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道德经解读

13 参玄悟道

2025-08-29 11:05 古代文学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

这大概是老子于道境之中对人体基因组直觉后的体悟。

夷:平坦无阻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的能量场来说的。希:真实、珍贵的意思。这是就基因组所蕴藏的世界万物的信息来说的。微:细微的意思。这是就构成基因组的物质微粒来说的。“夷”(场)、“希”(信息)、“微”(微物)这三种成分不可过细地划分,它们共同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细胞。细胞是宇宙的缩影,它蕴藏着宇宙的一切奥妙。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说道的境界是清晰、明净的,其上面不耀眼,下面也不昏暗。你所直觉之景物,无上下内外之分,无视觉障碍,只是一派立体的灵明。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前一个“绳”是动词,即结绳。后一个“绳”是名词,即绳子。“绳绳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包含着来自父母的两套染色体,基因组就是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呈双螺旋结构,如同一条不停地扭动的绳子,这也就是首章所说的“玄之又玄”。“不可名”,是说无法为它具体命名。在老子看来无法命名的东西,却被现代科学命名为人体基因组,且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随着科学的发展,老子所创建的宏伟的哲学大厦之门,必将逐渐为人们所开启,并为整个人类带来无上的福音。

“复归于无物”,是不停运动着的基因组“远逝”的结果。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种状态、景象是对心灵而言的,对自我而言则“无状”、“无象”。之所以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说的。

“是谓惚恍”,是说基因组处于飞速旋转状态,闪烁不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说飞速旋转的基因组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周流不息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修道者执着于古人所遵循的认识世界的道路,用来抵御今人只追求外在名利(有)的思想观念。能够知道远古万物的起源并能认识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因为道都作了真实的记录。这是说,人体基因组是一部记载着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的活的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破译基因密码的功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运。

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类基因组蕴藏着生命奥秘,记载着生命信息,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但在老子看来,人类基因组不仅蕴藏着生命密码,还蕴藏着宇宙密码。只要破译了这些密码,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过去和未来。

本章是老子对人体基因组所作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是认识真理的真正源泉。老子号召人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要再在违背自然规律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今人类应当醒悟老子思想,走“返朴归真”之路,遏制社会只片面追求物质文明而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毁坏的局面。

猜你喜欢

  • 励士第六

    励士,就是鼓励将士立功。全篇是讲述论功行赏,崇礼有功,以勉励全体将士,从而使全军争相建功。38、武候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论将第四

    论将,就是论述对将领的要求和判断。全篇共五节,前三节论述对己方将领的要求,后两节论述对敌方将领的判断。23、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治兵第三

    治兵,即治理军队的意思。全篇共八节,主要讲的是进军、作战、训练、编组、指挥等问题。15、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料敌第二

    料敌,即判断敌情。全篇六节,主要是分析六国形势,治军、选士以及判断敌情和因敌致胜的方法。第9、10、11节,本是武侯与吴起一次谈话的内容。为便于阅读,仍按《汇解》分段注译。9、武侯谓吴起曰:“今泰胁吾西,楚..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图国第一

    图国,即筹划治理国家。本篇共分八节,大体是论述治国、治军、兴兵作战、亲民用贤等国家大计。1、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 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6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尊五美,屏四恶

    尊五美,屏四恶【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①,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 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不可毁

    圣人不可毁【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①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 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 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②见其不知量③也!”【注释】①以:此。②..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 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 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圣人无常师

    圣人无常师【原文】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②, 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 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注释】①卫公孙朝:卫国大..

    5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7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墙倒众人推

    墙倒众人推【原文】 子贡曰:“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 天下之恶皆归焉。”【注释】①纯即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暴君的典型。 ②下流:下游,地形低下众水流灌的地方。【..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法外有情

    法外有情【原文】 孟氏①使陽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注释】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陽肤:据说是曾子的 学生。③士师:法官。④..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 ①则学,学而优则仕。”【注释】①优:饶,余。【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注释】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闲:限,引申为法度。【译文】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读解】 在《..

    4 古代文学 2025-11-27
  • 信任是前提

    信任是前提【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译文】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一待他们。君子受到..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君子有三变

    君子有三变【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译文】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 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

    3 古代文学 2025-11-27
  • 小人文过饰非

    小人文过饰非【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 关键是..

    10 古代文学 2025-11-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