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胡文焕

修真秘录

2025-09-10 11:07 读医

食宜篇

思仙问曰∶夫修养之士,何物所宜食之充饥得不伤损矣?真人曰∶酸咸甘苦,食之各归其时,春夏秋冬,顺之勿逆其脏。所食大过,成疾亦深,节戒作,方延益无限。其伤损之事,前已具言。延益之宜,今为子说。无令说略,子宜志之。

八素云∶春宜食辛(辛能散也),夏宜食咸(咸能润也),长夏宜食酸(酸能收也),秋宜食苦(苦能坚也),冬宜食甘肥(甘能缓中而长肌肉,肥能密理而补中)。皆益五脏而散邪气矣。此四时之味,随所宜加之食,皆能益脏而除于邪,养生之道,可不移矣。《礼记·内则》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注云∶多其时味,以养其气也。经曰∶春无食酸,夏无食苦。四时各减时味者,谓气壮也。减其时味,以杀盛气。《内则》所云多其时味,恐气虚羸,故多其时味,以养其气也。《内则》云∶春宜羔豚,膳膏芗(春为木王。膏芗,牛膏也。牛中央土畜,木克土,木盛,则土休废,用休废之膏以节其气,故用牛膏芗也)。夏宜 ,膳膏臊,( ,干雉也, ,干鱼也,臊,犬膏也。犬属西方金也,夏属南方火,火克金,火盛则金休废,故用犬膏臊以节气也)。秋宜犊 ,膳膏腥(膏腥,鸡也。鸡属东方木,秋属西方金,金克木,金盛则木休废,故用鸡膏腥也)。冬宜鲜羽,膳膏 (膏 ,羊也。羊属南方火,冬属北方水,水克火,水盛则火休废,故用休废膏 也)。郑云∶彼羔豚物生而肥,犊 物成而充, 热而干,鱼雁水涸而性定。此八物,得四时之气尤盛,为人食之不胜,是以用休废之脂膏煎和膳之也。凡牛宜 ,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瓜。言其气味相成也。

《周礼·天官》云∶凡食齐视春时,羔齐视夏时(羔宜热也),酱齐视秋时(酱宜凉也),饮齐视冬时(饮宜寒也)。

太素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麻、犬肉、李皆酸。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桃皆辛。

又,肝病者,宜食麻、麦、犬肉、李、韭。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黍、猪肉、栗、藿。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羊肉大热。羊头肉平,主风眩疫疾。羊肚,主补胃虚损、小便数,止虚汗。羊乳酪,补肺,利大肠。羊肾,补虚弱、益髓。

犬肉,温。主补五脏劳伤,久服益气力,浓肠胃,实下焦,填骨髓,不可炙食。

牛肉,平。牛乳甘寒,主补虚羸,止渴。牛酪主寒热,止渴,除胸中热。牛酥寒,淘胸间客气,利大小肠。

鹿头肉,主消渴及多梦。鹿肉,主补中益气力。鹿蹄肉,主骨髓中疼痛。鹿久食,令人耐寒。

獐肉,补五脏。从八月至十一月食,胜羊肉。

驴肉,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

肉,主久水胀垂死,作羹食之大效。

豹肉,温酸。主强筋骨志性。

肉,平。食之肥下焦,强胃气,能食。

雄鸡肉,酸温。主下气,去狂邪,安五脏,肠中消渴。

乌雄鸡肉,甘温。主补中,止痛,除心腹恶气。

乌雌鸡肉,味平甘。主除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及乳痈。

雁肉,味甘平。主益气轻身,久服长发,耐老不饥。

白鸭肉,平。主补虚羸,消毒热,和脏腑,利水道。黑鸭不可食。

野鸭肉,味咸寒。主补中,益气,和脏腑,除客热,消食。九月后好食,消腹中虫,平胃气,调中,轻身,可长食之,胜家鸭。

鹑,温。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实,长食令人不厌。四月以后八月以前,不中食。

干枣,味甘辛温。主心服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脉,通九窍,补少津液、大惊、强志,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成仙。

栗,味咸温。主益气,浓肠胃,补肾,令人耐饥。生食治腰脚,不宜蒸食。

柿,味甘寒。补虚劳不足,干者浓肠胃,健脾气,消宿血。红柿至补肺气,续经络气。

橘子,味酸寒。主下气,开胸膈痰疾、结气,止渴。久服除口臭,轻身长年,皮陈久者良。

乌梅,味苦平。主下气,除烦热,安心神,支体疼痛、偏枯不仁,止下痢、好睡、口干。

HT ,寒。益心气,补中焦不足。

樱桃,平。主调中,益脾气,多食无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

蒲桃,味甘平。主益气,倍力强志,耐饥寒去肠间水,调中。久服之,轻身延年。

林擒,温。主止消渴、好睡,不可多食。

覆盆子,味甘平。主益气、轻身,令人发不白。

甘蔗,味甘平。主益气,补脾气,利大肠,止渴。

豆蔻,味辛。主温中,止呕吐、口臭。

莲子,寒。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二十五络,益血气。食之心欢,止渴,去热,补中养神,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延年。

藕,寒。主补中,益气力,养精神,除目病。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鸡头实,主补中,愈百病,益子精,强志明目。

菱实,平。主安中,补脏,令人不饥。

芋,平。主宽缓腹胃,除死肌,令人悦泽。

椹,寒。主补五脏,明耳目,利关节,通血脉,益精神。久食不饥,变白发。

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胸胁气,除客热、风痹,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补虚损,明目,益精气。久服轻身,耐寒暑。

葵,味甘寒。宜脾。久食利骨气,为百菜主。

竹笋,味甘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不可久食。

苜宿,味苦寒。利五脏,轻身,去脾胃邪气诸热毒。不可久食,瘦人。

荠,味甘温。主利肝脏,和中,明目。服丹石人不可多食。

蔓菁,味苦温。主消食下气,利五脏,轻身,益气。

萝卜,寒。利五脏,轻身益气,根消食下气,除五脏中风,炼五脏中恶气。服之令人白净,细肌理,美颜色,制面毒。

白苣,味苦寒。主补筋力,利五脏,通经脉,令人齿白,聪明少睡。

葱白,味辛温平。冬月食之甚益,不可多食,虚人。葱青,温。归肉,除肝邪,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

薤,味苦辛。宜心归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轻身耐老。学道人长服之,通神安魂,益气,续筋骨。

韭,味辛酸温。归心,宜肝,可久食,安五脏。不利病患。

荏子,味辛。主咳逆下气,温中补髓。叶调中,却臭气。

紫苏,下气,除寒中。

薄荷,味苦平。却肾气,解劳。新病患不宜食。

荆芥,味苦温。辟邪气,除劳。不宜久食。

兰香,温。主消食,去停水,散毒瓦斯。

茼蒿,味辛平。主安心气,养脾胃,消饮食。不可频食。

香薷,味辛温。散水肿,止霍乱,去热风。不可多食。

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久服安心益气,少卧轻身,不老耐饥。

蓝菜,平。主填骨髓,利五脏,调六腑,理经络结气,明耳目。使人骨健、少睡,益心力。久食大益人。

生姜,温。去痰,下气,去胸中臭气,通神明,散烦闷,开胃口。

水芹,寒。养神益力,令人肥健,杀百药毒。

白蒿(今青蒿也),味辛。主补中益气,养五脏,长毛发令黑,久服轻身不老。

小 根,味甘温。主养精保气,令人肥泽。

野苣,寒。久食轻身少睡,调十二经脉,利五脏虚热气。长食甚益人。

马芹,温。主心腹满,下气消食,能调味甘香美。

决明,平。主明目,轻身,利五脏。

牛蒡,寒。主去热风、头面烦满,四肢不遂。通十二经脉,久服轻身。

菠 ,寒。主利五脏,通肠胃。服丹石人,食之甚良。

朱 达,平。主补中下气,利五脏。

白黍米,味甘辛温。宜肺,主补中益气。

粳米,味甘辛苦。主心烦,止渴益气,断下痢,平胃气,长肌肉。

仓粳米,主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

炊饭水,浸令酸,食之缓五脏六腑气。

白粱米,味甘寒。除胸中客热,移易五脏六腑,续筋骨,可长食之。

粟米,味咸寒。主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力。陈者止痢,压丹石毒。

胡麻,味甘。主益力气,长肌肉,填骨髓,坚筋骨,治金疮止痛,久服轻身长年。

绿豆,味甘酸。主虚羸,补五内虚乏,益气安精神,行十二经脉。食之脾浓肚宽,可长食之。

大麦,味咸寒。宜心,主消渴,除烦热,益气调中,久食头不白。

麦,味甘寒。主轻身,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五谷之中, 麦为上。

小麦,味甘寒。主养肝气,去寒热,止渴烦,补中益气,和五脏,调经络。

薏苡仁,味甘温。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稗米,味甘平。主益气补中,利脾胃气。

白豆,平。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可长食之。

饴糖,味甘温。主补虚乏,益心力,止渴,治喉咽痛,除唾血。

月宜篇

思仙问曰∶尝闻月宿所宜食者,愿赐其法。

真人曰∶每月宿下,各有所宜之物。人若择而食之,亦可除其疾疹矣。今传于尔,亦可晓示将来。

养生论云∶正月卯日。食 鱼,使人无瘟病。

二月春分。食龟,使人不蛔,子孙蕃息。

三月宿毕。食鲔鱼,使人不蛔,美色,多气力。送迎各二日。

春三月。食大肉,又先酸麦,无齿病。因甲乙以具。

四月宿昂。食鸡,使人目明。

五月夏至。食鸣 ,送迎各二日。食鸱枭,送迎十日。

六月宿房。食野雉,使人阳多,遂子孙矣。

夏三月,食鸡雉及苦先麦,食之无瘅病。因丙丁以具。

七月。食蠹,使人宜子孙,送迎各二日。蠹,木蝎也。

八月秋分。食蠹,使人无病淫,众人畏之,送迎二日。

九月宿建星。食雁,使人不病瘅,得良辰,美筋骨,送迎二日。

秋三月。食马肉及辛,食之无寒病。因庚辛以具。

十月宿营室。食诸鸟使人烁心,益寿美色,送迎二日。

十一月冬至,食兔,令人不蛔,利足不僵。

十二月腊夜。令人持椒卧井旁,无与人言。纳椒井中,除瘟病。

冬三月。食彘及咸,食之无足病。因壬癸以具。常以其月,不尽三月夕半,食者无饱。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能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翼日月并列。《混元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脏之神。

猜你喜欢

  • 养生咏玄集

    序夫咏玄者,乃咏玄中深奥也。窈冥取理,恍惚求真。撮众妙之英华,采群经之要会。言上直而义正,道入重玄;旨似远而意明,风存上祖。引龙虎同归之躁竞,显玄牝绝利之玄微。直示指归,立成妙用。正演开遮之说,明分去..

    3 读医 2025-09-10
  • 养生秘录

    玉溪子丹房语录心凝曰神,凝神归气以炼丹。情复乎性,复性归根以养命。还丹之本,铅汞而已。元精为命之根,宝元精而真铅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啬元精而真汞自产。是知固精以养气,固气以养神。铅汞有时而相投,驻息绵..

    3 读医 2025-09-10
  • 养生导引法全

    中风门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疝、大风、偏枯诸风痹。一法∶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去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一法∶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

    2 读医 2025-09-10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夜半子夜半子,少阳之气生于阴,分纾伸转掣。《混元经》∶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既寐,即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鼓腹淘气《淘气决》∶闭目仰面,停两手于乳间。侧立..

    3 读医 2025-09-10
  • 太清导引养生经

    慎修内法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常以朝起,布席东向。先以两手叉头上,挽头至地,五吸五息。止胀气。次以卧,右手掩脑,左肘肘地极。复以左手掩脑,右肘肘地极。五息止。引筋骨。次以..

    3 读医 2025-09-10
  • 修龄要指

    四时调摄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肝旺脾衰,减酸增甘。肝藏魂,性仁,属木,味酸,形如悬匏。有七叶,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着于内者为筋,见于外者为爪。以目为..

    2 读医 2025-09-10
  • 保生要录

    序尝闻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蠹;藏雪于阴山,虽累年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延。物情既尔,人理岂殊?然则所谓调摄之术者,又可忽乎?臣窃览前人所撰保生之书,往往拘..

    3 读医 2025-09-10
  • 西山群仙会真记

    序序曰∶性非生知,学道者,必资于切问。道难言传,立教者不尚于明文,藏机隐意,恐轻泄于圣言;比物嘱辞,乃密传于达士。世有读书而五行俱下,开卷则一览无遗,声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头角摩天,岂悟希夷之理。必..

    3 读医 2025-09-10
  • 养性延命录

    教诫篇第一《神农经》曰∶食谷者智能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翼日月并列。《混元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

    1 读医 2025-09-10
  • 函三为一图歌

    天地人三元,每元六十年。三六百八十,此寿得於天。天本全付与,於人或自偏。全之有其法,奈何世罕传。函三为一图,妙探太极先。外圆而内方,一坤与一乾。定体凝坤象,妙用周乾园。寿年在其问,得之本自然。一岁加..

    10 读医 2025-08-26
  • 阴德延寿论

    一念之觉,固所以得三元之寿。考一德之修,又所以培三元之寿。脉甚矣,念之不可以不觉,而德之不可以不修也。《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在天。紫阳真人曰:大药修之有易难也,须由我,也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

    12 读医 2025-08-26
  • 卷五 神仙警世

    黄帝问气之盛衰。歧伯对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通,真气在下,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好步。四十岁,脏腑、十二筋脉皆大盛以平定,胜理始疏,荣华..

    15 读医 2025-08-26
  • 还元有图

    乾,阳刚也。生意本具,一旦为阴柔乘之,为娠,为运,为否,为观,为剥。剥极而为坤。坤,纯阴也。阴极则主杀矣。苟知所复,则硕果不食。阴极而阳静。极而动,生意又勃然矣。坤阴也。阴极阳复。阴,人欲也。阳,天..

    12 读医 2025-08-26
  • 导引有法

    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或无事闲坐,腹空时,宽衣解带,先微微呵出腹中浊气,一九止,或五六止。定心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神。然后以大拇指背拭目,大小九过。使无翳障,明目,去风,亦补肾气。兼按鼻左右..

    12 读医 2025-08-26
  • 滋补有药

    孙真人曰:人年四十以后,美药当不离於身。神仙曰:世事不能断绝,妙药不能频服。因兹致患,岁月之久,肉消骨弱。彭祖日:使人丁壮,房室不劳损,莫过麋角也。麋角末七两,酒浸,炙热生附子一个,炮热右末合和。每..

    14 读医 2025-08-26
  • 卷四 救世真诀

    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三元之道,所谓天元#1、地元、人元,百二十岁之寿。得其术,则得其寿矣。如迷涂,一呼万里可彻。然天元,六十者固已。失之东隅,能不收之桑榆者乎?归而求之,又将与天地终始,岂止六十而已哉..

    14 读医 2025-08-26
  • 鱼类

    鲩鱼,有疮者不可食。鲤鱼,多发风热。修理当去脊上两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多在脑,勿食其头。山上水中有鲤,不可食。五月五日勿食鲤。天行病后不可食,再发死。腹有瘕不可食。与麦酱同食,咽生疮。与紫苏同食..

    11 读医 2025-08-26
  • 走兽

    猪肉之用最多,然不宜人。食之暴肥,致风虚也。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病人、金疮者尤甚。食其肉,饮酒,不可卧秫穰中。又白猪,白蹄杂青者,不可食。猪肾,理肾气,多食肾虚,久食少子。脂作灯目暗,膏忌乌梅。..

    11 读医 2025-08-26
  • 飞禽

    鸡、黄者宜老人,乌者暖血,产妇宜之。具五色,食者必狂。六指玄鸡,白头家鸡,及野禽生子有八字文,及死不伸足,害人。乌鸡合鲤鱼食,生瘫疽。丙午日忌食鸡雉。四月勿食暴鸡肉,作疽、腋漏、男女虚劳、乏气。八月..

    10 读医 2025-08-26
  • 菜蔬

    葵,为五菜主,秋种。早者至春作子,名冬葵。其心有毒,伤人。性玲,热食之亦令热闷,甚动风气。葵冻者,生食之动五种留饮,甚则吐水。和鲤鱼食之,害人。四季勿食生葵,不化,发人一切宿病。百药忌食之,发狂六咬..

    12 读医 2025-08-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