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李鹏飞

飞禽

2025-08-26 10:35 读医

鸡、黄者宜老人,乌者暖血,产妇宜之。具五色,食者必狂。六指玄鸡,白头家鸡,及野禽生子有八字文,及死不伸足,害人。

乌鸡合鲤鱼食,生瘫疽。

丙午日忌食鸡雉。

四月勿食暴鸡肉,作疽、腋漏、男女虚劳、乏气。八月食之伤神气。妊妇多食,子患诸虫。

妊食鸡子多,令子失音。

鸡子,动风、动气,合鳖肉食害人,合犬肝害人,合犬肉泄痢,合鱼汁、肉汁成心痕,合獭肉遁尸。

鸡子白,合葱、蒜气短,合生葱、犬肉,谷道流血。

疹,食鸡、鸭子,眼翳。

鸡,过宿收不密,蜈蚣必集其中,不再煮而食之,为害非轻。

雉,离禽也,损多益少,久食瘦人。春夏多食有毒,九月至十一月稍补,他月发痔及疮疥。八月忌之。益人神气。丙午日不可食,明主於火也。四月勿食,气逆。和胡桃、菌子同食,下血。有病疾者,不宜和养麦钙食,生肥虫卵。不与葱同食,生寸白。

鹜,鸭也。六月勿食。益神气。黑鸭滑中,发玲痢。脚气人不可多食,有毒。妊娠多食,令子倒生。

野鸭,不可与胡桃、木耳同食。《异苑》曰:章安有人元嘉中啖鸭肉成痕,胸满,面赤,不得饮食。医以林米食之,须臾吐一鸭雏,遂差。此因肉生所致,又食过而然。

白鹅,肉性玲。多食,霍乱,发疯疾。卵不可多食。苍鹅发疮脓。

鹌鹑,四月以前未可食。与猜肝同食,面生黑子,与菌同食发痔。

鹧鸪,此。乌天地之神,每月取一只,飨至尊。自死者忌之。

山鸡,顿食发五痔,和荞麦食生疮。竹鸡类也。南唐相冯延已,苦脑痛,久不喊。太医昊延绍请庖人曰:相公平日多食鹧鸪、山鸡。昊曰:得之矣。投以甘草汤而愈。盖此禽多食乌头、半夏有毒,以此解之。又《类编》:通判杨立之官南方,多食鹧鸪,生唯瘫,脓血日夕不止。泗水杨吉老,令先啖生姜一斤愈。盖以制半夏毒也。唐·崔魏公,以多食竹鸡暴亡。梁新命捩生姜汁,折齿灌之复活。亦此意也。

鸳鸯肉,常食之患大风。

雀肉不与李同食。合酱食,妊娠所忌。

鹁鸽,虽益人,病者食之,多臧药力。

雄鹊,妇人不可食。烧毛纳水中,沉者是雄。

乌鸦,肉涩不中食。

燕肉,食者必为蛟龙所害。

杜鹃,初呜先闻者,主别离。学其声,吐血。厕上闻者,不详。作犬声应之,吉。

凡禽自死,口不闭者杀人。

《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学著作。五卷。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集于1291年。作者自谓: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杭州受官道人之教,始知人的年寿应有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180岁。在此启发之下乃撰集此书。卷一论天元之寿,成人精气不耗;卷二为地元之寿,律人起居有常;卷三为人元之寿,教人饮食有节;卷四述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卷五为神仙警世。现有道藏本。

猜你喜欢

  • 诸虚门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人参五钱,当归四两,猪肾一枚,细切,同煮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乃佳。煨肾法治肾虚腰痛。猪肾一枚,薄切五七片,以椒盐淹去腥水,以杜..

    36 读医 2025-10-17
  • 阳虚门

    羊肉羹治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羊肉四两,羊肺一具,细切,入盐、豉,煮作羹,空心食。胡桃粥治阳虚腰疼及石淋五痔。胡桃肉煮粥食。又浸酒方加小茴香、杜仲、补骨脂。桂花酒酿成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羊羔酒大..

    46 读医 2025-10-17
  • 阴虚门

    (忌酒)芡实粥见前脾胃门。枸杞粥治肝家火旺血衰,益肾气。甘州枸杞一合,米三合,煮食。又方采鲜叶如常煮粥食,入盐少许,空腹食佳。鳗鱼补虚劳,杀虫,治肛门肿痛,痔久不愈。鳗鱼细切,煮作 ,入盐、豉、姜、椒..

    48 读医 2025-10-17
  • 血门

    阿胶粥止血补虚,浓肠胃,又治胎动不安。糯米煮粥,临熟入阿胶末一两,和匀食。桑耳粥治五痔下血,常烦热羸瘦。桑耳二两,取汁,和粳米三合,煮熟,空心食。槐茶治风热下血,明目益气,止牙疼,利脏腑,顺气道。嫩槐..

    49 读医 2025-10-17
  • 气门

    杏仁粥治上气咳嗽。扁杏仁去皮尖二两,研如泥,或加猪肺,同米三合,煮食。莱菔子粥治气喘。用莱菔子,即萝卜子三合,煮粥食。猪肾粥治香港脚顽痹,行履不便,疼痛不止。猪肾两枚,切碎,葱白五茎,米三合,同煮,临..

    43 读医 2025-10-17
  • 调理脾胃门

    凡病后脾胃弱,肌肉瘦,择相宜者食之,以助药力,绝妙。人参粥治翻胃吐酸,及病后脾弱。用粟米一合煮粥,入人参末、姜汁各五钱,和匀空心食。门冬粥治咳嗽及翻胃。用麦门冬浸汁,和米煮粥,妊妇食之亦宜。粟米粥治脾..

    39 读医 2025-10-17
  • 火门

    甘蔗粥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涕吐稠粘。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竹沥粥治痰火如神。如常煮粥法,以竹沥下半杯,食之。绿豆酒治阴虚痰火诸疾。用绿豆、山药各二两,黄怕、牛膝、元参、沙参、白芍、..

    29 读医 2025-10-17
  • 燥门

    生地粥滋阴润肺,及妊娠胎漏,下血目赤。生地捣汁,米二合,煮熟入汁一合,调匀再煮,加熟蜜少许,空心服。麻苏粥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闭,胸腹不快,恶心吐逆。用家园苏子、麻子各五钱,水淘净微炒,研..

    45 读医 2025-10-17
  • 湿门

    薏苡粥去湿气肿胀,利肠胃,功胜诸药。用薏米淘净,对配白米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郁李仁粥治水肿,腹胀喘急,二便不通,体重痛痹,转动不能,香港脚亦宜。郁李仁二两,研汁,和薏米五合,同米煮粥食。赤豆粥利小便..

    36 读医 2025-10-16
  • 暑门

    绿豆粥解暑渴。用绿豆淘净,下汤煮熟,入米同煮食之。绿豆酒治同上。用绿豆蒸熟,浸酒服。又方加黄连少许。桂浆解暑渴,去热生凉,益气消痰。官桂末一两,白蜜二两,先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候冷入瓷坛中,入桂、蜜二味..

    47 读医 2025-10-16
  • 寒门

    干姜粥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用白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食。生姜煎治反胃羸弱。生姜切片,麻油煎过为末,煮粥调食。生姜酒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心腹冷疼。生姜三两捣,陈酒一升,煮两三沸服,..

    43 读医 2025-10-16
  • 风门

    葱粥治伤风鼻塞,妊娠胎动,产后血晕。用糯米煮粥,临熟入葱数茎,再略沸食之。羊脂粥治半身不遂,中风。用羊脂入粳米、葱白、姜、椒、豉煮粥。日食一具,十日效。苍耳粥治目暗不明,及诸风鼻流清涕,兼治下血痔疮。..

    33 读医 2025-10-16
  • 食治秘方

    客曰∶万病皆从口入,如何食反能治病耶?盖草木药石,得五行之偏气,如人之得疾。因五脏有偏胜,则气血有偏倾。故用偏气之药物,治五脏偏胜之气血,使得归其正。然中病则已,不可过焉,过则药又反能生病也。是故饮食..

    32 读医 2025-10-16
  • 病后调理服食法

    凡一切病后将愈,表里气血耗于外,脏腑精神损于内,形体虚弱,倦怠少力,乃其常也。宜安心静养,调和脾胃为要,防风寒,慎起居,戒脑怒,节饮食,忌房劳,除妄想,是其切要。若犯之,即良医亦难奏功矣。勿以身命等蜉..

    41 读医 2025-10-16
  • 药品制度法

    药之制度,食品之调和也。食品之加五味,非调和不能足其味。次药有良毒,不藉修治,岂能奏效?假如芩、连、知、柏,用治头面手足皮肤者,须酒炒,以其性沉寒,借酒力可上腾也。用治中焦,酒洗。下焦生用。黄连去痰火..

    45 读医 2025-10-16
  • 用药例丸散汤膏各有所宜

    药有宜丸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过越。汤者,荡也,煎成清汁是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研成细末是也。丸者,缓也,作为丸粒也,不能速效,舒缓..

    49 读医 2025-10-16
  • 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

    孙真人云∶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以嗜欲多于丈夫,故感病倍于男子。盖其慈恋爱憎,嫉忧患,染着坚牢,情不自抑,以此成疾,非外感六气,必内伤七情之所致也。七情之病不可医,诚以情想内结,自无而有,思虑过当,..

    40 读医 2025-10-16
  • 服饵忌羊血

    服饵之家,忌食羊血,虽服饵数十年,一食则前功尽丧,以其能解药力如此。

    39 读医 2025-10-16
  • 真菊野菊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今人多采野菊供药肆,颇有大误。真菊延龄,野菊杀人。如张华言∶黄精益寿,钩吻杀人。形类相似之误,有如此。..

    49 读医 2025-10-16
  • 草药不可妄用

    《甲志》云∶绍兴十九年三月,英州僧希赐,往州南三十里 口扫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携一仆,病脚弱,不能行,舟师悯之曰∶吾有一药,治此病如神,饵之而瘥者,不可胜计。既赛庙毕,饮胙颇醉,乃入山求得,草..

    36 读医 2025-10-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