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胡文焕

十二、积聚门

2025-09-11 10:54 读医

〔原文〕一法∶以左足践右足上,除心下积聚。

〔解说〕把左脚踏在右脚背上,可治心下(指胃)的积聚。

〔原文〕二法∶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过而止,开目。除心下积聚。

〔解说〕正坐伸腰,仰首望太阳,慢慢用口吸气,咽下,三十次止,开目行功可除心下积聚。

〔原文〕三法∶左胁侧卧,伸臂直脚,以口纳气,鼻吐之,周而复始。除积聚,心下不快。

〔解说〕向左胁侧卧,臂和腿都伸直,用口吸气,鼻出气,反复做。可消除积聚和心下不适。

〔原文〕四法∶以左手按右胁,举右手极形。除积及老血。

〔解说〕以左手按右胁,尽力将右手举高。可治疗积聚和陈旧血积。

〔原文〕五法∶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口微出十二通气。以除结聚。低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令人不寒。

〔解说〕闭口微微呼吸,正坐,面对东方,张鼻吸气,逼气下行停于脐下,然后用小口慢慢出气十二通。可以去掉结聚,再低头不息十二通,可以消化饮食,使身体轻快强健。冬天这样做,可使人不怕冷。

〔原文〕六法∶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王乔。除胁下积聚。

〔解说〕正坐伸腰,向上直伸两臂,仰两手掌,用鼻吸气后闭气,到极限时呼出,如此七息。名为蜀王乔。可消除胁下的积聚。

〔原文〕七法∶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闭口,不息,极张腹两足,再息。顷间吸腹仰两足,倍拳。欲自微息定,复为,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复有病积聚者,张吸其腹,热乃止。 瘕散破即愈矣。

〔解说〕凌晨去掉枕头,正身仰卧,伸展臂腿,静心合眼,闭口,不再呼吸,使气达腹中,此时尽量使腹鼓起,并分开两足。再息时要内收腹部,仰起两脚,向后仰屈。若欲再行要等到呼吸平稳后才可以重作。春天做三遍,夏天做五遍,秋天七遍,冬天九遍。此法可洗涤五脏,滋润六腑,脏腑的病都可以治好。若还有积聚病者,可以反复鼓起和内收腹部,到有热感时为止。这样做可以使 瘕消散,病疾痊愈。

【小结】

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一般认为积是有形的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在脏;聚是无形气,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在腑。本病的发生,多因七情郁结,饮食内伤等,致令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结而成。治疗应以理气活血,散积消聚为主。

本篇针对积聚的成因,提出了几种特殊的纳气导引法∶

1、吸日精法

古代气功家认为纳气的目标是∶“吸天地之元气,采日月之精华”以充养身心,祛病延年。因而提出了“吸日精”、“嗡月精”、“吞日”、“吞月”、“吞云雾”等纳气法。本篇第二法∶“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和第五法∶“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口微出。”的方法就是吸日精法。太阳是温暖人间,养育万物的天体,古人认为面向阳光纳气,可助人阳气,温补五脏,吸取日精,以壮身。吸日精的方法是仰面向日,面东而坐,以意念想象将阳光中红紫光芒,吸入口中吞咽入体内,使到达患有疾病的脏腑,若其脏内感觉到内气已至,再以气攻疾病的患处,患处产生了温暖感觉,有汗出时就会疗效更好。咽气九次者,是为阳数,有助阳功效。逼置脐下,就是使气沉丹田。吸日精法。又称“存日攻病法”。“吞日”和“吸日精”稍有不同,“吞日”是以意念想象将太阳吞入体内,存入脏腑,如“火球”入身,补阳壮精。

2、蜀王乔法

“十四、补益门”王子乔八神导引法有∶“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王台。除胁下积聚。”可见“蜀王乔”是一功法,至于为何名曰“蜀王乔”或蜀王台,尚待考察。该功法的特点是将两臂向上伸直,仰两手掌,用鼻吸气,闭气于内,到极限时再缓慢吐出,如此七息而止。主治胁下积聚。

3、腹吸法

本篇第七法介绍了“腹吸法”,即腹式呼吸法的具体练功方法。体位以正仰卧,去枕,伸展手及腿,闭目宁神,闭口为宜。呼吸方法采用“不息法”,呼吸的要领是,使气达腹中,先尽量使腹鼓起,再吸(或呼)时使腹尽量内收,如此,反复鼓起和内收腹部,使腹中有热感时为止。这是练气功的最基本方法。

《养生导引法》是明代胡文焕写的一部气功导引著作。书中主要讲述导引养生祛病法。共列病症27门,每门列功法若干条,可供选用。其选功法基本上依据(诸病源侯论)中所载的「养生方导引法」。此外,补益与老人二门中还收辑了《太清导引养生经》、《通玄集》等书的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 龙行气法

    〔原文〕龙行气法,低(叩)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可候病者,以向阳明以达,卧。以手摩腹至足,以手持引足,低臂十二通,不息十二通。愈脚足虚痹不任行,腰脊痛。以手着项相叉。治毒。不愈,..

    2 读医 2025-09-11
  • 雁行气法

    〔原文〕雁行气法,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留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解说〕雁行气法,将背靠于墙壁,低头,不息十二通。以意念引气入胃中,以内气排除停留的痰饮和宿食,使从肛门排出体外,则自可痊愈。【小结..

    2 读医 2025-09-11
  • 龟鳖行气法

    〔原文〕龟鳖行气法,以衣覆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微由鼻出纳气。愈鼻塞不通。东向坐,仰头不息五通。以舌撩口中沫满二七咽,愈口干舌苦。〔解说〕龟鳖行气法,以衣被覆盖口鼻,不息九通,采用正卧位,呼吸要匀细..

    3 读医 2025-09-11
  • 入火法

    〔原文〕入火,垂两臂不息,即不伤火法。向南方蹲踞,以两手从屈膝中入掌足五指,令内曲。利腰尻(考。脊骨末端, 尾部)完,治淋,遗溺愈。箕(基。同 )踞。交两脚手内并脚中,又叉两手极引之。愈寤寐,精气不泄。..

    3 读医 2025-09-11
  • 虾蟆行气法

    〔原文〕虾蟆行气法,正坐,自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愈劳大佳。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有不消,气排之。日初出、日中、日入,此三时向日正立不息九通,仰头吸日精..

    2 读医 2025-09-11
  • 导引行气法

    〔原文〕常以子后、午前,解发东向,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手掩两耳,令发黑不白。卧引为三,以手指掐项边脉三通,令人目明。东向坐,不息五通,以两手中指点口中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东向坐,不..

    2 读医 2025-09-11
  • 十四、补益门

    (一)导引行气法(二)虾蟆行气法(三)入火法(四)龟鳖行气法(五)雁行气法(六)龙行气法(七)入水法(八)宁先生导引行气法(九)彭祖谷仙卧引法(十)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十一)五禽戏法(十二)服气吐纳诀..

    3 读医 2025-09-11
  • 十三、脾胃门

    〔原文〕脾胃不和不能饮食,欹身,两手一向偏侧,急努身舒头共手,竟扒相牵,渐渐一时尽势。气共力皆和,来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项前后两角缓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纵身心,摇三七,递互亦然。去太仓不和,臂腰虚闷..

    2 读医 2025-09-11
  • 十一、香港脚门

    〔原文〕一法∶坐,两足长舒,自纵身纳气向下,使心内柔和适散。然后屈一足安膝下努长,舒一足,仰足指向上,使急。仰眠,头不至席,两手急努向前,头向上努挽,一时各各取势,来去二七。递互亦然。去脚疼,腰膊冷,..

    2 读医 2025-09-11
  • 十、腰痛门

    〔原文〕一法∶一手向上极势,手掌四方转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侧身欹形,转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气向下散适,知气下缘上始极势。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井肋腰脊疼闷。〔解说〕一手向上尽量伸展,手掌向四..

    3 读医 2025-09-11
  • 九、胁痛门

    〔原文〕一法∶卒左胁痛,念∶肝为青龙,左目中魂神,将五营兵,千乘万骑,从甲寅直符吏,入左胁下取病去。〔解说〕本段大意是突然左胁痛,可念∶“肝为青龙……”,用意念导气至左胁下,则病除。文中“青龙”、,‘..

    3 读医 2025-09-11
  • 八、痨瘵门

    〔原文〕一法∶以两手着头上相叉,长气即吐之,坐地缓舒两脚,以两手外抱膝中,疾低头入两膝间,两手交叉头上十三通,愈三尸也。〔解说〕把两手交叉放在头上,长吸气即吐出。坐在地上,慢慢地伸展两脚,用两手从外边..

    3 读医 2025-09-11
  • 七、痰饮门

    〔原文〕一法∶左右侧卧,不息十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解说〕左侧卧或右侧卧,不息行气十通。可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宜采用右侧卧位..

    3 读医 2025-09-11
  • 六、气门

    〔原文〕一法∶两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极势,振摇臂肘来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尽势来去二七。去脊心肺气壅闷。〔解说〕两手向后,左右两手相合尽力托腰向上,振摇两臂肘来去七次。然后同前式样,合手托腰,将..

    3 读医 2025-09-11
  • 五、呕吐门

    〔原文〕一法∶正坐,两手向后捉腕,反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换手亦然。除腹肚冷气宿食积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解说〕坐正,两手伸向背后,用一手握固另一手腕部,反手按地,使腹鼓起如弓弦,上下鼓动..

    2 读医 2025-09-11
  • 四、霍乱门

    〔原文〕一法∶转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乳近两边。〔解说〕转筋发作不止,男子以手握固阴部,女子以手牵乳房,两手牵住乳房两边即可。〔原文〕二法∶偃卧,展两胫两手,外踵者相向,亦鼻纳气,自极七息..

    2 读医 2025-09-11
  • 三、心腹痛门

    〔原文〕一法∶偃卧,展两胫两手,仰足指,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解说〕仰卧,伸展两腿两手,将足趾仰翘向上,用鼻吸气,尽力行七息。可治腹内痉挛急剧痛。〔原文〕二法∶偃卧,口纳气,鼻出之,除..

    2 读医 2025-09-11
  • 二、风痹门

    〔原文〕一法∶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解说〕一说∶采用右脚跟勾住左脚拇趾的功法,可以治疗风痹;二说∶采用左脚跟勾住右脚拇趾功..

    2 读医 2025-09-11
  • 一、中风门

    〔原文〕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风痹。〔解说〕采用正立背靠墙姿势,不息,行气,(功法详见本节讨论)运用意识导气,使内气从头至足而止。这种练功法可以治疗疽病、疝气、..

    3 读医 2025-09-11
  • 养生咏玄集

    序夫咏玄者,乃咏玄中深奥也。窈冥取理,恍惚求真。撮众妙之英华,采群经之要会。言上直而义正,道入重玄;旨似远而意明,风存上祖。引龙虎同归之躁竞,显玄牝绝利之玄微。直示指归,立成妙用。正演开遮之说,明分去..

    3 读医 2025-09-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