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三十 ◎职官部二十八

2025-09-23 15:47 太平御览
○卫尉卿

  《六典》曰:卫卿之职,掌邦国器械、文物之事,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大祭祀、大朝会,则供具羽仪、节钺、金戟、帷帟、茵蓆之属。

  《汉书·百官表》曰:卫尉,秦官也,掌宫门卫屯兵。汉因之。景帝初,更名中大夫,后元年改为卫尉。

  《东观汉记》曰:光武二十三年,太尉鲍昱兼卫尉。永元三年,司徒丁鸿兼卫尉。

  《后汉书》曰:铫,(音遥。)期字次况,颍川人也。拜卫尉卿,期重於信义,忧国忧主,其有不得於心,必犯颜谏诤。

  《续汉书》曰:阴兴为卫尉,每诸将出征伐,身行劳问,无所爱惜。

  又曰:马光字叔山,为卫尉卿。上以光谨敕小心,周密畏慎,特亲异之。

  又曰:窦固字孟孙,为卫尉卿。两宫宿卫见重当时,仁厚谦恭,甚有名称。

  又曰:赵喜字伯阳,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母没,上疏乞守服,不许,遣使释服。

  又《百官志》曰:卫尉卿,秩中二千石,掌官服、卫士、公车令、百官卫士、左右都虞候、宫掖门司马皆属焉。

  《魏志》曰:辛毗为卫尉,清平。与徐邈、胡质,皆以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赐穀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

  又曰:田预为并州刺史。征为卫尉。屡乞逊位,司马宣王以预克壮,书谕未听。预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因称疾。

  又曰:辛毗字佐治,为卫尉卿。帝方修殿舍,毗谏曰:"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吴志》曰:严畯为孙权立吴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禄赐皆散之亲戚知故,家常不充。

  《晋书》曰:石崇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谧与之亲善,号"二十四友。"广成君每出,崇降车路左,望尘而拜,其佞如此。

  《宋书》曰:南郡王义宣子恢为侍中,领卫尉。晋氏过江不置卫尉,世祖欲重城禁,故复置卫尉,自恢为始也。

  《唐书·官品志》曰: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法,统武库令、公车司马令。

  《汉官解诂》曰:卫尉主宫阙之内,卫士於垣下为庐,各有员部。凡居宫中者,皆置籍於门,按其姓名,有医巫僦人当入者,本官长吏为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人有籍者,皆复有符,用木长二寸,以所长官两字为铁印分符。当出入者,按籍毕,复齿符乃引内之也。其有官位得出入者,令执御者各传呼,前后以相通,从昏至晨分部行夜。夜有行者辄前曰:"谁!谁!"若此不懈,终岁更始,所以重慎宿卫也。

  《汉书旧仪》曰:卫尉寺在京内,胡广云:"宫阙之内,卫士於周垣下为庐者,若今之伏宿屋矣。"

  ○武库令

  《六典》曰:武库令掌藏邦国之兵仗器械,辨其名数,以备国用;丞为之贰。

  《汉书·百官表》曰:执金吾属官,有武库令。

  又曰:杜钦为大将军,武库令职闲无事,钦所好也。

  又曰:武库令一人。昔武王伐纣,散牛放马,倒载干戈,韬以虎皮而藏诸武库。武库之职,由来尚矣。

  《续汉书》曰:武库令一人,秩六百石,主兵器。

  《晋书》曰:乐广欲会荆杨士人,武库令黄庆进陶侃於广。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

  ○守宫令

  《六典》曰:守宫令掌邦国供帐之属,辨其名物,会其出入。凡大祭祀、大朝会及巡幸,则设王公、百官位於正殿南门外。

  《续汉书》曰:少府属官有守宫令、丞,主御纸笔墨及财物诸用,并封书泥之事。

  《魏志》曰:荀彧字文若,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举孝廉,拜守宫令。

  董巴《汉中官传》曰:守宫,禁内署令,秩千石,在省内用中人,省外士人。

  《齐职仪》曰:守宫,周掌舍之职,王行为帷宫,即其任也。

  ○公车令

  《汉书》曰:张释之为公车令。

  《续汉书》曰: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门。凡吏民上书、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皆掌之。

  又曰:周垂字子居,拜侍御史、公车司马令,不畏强御,以是见怨於幸臣。

  应劭《汉官仪》曰:公车司马令,周官也,秩六百石,冠一梁,掌殿司马门。徼夜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李邵以公车司马入为侍。

  ○宗正卿

  《六典》曰:宗正卿之职,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少卿为之贰。

  《汉书》曰:宗正,秦官也。(应劭曰:周成王时,形伯入为正。)掌亲属。

  又曰:刘德字路叔,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时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昭帝初为宗正丞,后为宗正卿。德妻死,大将军欲以女妻之,德不敢,畏盛满也。

  又曰:刘向字子政,元帝时萧望之、周堪荐向宗室,忠直明经有行,为宗正。

  《东观汉记》曰:刘般字伯兴,迁宗正。在朝廷竭忠尽节,勤身忧国,夙夜不怠,数纳嘉谋,州郡便宜,清净畏慎,受职修治,振施宗族。

  又曰:刘平字公子,以仁孝著闻。永平三年,为宗正卿。

  《后汉书》曰:刘轸字君文,梁孝王胤为宗正,卒官,遂代掌宗正焉。

  《续汉书》曰:宗正卿一人,秩二千石,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计,上宗室名籍。

  《晋起居注》曰:咸宁元年,以太中大夫王览为宗正卿。

  又曰:太始二年,以侍中中书监朱整为宗正卿。

  《后魏书》曰:杜铨。初,密太后父豹丧在濮阳,世祖欲命迎葬於邺,谓司徒崔浩曰:"天下诸杜,何处望高?"浩对京兆为美。世祖曰:"朕今方改葬外祖,意欲取京兆杜中长老一人,以为宗正,命营护凶事。"浩曰:"中书博士杜铨,其家今在赵郡,是杜预之后,於今为诸杜最。"即命诏之。及见,铨器貌瑰雅,世祖感悦,谓浩曰:"此真吾所欲也。"以为宗正。

  《唐书·官品志》曰:宗正卿,位视列曹尚书,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之。

  《石氏星经》曰:宗正二星,在帝座东南。

  《山公启事》曰:羊祜忠笃宽厚,然不长理剧,宗正卿缺,不审可转作否?

  ○宗正少卿

  《后魏职令》曰:宗正卿第四品上,第二清用懿清和识参教典者,先尽皇宗,无则用庶姓。

  ○宗正丞

  《六典》曰:宗正丞,掌判寺事。

  ○太仆卿

  《六典》曰:太仆卿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总乘黄、典厩、典牧、章府四署及诸监、牧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礼及大驾行幸,则供其五辂属车之属。

  《尚书·冏命》曰: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伯冏戍名为太仆,作大御中大夫也。)作《冏命》曰:"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今予命汝作太仆正,正於群仆侍御之臣。"

  《周礼》曰:太仆正,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王视朝,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祭祀、宾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诏法仪,赞王牲事。王出入,则自在左驭而前驱。

  《汉书》曰:夏侯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世以太仆事惠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与东牟侯入清宫,以天子驾迎代王,共立文帝,复为太仆。

  又曰:《百官表》曰:"太仆掌舆马。属官有大厩、未央厩、象马三令。又车府、路軨、(音灵。)骑马、骏马四令丞;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又边郡六牧苑令,各三丞;又牧橐、昆蹄令、丞皆属焉。

  《东观汉记》曰:祭(侧界切。)彤膂力过人,常贯三百斤弓,马为太仆;从帝过孔子讲堂,帝指子路室曰:"太仆,吾之御侮也。"

  《后汉书》曰:征祭彤为太仆。彤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既嘉其功,又美彤清约,拜日赐钱一百万、马三匹、衣被、刀剑下至居屋什物,大小无不悉备。

  《续汉书》曰:赵岐字台卿,献帝以为太仆,持节安慰天下。

  又《百官志》曰:太仆秩中二千石,掌车马。天子出,奉驾;大驾则驭。

  《魏志》曰:国渊字子尼,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疏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

  又曰:潘尼字正叔,侍中为太仆,造《乘舆箴》。

  《汉旧仪》曰: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三十万头,择取给六厩,牛羊无数,以给牲牺。

  《汉杂事》曰:石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兄弟中最为简易,而犹如此。

  又曰:公孙贺以太仆为丞相,子敬声代为太仆。

  《晋诸公赞》曰:郭展为太仆,留心於养生,是以厩马充牣;其后征吴,得以济事。

  《唐书·官品志》曰:太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

  ○乘黄令

  《六典》曰:乘黄令掌天子车辂,辨其名数与驯驭之法;丞为之贰。

  《宋书》曰:乘黄令,晋官也。主乘舆金根车及安车、追锋诸众车马。

  《齐职仪》曰:乘黄,兽名也。龙翼马身,黄帝乘之而仙,后人以名厩。

  ○厩令

  《六典》曰:典厩令掌系饲马牛,给养杂畜之事;丞为之贰。

  《汉书》曰:太仆属官有大厩、未央厩、象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车府、辂軨、骑马、骏马四令、丞;(晋约曰:汉仪注,大厩,名也,主马万匹也。)又龙马、闲驹、橐泉、(如淳曰:厩在橐泉宫下。)騊駼、承革五监长、丞;牧橐、昆蹄令丞。(应劭曰:橐,橐驼。昆蹄,好马名也。如淳曰:因以名厩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象马为桐马。(应劭曰:主乳马取其汁,桐洛之味酢可饮,因以名官相动。)

  又曰:苏武为栘中监。(移中,厩名,音移。)

  又曰:上官桀迁未央厩,上体不安,及愈,见马瘦,上怒曰:"汝以我不复见马耶!"桀曰:"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忠。

  《齐职仪》曰:诸厩有圉师、牧人,养马之官;校人,掌王之马正也。

  ○车府令

  《六典》曰:车府令掌王公已下车骆,辨其名数及驯驭之法,丞为之贰。

  《史记》曰:赵高为秦车府令。

  《汉书·百官表》曰:太仆属官,有车府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

  《东观汉记》曰:永平中,车驾出,信阳侯阴就干车骑突卤簿,车府令齐国徐匡就车收御者送狱,诏书谴匡,匡自系不出。吴良上书言:"信阳侯骄慢,干突车骑,无大臣礼,大不敬。匡执法守正而下狱,臣恐陛下政化由是隳矣。"於是诏出匡,左迁为即丘长。

  《齐职仪》曰:车府署,周有巾车典辂之职,辨五辂之制。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