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2025-09-23 16:58 太平御览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也。

  ○太子詹事

  《六典》曰:太子詹事之职,掌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辨其纲纪而修其职务;少詹事为之贰。凡太子立官之典制,皆视其事而承受焉。

  《俗说》曰:江夷为右仆射,主上欲用其领詹事,语王淮:"卿可觅比例。"淮对曰:"臣当出外寻访。"淮后见主上,问:"近所道事,卿已得比例未?"淮曰:"惟谢琰右仆射领詹事。"琰即谢公之子。恐夷非其例,事遂不行。

  应劭《汉官仪》曰:詹事,秦官。詹,省也,给也。秩比二千石。

  《汉书》曰:窦婴字王孙,孝景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帝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是憎婴。

  又曰:孔光父霸,字次孺。宣帝时,以授太子经为詹事。

  又曰:詹事,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诸官皆属焉。成帝鸿嘉三年,帝省詹事,属大长秋。

  《晋书》曰:卞壸为詹事,世称卞壸裁断切直,敦实,忠於事上也。

  《晋起居注》曰:武帝以王恭丹阳尹领詹事,恭让表曰:"今皇储始建,四方是式,总司之任,崇替所由。宜妙简才贤,尽一时之胜,岂臣最庸所可叨忝!"

  《晋公卿礼秩》曰:太始中立詹事,掌宫事。

  沈约《宋书》曰:詹事一人,初领官属。成帝时悉属少傅,魏氏置詹事总众职,晋初又属二傅,咸宁复置詹事。

  《齐职仪》曰:詹事品第三,茂陵书,秩二千石,银章、青绶。局拟尚书令,位视领护将军。

  《陈书》曰:后主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令管记陆瑜言之於孔奂,奂谓瑜曰:"江有潘、陆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有所难。"瑜具以白后主,后主深以为恨,乃自言於高宗。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无藉於总。如臣愚见,顾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奂曰:"都官尚书王廊,世有懿德,识性敦敏,可以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

  《唐书》曰:苏弁改太子詹事。弁初入朝,班位失序,殿中侍御史邹儒立对仗弹之。弁於金吾待罪数刻,特释放。旧制:太子詹事班次太常、宗正卿之下。贞元三年,御史中丞窦参叙定班位,移詹事在河南、太原尹之下。弁乃引旧班制立,台官诘之,乃绐云:"已白宰相,请依旧制。"故为儒立弹之。

  又曰:龙朔二年,改詹事为端尹,詹事府为端尹府。

  王珉《答徐邈书》曰:詹事弹一官,如尚书左丞矣。

  ○太子少詹事

  《唐书》曰:张行成转太子少詹事。太宗东征,皇太子於定州监国,即行成本邑也。太子谓行成曰:"今者送公衣锦还乡。"於是令有司祀其先人墓。

  ○太子中庶子

  《汉书·百官表》曰:太子中庶子,职侍中。

  《汉书》曰: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见称。

  又曰:欧阳地馀,字长宾,为中庶子,授皇太子经。

  又曰:冯野王通《诗》,以父任为太子中庶子。

  《魏志》曰:鲍勋字叔业,清白有高节,知名当世,为中庶子。在东宫,正色不挠。

  《蜀志》曰:后主立太子璿,以霍弋为中庶子。璿好驰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事,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

  《吴志》曰:孙登为太子。时太傅张温言於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俊彦。"於是乃用陈表等为中庶子。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敕中侍坐。

  又曰:羊(音道。)初为中庶子,年二十。时廷尉监隐蕃结交豪杰,自卫将军全琮等皆倾心敬待,惟及宣诏郎杨迪拒绝不与通,时人怪之。而蕃后叛逆,众乃服之。

  《晋书》曰:安平王孚,初为魏太子中庶子。魏武帝崩,太子号哭过甚,孚谏曰:"大行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之孝!"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帝崩,相聚号哭,无复行列。孚厉声於朝曰:"今大行晏驾,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海内,而但哭耶!"孚与尚书和洽奉太子以即位,是为文帝。

  又曰:温峤为中庶子,献《侍臣箴》,甚见补益。

  又曰:王恂启以桓谦为中庶子,曰东宫之选中庶子管总门下,尤不可不得其才也。

  《晋起居注》曰:武帝咸宁元年诏曰:"男子皇甫谧沉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谧为太子中庶子。"

  《晋中兴书》曰:殷仲堪,少好学,能清言,善属文,人士咸钦爱之,以孝行称。烈宗闻其名,召为太子中庶子,甚相知悦。

  又曰:温峤拜太子中庶子。峤在东宫,特见嘉宠,僚属莫与为比。峤与阮放等共劝太子游谈老庄,不教以经史,太子甚爱之,数规谏讽议。

  又曰:肃宗之在东宫,孔演领太子中庶子。于时中兴肇构,庶事草创。演经学渊博,该识旧典,朝仪轨制多取正焉。由是元、明二帝并亲爱之。

  沈约《宋书》曰:中庶子,汉置。古者世禄,卿大夫之子,即为副倅,谓之国子。天子、诸侯世子,必有庶子官以掌教之。

  《齐书》曰:袁粲言於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复中庶子。

  《陈书》曰:王玚父冲尝为玚辞领中庶子,世祖顾谓冲曰:"所以久留玚於承华,正欲使太子微有玚风法耳。"

  《唐书·官品志》曰:中庶子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

  《陶氏家传》曰:侃迁太子中庶子。君少而好学,善谈玄理,尤明《诗》、《易》,以孝行闻於时。储选殊难其人,特召君焉。

  《山公启事》曰:中庶子缺,宜得俊茂者,以济阴太守留俨、城阳太守石崇参选。

  晋齐王攸《与山涛书》曰:太子中庶子,东宫显职,加侍接左右,诚宜得笃粹有行检之人,必允众望。

  ○太子左右庶子

  《六典》曰:左庶子之职,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中允为之二。凡皇太子从祀朝会,出则版奏外办中严,入则解严焉。凡令书下左春坊,则与中允、司议郎等覆启以画诺。右庶子之职,掌侍从左右,献纳启奏;中舍人为之二。凡皇太子监国,於宫内下令书,太子亲画日至春坊,则宣传之。

  《礼记》曰:古者天子有庶子之官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掌其戒令,与其教理。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於太子,惟所用之。若有甲兵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於有司。

  《汉书》曰:成帝以傅善有志行,为太子庶子。

  《魏志》曰:鲍勋字叔业,为庶子,在东宫正色不挠。

  《魏氏春秋》曰:阮浑字长威,籍之子也,少知名,为太子庶子。

  《吴志》注曰:华融字德蕤,广陵江都人。祖父避乱,居山阴。时皇象亦寓居山阴,吴郡张温来就象学,欲得所舍。或告温曰:"有华德蕤者,虽年少,美有令志,可舍也。"温遂止融家,朝夕谈讲。俄而温为选部尚书,乃推擢融为太子庶子,遂知名显达。

  《晋书》曰:郑默,武帝时与太原郭奕俱为庶子。朝廷以太子官属宜称陪臣,默上言:"皇太子体皇极之尊,无私於天下。宫臣皆受命天朝,不同藩国。"事遂不行。

  《晋起居注》曰:太康十年诏:"尚书郎王琛,每所陈论,意在忠谠。其以为太子庶子。"

  《隋书》曰:刘行本为太子左庶子。时左卫率长史夏侯福为太子所昵,尝於阁内与太子戏。福大笑,声闻於外。行本时在阁下闻之,待其出,行本数之曰:"殿下宽容,赐汝颜色。汝何物小人,敢为亵慢!"因付执法者治之。数日,太子为福致请,乃释之。

  《隋书》曰:刘行本为左庶子。太子尝得良马,令夏侯福乘而观之。太子甚悦,因欲令行本乘。行本不从,正色而进曰:"至尊置臣於庶子之位者,欲令辅导殿下以正道,非为殿下作弄臣也。"太子惭而止。

  又曰:刘行本拜太子左庶子,领治书如故。皇太子虚襟敬惮。时唐令则亦为左庶子,太子昵狎之,每令以弦歌教内人。行本责之曰:"庶子当匡太子以正道,何有嬖昵房帷之间哉!"令则甚惭而不能改。

  又曰:刘行本为左庶子。卒后而太子勇废,文帝曰:"若使刘行本在,勇当不及於此。"

  《唐书·官品志》曰:庶子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高功者一人。与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

  又曰:贞观中诏曰:"皇太子与百官书疏,未有制式。近代已来,例皆名白,无以别贵贱。今凡处分论事之书,皇太子并画令,左右庶子已下署名,宣奉行书案画日,其馀与诸子亲及师傅等书下不在此限。

  又曰:于志宁为太子右庶子,撰《谏苑》二十卷,以进於太子承乾也。

  又曰:杜正伦为太子左庶子。太宗谓曰:"国之储副,自古所重,必择善人为之辅佐。今太子年在幼冲,志意未定。朕若朝夕见之,可得随事诫约。今既委以监国,不在目前,知卿志怀贞悫,能执直道,故辍卿於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轻重也。"

  又曰: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卜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邵为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卿当辅之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

  又曰:李百药授太子右庶子。时太子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词多不载。太宗见而遣使谓百药曰:"朕於皇太子处见卿所献赋,悉述古来储二事以诫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因赐彩物三百段。

  又曰:李义琰为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义琰博学,多识典故。上每有顾问,言多切直。章怀太子之废也,上慰勉官寮,尽舍罪,令复其位。薛元超等皆舞蹈谢恩,义琰独引罪涕泣,时论美之。

  《山涛启事》曰:东宫官属宜得高茂者,庶子贾模缺,宜补刘粹、周蔚,惟加所裁。诏用粹。

  《环济要略》曰:庶子主宫中,并诸吏之適子,及支庶在版籍者也。行其秩序,作其徒役,授八次八舍之职,以徼候。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三 ◎职官部四十一

    ○仪同 《东观汉记》曰:邓骘字昭伯,延平元年拜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 《蜀志》曰:黄权降,魏文帝善之,景初三年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王隐《晋书》曰:太始七年,以郑袤为司空。天子临轩..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