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 陈梦雷

坤舆典第八十八卷

舆图部汇考四十六

辽一

辽自太祖起临潢,太宗并幽蓟,凡置府六、州百五十六、县二百九。

按《辽史地理志》: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黄龙,北带潢水,泠陉屏右,辽河堑左。高原多榆柳,下湿饶蒲苇。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至唐,大贺氏蚕食扶馀、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馀里。贞观三年,以其地置元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达稽部曰峭落州,纥便部曰弹汗州,独活部曰无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连州,苪奚部曰徒河州,坠斤部曰万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大贺氏窟哥为使持节十州军事。分州建官,盖昉于此。迨于五代,辟地东西三千里。遥辇氏更八部曰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属县四十有一。每部设刺史,县置令。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 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涞流河自西北南流,绕京三面,东入于曲江,其北东流为按出河。又有御河、沙河、黑河、潢河、鸭子河、他鲁河、狼河、苍耳河、辋子河、胪朐河、阴凉河、潴河、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盐泺、百狗泺、大神淀、马盂山、兔儿山、野鹊山、盐山、凿山、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屈劣山、勒得山,唐所封大贺氏勒得王有墓存焉。户三万六千五百,辖军、府、州、城二十五,统县十:

临潢县 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地宜种植。户三千五百。

长泰县 本渤海国长平县民,太祖伐大諲撰,先得是邑,迁其人于京西北,与汉民杂居。户四千。定霸县 本扶馀府强师县民,太祖下扶馀,迁其人于京西,与汉人杂处,分地耕种。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长宁宫。户三千。

保和县 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被龙州,尽徙富利县人散居京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悯宫。户四千。

潞县 本幽州潞县民,天赞元年,太祖破蓟州,掠潞县民,布于京东,与渤海人杂处。隶崇德宫。户三千。

易俗县 本辽东渤海之民,太平九年,大延琳结构辽东夷叛,围守经年,乃降,尽迁于京北,置县居之。是年,又徙渤海叛人家属置焉。户一千。

迁辽县 本辽东诸县渤海人,大延琳叛,择其谋勇者置之左右。后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属于京东北,故名。户一千。

渤海县 本东京人,因叛,徙置。

兴仁县 开泰二年置。

宣化县 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徙其民居京之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悯宫。户四千。

上京 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天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天赞。起三大殿:曰开皇、安德、五銮。中有历代帝王御容,每月朔望、节辰、忌日,在京文武百官并赴致祭。又于内城东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是岁太祖崩,应天皇后于义节寺断腕,寘太祖陵。即寺建断腕楼,树碑焉。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煦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太宗诏蕃部并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因改皇都为上京。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门,东曰迎春,曰雁儿;南曰顺阳;西曰金凤,曰西雁儿;曰南福。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正南街东,留守司衙,次盐铁司,次南门,龙寺街。南曰临潢府,其侧临潢县。县西南崇孝寺,承天皇后建。寺西长泰县,又西天长观。西南国子监,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又西北安国寺,太宗所建。寺东齐天皇后故宅,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其南真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曲院,瞻国、省司二仓,皆在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对。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并肆。东门之北潞县,又东南兴仁县。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驿西南临潢驿,以待夏国使。驿西福先寺,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西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周广顺中,胡峤《记》曰:上京西楼,有邑屋市肆,交易无钱而用布。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抵、儒、僧尼、道士。中国人并、汾、幽、蓟为多。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度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唐于契丹尝置饶乐,今渤海人居之。五十里保和馆,度黑水河,七十里宣化馆,五十里长泰馆。馆西二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又四十里至临潢府,自过崇信馆乃契丹旧境,其南奚地也。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临潢西北二百馀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馀即有坚冰。

祖州天成军, 上,节度。本辽右八部世没里地。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后因建城,号祖州。以高祖昭烈皇帝、曾祖庄敬皇帝、祖考简献皇帝、皇考宣简皇帝所生之地,故名。城高二丈,无敌棚,幅员九里。门,东曰望京,南曰大夏,西曰液山,北曰兴国。西北隅有内城。殿曰两明,奉安祖考御容;曰二仪,以白金铸太祖像;曰黑龙,曰清秘,各有太祖微时兵仗器物及服御皮毳之类,存之以示后嗣,使勿忘本。内南门曰兴圣,凡三门,上有楼阁,东西有角楼。东为州廨及诸官廨舍,绫锦院,班院祗候蕃,汉、渤海三百人,供给内府取索。东南横街,四隅有楼对峙,下连市肆。东长霸县,西咸宁县。有祖山,山有太祖天皇帝庙,御靴尚存。又有龙门、黎谷、液山、液泉、白马、独石、天梯之山。水则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皆在州西五里。天显中太宗建,隶弘义宫。统县二、城一:

长霸县 本龙州长平县民,迁于此。户二千。咸宁县 本长宁县。破辽阳,迁其民置。户一千。越王城 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吐浑,俘其民放牧于此,因建城。在州东南二十里。户一千。

怀州奉陵军 上,节度。本唐归诚州。太宗行帐放牧于此。天赞中,从太祖破扶馀城,下龙泉府,俘其人,筑寨居之。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太祖崩,葬西山,曰怀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是年,有骑十馀,猎于祖州西五十里大山中,见太宗乘白马,独追白狐,射之,一发而毙;忽不见,但获狐与矢。是日,太宗崩于滦城。后于其地建庙,又于州之凤凰门绘太宗驰骑贯狐之像。穆宗被害,葬怀陵侧,建凤凰殿以奉焉。有清凉殿,为行幸避暑之所。皆在州西二十里。隶永兴宫。统县二:

扶馀县 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馀县降户于此,世宗置县。户一千五百。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撰,迁民于此,世宗置县。户一千。

庆州元宁军 上,节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险峻。穆宗建城,号黑河州,每岁来幸,射虎障鹰,军国之事多委大臣,后遇弑于此。以地苦寒,统和八年,州废。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貌异常,有武略,力敌百人,众推为王。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二百里。庆云山,本黑岭也。圣宗驻跸,爱羡曰:吾万岁后,当葬此。兴宗遵遗命,建永庆陵。有望仙殿、御容殿。置蕃、汉守陵二千户,并隶大内都总管司。在州西二十里。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岭、馒头山、兴国湖、辖失泺、黑河。景福元年复置,更隶兴圣宫。统县三:

元德县 本黑山黑河之地。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户六千。

孝安县。

富义县 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重熙元年降义丰县,后更名。隶弘义宫。

泰州德昌军 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禦,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黑鼠穴居,肤黑,吻锐,类鼠,故以名。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二:

乐康县 倚郭。

兴国县 木山前之民,因罪配递至此,兴宗置县。户七百。

长春州韶阳军 下,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兴宗重熙八年置。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一:

长春县 木混同江地。燕、蓟犯罪者流配于此。户二千。

乌州静安军 刺史。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辽北大王拨刺占为牧,建城,后官收。隶兴圣宫。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统县一:

爱民县 拨刺王从军南征,俘汉民置于此。户一千。

永州永昌军 观察。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于此置南楼。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太祖援石晋主中国,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因移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于诸部。又有高淀山、柳林淀,亦曰马淀。隶彰悯宫。统县三:

长宁县 本显德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户四千五百。

义丰县 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户一千五百。

慈仁县 太宗以皇子只撒古亡,置慈州坟西。重熙元年,州废,改今县。户四百。

仪坤州启圣军 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应天皇后建州。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以所生之地置州。州建启圣院,中为仪宁殿,太祖天皇帝、应天地皇后银像在焉。隶长宁宫。统县一:

广义县 本回鹘部牧地。应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州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来远县,十三年并入。户二千五百。

龙化州兴*** 下,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太祖于此建东楼。唐天复二年,太祖为迭烈部夷离菫,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明年,伐女直,俘数百户实焉。天祐元年,增修东城,制度颇壮丽。十三年,太祖于城东金铃冈受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大显元年,崩于东楼。太宗升节度。隶彰悯宫,兵事属北路女直兵马司。刺史州一,未详。统县一:

龙化县 太祖东伐女直,南掠燕、蓟,所俘建城置邑。户一千。

降圣州开*** 下,刺史。本大部落东楼之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状,貌甚丰美,异兽十二随之。中有黑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遂生太宗。时黑云覆帐,火光照室,有声如雷,诸部异之。穆宗建州。四面各三十里,禁樵采放牧。先属延昌宫,后隶彰悯宫。统县一:

永安县 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建县。户八百。

饶州匡义军 中,节度。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太祖完葺故垒。有潢河、长水泺、没打河、青山、大福山、松山。隶延庆宫。统县三:

长乐县 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

临河县 本丰永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于潢水之曲。户一千。

安民县 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户一千。

头下军州 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徽州宣德军 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媵臣万户,在宜州之北二百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里。节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户一万。

成州长庆军 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户四千。

懿州广顺军 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三百里,因建州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四千。

渭州高阳军 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建。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户一千。

壕州 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户六千。

原州 本辽东北安平县地。显州东北三百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五百。福州 国舅萧宁建。南征俘掠汉民,居北安平县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户三百。

横州 国舅萧克忠建。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户二百。

凤州 槁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四千。遂州 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户五百。

丰州 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五百。

顺州 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一千。

闾州 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户一千。

松山州 本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户五百。

豫州 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户五百。宁州 本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三百。

边防城

辽国西北界防边城,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资丁赋。具列如左:

静州 观察。本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

镇州 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选诸部族二万馀骑充屯军,专捍禦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馀户,分居镇、防、维二州。东南至上京三千馀里。

维州 刺史。

防州 刺史。

河董城 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高州界女直常为盗,劫掠行旅,迁其族于此。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静边城 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每入为盗建城,置兵千馀骑防之。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皮被河城 地控北边,置兵五百于此防托。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胪朐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招州绥远军 刺史。开泰三年以女直户置。隶西北路招讨司。

塔懒主城 大康九年置。在胪朐河。

东京道

东京辽阳府 本朝鲜之地。周武王释箕子囚,去之朝鲜,因以封之。作八条之教,尚礼义,富农桑,外户不闭,人不为盗。传四十馀世。燕属真番、朝鲜,始置吏、筑障。秦属辽东外徼。汉初,燕人满王故空地。武帝元封三年,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元菟四郡。后汉出入青、幽二州,辽东、元菟二郡,沿革不常。汉末为公孙度所据,传子康;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魏灭之。晋陷高丽,后归慕容垂;子宝,以勾丽王安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辽东京本此。唐高宗平高丽,于此置安东都护府;后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娄之东牟山。武后万岁通天中,为契丹尽忠所逼,有乞乞仲象者,度辽水自固,武后封为震国公。传子祚荣,建都邑,自称震王,并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中宗赐所都曰忽汗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彝震,僭号改元,拟建宫阙,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辽东盛国。忽汗州即故平壤城也,号中京显德府。太祖建国,攻渤海,拔忽汗城,俘其王大諲撰,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图欲为人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禦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东曰迎阳,东南曰韶阳,南曰龙原,西南曰显德,西曰大顺,西北曰大辽,北曰怀远,东北曰安远。宫城在东北隅,高三丈,具敌楼,南为三门,壮以楼观,四隅有角楼,相去各二里。宫墙北有让国皇帝御容殿。大内建二殿,不置宫嫔,唯以内省使副、判官守之。《大东丹国新建南京碑铭》,在宫门之南。外城谓之汉城,分南北市,中为看楼;晨集南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大悲寺;驸马寺,铁幡竿在焉;赵头陀寺;留守衙;户部司;军巡院,归化营军千馀人,河、朔亡命,皆籍于此。东至北乌鲁虎克四百里,南至海边铁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县海口三百六十里,北至挹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东、西、南三面抱海。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西南流为大口,入于海;东梁河自东山西流,与浑河合为小口,会辽河入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沙河出东南山西北流,径盖州入于海。有蒲河;清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芊泺,水多蓒芊之草;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焉,俗称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泉出其中,取之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横山。天显十三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户四万六百四。辖州、府、军、城八十七。统县九:

𨖚阳县 本渤海国金德县地。汉浿水县,高丽改为勾丽县,渤海为常乐县。户一千五百。

仙乡县 本汉辽队县,渤海为永丰县。《神仙传》云:仙人白仲理能炼神丹,点黄金,以救百姓。户一千五百。

鹤野县 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鹤来归,集于华表柱,以咮画表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虽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户一千二百。

析木县 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户一千。紫蒙县 本汉镂芳县地。后拂涅国置东平府,领蒙州紫蒙县。后徙辽城,并入黄岭县。渤海复为紫蒙县。户一千。

兴𨖚县 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遂定今名。户一千。

肃慎县 以渤海户置。

归仁县

顺化县

开州 镇***,节度。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有宫殿。都督庆、盐、穆、贺四州事。故县六:曰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皆废。叠石为城,周围二十里。唐薛仁贵征高丽,与其大将温沙门战熊山,擒善射者于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废。圣宗伐新罗还,周览城基,复加完葺。开泰三年,迁双、韩二州千馀户实之,号开封府开远军,节度;更名镇***。隶东京留守,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州三、县一:

开远县 本栅城地,高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𨖚初废。圣宗东讨,复置以军额。民户一千。

盐州 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州、龙河,皆废。户三百。隶开州。相去一百四十里。

穆州 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岐、顺化、美县,皆废。户三百。隶开州。东北至开州一百二十里。统县一:

会农县。

贺州 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皆废。户三百。隶开州。

定州,保宁军。高丽置州,故县一,曰定东。圣宗统和十三年升军,迁辽西民实之。隶东京留守司。统县一:

定东县 高丽所置,辽徙辽西民居之。户八百。

保州宣义军 节度。高丽置州,故县一,曰来远。圣宗以高丽王询擅立,问罪不服,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统和末,高丽降,于此置榷场。隶东京统军司。统州、军二,县一:

来远县 初徙辽西诸县民实之,又徙奚、汉兵七百防戍焉。户一千。

宣州定远军 刺史。开泰三年徙汉户置。隶保州。怀化军,下,刺史。开泰三年置。隶保州。

辰州奉*** 节度。本高丽盖牟城。唐太宗会李世绩攻破盖牟城,即此。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井邑骈列,最为冲会。辽徙其民于祖州。初曰长平军。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统县一:

建安县。

卢州元德军 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皆废。户三百。在京东一百三十里。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熊岳县 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

来远城 本熟女直地。统和中伐高丽,以燕军骁猛,置两指挥,建城防戍。兵事属东京统军司。

铁州建武军 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州,故县四:位城、河端、苍山、龙珍,皆废。户一千。在京西南六十里。统县一:

汤池县。

兴州中兴军 节度。本汉海宜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盛吉、蒜山、铁山,皆废。户二百。在京西南三百里。汤州 本汉襄平县地。故县五:灵峰、常丰、白石、均谷、嘉利,皆废。户五百。在京西北一百里。

崇州隆安军 刺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崇山、沩水、绿城,皆废。户五百。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统县一:

崇信县。

海州南海军 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唐李世绩尝攻焉。渤海号南京南海府。叠石为城,幅员九里,都督沃、晴、椒三州。故县六: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皆废。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坚守,经岁不下,别部酋长皆被擒,乃降。因尽徙其民于上京,置迁辽县,移泽州民来实之。户一千五百。统州二、县一:

临溟县。

耀州 刺史。本渤海椒州,故县五,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皆废。户七百。隶海州。东北至海州二百里。统县一:

岩渊县 东界新罗,故平壤城在县西南。东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嫔州 柔远军,刺史。本渤海晴州,故县五:天睛、神阳、莲池、狼山、仙岩,皆废。户五百。隶海州。东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渌州鸭渌军 节度。本高丽故国,渤海号西京鸭渌府。城高三丈,广轮二十里,都督神、桓、丰、正四州事。故县三:神鹿、神化、剑门,皆废。大延琳叛,迁馀党于上京,置易俗县居之。在者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统州四、县二:

弘闻县。

神乡县。

桓州 高丽中都城,故县三:桓都、神乡、淇水,皆废。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五世孙钊,晋康帝建元初为慕容皝所败,宫室焚荡。户七百。隶渌州。在西南二百里。

丰州 渤海置盘安郡,故县四:安丰、渤恪、隰壤、硖石,皆废。户三百。隶渌州。在东北二百一十里。正州 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渤海置沸流郡。有沸流水。户五百。隶渌州。在西北三百八十里。统县一:

东那县 本汉东耐县地。在州西七十里。

慕州 本渤海安远府地,故县二:慕化、崇平,久废。户二百。隶渌州。在西北二百里。

显州奉先军 上,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人皇王性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医巫闾山绝顶,筑堂曰望海。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大同元年,世宗亲护人皇王灵驾归自汴京。以人皇王爱医巫闾山水奇秀,因葬焉。山形掩抱六重,于其中作影殿,制度宏丽。州在山东南,迁东京三百馀户以实之。应历元年,穆宗葬世宗于显陵西山,仍禁樵采。有十三山,有沙河。隶长宁、积庆二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三、县三:

奉先县 本汉无虑县,即医巫闾,幽州镇山。世宗析辽东长乐县民以为陵户,隶长宁宫。

山东县 本汉望平县。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

归义县 初置显州,渤海民自来助役,世宗嘉悯,因籍其人户置县,隶长宁宫。

嘉州嘉平军 下,刺史。隶显州。

辽西州阜成军 中,刺史。本汉辽西郡地,世宗置州,隶长宁宫,属显州。统县一:

长庆县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康州,下,刺史。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属显州。初建长宁宫,后属积庆宫。统县一:

率宾县 本渤海率宾府地。

宗州,下,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立为州,隶文忠王府。王薨,属提辖司。统县一:

熊山县 本渤海县地。

乾州广德军 上,节度。本汉无虑县地,圣宗统和三年置,以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四:

奉陵县 本汉无虑县地。括诸落帐户,助营山陵。

延昌县 析延昌宫户置。

灵山县 本渤海灵峰县地。

司农县 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入焉。海北州 广化军,中,刺史。世宗以所俘汉户置。地在闾山之西,南海之北。初隶宣州,后属乾州。统县一:

开义县。

贵德州宁远军 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汉公孙度所据。太宗时察割以所俘汉民置。后以弑逆诛,没入焉。圣宗建贵德军,后更名。有陀河、大宝山。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县二:

贵德县 本汉襄平县,渤海为崇山县。

奉德县 本渤海缘城县地,常置奉德州。

沈州昭德军 中,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故县九,皆废。太宗置兴辽军,后更名。初隶永兴,后属敦睦宫,兵事隶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二:

乐郊县 太祖俘蓟州三河民,建三河县,后更名。灵源县 太祖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后更名。岩州 白岩军,下,刺史。本渤海白岩城,太宗拨属沈州。初隶长宁宫。后属敦睦宫。统县一:

白岩县 渤海置。

集州怀众军 下,刺史。古陴离郡地、汉属险渎县,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统县一:

奉集县 渤海置。

广州 防禦。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渤海为铁利郡。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省开泰七年以汉户置,统县一:

昌义县。

辽州始平军 下,节度。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唐太宗亲征高丽,李世绩拔辽城;高宗诏程振、苏定方讨高丽,至新城,大破之;皆此地也。太祖伐渤海,先破东平府,迁民实之。故东平府都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共领县十八,皆废。太祖改为州,军曰东平,太宗更为始平军。有辽河、羊肠河、锥子河、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隶长宁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县二:

辽滨县。

安定县。

棋州 祐圣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庆云县 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

遂州 刺史。本渤海美州地,采访使耶律颇德以部下汉民置。穆宗时,颇德嗣绝,没入焉。隶延昌宫,统县一:

山河县 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通州安远军 节度。本扶馀国王城,渤海号扶馀城。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馀党千馀户置,升节度。统县四:

通远县 本渤海扶馀县,并布多县置。

安远县 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归仁县 本渤海强帅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县 本渤海县。

韩州东平军 下,刺史。本槁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鄚、颉二州。渤海因之。今废。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柳河县 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双州保安军 下,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久废。沤里僧王从太宗南征,以俘镇、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割弑逆诛,没入焉。初隶延昌宫,后属崇德宫,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双城县 本渤海安夷县地。

银州富*** 下,刺史。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三:

延津县 本渤海富寿县,境有延津故城,更名。新兴县 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永平县 本渤海优富县地,太祖以俘户置。旧有永平寨。

尚州镇远军 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渤海为东平寨。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后更名。隶彰悯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未详;县二:

东平县 本汉襄平县地。产铁,拨户三百采鍊,随征赋输。

永昌县 本高丽永宁县地。

咸州安东军 下,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候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地多山险,寇盗以为渊薮,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郝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咸平县 唐安东都护,天宝中治营、平二州间,即此。太祖灭渤海,复置安东军。开泰中置县。

信州彰圣军 下,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

今废。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州三,未详;县二:

武昌县 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

定武县 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怀化军 节度。本渤海城。统和十七年,迁兀惹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事。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馀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统州五、县三:

黄龙县 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迁民县 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县 渤海置。

益州 观察。属黄龙府。统县一:

静远县。

安远州 怀义军,刺史。属黄龙府。

威州 武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清州 建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雍州 刺史。属黄龙府。

湖州 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长庆县。

渤州清化军 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贡珍县 渤海置。

郢州彰圣军 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延庆县。

铜州广利军 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统县一:

析木县 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后来属。

涑州 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

率宾府 刺史。故率宾国地。

定理府 刺史。故挹娄国地。

铁利府 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 防禦。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平南县。

冀州 防禦。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 以渤海户置。

尚州 以渤海户置。

吉州 福昌军,刺史。

麓州 下,刺史。渤海置。

荆州 刺史。

懿州宁昌军 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统县二:

宁昌县 本平阳县。

顺安县

媵州昌永军 刺史。

顺化城向义军 下,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 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新安县。

衍州安广军 防禦。以汉户置。初刺史,后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宜丰县

连州德昌军 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安民县。

归州 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归胜县。

苏州安复军 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来苏县。

怀化县。

复州怀德军 节度。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永宁县。

德胜县。

肃州信陵军 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清安县。

安州 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混同军 观察。清宁中置。初防禦,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一:

混同县。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瑞圣军 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县一:

怀德县。

陈梦雷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方舆汇编》是《古今图书集成》有关地理内容的资料汇编,分为4典。其中,《坤舆典》分为土、泥、石、砂、 汞、矾、黄、灰尘、水、冰、泉、温泉、井、舆图、建都、留都、关隘、市肆、陵寝、冢墓等20部,共140卷。

猜你喜欢

  • 第四十一卷

    第四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祖太平真君十则 正平一则 高宗兴安一则 兴光一则 太安五则 和平六则 显祖天安一则 皇兴四则 高祖延兴五则 承明一则 太和二十三则〉庶徵典第四十一卷星变部汇考十五北魏二世..

  • 第四十卷

    第四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二则 天兴六则 天赐六则 太宗永兴五则 神瑞三则 泰常八则 世祖始光四则 神麚四则 延和二则 太延五则〉庶徵典第四十卷星变部汇考十四北魏一太祖皇始元年,有星彗于旄头。..

  • 第三十九卷

    第三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三南齐〈高帝建元四则 武帝永明十一则 废帝隆昌一则 明帝永泰一则 后废帝永元一则〉梁〈武帝天监十五则 普通七则 大通二则 中大通六则 大同四则 太清一则 简文帝大宝一则 元帝承圣一则 ..

  • 第三十八卷

    第三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帝永初三则 少帝景平一则 文帝元嘉二十二则 孝武帝孝建三则 大明八则 前废帝永光一则 景和一则 明帝泰始六则 后废帝元徵三则 顺帝升明一则〉庶徵典第三十八卷星变部汇考十二宋武..

  • 第三十七卷

    第三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一晋〈武帝泰始三则 咸宁四则 太康四则 太熙一则 惠帝元康五则 永康二则 永宁二则 太安三则 永兴二则 光熙一则 怀帝永嘉六则 元帝建武一则 太兴四则 永昌一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和四则..

  • 第三十六卷

    第三十六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十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则 中元二则 明帝永平十四则 章帝建初四则 元和二则 和帝永元十二则 元兴一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五则 元初六则 延光四则 顺帝永建六则 阳嘉三则 永和六则 汉安..

  •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五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九上古〈黄帝一则〉陶唐氏〈帝尧二则〉有虞氏〈帝舜二则〉夏后氏〈帝癸一则〉商〈帝辛一则〉周〈昭王二则 庄王一则 襄王一则 顷王一则 灵王一则 景王二则 敬王二则 元王一则 贞定王一则 显..

  • 第三十四卷

    第三十四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八天学会通〈日月五星之性 日月五星之权 日月五星之次权 在天经星之性 黄道十二象〉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论天气开门之理 太阴五星杂用 天首天尾 论世界大权 在天大小会 扫星 流火..

  • 第三十三卷

    第三十三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 乙巳占 紫微宫 太微宫 天市垣 中外宫占〉历学会通中法占验〈贤相通占〉庶徵典第三十三卷星变部汇考七《历学会通古法占验》《洪范八庶徵》八庶徵:曰雨,曰..

  • 第三十二卷

    第三十二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二卷星变部汇考六《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觜觿三星,为三军之候,行军之藏府,葆旅收,敛万物。明,则军粮足,将得势;动,则盗贼行,葆旅起;暗,则不可..

  • 第三十一卷

    第三十一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一卷星变部汇考五《宋史》《天文志二十八舍》东方,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

  • 第三十卷

    第三十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庶徵典第三十卷星变部汇考四《宋史》《天文志》〈按自星经天官书以下晋隋诸史皆有占法不如宋史之详故存此备考〉《紫微垣》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

  • 第二十九卷

    第二十九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庶徵典第二十九卷星变部汇考三《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注〉索隐曰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宫之为言宣也,宫气立精为神垣。又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

  •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八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二甘石星经〈四辅 六甲 钩陈 天皇 柱下 尚书 内厨 天床 北斗 华盖 五帝座 御女 天柱 女史 阴德 大理 辅星 内阶 文昌 三公 天棓 天枪 传舍 天厨 天一 太一 天牢 角宿 天理 执法 太阳守 相 ..

  • 第二十七卷

    第二十七卷目录 星变部汇考一新法历书图〈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斗宿 牛宿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奎宿 娄宿 胃宿 昴宿 毕宿 觜宿 参宿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六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三金〈熙宗天会一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人定七则 章宗明昌五则 承安四则 泰和七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五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仁宗延祐一则〉明〈太祖洪..

  • 第二十五卷

    第二十五卷目录 月异部汇考一书经〈洪范〉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礼记〈昏义〉易纬〈京房飞候〉春秋纬〈斗变〉吕子〈明理篇〉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 礼志〉宋史〈天文志〉娄元礼田家..

  •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四卷目录 日异部总论宋张子正蒙〈参两篇〉荆川稗编〈唐一行论日蚀略 史伯璿论日月蚀〉娄元礼田家五行〈论日〉群书备考〈论日蚀〉 日异部艺文一日蚀上表 汉张衡太阳合朔不亏赋唐杨发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 苏颋贺..

  • 第二十三卷

    第二十三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六金〈太祖天辅四则 太宗天会二则 熙宗天会一则 天眷一则 皇统五则 海陵天德二则 贞元二则 正隆三则 世宗大定十一则 章宗明昌二则 承安二则 泰和五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宣宗贞祐三则 兴定三..

  •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目录 日异部汇考五唐〈高祖武德四则 太宗贞观十五则 高宗显庆一则 龙朔一则 麟德一则 乾封一则 总章一则 咸亨三则 上元二则永隆一则 开耀一则 永淳一则 睿宗文明一则 中宗嗣圣十一则 景龙二则 睿宗太极一..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