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合乎道的意识、行为。几于道:接近于道或相似于道。
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十性十。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十宠十,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十性十。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选择的住宅则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十性十;圣人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正因为。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水的特十性十近似于道的特十性十,水的特十性十就是圣人的特十性十。圣人与世无争,一切遵循自然规律行十事,不主观妄为,反而获得了别人所无法争到的东西,这正是不争之争。一个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自然不会有过失。
本章以水的特十性十阐述了圣人为而不争的高尚品质。不争是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没有忧患,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猜你喜欢
-
励士第六
励士,就是鼓励将士立功。全篇是讲述论功行赏,崇礼有功,以勉励全体将士,从而使全军争相建功。38、武候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论将第四
论将,就是论述对将领的要求和判断。全篇共五节,前三节论述对己方将领的要求,后两节论述对敌方将领的判断。23、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治兵第三
治兵,即治理军队的意思。全篇共八节,主要讲的是进军、作战、训练、编组、指挥等问题。15、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料敌第二
料敌,即判断敌情。全篇六节,主要是分析六国形势,治军、选士以及判断敌情和因敌致胜的方法。第9、10、11节,本是武侯与吴起一次谈话的内容。为便于阅读,仍按《汇解》分段注译。9、武侯谓吴起曰:“今泰胁吾西,楚..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图国第一
图国,即筹划治理国家。本篇共分八节,大体是论述治国、治军、兴兵作战、亲民用贤等国家大计。1、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 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尊五美,屏四恶
尊五美,屏四恶【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①,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 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不可毁
圣人不可毁【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①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 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 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②见其不知量③也!”【注释】①以:此。②..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 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 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无常师
圣人无常师【原文】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②, 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 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注释】①卫公孙朝:卫国大..
5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7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墙倒众人推
墙倒众人推【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 天下之恶皆归焉。”【注释】①纯即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暴君的典型。 ②下流:下游,地形低下众水流灌的地方。【..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法外有情
法外有情【原文】 孟氏①使陽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注释】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陽肤:据说是曾子的 学生。③士师:法官。④..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 ①则学,学而优则仕。”【注释】①优:饶,余。【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注释】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译文】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读解】 在《..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信任是前提
信任是前提【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译文】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一待他们。君子受到..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有三变
君子有三变【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译文】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 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小人文过饰非
小人文过饰非【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 关键是..
10 古代文学 2025-11-26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