山下元大德年建香巖寺 在行唐縣安鄉村金大定間建

香隂寺 在行唐縣協神村唐大歴七年建宋熙寧十三年修

聖泉寺 在靈壽縣治西

兠率寺 在靈壽縣東北宋元祐中建

幽居寺 在靈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即祁林院有北齊天保八年趙郡王高叡所立碑

福聖寺 在平山縣南有石塔宋崇寧間建明正統中修

天寧萬壽寺 在平山縣覺山宋元豐元年建寺有靈𧉮二名大青小青相傳為龍種宋時禱雨有應一封福應侯一封利澤侯至今種類不絶居八角井中時出與僧人床榻相接旱則禱之

鎮海寺 在平山縣北十七里山頂上有大悲閣瑜珈寺 在平山縣西八十里瑜珈寨上宋嘉祐元年建

崇安寺 在平山縣西南宋元豐中建

開化寺 在元氏縣西南隅有浮圖二隋時建明洪武及正德間屢有修葺

金山寺 在元氏縣東二十里曹村金大定間重修凝禪寺 在元氏縣西北十里白婁村魏元象二年修

寶峯寺 在元氏縣西十五里神巖山金大定二年建

櫻桃院寺 在元氏縣西七十里

法㑹寺 在贊皇縣西門外宋太平興國四年建法性寺 在贊皇縣西金天㑹中建

淨住寺 在贊皇縣南齊天統中建

治平寺 在贊皇縣東北嘉應村隋開皇中建顯通寺 在晉州治東元至正中建

磐石寺 在晉州治西金時建

觀音寺 在晉州張村隋開皇中建

覺福寺 在晉州陳家莊唐貞觀中建

華嚴寺 在晉州宿生村宋紹聖中建

興國寺 在晉州四呂村元至正中建

留箭寺 在晉州箭𨬟營西明永樂間建

清雲寺 在晉州河顯村元大德間建

壽寧寺 在無極縣治東牛村金大定中建

興國寺 在無極縣治西北齊天保中建

重寶寺 在無極縣南流村元至正中建

千佛寺 在無極縣北汪村宋元祐中建

法雲寺 在無極縣侯坊村唐貞觀中建

興國寺 在藁城縣東金大定中建

智矩寺 在藁城縣西九間城内唐上元三年建龍泉寺 在藁城縣徐村西宋建

天臺寺 在藁城縣南清流村崇臺元至正中建朝陽寺 在藁城縣治東南元至正中建

淨土寺 在藁城縣治西北

洪照寺 在藁城縣西南三十里唐總章中建壽聖寺 在新樂縣治東南唐開元中建明永樂二年修

文殊寺 有二一在新樂縣東田村元至元十年建一在縣境畫壁村

定海寺 在新樂縣西何家莊東北唐神龍年建興國寺 在井陘縣北七十里唐時勅建

龍門院 在井陘縣東北宋元祐中建

法輪院 在阜平縣東北齊天保中建

雲溪院 在阜平縣東宋元祐中建

玉泉院 在行唐縣西北玉泉村明洪武中建西石堂院 在元氏縣封龍山西𪋤宋嘉祐中建有石堂三泉自北石堂佛袖中流出味極甘

靜業菴 在藁城縣西北二十五里

白果塔 在晉州西北三里許相傳僧白果所建五嶽觀 在晉州城東關北齊天保中建

羽化觀 在晉州城東北元至正中建

崇興觀 在藁城縣東南賈氏莊金元間重建元真觀 在府治東北唐天寶中建

通仙觀 在井陘縣治北元至正中建

洞虛觀 在阜平縣北北齊天保中建

元都觀 在阜平縣大茂山上唐開元中建

太極觀 在欒城縣治東元至正中建

清虛觀 在欒城縣趙臺村宋元祐中建

王母觀 在行唐縣王姑莊隋開皇中建

朝元觀 在行唐縣許由疃元至正中建

太清觀 在行唐縣治東北隅明永樂中建

文山觀 在靈壽縣治北元至正中建

靜修觀 在平山縣治東林山金大定中建

清淳觀 在平山縣西六十里明洪武中建

修真觀 在元氏縣治北唐開元中建

迎祥觀 在贊皇縣治南

順德府

開元寺 在府治東北隅唐開元中建元世祖兩幸於此建大聖塔有萬安師者能使甘泉出涸井後詔大聖塔賜名圓照明洪武中重修

天寧寺 在府治西北唐開元中建宋政和間賜額天寧萬壽禪寺元至元五年虛照禪師重修

淨土寺 在天寧寺東北隅元至正元年建

玉山寺 在府城東十五里宋崇寧間建

龍華寺 在府城西五十里元至正間建

石蘭寺 在府城西七十里元至正間建

靈巖寺 在府城西百里晉天福間建

聖覺寺 在府城西百里金大定間建

玉泉寺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馬鞍山下俗名黄寺凌霄寺 在府城西北八十里宋元豐間建

禪華寺 在沙河縣東十里元至元間建

漆泉寺 在沙河縣廣陽山上

温泉寺 在沙河縣西七十里宋太平興國間建建福寺 在沙河縣南三十里唐天寶間建

延慶寺 在沙河縣西南三十里唐天寶間建汎愛寺 在沙河縣西北唐時建置僧㑹司於内明洪武中重修

圓通寺 在南和縣治東

金剛寺 在南和縣東三十里有石金剛像元至正間建

慧炬寺 在南和縣北元魏時建

興福寺 在南和縣北十五里金大定間建有石佛像

清泉寺 在南和縣東北十五里金大定二年建常樂寺 在平鄉縣東宋天聖間建

普照寺 在平鄉縣東金大定間建

福勝寺 在平鄉縣治北明永樂中建

西福勝寺 在平鄉縣西柴村北齊時建

清涼寺 在平鄉縣北宋天聖間建

普應寺 在廣宗縣治東明洪武中建

青龍寺 在廣宗縣南唐貞觀二年建

南昌寺 在廣宗縣北元至正間建

文殊寺 在廣宗縣西北元至正間建

三明寺 在鉅鹿縣治南隋建宋宣和二年重修彌陀寺 在鉅鹿縣西元至正間建

隆鉅寺 在鉅鹿縣西元至元間建

廣敎寺 在唐山縣治西明洪武中建

樂善寺 在唐山縣西霍村元至順間建

經閣寺 在内邱縣南郊宋元祐間建

慈仁寺 在内邱縣金隄店

寶泉寺 在内邱縣河渠内唐永昌間建

梵雲寺 在内邱縣且停山下元至大間建

大覺寺 在内邱縣馮唐村元至元間建

崇勝寺 在任縣治東北明洪武中建

八寶寺 在任縣東北楊固村金大定間建

靈光寺 在任縣西驛頭村金大定間建

西明寺 在任縣西北十里金大定間重修

赫山九龍行宫 在府城南郊外知府張延庭建黄梁宫 在内邱縣中邱驛西塑鍾離呂祖像通真觀 在府治西南元至元間建

太子觀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世傳趙襄子為太子時射獵於此掘井得水後人肖像祀之

封爵觀 在平鄉縣項羽救鉅鹿大破泰師還行封爵賞築觀於此

大同觀 在廣宗縣大栢社元大德六年建

長春觀 在内邱縣西北八里永安村元至元間建有碑存

廣平府

保慶寺 在府治東南唐司空曙有遊保慶寺詩明洪武五年重修

泉亭寺 在府城西五十里内有蓮池水泉常溢池中建小閣

龍泉寺 有二一在府城外龍泉村一在廣平縣西四十里唐末龍湫泛溢有記在邯鄲東上宋村

圓祥寺 在曲周縣馬逯店

段竹寺 在曲周縣冡上村

彌陀寺 在曲周縣十里疃

崇興寺 在肥鄉縣東二十五里西高村宋皇慶二年僧悟高建

興福寺 在肥鄉縣東三十里大靳村東魏武定元年建

崇福寺 在肥鄉縣東清漳村唐時建

天臺寺 在肥鄉縣西十五里天臺山巔

古瑟寺 在肥鄉縣西二十里孟家莊西趙演堡北解脱寺 在肥鄉縣西二十五里張兒莊僧性滋建文殊寺 在肥鄉縣治西南隅元泰定壬戌建明萬歴初邑人李朝陽募銅萬斤鑄立佛於羅漢殿前高二丈五尺

本朝康熙元年知縣焦服祖遷建城北

通惠寺 在雞澤縣治東北隅

華巖寺 在雞澤縣西十五里黄溝村

千佛寺 在廣平縣東

崇福寺 在廣平縣東三十里唐建

景明寺 在廣平縣北張村

爆臺寺 在邯鄲縣東北二十里

竹林寺 在邯鄲縣東北三十里紫山上

佛光寺 在邯鄲縣西北

青塔寺 在邯鄲縣西霍北村

圖銘寺 在成安縣西十二里唐太極元年建有古栢石佛圖俱千年遺跡

唐福寺 在成安縣西十二里夏陽村唐元和十三年建明𢎞治六年重修

匡敎寺 在成安縣南二里許曹溪二祖慧可説法處隋開皇中築臺明嘉靖萬歴崇禎間屢有増修

普賢寺 在成安縣北十五里宋熙寧五年建明𢎞治十六年居民張春同僧了清重修

霧覩寺 在成安縣東北十八里有古塔唐天寶間建明永樂間僧海亮正徳間僧元方嘉靖間僧明鳳重修

福勝寺 在成安縣東南三十里明萬歴三年僧可漢重修

洪覺寺 在成安縣西南二十里金大定間建明永樂正德間重修

興國寺 在威縣西二十里元至正二年建

青龍寺 在威縣北唐貞觀中尉遲恭奉勅建延壽寺 在威縣北六十里唐麟徳二年建

灋雲寺 在威縣北五十里元至元二年建

崇馨寺 在威縣北七十里唐隆紀元年建

隆興寺 在清河縣西南相傳隋時建舊有古塔在寺東宋初重修梵宇𢎞麗歲久圮廢今前殿壁有白石佛一高九尺鏤刻精工背刻唐大歴十年造又東有定光佛基相傳佛藏舎利於此宋呉浚勒偈記之今尚存

龍行寺 在清河縣謝罏集相傳定光佛𦵏於其内又明武宗遊幸所憇因名

大明寺 在磁州城内相傳蕭梁時建

高福寺 在磁州東三十里唐開元二年建

饗堂寺 在磁州西四十里北齊天統間建凡有穴處擊之皆鏗然有聲故名

多慶寺 在磁州北二十里後周廣順中建

水谷寺 在磁州北四十里後周顯德二年建龍鳳寺 在磁州北五十里唐景龍中建

元符禪寺 在磁州東北五十里唐貞觀十六年建相傳二祖湼槃之所

鳳凰寺 在磁州西南六十里宋時建

梓橦觀 有二一在府學東

本朝康熙十一年重修一在永年縣治東

三清觀 在府城西甕城内

清都觀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蘇村唐時建元延祐間鄂國公重修明萬歴間復修

冲虛觀 在曲州縣治西北隅金大定中建

上清觀 在肥鄉縣西二十里相公莊金元時建東明觀 在邯鄲縣西南二里元至正間建

迎祥觀 在成安縣治西南金元明各重修

無極觀 在威縣治東北隅金明昌二年蕭仙姑羽化處

大名府

壓沙寺 在府城東舊城内始建莫考中有梨千樹宋韓琦留守大名每花時輒造樹下遊賞因命僧創亭花間曰雪香亭

興隆寺 在府城東舊城内始建莫考佛殿西楹下有魏宫彈碁局猶文帝時故欵也

大安寺 在府城東舊城内宋時建東壁畫真宗幸大名時儀衛鹵薄及扈從百官首列寇萊公

普照寺 在府城西南隅宋元時在舊城内明永樂初徙建於此甚𢎞厰遊人題詠甚盛

興化寺 在府城東舊城西闗唐時建

本朝知府周邦彬重修建臨濟塔於内

白佛寺 在大名縣城内西南隅舊名白馬寺宋徽宗建寧中有佛放光如白馬駕車狀因勅建寺作浮圖五層極土木之盛金太和間重修後毁於兵明萬歴間邑人張自西重葺

淨土寺 在南樂縣儒學後明嘉靖間知縣葉本建石佛寺 在魏縣東南二十里沙口村有石佛像碑刻甚古剝落不可讀惟天保元年十二月數字書法遒勁

文殊寺 在魏縣西南胡管莊相傳金元以前建規模宏濶為境内名刹

南焦寺 在東明縣東二十里茅子莊漢桓帝元年建

資壽寺 在東明縣東二十里唐天寶間建明萬歴四十二年重修

開元寺 在東明縣西八里宋太平興國中建明永樂七年重修

高堌寺 在東明縣西十五里唐景德四年建明正統二年重修

龍骨寺 在東明縣南二十里楊望營前寺為舊清淨庵宋仁宗改為龍骨寺碑刻尚存

舊賢寺 在東明縣東南六十里漢龎居士練行成道處唐開元中建寺其地

福興寺 在東明縣東北十五里梁貞明三年建寺僧猶藏梁時三寶銅印背刻梁貞明三年明成化間重修

隆興寺 在東明縣西北十五里八照村晉太康元年建元至正元年修

景元寺 在東明縣西南二十里梁時建元至正間修

太平興國寺 在開州城隍廟東宋時勅建

本朝康熙十年重葺

延昌寺 在開州東南小濮村後唐時建名法空寺元睿宗在藩邸嘗駐蹕於此即位後重建改名

雲峯寺 一名延壽寺在開州古定鎮元至正二年建

上元寺 在開州南慶祖店宋元祐中建

興福寺 在開州南五十里還城村宋太平興國九年建

青龍寺 在開州南七十里大韓村宋開寶六年建洪福寺 在開州新店去城數里後周時創建宋明屢經修葺寺中有碑云寺即宣房之故墟

本朝順治癸巳重修有塔

清涼寺 在開州郭村去城十里唐太和中建中有石香亭

龍泉寺 在開州清河店北岡上

業修寺 一名壽聖寺在長垣縣東四十里小蓋村唐天寶八載建有塔宋時造

紙坊寺 在長垣縣東一百二十里紙坊集元賈魯明陳瑄修河至此皆有碑記

龍泉寺 在長垣縣西北二十里青岡集宋靖國元年建宣和三年重修

白塔寺 在長垣縣西門内明洪武八年建

壽聖寺 在長垣縣西北十二里

興國寺 在長垣縣西南司家坡宋時建

上院寺 在長垣縣東南二十五里黄門村梁天監八年建

演道宫 在南樂縣治西北隅

萬安宫 在清豐縣治西北明洪武中建

清真萬壽宫 在清豐縣東二十里武强鎮有碑記純陽宫 在開州治東南

萬壽宫 在開州儒學東元泰定二年修

潛徳觀 在開州城内宋太祖太宗微時嘗寓澶淵城中有邸舎後御店徽宗時改觀以潛德名

崇眞觀 在長垣縣治東北隅元至正八年建明洪武中重修

小青觀 在長垣縣東二十里小邢村

宣化府

普化寺 在府城

彌陀寺 在府城

昭化寺 在萬全縣

康濟寺 在萬全縣城北里許

觀音寺 在龍門縣

普濟寺 在龍門縣東北隅明正統十四年建

本朝康熙十一年二月

欽賜香燈銀兩

廣慈寺 在懷來縣順治五年建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賜額又佛殿内

御書𢎞慈普祐四字匾額寺内建有

行宫五十九年奉

勅重修

慶壽寺 在懷來縣明成化中修舊名竹林𢎞法寺奉化寺 在懷來縣螺山下明天順間建通濟寺 在懷來縣東明嘉靖間修

延福寺 在懷來縣西門月堤上遼建

松峯寺 在懷來縣南三十里

大佛寺 在懷來縣

金河寺 在蔚州城東五臺山下明洪熙中建玉泉寺 在蔚州

雙松寺 在蔚縣

新寺 在蔚縣

慶祥寺 在懷來縣

昭化寺 在懷來縣

延聖寺 在懷來縣

地藏寺 在懷安縣

靈昭寺 在延慶州治東南金時建名觀音寺明宣徳中重修改今名

黄栢寺 在延慶州北十八里冠帽山之𪋤

神仙苑寺 在延慶州

西巖寺 在延慶州城西北二十里大海陀山之𪋤應夢寺 在延慶州

德化寺 在保安州

延壽寺 在保安州

靈山寺 在保安州南一百五十里金泰和八年建靜海寺 在赤城縣西南隅明景泰四年建

瑞雲寺 在赤城縣西海冶堡

鎮疆寺 在赤城縣獨石城西北隅明正統七年建龍安寺 在保安州永寧衛北十五里元時建有幽巖禪師塔

永福寺 在懷安縣紫溝堡

永安寺 在西寧縣順聖西城南里許遼時建

本朝順治五年邑人李濬重修並創藏經閣

大覺寺 在西寧縣順聖西城内元泰定七年建明天順中修

千佛寺 在西寧縣順聖西城東南二里本金羅漢院舊址明𢎞治癸亥重建

永寧寺 在府城東南雞鳴山後遼時建元至元二年修明永樂間重修

九宸宫 在保安州

崇眞觀 在懷來縣北城上

瑞雲觀 在懷來縣南三十里

元眞觀 在蔚州

清虛觀 在西寧縣東城大王山絶頂上觀中有泉遇旱禱之即應今觀毁土人於故址建龍神廟

儲祥觀 在保安州城東南二十里元時建明宣德間重修

天成觀 在保安州永寧衛東北二十里明宣德十年建

縉陽觀 在保安州永寧衛縉陽山𪋤遼統和十三年建

靈眞觀 在赤城縣雲州城西南十五里金閣山中元時建出觀門不一里有塜塜前一坊大書祁眞人蟬脱處有元學士李謙碑記

本朝康熙十一年二月

賜金修葺

朝陽觀 在赤城縣滴水崖堡西北三里明正統七年建

大道觀 在西寧縣順聖西城外明嘉靖中建

易州

華巖寺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隋開皇中建開元寺 在州治東唐時建

興國寺 在州東北一里宋太平興國中建

上雲集寺 在州東北三十里遼壽昌五年建龍興寺 在州東元張柔建

水月寺 在州城内

東寺 在淶水縣治東南隅金大定中建

白楊寺 在淶水縣西北石泉城寺側林木交蔭叢杪隱景沙門釋澄建刹於其上

太平寺 在廣昌縣西門外舊在縣治西明天啟初邑人梁大材移建於此

千佛寺 在廣昌縣東明邑人周訓辛應魁等建閣院禪林 在廣昌縣治北街俗名大寺東漢時創建唐尉遲恭重修有碑記置僧㑹司於内

玉皇閣 在廣昌縣北城門上明嘉靖中指揮孫安改建

本朝順治十三年重修

冀州

萬安寺 在州城内

泰寧寺 在州治東北初為草庵在城北宋太祖潛邸時曽游此建隆中遷建元成宗大德八年重修至正末兵廢明洪武二十二年重建

本朝順治中貢生梁芳逺重修立碣

閒元寺 在州治西北隋名覺觀寺唐易今名五花寺 在州境韓家莊宋太祖開寶二年建明景泰八年重修

清涼寺 在州境謝家莊村西五里即今之韓村明成化間重建

天界寺 在州境伯牙莊宋太祖開寶八年建明成化十八年重修

洪濟寺 在南宫縣西二里有石刻千佛欵式皇祐四年字明𢎞治五年重修

興復寺 在南宫縣城西南隅後趙時建宋太平興國更名慶和元明重修

石佛寺 在南宫縣西北七里相傳唐垂拱時建普明寺 在南宫縣西南三十里金大定間賜名報恩寺 在南宫縣東南三十里高村唐貞觀十四年建宋太平興國中重修明正統中再修

重興寺 在南宫縣東南四十里孫村元至正戊午建明宣徳庚午重修

興國寺 在新河縣城東濠外有聖僧大覺遺像保寧寺 在新河縣西金明昌中建元明重修崇寧寺 在新河縣西北元至正中建

興福寺 在棗强縣治南明洪武中建

興國寺 在武邑縣治東明宣德中建

棲禪寺 在武邑縣西關外遼天祐中建

雲齊寺 在武邑縣西南十八里唐天寳中建寶雲寺 在衡水縣城内馬厰街唐貞觀中建龍泉寺 在衡水縣李家圏元至正中建

普彤寺 在南宫縣舊城漢明帝永平十年建唐貞觀四年重修有唐時斷碑大耳禪師建塔高十餘丈又有定覺寺亦在舊城唐貞元時建

大通庵 在州治北宋崇寧間建舊藏徽宗墨蹟紫雲觀 在州治東北一名邉仙姑觀唐初建岱嶽觀 在州治東北元至正中建

趙州

古佛寺 在州治東南即栢林禪院金大定中建中有唐從諗禪師遺塔

本朝雍正十一年奉

勅重修

開元寺 在州治西南宋景祐間於寺中建石塔西林寺 在州境宋村元至正八年建

清河寺 在州境營兒村宋元祐中建

大乗寺 在州境陽明村遼天祐中建

白雲寺 在州境白溝村元至正中建

崇光寺 在栢鄉縣治東明正統中建

玉臺寺 在栢鄉縣東相傳隋時建所存石幢甚古

神應寺 在栢鄉縣治西金大定中建

石佛寺 在隆平縣治東宋時建

萬善寺 在隆平縣舎落口村魏武定間建

明院寺 在隆平縣東任村隋開皇四年建

崇興寺 在隆平縣閻莊唐天寶中建

𢎞福寺 在隆平縣西董村唐天寶中建

光業寺 在隆平縣南趙孟村唐開元中建

乾明寺 在高邑縣治西南唐時建寺右有乾明塔草堂寺 在臨城縣西五十里石壁有字永平二年重修明時屢經修葺

本朝康熙十年邑人劉忠重修

普利寺 在臨城縣治東北宋徽宗建

追聖寺 在寧晉縣治東唐開元中建

雲臺寺 在寧晉縣安上村唐開元中建

清河寺 在寧晉縣河渠村宋元祐間建

連山寺 在寧晉縣高口村金大定間建

天池寺 在寧晉縣劉村元至正中建

眞君觀 在栢鄉縣北門外元至正間建

樂道觀 在隆平縣北元至正間建

昊天觀 在臨城縣石家蘭唐開元中建

遊仙觀 在臨城縣西元至正間建

惠眞觀 在寧晉縣治東南唐開元中建

岱嶽觀 在寧晉縣北關明𢎞治間建

深州

開元寺 在州舊城内唐貞觀中建

寶光寺 在州東三十五里掌官村元延祐中建福聖寺 在州東四十里顧顯村唐貞觀中建清峯寺 在州東五十里小屯村唐天寶中建天寧寺 在州南三十里舊城里村唐貞觀中建祥院寺 在州北三十里禪院村宋元祐中建寶月寺 在州東北五十里唐太和中建

石佛寺 有二一在州南王家牛村一在州東北曹村俱元至正中建

法寶寺 在州境唐鳯村唐開元中建

大興寺 在武强縣南八里元至正中建

恩重寺 在武强縣堤南村明𢎞治中建

二泉寺 在武强縣臺頭村元至正中建

五祖寺 在武强縣北十里唐咸通中建

楞嚴寺 在武强縣東北宋政和中建

圓覺寺 在武强縣西南明嘉靖中建

慈氏寺 在饒陽縣東南宋開平間建

福勝寺 在饒陽縣合我村隋開皇中建

上元寺 在饒陽縣孔店村宋政和間建

洪福寺 在饒陽縣固店村唐貞觀中建

頂寧寺 在饒陽縣團里村元至正間建

永安寺 在饒陽縣劉家村宋元祐中建

鐵鼓寺 在饒陽縣落鄉村明天順中建

徐召寺 在安平縣西宋紹聖中建

高福寺 在安平縣治西元至正中建

永慶寺 在安平縣北元至正中建

鐵佛寺 在安平縣治西北元至正中建

明古寺 在安平縣西北元至正中建

神霄觀 在州治西明正統中建

祈眞觀 在安平縣北一里隋開皇中建

金眞觀 在安平縣西十五里元至正中建

定州

天寧寺 在州城内

毘盧寺 在州治南金大定中建

金橋寺 在州治南金大定中建

開元寺 在州南中有古塔宋咸平中建

海㑹寺 在州城内

大興寺 在曲陽縣東嘉山東唐天寶間建

慈濟寺 在曲陽縣東慈順村内有靈跡塔元至元間建

浮休寺 在曲陽縣西水竇澗村

興福寺 在曲陽縣城東漢明帝時建

修德寺 在曲陽縣南宋元祐中建

壽陽寺 在曲陽縣南宋元祐間建

八㑹寺 在曲陽縣南十八里金明昌間建

明禪寺 在曲陽縣治西南宋元祐間建

圓覺寺 在曲陽縣西北三十里宋元祐中建永寧寺 在曲陽縣東北唐天寶間建

福聖寺 在曲陽縣

善法寺 在故阜平王快鎮五峯嶺今𨽻曲陽縣興化寺 在深澤縣署西創建無攷碑記稱係六祖曹溪道塲唐開元十八年修宋崇寧二年易今名金天㑹中重修明正統𢎞治正德嘉靖間相繼増修置僧㑹司於内

大道觀 在州西北元初建

眞君觀 在曲陽縣

栢林院 在曲陽縣北四十里

畿輔通志卷五十二

河北地方志。清李卫等修,陈仪等纂。一百二十卷。卫字又玠,砀山(今属安徽)人。识字不多,纳资为户部郎,雍正时官至直隶总督。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旧称京都附近为畿辅,清代为直隶省三别称,包括北京周围县境、天津、今河北部分近京县份。元明无志,元代有《析津志》仅记京师(今北京市),明代畿内之地,直隶六部,而其他诸省皆有通志,独直隶省缺如。清康熙十一年曾草创一志,未为详确。至雍正朝,初聘辰州府同知田易设局修纂,及至李卫来治,于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一百二十六万余字。首冠畿辅舆地全图,总图、分图共十八幅。绘制精详,标记得体。山川道路、城镇屯集,十分醒目,自然和文化景观兼收。正文分诏谕、宸章、京师、星野、建置沿革、形胜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户口、田赋、盐政、兵制、河渠、水利营田、陵墓、寺观、古迹、风俗、物产、职官、人物、艺文等二十九目。订补缺,较康熙志完善。内容广涉今河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建筑等历史资料。于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商业发展、名胜古迹、植被分布、生态平衡等无不备载。堪称当时河北地区的一部百科全书。在清代方志中可谓上乘之作。有雍正十三年刻本, 《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畿輔通志卷九十

    列女大名府唐髙愍女〈大名人名妹妹生七嵗當建中二年父彦昭以濮陽歸大子前此者有質妹妹與其母兄使彦昭守濮陽及彦昭歸妹妹與其母兄皆當死其母李氏將死憐妹妹之幼無辜請獨免其死而以為婢於官皆許之妹妹不欲曰生而受辱不..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九

    列女正定府三國王經母〈正定人經為江夏太守忤曹爽棄官歸母問歸狀經以實對母以經典兵馬而擅去送吏責之爽聞不復罪經母嘗謂經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過不祥可以止矣經不從坐髙貴鄉公事被繫辭母母顏色不變曰人誰不死..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八

    列女河間府唐殷保晦妻封氏〈景州人封敖孫名絢字景文能文章草𨽻保晦歴校書郎黄巢入長安共匿蘭陵里明日保晦逃賊悅封色欲犯之固拒賊誘說萬辭不答賊怒勃然曰從則生不然膏我劍封罵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猶生也終不辱逆賊手遂..

    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七

    列女保定府漢魏氏木蘭〈亳州人漢文帝嘗屯兵於完蘭因隨父來此遂為完人年二十以父當行戍無子蘭以身代十有二年有功不受賞惟求歸見父母而已樂府有木蘭詞〉隋許善心母范氏〈高陽人善心仕隋歴授虞部郎中及宇文化及弑逆被害..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六

    列女順天府南北朝魏盧元禮妻李氏〈燕人元禮卒李氏追亡撫遺事姑以孝讜著母崔氏終於洛陽凶問至舉聲慟絶一宿乃蘇水漿不入口者六日自范陽奔喪八旬方達舉櫬號踊遂爾頓絶後魏時有司以狀聞詔追號貞孝女宗易其里為孝徳里樹李..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五

    仙釋順天府周甘 需〈燕昭王時有仙人甘需為之臣王行其道數月有仙子來告曰西王母將降後一年王母果至甘需尋去〉晉惠 能〈即盧行者范陽人聞五祖在黄梅乃從之為其役使五祖欲令寺僧作偈上座神秀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

    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巻八十四

    流寓順天府三國漢闗 侯〈河東解人好義武勇喜讀左氏春秋少寓涿郡與昭烈張飛誼同兄弟及定巴蜀拜前將軍名震華夏〉宋吳 激〈建州人工詩能文字畫俊逸得婦翁米芾筆後使於金以知名被留著山東集〉張 邵〈烏江人金送邵於劉豫..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三

    藝術順天府南北朝魏劉靈助〈燕郡人善卜筮隨爾朱榮入洛所言輙中莊帝親信之及榮死靈助乃還郷里舉兵為爾朱兆所害明年齊神武滅兆贈幽州刺史〉元李 衎〈薊州人號息齋道人博學多通官至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卒謚文簡衎善竹石窠..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二

    髙逸順天府晉霍 原〈字体明燕國廣陽人少有志力年十八觀太學行禮因留習之貴遊子弟皆願一見後山居積年門徒百數劉沉薦為司徒不就元康末與王襃等以賢良徴亦不至王浚謀僣使人問之不答爲所害〉唐盧 鴻〈幽州人博學善書與其..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一

    卓行正定府南北朝魏石祖興〈常山九門人常岀家絹二百餘疋營䕶太守田文彪縣合稔真等喪事孝文嘉之賜爵二級為上造後拜寧陵令卒〉唐李知本〈元氏人事親篤至與弟知隱雍順子孫百餘至貲用僮僕無間也隋大業末盗賊過閭不入相戒..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八十

    卓行順天府漢韓 福〈涿郡人元鳯元年三月賜郡所選有行義者涿郡韓福等五人帛人五十疋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脩孝弟以教鄉里令郡縣常以正月賜羊酒〉北齊鮮于文宗〈漁陽人年七嵗父以種芋時亡明年芋時對芋嗚咽如此..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九

    文翰順天府漢酈 炎〈字文勝范陽人食其之後也有文才解音律言論給㨗多服其能理靈帝時州郡辟命皆不就嘗作詩二篇以見志有曰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後風病慌惚性至孝遭母憂病甚未幾卒年二十八〉晉盧 諶..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八

    儒學順天府周周醜子家〈燕人江東馯臂子弓授易燕周醜子家〉漢韓 嬰〈燕人孝文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内外篇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淮南賁生授之燕趙間言詩者由嬰嬰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為之傳燕趙間..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七

    忠節〈義烈附〉正定府三國漢趙 廣〈常山真定人雲次子後主為牙門將以戰死〉南北朝魏魏 質〈字懐素下曲陽人年十四啓母求就徐遵明受業五六年中通諸經大義自學言歸生徒輻輳後避葛榮難居飛龍山為亂賊所害興和二年賜諡貞烈..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六

    忠節〈義烈附〉順天府晉劉 沉〈字道真燕國薊人世為北州名族博學好古太保衛瓘辟為掾領本邑大中正後以侍中假節討李流河間王顒請留為軍司領雍州刺史及顒遣張方逼京師沉奉詔馳檄四境合衆萬餘與顒督䕶虞夔戰敗之顒大懼急..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五

    政事正定府明李 琦〈元氏人永樂初召試御史㑹安南侵廣西地命琦往討琦授諭趙陀呂嘉順逆禍福之理安南感悟遂歸侵地比還授御史宣德中占城與安南交急復命琦往諭兩國遂和自是西洋諸番有事悉令往焉所至欵服陞湖廣布政使甚得..

    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四

    政事順天府明盧 祥〈房山人洪武中歴官刑部郎中才能著稱以從征有功陞本部侍郎卒於官〉劉士原〈昌平人洪武中以才能薦舉擢潞州知州有惠政遷陜西叅議累官左布政使朝覲入都止跨一蹇驢帝亷得其實稱揚不已命馳驛赴任時有天..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三

    名臣大名府周史 鰌〈字子魚衞大夫孔子稱其直〉公子荆〈字南楚衞大夫孔子稱其善居室〉公叔發〈一名公孫枝衞大夫諡貞惠文子〉公子朝〈衞大夫呉公子札適衞説遽瑗史狗史鰌公子荆公叔發公子朝曰衞多君子未有患也〉孔 圉〈..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二

    名臣河間府漢劉 輔〈河間宗室舉孝㢘為襄賁令上書言得失擢為諫大夫成帝欲立趙倢伃為后輔上書諫繫秘獄以辛慶忌等論乃減死論為鬼薪〉張 敏〈字伯達河間鄚人舉孝㢘為尚書建初中有父為人侮而其子殺之者肅宗貰其死自後遂定..

    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畿輔通志卷七十一

    人物粤稽黄帝堯舜竝都幽冀商周之際夷齊抗節為百世師厥後箕子之封其治在今永平而召公德教被扵全燕者復數百年故其間川嶽神氣之所藴蒸聖賢流風之所感發傑岀之材每應時而生自春秋以前賢哲令德表著春秋内外傳及籍扵孔氏之..

    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