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五十二卷

舆图部汇考十

晋一

武帝平吴,地兼秦汉,置十九州、部刺史。元帝中兴江左九州,才有其二,士民南渡者,悉因旧号,各置牧守。按《晋书地理志》:

司州 按禹贡豫州之地。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郡凡七。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魏氏即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晋仍居魏都,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河南郡 汉置。统县十二,户一十一万四千四百。置尹。

洛阳 置尉。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河南 周东都王城郏鄏也。

巩 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

河阴

新安 函谷关所居。

成皋 有关,郑之武牢。

缑氏 有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阳城有鄂阪关。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新城有延寿关。故戍蛮子之国。

陆浑 故蛮子国,楚庄王伐陆浑是也。

梁 战国时谓为南梁,别少梁也。

阳翟

荥阳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八,户三万四千。

荥阳 地名敖,秦置敖仓者。

京 郑太叔段所居。

密 故周畿内。

卷 有博浪长沙,张良击秦始皇处。

阳武

苑陵

中牟 六国时,赵献侯都。

开封 宋蓬池在东北,或曰蓬泽。

弘农郡 汉置。统县六,户一万四千。

弘农 本函谷关。汉武帝迁于新安县。

湖 故曰胡,汉武更名湖。

陕 故虢国,周分陕东西,二相主之。

宜阳

黾池

华阴 华山在县南。

上洛郡 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统县三,户万七千。

上洛 峣关在县西北。

商 秦相卫商鞅邑。

卢氏 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平阳郡 故属河东,魏分立。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

平阳 旧尧都。侯国。

杨 故杨侯国。

端氏 韩、魏、赵既为诸侯,以端氏封晋君也。

永安 故霍伯国。霍山在东。

蒲子

狐讘

襄陵 公国相。

绛邑 晋武公自曲沃徙此。

濩泽 析城山在西南。

临汾 公国相。

北屈 壶口山在东南。有南屈,故称北。

皮氏 故耿国

河东郡 秦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五百。

安邑 旧舜都。

闻喜 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垣 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

汾阳 公国相。

大阳 吴山在西。周武王封西周太伯后于此。猗氏古猗顿城。

解 有盐池。

蒲坂 有历山,舜所耕也。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

河北

汲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

汲 有铜关。

朝歌 纣所都。

共 故国。北山,淇水所出。

林虑

获嘉 故汲新中乡。汉武帝行过时,获吕嘉首,因改名。

脩武 晋所启南阳,秦改名脩武。

河内郡 汉置。统县九,户五万二千。

野王 太行山在西北。

州 故晋邑。

怀

平皋 邢侯自襄国徙此。

河阳

沁水

轵 故周原邑。

山阳

温 故国也,苏忿生封。

广平郡 魏置。统县十五,户三万五千二百。

广平

邯郸 秦置为郡

易阳

武安

襄国 故邢侯国都。

南和

曲梁

列人

肥乡

临水

广年 侯相。

斥漳

平恩

阳平郡 魏置。统县七,户五万一千。

元城 汉元后生邑。

馆陶

清泉

发于

东武阳

阳平

乐平

魏郡 汉置。统县八,户四万七百。

邺 魏武受封居此。

长乐

魏县

斥丘

安阳

荡阴

内黄 黄池在西。

黎阳 故黎侯国。

顿丘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

顿丘

繁阳

阴安

永嘉后,司州沦没刘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兖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兖州 按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其一也。周礼:河东曰兖州。元命包:五星流为兖州。兖,瑞也,信也。又云:盖取兖水以名焉。汉武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兖州,自此不改。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陈留国 汉置。统县十,户三万。魏武帝封。

小黄

浚仪 有鸿沟,汉高祖项羽欲分处。

封丘

酸枣 乌巢地在东南。

济阳

长垣 故匡城,孔子所厄也。

雍丘 故杞国。

尉氏

襄邑

外黄

濮阳国 故属东郡,晋初分东郡置。统县四,户二万一千。

濮阳 古昆吾国。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既而投此水。公国相。

廪丘 公国相。有羊角城。

白马 有瓠子堤。

鄄城 公国相。

济阳郡 汉置。统县九,户七千六百。

定陶 汉高帝封彭越为梁王,都此。

乘氏 故侯国。

句阳

离狐

宛句

己氏

成武 有楚丘亭

单父 故侯国。

城阳 舜所渔,尧冢在西。

高平国 故属梁国,晋初置。统县七,户三千八百。

昌邑 侯相。有甲父亭。

钜野 鲁获麟所。

方与

金乡

陆湖

高平 侯国。

南平 阳侯国。有漆亭。

任城国 汉置。统县三,户一千七百。

任城 古任国。

亢父

东平国 汉置。统县七,户六千四百。

须昌

寿张 有蚩尤祠。

无盐

富城

东平陆

刚平

济北国 汉置。统县五,户三千五百。

卢 扁鹊所生。县西有石门。

临邑

东阿

谷城 有乌下聚。

蛇丘 有下灌亭。

泰山郡 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

奉高 西南有明台。

博 有龟山。

南武城

梁父 侯国。有菟裘聚。

山茌 茌山在东北。

新泰 故曰平阳。

南武阳 有颛臾城。

莱芜 有原山。

东牟 故牟国。

钜平 有阳关亭。

惠帝之末,兖州阖境沦没石勒。后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是时遗黎南渡,元帝侨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郤鉴为刺史,寄居广陵,置濮阳、济阴、高平、太山等郡。后改为南兖州,或还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阳。后始割地为境,常居广陵,南与京口对岸。咸康四年,于北谯界立陈留郡。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属南兖州。

豫州 按禹贡为荆河之地。周礼: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以南阳属荆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郡,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

颍川 郡秦置。统县九,户一万八千三百。

许昌 汉献帝都许。魏禅,徙都洛阳,许宫室武库存焉,改为许昌。

长社

颍阴

临颍 公国相。

邵陵 公国相。

𨻳陵 公国相。

新汲

长平

汝南郡 汉置。统县十五,户一万一千五百。

新息

南安阳

安成 侯相。

慎阳

北宜春

朗陵

阳安 故江国。有江亭。

上蔡

平舆 故沈子国。有沈亭。

定颍

濯阳

南顿

汝阳

吴房 故房子国。

西平 故柏国。有龙泉,水可用淬刀剑。

襄城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七,户一万八千。

襄城 侯相。有西不羹城。

繁昌 魏文受禅于此。

定陵 侯相。

父 城侯相。

昆阳 公国相。

舞阳 宣帝始封此邑。

汝阴郡 魏置郡,后废,泰始二年复置。统县八,户八千五百。

汝阴 故胡子国。

慎 故羌邑。

原鹿

固始

鲖阳

新蔡

宋 侯相。

褒信

梁国 汉置。统县十二,户一万三千。

睢阳 春秋时宋都。

下邑 有砀山,山有文石。

宁陵 故葛伯国。

谷熟

陈县

长平

阳夏

武平

苦东 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

沛国 汉置。统县九,户五千九十六。

沛 汉高祖所起处。

竺邑

符离

杼秋

谯郡 魏置。统县七,户一千。

城父

山桑

龙亢

鲁郡 汉置。统县七,户二千五百。

鲁 曲阜之地,鲁侯伯禽所居。

汶阳

邹 有绎山。

番 故小邾子国。

薛 奚仲所封。

公丘

弋阳郡 魏置。统县七,户一万六千七百。

西阳 故弦子国。

蕲春

西陵

期思

弋阳

安丰郡 魏置。统县五,户一千一百。

安风

𩁹娄

安丰 侯相。

松滋 侯相。

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分梁国立陈郡,分汝南立南顿。永嘉之乱,豫州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以春谷县侨立襄城郡及繁昌县。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杨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宁康元年,移镇姑孰。孝武改蕲春县为蕲阳县,因新蔡县人于汉九江王黥布旧城置南新蔡郡,属南豫州。又于汉庐江郡之南部置晋熙郡。

冀州 按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为冀州,历后汉至晋不改。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二,户三十二万六千。

赵国 汉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

房子

元氏

平棘

高邑 公国相。

中丘

柏人

平乡

下曲阳 故鼓子国。

钜鹿国 秦置。统县二,户一万四千。

廮陶

钜鹿

安平国 汉置。统县八,户二万一千。

信都

下博

武邑

武遂

观津 侯相。

扶柳

广宗 侯相。

平原国 汉置。统县九,户三万一千。

平原

高唐

茌平

博平

聊城

安德

西平昌

般放

乐陵国 汉置。统县五,户三万三千。

厌次

阳信

漯沃

新乐

乐陵 有都尉居。

勃海郡 汉置。统县十,户四万。

南皮

东光

浮阳

饶安

高城

重合

东安陵

广川 侯相。

阜城

章武国 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一万三千。

东平野

文安

章武

束州

河间国 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七千。

乐城 侯相。

武垣

鄚 侯相。

易城

中水

成平

高阳国 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七千。

博陆

高阳

北新城 侯相。

蠡吾

博陵国 汉置。统县四,户一万。

安平

饶阳

南深泽

安国

清河国 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二千。

清河

东武城

绎幕 侯相。

贝丘

中山国 汉置。统县八,户三万二千。

卢奴

魏昌

新韨

安喜

蒲阴

望都

唐县

北平

常山郡 汉置。统县八,户二万四千。

真定

石邑

井陉

上曲阳 恒山在县西北,有坂号飞狐口。蒲吾

南行唐

灵寿

九门 侯相。

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勒以太兴二年僭号于襄国,称赵。后为慕容隽所灭,慕容氏又为苻坚所灭。孝武太元八年,坚败,其地入慕容垂。垂僭号于中山,是为后燕。后燕卒灭于魏。

幽州 按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与六国俱称王。及秦灭燕,以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汉高帝分上谷置涿郡。武帝置十三州,幽州依旧名不改。其后开东边,置元菟、乐浪等郡,亦皆属焉。元凤元年,改燕曰广阳郡。幽州所部凡九郡,至晋不改。幽州统郡国七,县三十四,户五万九千二十。

范阳国 汉置涿郡。魏文更名范阳郡。武帝置国,封宣帝弟子绥为王。统县八,户一万一千。

涿

良乡

方城

长乡

故安

范阳

容城 侯相。

燕国 汉置,孝昭改为广阳郡。统县十,户二万九千。

安次 侯相。

昌平

军都 有关。

广阳

安国 国相。蜀主刘禅封此县公。

泉州 侯相。

雍奴

狐奴

北平郡 秦置。统县四,户五千。

徐无

土垠

俊靡

无终

上谷郡 秦置,郡在谷之上头,故因名焉。统县二,户四千七百。

沮阳

居庸

广宁郡 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居。统县三,户三千九百三十。

下洛

涿鹿

代郡 秦置。统县四,户三千四百。

广昌

平舒

富城

辽西郡 秦置。统县三,户二千八百。

阳乐

肥如

海阳

惠帝之后,幽州没于石勒。及穆帝永和五年,慕容隽僭号于蓟,是为前燕。七年,隽移都于邺。隽死,子炜为苻坚所灭。坚败,地复入慕容垂,是为后燕。垂死,宝迁于和龙。

平州 按禹贡冀州之域,于周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并擅据辽东,东夷九种皆服事焉。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元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元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六千一百。

昌黎郡 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置郡。统县二,户九百。

昌黎

宾徒

辽东国 秦立为郡。汉光武以辽东等属青州后,还幽州。统县八,户五千四百。

襄平 东夷校尉所居。

居就

乐就

安市

西安平

新昌

力城

乐浪郡 汉置。统县六,户三千七百。

朝鲜 周封箕子地。

屯有

浑弥

遂城 秦筑长城之所起。

镂方

驷望

元菟郡 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三百。

高句丽

望平

高显

带方郡 公孙度置。统县七,户四千九百。

带方

列口

南新

长岑

提奚

含资

海冥

平州初置,以慕容廆为刺史,遂属永嘉之乱,廆为众所推。及其孙隽移都于蓟。其后慕容垂子宝又迁于和龙,自幽州至于庐漙镇以南地入于魏。慕容熙以幽州刺史镇令支,青州刺史镇新城,并州刺史镇凡城,营州刺史镇宿军,冀州刺史镇肥如。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并州刺史镇白狼。后为冯跋所篡,跋僭号于和龙,是为后燕,卒灭于魏。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图书学大辞典》序

    图书浩瀚,观者望洋。使无适宜之方法分析整理,则其功用莫由彰显,是无异于沉珠于渊,埋于玉山也。欧美各国,教育发达,科学迈进,推其奏效之原,则以图书之贡献极为伟大,故图书馆之建设,宛若星罗棋布。各级学校有..

    20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谈谈图书馆员的生活

    我常常想到《庄子》上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一段意思。大凡个人的事,还是望个人去办理清楚;如自己办不到,而想推之于他人,是不可能的。照这样说来,图书馆事业在目前..

    16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普通图书编目法》序

    编目工作在图书馆事务中,比较专门而繁复,不但须有相当之训练与经验之人担任之,并须有一定之规则共相遵守,方能前后一致,可免分歧。言中国图书编目法而有专书者,唯杜定友氏之《目录学》,裘开明君之《中国图书编..

    23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我对于文华图书科季刊的几种希望

    月来筹备渴望出版之《文华图书科季刊》,竟于今日发刊矣。这刊物,纯粹是由文华图书科现在肄业的同学之心血研究的结果。我们同学才走近图书馆学的宫墙,尚未睹宗庙之美,百宫之富。所得既少,价值又小,讵堪笔著于书..

    18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第一百八十八卷

    第一百八十八卷目录 草木异部纪事 草木异部杂录庶徵典第一百八十八卷草木异部纪事《水经注》:大騩即具茨山也,黄帝登具茨之山,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帝王世记》:尧时有草荚生庭,每月朔旦生一荚,至月..

  • 第一百八十七卷

    第一百八十七卷目录 草木异部艺文二迎华观瑞莲赋 元陈樵瑞莲赋 刘诜河南瑞麦颂赵允迪蒋氏异瓜辨 明方孝孺嘉禾颂 解缙嘉禾颂 前人瑞麦颂 前人芝颂王直并蒂莲诗序 薛瑄潞州嘉禾记 李达瑞麦赋 陆深嘉禾赋 沈鲤瑞莲赋申..

  • 第一百八十六卷

    第一百八十六卷目录 草木异部总论王充论衡〈是应篇〉 草木异部艺文一为纳言姚璹等贺瑞桃表 唐李峤为百寮贺瑞笋表 前人为凤阁侍郎李元素进冬椹表前人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 陈子昂皇太子贺天后芝草表 崔融皇太子贺..

  • 第一百八十五卷

    第一百八十五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四明〈太祖一则 洪武八则 成祖永乐十则 仁宗洪熙一则 宣宗宣德五则 英宗正统七则 代宗景泰三则 英宗天顺六则 宪宗成化十四则 孝宗弘治十三则 武宗正德十二则 世宗嘉靖三十四则 穆宗..

  • 第一百八十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三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九则 高宗显庆一则 中宗嗣圣二则 神龙一则 景龙三则 睿宗景云一则 元宗先天一则 开元十七则 天宝八则 肃宗至德一则 乾元一则 上元一则 代宗宝应一则 永..

  • 第一百八十三卷

    第一百八十三卷目录 草木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春秋纬〈说题辞 感精符〉礼纬〈斗威仪〉孝经纬〈援神契〉淮南子〈天文训〉大戴礼〈明堂篇〉汉书〈五行志〉宋书〈符瑞志〉珍珠船〈芝草〉管窥辑要〈草木生异状占 草木..

  • 第一百八十二卷

    第一百八十二卷目录 蝗灾部艺文一谏捕蝗疏唐韩思复淄青蝗旱赈恤编制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宋苏轼发蝗虫赴尚书省状朱熹御笔回奏状 前人丙子芒种谢麦禳蝗青词 真德秀诸庙禳蝗祝文前人祭飞蝗文金元好问乌蝗纪异明梁云构..

  • 第一百八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一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四金〈太宗天会一则 熙宗皇统二则 海陵正隆二则 世宗大定五则 章宗明昌一则 泰和二则 宣宗贞祐二则 兴定二则 哀宗正大一则〉元〈世祖中统二则 至元二十则 成宗元贞二则 大德十一则 武..

  • 第一百八十卷

    第一百八十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三宋〈文帝元嘉一则〉梁〈武帝大同一则〉北魏〈高宗兴安一则 兴光一则 太安一则 和平一则 高祖太和七则 世宗景明二则 正始二则 永平一则 延昌一则 肃宗熙平一则〉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则〉..

  • 第一百七十九卷

    第一百七十九卷目录 蝗灾部汇考一诗经〈小雅大田章〉礼记〈月令〉山海经〈东山经〉汉书〈五行志〉后汉书〈五行志注〉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虫占〉 蝗灾部汇考二周〈桓王三则 庄王一则 襄王二则 定王三则 灵王一则..

  • 第一百七十八卷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录 虫豸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后汉书〈五行志〉管窥辑要〈蛇占 异蛇占 杂虫占 军中虫蚁占〉田家五行〈论祥瑞 杂虫占〉 虫豸异部汇考二周〈惠王二则 庄王一则 匡王一则〉汉〈武帝元..

  • 第一百七十七卷

    第一百七十七卷目录 鳞介异部艺文一青龙赋魏缪袭龙瑞赋 刘劭为始兴王上毛龟表 梁刘潜上毛龟启 陈江总贺常州龙见表唐许敬宗为杭州刺史崔元将献绿毛龟表 李峤皇太子贺白龙见表崔融为扬州李长史作千秋节进毛龟 萧颖士漳..

  • 第一百七十六卷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录 鳞介异部汇考一礼记〈月令〉孝经纬〈援神契〉山海经〈西山经〉汉书〈五行志〉淮南子〈天文训〉后汉书〈五行志〉宋书〈符瑞志〉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龙占 龟鱼占 异鱼占 军中鳞变异占〉 鳞介..

  • 第一百七十五卷

    第一百七十五卷目录 鼠异部汇考一京房易飞候〈鼠异〉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蛇占〉田家五行〈论祥瑞〉田家杂占〈鼠〉 鼠异部汇考二周〈简王一则 敬王二则〉汉〈昭帝元凤一则 成帝建始一则〉晋〈武帝泰康一则 惠帝..

  • 第一百七十四卷

    第一百七十四卷目录 犬异部汇考一山海经〈大荒西经〉汉书〈五行志〉管窥辑要〈犬占〉田家五行〈论祥瑞〉 犬异部汇考二汉〈文帝一则 景帝一则 成帝河平一则 鸿嘉一则〉后汉〈灵帝熹平一则〉晋〈武帝太康一则 惠帝元康..

  • 第一百七十三卷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录 牛异部汇考一汉书〈五行志〉春秋纬〈潜潭巴〉魏书〈灵徵志〉管窥辑要〈牛占〉田家杂占〈论祥瑞〉 牛异部汇考二周〈定王一则 简王一则 敬王二则 东周君一则〉汉〈景帝一则〉后汉〈明帝永平一则 章..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