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道德经释义

四十一

2025-08-22 11:36 古代文学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清静无为的真常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空洞虚无,至为微妙,完全不同于凡见的万事万物。天纯全,未被后天机智情欲凿丧的上等之士闻之,必能领悟其奥妙,躬身以行。天半备的中等之士闻此道,虽能略知其中奥妙但较肤浅,半信半疑,因而若行若止,顾虑重重。下等之士,其天全被七情六欲、机智巧诈而蒙蔽,不知进道修德,只想贪享世味,追逐名利,其心其行,背道而驰。因而,他们闻知恬淡无为的大道,根本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哈哈大笑。如果不被这般人嗤笑,就不足以显示它的重大意义了。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关于上士闻“道”的勤行、下士闻“道”的大笑,于此立言明示:

明了大“道”的人,不露锋芒,含藏内敛,不尚机智,庸庸愚愚,似无所知;对大“道”有进向的人自然无为,潜默自修,暗然自养,事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已不足;讲“道”之人,言行举止,平常自然,于众生同处,而丝毫不出风头,无异常人。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无为”之德,谓之“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广大之德,亦如空谷一样,不见其德。

大白妙道之人,修内而忘外,不择贵贱,不介是非,忘其尊卑,居下而自安。

有大德的人,谦虚自慎,常常感到自己德不足。

建德之人,虽积德已厚,却自以薄处。

天真纯素,真诚不妄之人,内心虽朴实敦厚,外貌如素体,可随方就圆,顺五色而变。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端方正直的人,虽坦然大公,堂堂正正,却似一大中至正之圆,无棱无角,不伤害他人。

成大器的人,无不经受长期磨炼,艰苦奋斗。姜尚直至八十余岁才辅佐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功勋卓著。此乃“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

大“道”“听之不闻”,犹“视之不见”,因而,最大的声音是无声,谓之“希声”。

“道”无形象,“视之不足见”。因而,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

虚无自然的真常之道,隐含在天地万物之内,无名象可睹可闻。此谓“道隐无名”。

大“道”虽无形象,下士闻之而大笑,但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之以成。

猜你喜欢

  • 实行富民政策

    实行富民政策【原文】子适①卫,冉有仆②。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注释】①适:到,往。②仆:驾车。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译文】孔子到卫..

    0 古代文学 2025-11-21
  •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原文】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注释】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

    0 古代文学 2025-11-21
  • 表率的作用

    表率的作用【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读解】在《颜渊..

    1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注释】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

    0 古代文学 2025-11-21
  • 谁来种田地?

    谁来种田地?【原文】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

    0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1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原文】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注释】①宰:总管。②有司:各部门。【译文】仲弓做..

    1 古代文学 2025-11-21
  • 君子以文会友

    君子以文会友【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读解】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会友。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吧。《庄子..

    5 古代文学 2025-11-20
  •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原文】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注释】①道同”导”,开导、劝。【译文】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4 古代文学 2025-11-20
  •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仁者一爱一人,智者知人【原文】樊迟问仁。子曰:“一爱一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③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

    4 古代文学 2025-11-20
  • 先事后得及其它

    先事后得及其它【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②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注释】①修慝(te)..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 闻人与达人

    闻人与达人【原文】子张问:“土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③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④。在邦必达,在..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 风吹草动的统治术

    风吹草动的统治术【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②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注释】①无道:无德的坏人。下文..

    4 古代文学 2025-11-20
  • 贪欲起盗心

    贪欲起盗心【原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译文】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回答说:“如果您不贪图财物,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会干。”【读解】孔子..

    4 古代文学 2025-11-20
  •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一人之美【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读解】对于这个问..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 政府公务员守则

    政一府公务员守则【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译文】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在位尽职不要倦怠,执行政令忠心耿耿。【读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八个字正好可以写进政一府公务员守则。居..

    5 古代文学 2025-11-20
  • 片言折狱的是与非

    片言折狱的是与非【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注释】①片言折狱:片言,片面之辞,也叫“单辞”,即打官司时原告与被告两方面中的一面之辞。折狱,断案,片言折狱即只凭一面之辞断..

    4 古代文学 2025-11-20
  • 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君臣父子,各就各位【原文】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②,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注释】①齐景公:名杵臼,继齐庄公后继位,..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

    一爱一恨生死的糊涂帐【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一爱一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抵以异。’②”【注释】①徙义:徙,迁移。徙义即向义迁..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 税收问题

    税收问题【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注释】①盍彻乎:盍,何不。彻..

    3 古代文学 2025-11-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