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三十七 ◎职官部三十五

2025-09-23 16:22 太平御览
○总叙将军

  石氏《中官占》曰:河鼓星主军鼓,一曰三星主天子三将军。中央大星为大将军,左星为左将军,右星为右将军,所以备关梁而距难也。

  《周礼·夏官上·大司马》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一乡之民也。凡起从役家一人也。)王六军,(六乡之数也。卿治文教,军定武功。其道皆兼三才而两之,故数俱六也。)大国三军,(公侯之封也。成国不过半天子之一军。)次国二军,(诸伯之封。)小国一军。(子男之封。)军将皆命卿。(位视六事之人,司于六军之大夫。春秋之时,列国有正卿为将军,又以亚卿一人为佐,犹执政者贪其权,遂以陵迟,皆非周公之旧也。)

  《左传·襄公十三年》曰:晋蒐於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於知氏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使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

  《孝经左契》曰:将军顺虎衔珠,大夫正海出鱼。

  《史记》曰:齐景公召穰苴与语,大悦,以为将军,将兵扞燕。

  又曰:孝文后六年,匈奴入上郡,周亚夫为将军,居灞上,祝兹候(徐广曰:表作松兹。姓徐名悍也。)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备胡。

  《汉书》曰:楚王召宋义计事,而悦之,因以为将军。

  范晔《后汉书》曰:灵帝时,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大将军司马许源说何进曰:"《太公六韬》有天子亲于兵事,可以威压四方。"诏进大发兵,讲武于平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有小坛,复九重华盖,高九丈,引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天子亲出监军,住大华盖下,进住小华盖下,礼毕,帝躬擐甲上马,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

  《魏志》曰:太祖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魏书》曰: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也。)《尸子》曰:"十万之军无将军,必乱。"

  ○左右卫将军

  《六典》曰:左右卫将军之职,掌统领宫庭巡警、冲卫之法令,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焉。其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将军所掌之职皆如之。

  《晋书》曰:羊琇为晋台左卫将军。

  又曰:吴隐之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澣衣乃披絮,勤苦同於贫庶。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南顿王宗字延祖,拜左卫将军,为肃祖所昵,委以禁旅。

  又曰:王坦之字文度,领左卫,少有风格,尚刑名之学,尝著《废庄论》。

  又曰:虞谭、陈略、曹毗、毛安之并为左卫将军。

  沈约《宋书》曰:左、右卫将军,晋文建国所置。

  《隋书》曰:薛世雄,性廉谨,凡所行军破敌之处,秋毫无犯,帝由是嘉之。帝尝从容谓群臣曰:"我欲举好人,未知诸君识否?"群臣咸曰:"臣等何能测圣心?"帝曰:"我欲举者薛世雄。"群臣皆称善。帝复曰:"世雄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於是超拜右翊卫将军。(炀帝改左右卫为之。)

  《唐书》曰:元和中,以前灵盐等节度使王佖为右卫将军。佖在镇,无智略以驭人,居常猜忌及多杀人以惧之,众亦不附。及召至,逾月而授以卫将军。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谓之白麻,佖始以责罢中书草制。

  《隋书》曰:来护儿,炀帝即位,迁右骁卫大将军,帝甚亲重之。大业六年从驾江都,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冢,宴父老,州里荣之。

  《魏志》曰:许褚从太祖战,大破马超等,乃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文帝践阼,迁武卫将军。

  又曰:曹爽自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爽秉政,又以弟训为武卫将军。

  《王敦别传》曰:敦子应,字安期,官至武卫将军。

  《隋书》曰:独孤盛为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之作乱也,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卫者皆释仗而走。盛谓虔通曰:"何物兵?形势太异也!"虔通曰:"事势已然,不预将军事。将军慎无动。"盛大骂曰:"老贼是何物话!"不及被甲,与左右十馀人逆拒之,为乱兵所杀。

  《唐书》曰:咸通中以伶官李可及为威卫将军,曹确执奏曰:"臣览贞观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令,文武官共六百四十三员。顾谓房玄龄曰:'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太和中文宗欲以乐官尉迟璋为王府率拾遗,窦询直极谏,乃改授光州长史。伏乞以两朝故事,别授可及之官。"帝不之听。

  又曰:高祖以李粲为左监门大将军,礼高年也。初,高祖问粲年几,对曰八十,高祖曰:"公清幹之誉闻於隋日,今年齿虽迈,筋力未衰,但监门之职,非公莫可,意欲相委如何?"粲以年老辞让,高祖曰:"藉公处分耳,岂欲烦公筋力耶!"於是诏粲自非殿庭,皆乘蜀马,论者荣之。

  又曰:王及善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谓曰:"朕以卿忠敬,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知此官否?"

  又曰:李听,元和中为羽林将军,有名马,穆宗在东宫令近侍讽听献之。听以职总亲军,不敢从。及即位之始,幽冀不廷,太原与二镇接境,方议易帅。宰臣进拟,上皆不允,谓宰臣曰:"李听为羽林将军,不与朕马,是必可任。"

  《五代史》云:周广顺二年十二月,诏改左右威卫复为左右屯卫,避太祖讳也。

  ○左右金吾卫将军

  《六典》曰:左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

  《百官表》云:秦有中尉,掌徼循京师。(如淳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颜师古曰:徼,谓遮绕之也。音工钓反。)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也。颜师古曰: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也。)缇骑二百人,舆服导从,车骑满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旧掌京师盗贼,考按疑事。汉郅都、宁成、王温舒、咸宣等皆截理横噬虎而冠者也,止切理辨亦旋诛黜。又置执金吾丞。后汉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卫尉巡行宫中,金吾徼循宫外,为表里以擒奸讨猾。)日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自中兴但专徼循,不与他政。又有执金吾吏、文学执金吾佐、执金吾员吏。魏武秉政,复为中尉。晋初罢直,至后周置武环率、武候率,下大夫各二人。隋置左、右武候府,大将军一人、将军三人,掌车驾出入,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宜。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炀帝大业三年改为左、右武候卫,所领军事名佽飞。(《汉宫表》曰:汉有左戈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佽飞,掌戈射,属少府。光武省之,隋代采旧名。)唐初又为左、右武候府,(贞观十年十二月,马周奏:京城诸街置鼓,罢传呼。)龙朔二年改为左、右金吾卫,置大将军一人,所掌与隋同;将军二人副其事。(领官属并。隋置,大唐因之。)

  《后汉书》曰:初,光武适新野,闻阴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汉官·宰尹下》曰:吾,御也,常执金革以御非常。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马导从,充满於路,世祖微时,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是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曰:秦名曰中尉,掌徼循京师。有两丞、候、司马,兵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

  又曰:毋将隆为执金吾。时侍中董贤方贵,上使中黄门发武库兵,前后十辈,送贤及上乳母王阿舍。隆奏:"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苏林曰:用度皆出大司农。)大司农钱自非乘舆不以给,供养劳赐,一出少府。盖不以本藏给末用,不以民力供浮费,别公私,示正路也。"

  又曰:郅都为中尉,丞相条候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也。

  《东观汉记》曰:马防字孝孙。拜执金吾,性矜严公正,上事处议多见用。

  《续汉书》曰:阴识拜执金吾,位特进,入则极言正谏。至与宾客语,不及国事,常慕仲山甫匪躬之节,所用掾史皆得天下俊哲。(虞诩、传贤等是也。)

  又曰:朱浮字叔元,为执金吾。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堪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蚀之异,浮因上疏切谏,自是州郡奏长吏二千石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

  又曰:秩中二千石,掌外司非常水火之事,旦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丞一人,比千石。

  华峤《后汉书》曰:贾复为执金吾。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将反,上召诸将议,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次之。"复率尔对曰:"臣请击郾。"上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耶?"

  又曰:耿秉为人威重,有谋略,拜执金吾。每行幸,秉恒领宿卫。

  谢承《后汉书》曰:梁冀为执金吾,岁朝,托疾不朝,司隶扬雄治之,诏以二月俸赎罪。

  《汉杂事》曰:辛庆忌明略威重,任国柱石,为执金吾。

  《魏书》曰:臧霸与曹休讨吴,破贼吕范於洞浦,征为执金吾。每有军事,帝咨访焉。

  又曰:崔琰迁中尉。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七寸,有威重,朝士瞻望,太祖亦严惮焉。

  又曰:徐奕,太祖以为中尉,手令曰:"昔楚有子玉,文公为之侧席;汲黯在朝,淮南为之折谋。《诗》称'邦之司直'君之谓也。"

  《唐书》曰:高祖以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隋大业三年及唐初并为左右武候,至龙朔二年复为左右金吾。)诏曰:"念功褒善,哲王彝训;纪德亲贤,有国通典。黎州总管曹国公世勣本自黎阳,拥徒归顺,任以藩岳,诚效克彰,节义不渝,夷险无变,信同金石,操拟松筠,宜加宠命,用超恒序,可赐姓李氏。"

  又曰:赵道兴,贞观初历迁左武候中郎将,明闲宿卫,号为称职。太祖尝谓之曰:"卿父为隋武候将军,甚有当官之誉。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因授右武候将军。其父时廨宇,仍旧不改,时人以为荣。

  又曰:裴谞为右金吾将军。建中初,上以刑名理天下,百吏震悚。时十月禁屠杀,以甫近山陵,禁益严。尚父、汾阳王郭子仪隶人杀羊以入,门者觉之,谞列奏状,上以为不畏强御,累遣宣喻。或谓谞曰:"郭公有社稷功,岂不为盖之?"谞笑曰:"非尔所解。且郭公威仪权太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弄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又曰:臧希让为金吾大将军。肮脏好谈时政,屡以理体上于公卿,诏令集贤院待制。希让无学术,及处近地,从容公卿间,强引文言以自贤,而所闻知多道途得之,每发必差谬,颇为士子所笑。

  ○诸卫上将军

  《唐通典》曰:魏黄初中,始有上大将军,以曹真为之。吴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周建德四年,增置上大将军;隋并以为武散官,不理事。上大将军从二品。

  又曰:唐武德初,秦王既平王世充及窦建德,高祖以秦王功殊古今,自昔位号不足以为称,乃特置天策上将军以拜焉,位在王公上。

  又曰:贞元二年九月诏曰:"六军先已各置统军一人,今十六卫,宜各置上将军一人,秩从其品。"繇是上将军之官始列於品位。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