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二十九 ◎礼仪部八

2025-09-27 14:07 太平御览
○五祀

  《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太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郑玄注曰:五祀,门、户、中霤也。此者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神也。)

  又《月令》曰:孟春其祀户,孟夏其祀灶,季夏其祀中霤,孟秋其祀门,孟冬其祀行。(馀吉,吉礼门。)

  《白虎通》曰:何谓五祀者?门、户、灶、井、中霤也。

  又曰:《曲礼下》记云: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五祀,岁遍;诸侯方伯祀山川,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凡祀有废之,莫敢举也;有举之,莫敢废也。非所当祭而祭之,名为淫祀,无福。祭五祀所以岁遍何?慎五行也。

  《五经异议》曰:大戴说礼器云:灶者,老妇之祭。许君按:《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五祀之神,王者所祭,非老妇也。郑玄曰:灶神祝融是老妇。

  又曰:王为群姓立七祀:一曰司命,主督察人命也;二曰中霤,王宫室居处也;三曰门,四曰户,主出入;五曰国行,主道路也;六曰大厉,主杀也;七曰灶,主饮食也。

  《汉书》议曰: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勾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也,主其神祀之。

  《魏名臣奏》曰:秦静议云:祭法七祀有国行,今《月令》谓行为井,是以俗废行而祀井。武帝始定天下,兴复旧祀,造祭祀门、户、井、灶、中霤。文帝称诏。静按:凡诸祠祀,所以尊敬神灵,不宜称诏。高堂隆议曰:国、中霤、门、井、灶多不遍,惟祀在者,故曰祭。五祀在於庙,今每门、户辄祭之,自汉以来,非旧典也。祭井自汉,从水类,不列五祀,宜除井祀行。《世本》曰,征作禓五祀。(征者,殷王八世孙也。禓者,强死男也。谓时难索宣驱疫逐强死鬼也。五者,谓门、户及井、灶、中霤也。)

  傅玄《五祀议》曰:礼大记云:室中央中霤,谓四霤之中也。祭於漏井,盖失之矣。七祀之文,皆云祀行而无井,祭灶而不祭井,於事则阙。夫设祀者,非惟报功而已,亦神道设教,使民慎之幽冥也。臣以为帝之都城,宜祭一门,正宫一门,正室一户,井、灶、中霤,亦各择其一正者祭之。

  ○四望

  《尚书·舜典》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孔安国曰:望秩于山川者,以尊卑祭之也。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馀小者,或卿、大夫、伯、子、男。)

  《周礼·春官上》曰:大宗伯之职,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四望,五岳、四镇、四渎也。)

  又《春官》曰:小宗伯之职,掌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

  又《春官上·典瑞》曰:掌玉瑞玉器之藏,四澥裥邸,以祀天、旅上帝。两澥裥邸,以祀地、旅四望。

  又《春官下·大司乐》曰:春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礼四望。

  《公羊传·僖下》曰:夏四月,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三望者何?望祭也。则曷为祭?祭太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此皆助天气成功,故祭天及之。)

  《五经通义》曰:王者所以因郊祭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山川何?以为皆有功于民,故祭之也,皆天地之别神从官也。缘天地之义,亦欲及之,故岁一祭之。礼日于南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西门外,祭风伯、雨师于东门外,各即其位也,以是明之。其祭之奈何乎?曰祭日者悬,祭月者毁,祭风者明,祭雨者布疏,祭山川者沉,各像其貌也。

  《三辅黄图》曰:宰衡王莽奏曰:冬至,使有司祭天神于南郊,高祖配而望群阳。夏至,使有司祭地祇于北郊,高后配而望群阴。

  《隋书·志》曰:梁朱异议,郑众云四望谓日月星海。郑玄云谓五岳四渎。寻二郑之说,互有不同。窃以望是不即之名。凡厥遥祭皆有斯目,岂容撅褛星海,拘于海渎。请今天司有关水旱之义,爰有四海、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一皆备祭。

  ○高禖

  《礼记·月令》曰:仲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醴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立于高禖之前。(蔡邕《章句》曰:高禖,祀名也。高犹尊也。禖者,所以祈子孙之祀也。天子所御谓后妃以下王妾御者。韣,弓衣也。祝以高禖之命,饮以醴酒,带以弓衣,尚使得男者也。郑玄注曰:玄鸟遗卵,娥简狄吞之,生契,后以为禖官,嘉祥而立祀也。)

  《汉书》曰:太子据立为皇太子。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张晏曰:禖,求子禖神。)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

  《续汉书》曰:仲春之月,立高禖,祀于城南,礼以特牲。

  《五经异议》曰:王者一岁七祭天地。仲春,后妃郊禖。禖亦祭天也。

  《五经要议》曰:契母简狄以玄鸟至之日,祀于高禖而生契。高禖者,盖先王所以祈子孙之祀也。玄鸟感阳而至,集人栋宇,有孳乳之祥,故重其至日,因以用事。

  《五经异议》曰:郑记曰: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注曰:高辛氏世娀简狄吞燕子而生契,后王以为禖官,嘉祥其祀焉。王权问曰:"以注言之,先商之时,未有高禖。《生民》诗曰:'克禋克祀,以祓无子。'传以为古者必以郊禖焉。姜嫄禋祀上帝而生稷,是则郊禖之祀,非以生契之后立也。"谯乔答曰:"先商之时,自必有禖氏祓除之祀,位在南郊,盖亦以玄鸟至之日。然其所禋,乃于上帝娀简狄吞一子之后。王以为禖官,嘉祥祀之以配帝,谓之高禖。"

  晋束晳《高禖坛石议》曰:元康六年,高禖坛上石破为二段,诏书问置此石来几时?出何经典?今应复不?博士议:礼无高禖置石之文,未知造设所由。既已毁破,无可改造设。高辛氏有简狄吞卵之祥,今此石有吞卵之象,盖俗说所为,而史籍无记。可但收聚,复于旧处而已。太常以为吞卵之言,盖是逸俗之失义。因今毁破,便宜废除。下四府博士议。贼曹属束晳议:夫未详其置之故,而欲必其可除之理,理不可然。按《郊祀志》,秦汉不祀高禖,汉武帝《五子传》武帝晚得太子,始为立禖,其事未之能审。

  许慎《五经异说》云:山阳民祭,皆以石为主。然则石之为主,由来尚矣。其此象矣,而祭礼龟策。祭器敝则埋之,而改置新石。今破则宜埋而更造,不宜遂废。收集破石,积之故处,于礼无依,于事不肃,思所未安也。时公卿从太常所处,此议不用。其后得高堂隆故事,魏青龙中造立此礼,诏书更镌石,令如旧置,高禖坛上埋破石,入地一丈。

  《隋书·礼志》曰:梁太庙北门内道西有石,文如竹叶,小屋覆之,宋元嘉中修庙所得。陆澄以为孝武时郊禖之石,然则江左亦有此礼矣。后齐高禖为坛于南郊,傍广轮二十六尺,高九尺,四陛三坛。

  ○祷祈

  《周书》曰:四月,孟夏,王初祈祷于宗,乃尝麦于庙。

  《毛诗·甫田》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戒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又《生民·行苇》曰:曾孙惟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又《臣工·噫嘻》曰:春夏祈穀于上帝也。(祈犹祷求。)

  《周礼·春官上·小宗伯》曰:小宗伯掌大灾,乃执事祷祠于上下神祗。

  又《春官下》:太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祈福祥,求永贞。(马融传曰:神,天神;鬼,人鬼;祗,地祗也。)

  《礼记·月令》曰:孟春,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于上帝。

  《左传·襄上》曰: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

  又《定上》曰:鲁昭公出,故季平子祷于炀公。九月,立炀宫。(平子逐君,惧而请祷于炀公。昭公死于外,自以为获福,故玄其宫。)

  又《哀上》曰:卫太子祷曰:曾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周文王。皇,大也。)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胜,郑声公名,释君助臣为从于乱。)晋午在难,(午,晋定公名。)不能治乱,使鞅讨之。(鞅,赵简子名。)

  《论语·八佾》曰: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王孙贾自周出仕于卫也。宗庙及五祀之神皆祭于奥。室西南隅谓之奥。)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明当媚其尊者。夫灶者,老妇之祭。)

  又《述而》曰:子疾病,子路请祷。(祷,谢过于鬼神。)子曰:"有诸?"(观子路晓祷礼否。)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诔天神之辞也。)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自知无过处。)

  《五经异义》曰:《礼·祭法》云:天子有祧。远庙曰祧,将祧而去之,故曰祧。去祧曰坛,去坛曰墠。皆藏于祖庙,有事则祷,无事则止。

  《说文》曰:吉事求福为祷。

  《汉书》曰:文帝曰:"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今吾闻祠官祝厘,(如淳曰:厘,福。)皆於朕躬,不为百姓。夫以朕之不德而专飨,独美其福,百姓不与,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祀,无有所祈。"

  《东观汉记》曰:邓太后尝体不安,左右忧惶,至令祷祠,愿以人为代。太后闻之,即谴怒,敕掖庭令以下,何故乃有此不祥之言。左右咸流涕,叹太后临大病,不自顾而念兆民。后病瘳,岂非天地之应与?

  《晋中兴书》曰:大旱经久。太兴四年四月始雨,有奏应报赛宗庙山川。中宗诏曰:"祈庙云报赛,非奉尊上辞也。吾意有疑,以为旧山川有许报,故雨赛,非大事不应告庙。臣子无要君之道,黩祭称赛,於礼有违。"

  《唐书》曰:宪宗谓宰臣曰:"穰灾祈福之说,其事信否?"李藩对曰:"臣窃观自古圣达,皆不祷祠。故楚昭王有疾,卜者谓河为祟,昭王以河不在楚,非所获罪。孔子以为知天道。仲尼疾病,门人子路请祷。仲尼以为神道助顺,系於所行,已既全德,无愧屋漏,故答子路云:'丘之祷久矣。'《书》云'惠迪吉,从逆凶',言顺道则吉,从逆则凶。《诗》云'自求多福',则祸福之来,感应行事。若苟为非道,则何福可求。是以汉文帝每有祭祀,使有司敬而不祈。其见超然,可谓盛德。若使神明无知,则安能降福?必其有知,则私己求媚之事,君子尚不可悦也,况于明神乎?由此言之,则履信思顺,自天佑之,苟异于此,实难致福。故尧舜之务,惟在修已以安百姓。管仲云:'义于人者和于神。'盖以人为神主,故但务安人而已。虢公求神以至危亡,王莽妄祈以速汉兵。古今明诫,书传所记,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矣。"上深嘉美之。

  又曰:文宗开成中,以久旱,分命郡官遍祠祈祷于紫宸殿,对宰臣忧形於色。宰臣以星官所奏,"天时当尔,乞不过劳圣虑"。上凛然改容曰:"朕为天下主,无德及人,致此灾旱。今又谪见于上,若三日不雨,当退归南位,更选贤明以主天下。"宰臣呜咽流涕,各请罪,乞免相位。是夜,澍雨大洽。

  又曰:孔戣为广州刺史。先是,准诏祷南海神,多令从事代。戣必自越风波而往。韩愈为潮州,作诗美之。

  《华阳国志》曰:梁辅为郡五官,时天大旱,请雨不降。辅出祷,乃积薪祝神曰:"二日不雨,则欲***,谢罪百姓。"言终而雨。

  《长沙郡耆旧传》曰:祝良为洛阳令,时亢旱,天子祈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民为之歌曰:"天久不雨,烝民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沲而下。"

  《列仙传》曰: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今日祠讫即有虎迹。

  《异苑》曰:晋简文既废世子道生,次子郁又早卒,而未有息嗣。濮阳令在弟前祷至三更,郁有黄气自西南来,逆室前,尔夜幸李太后,而生孝武皇帝。

  《韩子》曰: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吕氏春秋》曰:昔殷汤克夏,而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在予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丽其手,自以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悦,雨乃大至。

  《淮南子》曰:圣人者,不耻身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也。是故禹为水以身解于阳肝之河,汤为旱以身祷于桑林之下。圣人之忧民,如此其明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八十三 ◎乐部二十一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南史..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十二

    ○鼓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诗》云:"或歌或咢"。鼖长八..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一 ◎乐部十九

    ○箫 《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清也。 《尔雅》曰: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郭璞注曰:{⺮言}二十二管,长尺四寸。筊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也。) 《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 ◎乐部十八

    ○笛 《释名》曰:笛,涤涤然也。 《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於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风俗通》曰:笛,汉武帝时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乐书》..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琴下 《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为商,次为角,次为徵,次为羽,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广雅》曰: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孙登别传》曰: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八 ◎乐部十六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七 ◎乐部十五

    ○琴上 《说文》曰: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又《鄘·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六 ◎乐部十四

    ○磬 《说文》曰:磬,乐石也。古者毋句氏作磬。 《尔雅》曰:大磬谓之毊,徒鼓磬谓之蹇。郭璞曰:"毊音嚣,以玉饰之。" 《礼记·明堂位》曰:垂之和锺,叔之离磬。 又曰:诸侯之宫悬,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僣礼..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五 ◎乐部十三

    ○锺 《释名》曰:锺,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 《说文》曰:锺,秋分之音,物锺成也。 《易通卦验》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士,击黄锺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信。 《礼记》曰: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四 ◎乐部十二

    ○舞 《毛诗·甫田·宾之初筵》曰: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又《宛丘·东门之枌》:刺幽公也。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歌舞於市井尔。 《尚书》曰: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干..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三 ◎乐部十一

    ○歌四 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索我皇。时来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接为鸳鸯?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二 ◎乐部十

    ○歌三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焉。开始歌《九招》於天穆之野。(上美人於天帝,得天乐下也。)帝俊八子,是始为歌。(帝俊即帝舜也。) 《太元真经·茅盈内记》曰:秦始皇三十年九月..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子路弹剑,孔子和之。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季桓子受女乐,君臣..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优倡 《春秋元命包》曰:翼星主南宫之羽仪,文物声明之所丰茂,为乐库,为天倡,先王以宾於四门而列天庭之卫,主俳倡,近太微而尊。 《家语》曰:鲁定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子摄相事。齐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戏於前..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为"叛儿"。《西乌飞》,宋州刺史沈攸之举兵思归,..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六 ◎乐部四

    ○历代乐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投犹蹀也。)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哉!忧而不困者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