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海外东经
[肆差-聿](jiē)丘,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柤、甘华。甘果所生,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shào)船①。一曰在 [肆差-聿](jiē)丘北。
①削船:削、梢二字同音假借。梢是长竿子,这里作动 词用。梢船就是用长竿子撑船。
奢比之尸在其北①,兽身、人面、大耳,珥(ěr)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①奢比:也叫奢龙,传说中的神。
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①,食兽,使二(大)[文]虎在旁,其人好(hào)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①衣冠:这里都作动词用,即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工/虫] [工/虫](hóng)在其北①,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①[工/虫] [工/虫]:就是虹霓,俗称美人虹。据古人说,虹双出而颜色鲜艳的为雄,称作虹;颜色暗淡的为雌,称作霓。
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工/虫] [工/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背]青黄。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帝命竖亥步①,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②。竖亥右手把算③,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①竖亥:传说中一个走得很快的神人。②选:万。③算:通“筭”。古代人计数用的筹码。
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①,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②。
①啖:吃。②这段文字所述都是原画面上的图像。
下有汤(yáng)谷①。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①下有:“下有”是针对“上有”而言,原图上自然画着上面有什幺,但图画已不存,而说明文字又未记述,故今不知何所指。汤谷:据古人解说,这条谷中的水很热。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鸟区](ōu)①,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妾北。
①衣鱼:穿着用鱼皮做的衣服。食[鸟区]:也作“鸥”,即鸥鸟,在海边活动的叫海鸥,在江边活动的叫江鸥。食[鸟区]即食鸥,就是吃鸥鸟产下的蛋。
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
东方句(gōu)芒①,鸟身人面,乘两龙。
①苟芒:神话传说中的木神。
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①。
①这段文字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整理者对本卷文字作完校勘工作后的署名。建平是西汉哀帝的年号,而建平元年相当于公元前六年。秀即刘秀,原来叫刘歆,后来改名为秀,西汉末年人,是着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他曾继承其父刘向的事业,领导主持整理古籍、编撰目录的工作,成就很大。
山水志。作者不详。十八卷。分《山经》五篇,含南山、西山、北山、东山和中山“五经”,又名“五藏山经”。约成于春秋战国; 《海经》分海外南、西、北、东和海内南、西、北、东八经。可能是西汉作品。第三部分《大荒经》分东、南、西、北四经,附《海内经》。疑为西汉以后人作。其中“五藏山经”至为重要,记载平实雅正,体现了作者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是书以山为纲, 以方向道里为纬,记述古代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地理知识。全书共记山名五千三百余个,水名二百五十多个,人名百四十多个,动物百二十余种,植物五十余种,以及众多矿产。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地理、历史、民族,医药、巫术、动物、植物、矿产等多方面。还记载了诸如“夸父逐日”、 “羲和浴日”、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传说。堪称“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特别海经部分保存神话资料颇多,除《楚辞·天问》,他书均不能与之相比。该书对考究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和神话传说等均有重要价值。全书约三万余字。晋郭璞为之作注。其后考证注释著作,以清代毕源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较为重要。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善成堂仿毕氏图注原刻本,民国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民国十一年(1922)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1986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山海经新探》中辑有谭其骧《(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提要》、杨超《〈山海经〉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何幼琦《〈海经〉新探》等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