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四十 ◎职官部三十八

2025-09-23 16:37 太平御览
○杂号将军下

  建威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从攻洛阳。

  奋威将军

  《魏志》曰:吕布杀董卓,王允以布为奋威大将军,仪比三司。

  又曰:沮授说袁绍,绍即表为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

  《吴志》曰:贺齐传豫章,东部民彭才、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馀人。齐讨平之,诛其首恶,馀各降服。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迁奋武将军。

  振威将军

  《魏志》曰:太祖以程昱为振威大将军,破袁谭、尚。

  扬威将军

  《魏志》曰:臧霸字宣高,太山人也。从太祖讨孙权於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反,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於利钝,宁肯捐吾等耶?"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霸扬威将军。

  建武将军

  《魏志》曰:太祖以夏侯惇为建武将军。

  又曰:文帝善孟达姿才容观,以为建武将军。

  轻车将军

  《汉书》曰:武帝元光七年,以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屯马邑。

  伏波将军

  《环济要略》曰:伏波,船涉江海,欲浪伏息也。

  《汉书》曰:武帝元鼎五年,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伐南越吕嘉。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马援为伏波将军。

  《魏志》曰:夏侯惇为伏波将军,领河南尹,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太祖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

  王隐《晋书》曰:武帝以孙琇为伏波将军。

  材官将军

  《汉书》曰:武帝以李息为材官将军,军马邑。

  折冲将军

  《魏书》曰:武帝以乐进为折冲将军。

  虎威将军

  《魏志》曰:于禁字文则,太山人。将军王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后拜虎威将军。

  《吴志》曰:朱然字义封。从孙权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擒羽,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齐书》曰:柳世隆,元景子也,出为虎威将军、上庸太守。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隋郡,今复以授世隆,使卿门世不绝公也。"

  偏将军

  《后汉书》曰: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家贫,以贩马自业。素闻世祖长者,独欲归心。及世祖於广阿,拜汉为偏将军。

  又曰:臧宫字君翁,颍川人也。从世祖征战,诸将多称勇。世祖察宫勤力少言,甚亲纳之。及至河北,以为偏将军。

  《吴志》曰:陈武字子烈,庐江人。孙策在寿春,武往修谒,时年十八,长七尺七寸。及权统事,尤为权所爱,拜为偏将军。

  又曰:董袭字元代,会稽人。长八尺,武力过人,拜偏将军。

  裨将军

  《魏志》曰: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以游侠闻於江、汝之间。属连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于许。太祖讨张绣,通为先登,大破绣军,拜裨将军。

  虎牙将军

  《汉书》曰:宣帝以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伐匈奴。

  范晔《后汉书》曰:盖延字巨卿,渔阳人也。身长八尺。边俗尚勇力而延以气闻延。与吴汉同归世祖,从平河北;世祖即位,拜虎牙将军。

  汉臣将军

  《东观汉记》曰:上於大会中指王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是日以常为汉臣将军,与诸将绝席。

  讨虏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王霸为讨虏将军,击董宪。

  破虏将军

  《魏志》曰: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为破虏将军。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建义将军

  《东观汉书》曰:光武以朱祐为建义将军,攻朱鲔。

  刺奸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军市令祭遵为刺奸将军。

  范晔《后汉书》曰: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也。后世祖拜为刺奸大将军,使督察众营,授以常所持节。

  辅威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臧宫为辅威将军。

  扬化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坚镡为扬化将军。

  安汉将军

  《蜀志》曰:糜竺,字子仲。益州既定,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竺雍容敦雅,而翰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上宾之礼,未曾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又曰:王平字子均。诸葛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安汉将军。

  辅汉将军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邓奉为辅汉将军。

  都护将军

  《魏志》曰:曹洪累从征讨,为都护将军。

  立义将军

  《魏志》曰:庞德以众降,太祖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

  中坚将军

  《魏志》曰:太祖以许褚为中坚将军,又以张辽为行中坚将军。

  厉威将军

  《魏志》曰:太祖征荆州,还,留满宠行厉威将军。

  荡寇将军

  《蜀志》曰:张嶷字伯岐。自越巂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反,追寻至蜀郡界,其督率随嶷朝贡者百馀人。嶷至,拜荡寇将军,慷慨壮烈,人多贵之。

  讨逆将军

  《吴志》曰:曹公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辅吴将军

  《吴志》曰:孙权以张昭为辅吴将军。

  沈约《宋书》曰:吴置辅吴将军,班亚三司。

  荡魏将军

  《吴志》曰:吕据,太元元年,大风,江水盛溢之流,渐淹城门,权使视水,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权嘉之,拜荡魏将军。

  鹰扬将军

  《晋书》曰:郭奕,咸宁初迁雍州刺史、鹰扬将军,寻假赤幢、曲盖、鼓吹。

  牙门将军

  《蜀志》曰: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将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中将军

  《北齐书》曰:沙苑之败,崔仲文持马以而渡河,波中乍没乍出。高祖望见之,曰:"崔掾也"。遽遣船赴接,既济,劳之曰:"卿为亲为君,不顾万死,可谓家之孝子、国之忠臣。"加中将军。

  中领军

  《魏略》曰:中领军,延康中置,故汉北军中候之官。

  又曰:太祖以史涣忠勇,为中领军,令禁军。

  又曰:太祖还长安,以曹休为中领军。

  又曰:文帝征孙权,以尚书令陈群为中领军。

  《晋书》曰:吴隐之为中领军,清俭不华,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晋中兴书》曰:羊祜字叔子,迁中领军,悉统宿卫,入直殿中,执兵之要,事兼内外。

  《齐书》曰:萧景先。武帝少年,与景先共车,行泥路,车久故坏,至领军府西门,车辕折,俱狼狈。景先谓帝曰:"两人脱作领军,亦不得忘,今日艰辛。"及武帝践祚,诏以景先为领军。拜日,羽仪甚盛,倾朝观属。拜还,未至府门,中诏相闻领军今日故当无折辕事耶?景先奉谢。

  《梁书》曰:臧盾迁中领军。领军管天下兵要,监局事多。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於拨繁,职事甚理。天监中,吴平侯萧景居此职,著声称,至是盾复继之。

  《三国典略》曰:齐左仆射祖珽附陆令萱,求为领军,齐主许之。侍中斛律孝卿谓上洛王元海、侯吕芬等云:"珽是汉儿,两眼盲,岂合作领军也。"无海遂入启之。珽言於齐主云:"元海与臣素有隙,必是元海谮臣。"齐主曰:"然。"珽列元海共太府少卿李叔元、平准令张叔略等结朋树党,陆令萱又唱和之,遂除元海为郑州刺史、叔元为襄城郡守、叔略为南营州录事参军。珽遂独处机衡,总知兵事。齐王亦令中要人扶侍出入,每同御榻论决朝政。

  《高堂隆集》曰:己巳诏书:中领军、游击皆青玉佩。

  中护军

  《史记》曰:汉高帝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汉书》曰:护军都尉,秦官。元狩四年属大司马,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元始元年更名护军。

  《魏志》曰:韩浩字元嗣。以忠勇显,为中护军,掌禁兵,置长史、司马。从太祖讨张鲁,鲁降。议者以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太祖曰:"吾安可以无护军?"乃与俱还,其见亲如此。

  王隐《晋书》曰:邓攸迁吏部尚书。牧马於家庭,妻子素食,当时清净,内外肃然,迁为中护军。

  《晋起居注》曰:武帝太始七年,诏曰:"中护军职典武选,宜得堪幹其事者。左卫将军羊琇有明赡才见,乃心在公,其以琇为中护军。"

  《晋中兴书》曰:司徒王导将以赵永为中护军,孔愉谓导曰:"中兴以来处此官者,周伯仁、应思远,今诚乏才,岂可以赵冰居之!"其秉正不挠,皆此类也。

  《世语》曰:夏侯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拨用武官,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

  《皇甫谧集》云:护军,武士之官。

  《晋王羲之临护军教》曰:今所在要,在於公役均平。其差大史,忠谨在公者,覆行诸营,家至人告,畅吾乃心。其有老落笃癃、不堪从役,或有饥寒之色、不能自存者,区分处别,自当参详其宜,

  北军中候

  《汉书》曰:武帝置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外内。

  《续汉书》曰:光武中兴中,省垒置中候五尉校营。

  又曰:孔文举拜北军中候。

  王隐《晋书》曰:荀晞字道将,为北军中候。

  又曰:太祖永昌元年,以锺雅为北军中候,五年,省并领军。

  《晋中兴书》曰:陶回字恭之。王导以回有器幹,擢拜北军中候。回性不畏强御。

  朱衣直阁

  《后魏书》曰:元文景,大司农卿康之次子,除员外郎、冠军将军、朱衣直阁。

  直寝

  《后魏书》曰:于忠字思贤。弱冠拜侍御史。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寻除左中郎将,领直寝。

  又曰:杨津字罗汉,弘农华阴人也。本字延祚,高祖赐名焉。少端谨,以器度见称,为直寝。

  直后

  《后魏书》曰:元天穆,性和厚,美形貌。年二十,起家员外郎,领直后。

  萧子显《齐书》曰:临海亡命田流,自号东海王,逃窜会稽鄮县边海山谷中,立屯营,官军不能讨。明帝遣直后闻人袭,说降之。

  直斋

  《后魏书·官氏志》曰:大和九年十月初,置直斋。

  监军

  《史记》曰:穰苴将兵扞燕、晋之师,苴曰:"臣素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大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使庄贾往,苴与贾约曰:"会日中於军门。"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夕时乃至,苴遂斩贾以徇三军。军士皆震栗,服之。

  《东观汉记》曰:光武使来歙监诸将。

  范晔《后汉书》曰:宋均字叔庠,为监军。时伏波将军马援征武溪,南临沅水,军士多病。均惧众军疾疫,矫诏迫降之,诸将莫应。均乃勒兵围贼城,诈为诏而降之,为置长吏而归,自劾矫诏之罪。帝善之。

  《魏志》曰:司马文王征寿春,使监军石苞统卒为游军。

  《晋武帝起居注》曰:豫州刺史胡威,忠素质直,思谋深奥,其以威为监军,刺史如故。

  沈约《宋书》曰:监军,盖诸将出征,大将监领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