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纪昀

卷首四 门目

2025-09-02 18:2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 经部一

※易类一

卷二 经部二

※易类二

卷三 经部三

※易类三

卷四 经部四

※易类四

卷五 经部五

※易类五

卷六 经部六

※易类六

卷七 经部七

※易类存目一

卷八 经部八

※易类存目二

卷九 经部九

※易类存目三

卷十 经部十

※易类存目四

卷十一 经部十一

※书类一

卷十二 经部十二

※书类二

卷十三 经部十三

※书类存目一

卷十四 经部十四

※书类存目二

卷十五 经部十五

※诗类一

卷十六 经部十六

※诗类二

卷十七 经部十七

※诗类存目一

卷十八 经部十八

※诗类存目二

卷十九 经部十九

※礼类一 周礼  

卷二十 经部二十

※礼类二 仪礼  

卷二十一 经部二十一

※礼类三 礼记  

卷二十二 经部二十二

※礼类四 三礼通义 通礼 杂礼书  

卷二十三 经部二十三

※礼类存目一 周礼 仪礼  

卷二十四 经部二十四

※礼类存目二 礼记  

卷二十五 经部二十五

※礼类存目三 三礼通义 通礼 杂礼书  

卷二十六 经部二十六

※春秋类一

卷二十七 经部二十七

※春秋类二

卷二十八 经部二十八

※春秋类三

卷二十九 经部二十九

※春秋类四

卷三十 经部三十

※春秋类存目一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春秋类存目二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孝经类

※孝经类存目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五经总义类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五经总义类存目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四书类一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四书类二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四书类存目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乐类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乐类存目

卷四十 经部四十

※小学类一 训诂  

卷四十一 经部四十一

※小学类二 字书  

卷四十二 经部四十二

※小学类三 韵书  

卷四十三 经部四十三

※小学类存目一 训诂 字书  

卷四十四 经部四十四

※小学类存目二 韵书  

卷四十五 史部一

※正史类一

卷四十六 史部二

※正史类二

※正史类存目

卷四十七 史部三

※编年类

卷四十八 史部四

※编年类存目

卷四十九 史部五

※纪事本末类

※纪事本末类存目

卷五十 史部六

※别史类

※别史类存目

卷五十一 史部七

※杂史类

卷五十二 史部八

※杂史类存目一

卷五十三 史部九

※杂史类存目二

卷五十四 史部十

※杂史类存目三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诏令奏议类 诏令 奏议  

卷五十六 史部十二

※诏令奏议类存目 诏令 奏议  

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

※传记类一 圣贤 名人 总录上  

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

※传记类二 总录下 杂录  

卷五十九 史部十五

※传记类存目一 圣贤 名人上  

卷六十 史部十六

※传记类存目二 名人下  

卷六十一 史部十七

※传记类存目三 总录上  

卷六十二 史部十八

※传记类存目四 总录中  

卷六十三 史部十九

※传记类存目五 总录下  

卷六十四 史部二十

※传记类存目六 杂录  

卷六十五 史部二十一

※史钞类

※史钞类存目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载记类

※载记类存目

卷六十七 史部二十三

※时令类

※时令类存目

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地理类一 总志 都会郡县  

卷六十九 史部二十五

※地理类二 河渠 边防  

卷七十 史部二十六

※地理类三 山川 古迹 杂记  

卷七十一 史部二十七

※地理类四 游记 外记  

卷七十二 史部二十八

※地理类存目一 总志  

卷七十三 史部二十九

※地理类存目二 都会郡县上  

卷七十四 史部三十

※地理类存目三 都会郡县下  

卷七十五 史部三十一

※地理类存目四 河渠 边防  

卷七十六 史部三十二

※地理类存目五 山川  

卷七十七 史部三十三

※地理类存目六 古迹 杂记  

卷七十八 史部三十四

※地理类存目七 游记 外记  

卷七十九 史部三十五

※职官类

卷八十 史部三十六

※职官类存目

卷八十一 史部三十七

※政书类一 通制  

卷八十二 史部三十八

※政书类二 典礼 邦计 军政 法令 营建  

卷八十三 史部三十九

※政书类存目一 通制 典礼  

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

※政书类存目二 邦计 军政 法令 营建  

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

※目录类一 经籍  

卷八十六 史部四十二

※目录类二 金石  

卷八十七 史部四十三

※目录类存目 经籍 金石  

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史评类

卷八十九 史部四十五

※史评类存目一

卷九十 史部四十六

※史评类存目二

卷九十一 子部一

※儒家类一

卷九十二 子部二

※儒家类二

卷九十三 子部三

※儒家类三

卷九十四 子部四

※儒家类四

卷九十五 子部五

※儒家类存目一

卷九十六 子部六

※儒家类存目二

卷九十七 子部七

※儒家类存目三

卷九十八 子部八

※儒家类存目四

卷九十九 子部九

※兵家类

卷一百 子部十

※兵家类存目

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法家类

※法家类存目

卷一百二 子部十二

※农家类

※农家类存目

卷一百三 子部十三

※医家类一

卷一百四 子部十四

※医家类二

卷一百五 子部十五

※医家类存目

卷一百六 子部十六

※天文算法类一 推步  

卷一百七 子部十七

※天文算法类二 算书  

※天文算法类存目 推步 算书  

卷一百八 子部十八

※术数类一 数学 占候  

卷一百九 子部十九

※术数类二 相宅相墓 占卜 命书相书 阴阳五行 

卷一百十 子部二十

※术数类存目一 数学 占候  

卷一百十一 子部二十一

※术数类存目二 相宅相墓 占卜 命书相书 阴阳五行 杂技术 

卷一百十二 子部二十二

※艺术类一 书画上  

卷一百十三 子部二十三

※艺术类二 书画下 琴谱 篆刻 杂技  

卷一百十四 子部二十四

※艺术类存目 书画 琴谱 篆刻 杂技  

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

※谱录类 器用 食谱 草木虫鱼 杂物  

卷一百十六 子部二十六

※谱录类存目 器用 食谱 草木虫鱼 杂物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杂家类一 杂学  

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杂家类二 杂考上  

卷一百十九 子部二十九

※杂家类三 杂考下  

卷一百二十 子部三十

※杂家类四 杂说上  

卷一百二十一 子部三十一

※杂家类五 杂说中  

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

※杂家类六 杂说下  

卷一百二十三 子部三十三

※杂家类七 杂品 杂纂 杂编  

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

※杂家类存目一 杂学上  

卷一百二十五 子部三十五

※杂家类存目二 杂学下  

卷一百二十六 子部三十六

※杂家类存目三 杂考  

卷一百二十七 子部三十七

※杂家类存目四 杂说上  

卷一百二十八 子部三十八

※杂家类存目五 杂说中  

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

※杂家类存目六 杂说下  

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

※杂家类存目七 杂品  

卷一百三十一 子部四十一

※杂家类存目八 杂纂上  

卷一百三十二 子部四十二

※杂家类存目九 杂纂中  

卷一百三十三 子部四十三

※杂家类存目十 杂纂下  

卷一百三十四 子部四十四

※杂家类存自十一 杂编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类书类一

卷一百三十六 子部四十六

※类书类二

卷一百三十七 子部四十七

※类书类存目一

卷一百三十八 子部四十八

※类书类存目二

卷一百三十九 子部四十九

※类书类存目三

卷一百四十 子部五十

※小说家类一 杂事上  

卷一百四十一 子部五十一

※小说家类二 杂事下  

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

※小说家类三 异闻 琐语  

卷一百四十三 子部五十三

※小说家类存目一 杂事  

卷一百四十四 子部五十四

※小说家类存目二 异闻 琐语  

卷一百四十五 子部五十五

※释家类

※释家类存目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道家类

卷一百四十七 子部五十七

※道家类存目

卷一百四十八 集部一

※楚辞类

※楚辞类存目

※别集类一

卷一百四十九 集部二

※别集类二

卷一百五十 集部三

※别集类三

卷一百五十一 集部四

※别集类四

卷一百五十二 集部五

※别集类五

卷一百五十三 集部六

※别集类六

卷一百五十四 集部七

※别集类七

卷一百五十五 集部八

※别集类八

卷一百五十六 集部九

※别集类九

卷一百五十七 集部十

※别集类十

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

※别集类十一

卷一百五十九 集部十二

※别集类十二

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

※别集类十三

卷一百六十一 集部十四

※别集类十四

卷一百六十二 集部十五

※别集类十五

卷一百六十三 集部十六

※别集类十六

卷一百六十四 集部十七

※别集类十七

卷一百六十五 集部十八

※别集类十八

卷一百六十六 集部十九

※别集类十九

卷一百六十七 集部二十

※别集类二十

卷一百六十八 集部二十一

※别集类二十一

卷一百六十九 集部二十二

※别集类二十二

卷一百七十 集部二十三

※别集类二十三

卷一百七十一 集部二十四

※别集类二十四

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别集类二十五

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

※别集类二十六

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

※别集类存目一

卷一百七十五 集部二十八

※别集类存目二

卷一百七十六 集部二十九

※别集类存目三

卷一百七十七 集部三十

※别集类存目四

卷一百七十八 集部三十一

※别集类存目五

卷一百七十九 集部三十二

※别集类存目六

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

※别集类存目七

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

※别集类存目八

卷一百八十二 集部三十五

※别集类存目九

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

※别集类存目十

卷一百八十四 集部三十七

※别集类存目十一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别集类存目十二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总集类一

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

※总集类二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总集类三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总集类四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总集类五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总集类存目一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总集类存目二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总集类存目三

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总集类存目四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诗文评类一

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

※诗文评类二

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

※诗文评类存目

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

※词曲类一 词集上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词曲类二 词集下  

卷二百 集部五十三

※词曲类存目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每种书写一篇提要,卷首有圣谕,有表文、职名、凡例,载有全书的撰写过程及编写体例;下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其中经部分十类,附子目九个;史部分十五类,附子目二十六个;子部分十四类,附子目二十六个;集部分五类,附子目五个,共六十二个子目。每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子目间有按语,可以说明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流派、相互关系及划分类目的理由。由于每种书目下都有提要、作者生平、著述渊源、著录卷数、版本、内容评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乾隆以前历代的经籍,对后世学者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有重要帮助,因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清代有多种版本。现通用有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的武英殿本,附有《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及《四库书目索引》,另有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了浙江翻刻武英殿本,改名《四库全书总目》,是目前的最佳本。

猜你喜欢

  • 表文

    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为奉敕编纂《四库全书》,告成,谨奉表上进者。伏以天玑甄度,书林占五纬之祥;帝镜悬光,艺苑定千秋之论。立纲维于鳌极,函列云珠;媲删述于龙蹲,契昭虹玉。理符心矩,絜三古以垂谟;道叶神枢..

    24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2025-09-08
  • 恭纪

    钦惟我皇上稽古右文,恩教稠叠。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告成。特命如内廷四阁所藏缮写全册,建三阁于江浙两省。谕令士子愿读中秘书者,就阁广为传写,所以嘉惠艺林,恩至渥、教至周也。四库卷帙繁多,嗜古者未及..

    19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2025-09-08
  • 职名

    钦定《四库全书》勘阅缮校诸臣职名正总裁皇六子多罗质郡王臣永 瑢皇八子多罗仪郡王臣永 璇皇十一子臣永 瑆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管吏部刑部事翰林院掌院学士臣刘统勋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工..

    19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2025-09-08
  • 圣谕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奉上谕:朕稽古右文,聿资治理,几余典学,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巨者羽翼经训,垂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即在识小之徒,专门撰述,细及名物象数,兼综条贯,各自成家,亦莫..

    23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2025-09-08
  • 凡例二十则

    一、是书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然每进一编,必经亲览;宏纲巨目,悉禀天裁。定千载之是非,决百家之疑似。权衡独运,衮钺斯昭。睿鉴高深,迥非诸臣管蠡之所及;随时训示,旷若发蒙。八载以来,不能一一殚记,谨录历..

    2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2025-09-08
  • 卷二百 集部五十三

    ○词曲类存目△《寿域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杜安世撰。安世字寿域,京兆人。黄昇《花庵词选》又谓名寿域,字安世。未知孰是。《书录解题》载《寿域词》一卷。其事迹本末陈振孙已谓未详。集内各调皆不载原题,..

    3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词曲类二△《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吴文英撰。文英字君特,梦窗其自号也。庆元人。所着词有甲、乙、丙、丁四稿。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复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附..

    2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

    ○词曲类一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特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耳。然三百篇变而古诗,古诗变而近体,近体变而词,词变而曲,层累而降,莫知其然。究厥渊源,实亦乐府之馀音,风人之末派。其于文..

    2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

    ○诗文评类存目△《乐府古题要解》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吴兢撰。兢有《贞观政要》,已着录。考《崇文总目》载《古乐府古题要解》共十二卷。晁公武《读书志》称兢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词凡十卷。又于传记及..

    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

    ○诗文评类二△《文说》一卷(永乐大典本)元陈绎曾撰。绎曾字伯敷。《元史》附见《儒学传》,作处州人。而《吴兴续志》亦载其名,盖家本括苍,而侨居苕水者也。至顺中,官至国子监助教。尝从学于戴表元,而与陈旅友..

    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诗文评类一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锺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

    2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总集类存目四△《萧氏世集》(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萧伯升编。伯升字孟昉,泰和人。是集皆录其先世诗文,曰《正固先生集》,诗文各一卷,萧岐撰。岐字尚仁,洪武初以贤良徵,授潭府左长史,改平凉训导。自..

    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总集类存目三△《今文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鑛撰。鑛有《孙月峰评经》,已着录。是编裒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凡三十一人。并撮其姓氏、爵里于卷前。其前七卷称《今文选》,后五卷称《续选》..

    5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总集类存目二△《浙元三会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守阯编。守阯有《碧川文选》,已着录。是书乃以浙江解元同仕于朝者邀为文会。其六元文会始于成化六年,范理、商辂、姚夔、杨守陈、卢楷及守阯也。至成..

    2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总集类存目一△《文选句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着录。案摘句为图,始于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杨乘等七十八人为客。主分六派,客亦各有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格..

    2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总集类五△《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于宋,用真德秀《文章正宗》例。而睿鉴精深,别裁至当,不同德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

    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总集类四△《乾坤清气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偶桓编。桓字武孟号海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是集录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该金、宋之..

    6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总集类三△《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内府藏本)金元好问编。好问有《续夷坚志》,已着录。是集录金一代之诗,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馀分为十集,以十干纪之,辛集目录旁注别起二字,其..

    6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

    ○总集类二△《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前有张叔椿《序》云:岁己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锓木,以广其传..

    5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总集类一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着作之渊薮矣。《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

    2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