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四十 ◎礼仪部十九

2025-09-27 15:00 太平御览
○冠

  《仪礼》曰:士冠礼:筮於庙门,(郑玄注云:筮者告於庙,重成人之礼。)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於门东西面。筮人即席,坐西面。卦者在左。卒筮书卦,执以示主人。筮人还东面,旅占卒,进告吉。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筮宾,筮其可使冠子者。)乃宿宾,宾许。厥明夕为期,於庙门之外,主人立於门东,兄弟在其南。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夙兴,设洗,陈服於房中西墉下。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皮弁,服素积、缁带、素韠。玄端,玄裳,黄裳,杂裳。缁带爵韠。缁布冠。主人立於阼阶下,兄弟立於洗东。将冠者,出房南面。赞者奠纚笄栉于筵南端。彻皮弁冠栉筵,入于房。筵於户西南面。冠者就筵西拜受觯。冠者奠觯於荐东,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於母。(时母在闱门之内,妇人入庙由闱门。)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宾降直西序东面,主人降,复初位。冠者立於西阶东南面。宾字之,冠者对。宾出,主人送於庙门外。请醴宾就次。(此醴当作礼。礼宾者,谢其自勤劳。)冠者见於兄弟,兄弟再拜,冠者答拜。入见姑姊如见母。(如见母者,亦北面,姑姊不拜也。不见妹,妹卑也。)乃易服,服玄冠、玄端、爵韠。奠贽见於君,遂以贽见于乡大夫乡先生。若孤子,则父兄戒宿;若庶子,则冠於房外南面,遂醮焉。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孝友时格,永乃保之。"再醮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三醮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咸加尔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受福无疆。"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

  《大戴礼·逸礼》曰:太子既冠,成人,免於师传,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

  《礼记·郊特牲》曰:始冠,缁布之冠也。大吉冠布,齐则缁之。嫡子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无大夫冠礼,而有其婚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诸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言下初以上。诸侯虽有幼而即位者,犹以士礼冠,五十而爵命。)

  又曰:始冠缁布,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本古耳,非时王之法服也。)

  又曰:曾子问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冠者,宾及赞者。)孔子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馔而扫,即位而哭。如冠者未至,则废;(内丧,同门也。不醴,不醴子也。其废者,丧成服,因丧而冠。)如将冠子而未及期日,而有齐衰、大功、小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废吉礼,而因丧冠俱成人之服。及,至也。)"除丧不改冠乎?"孔子曰:"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服於太庙,归设奠,服赐服,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此服赐服,酌用酒,尊赐也。不醴,明不为改冠。改冠当醴之。)父没而冠,则已冠,扫地而祭於祢,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飨谓之礼。)

  又《冠义》曰: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言服未备者,未可求以三始也。童子之服采衣紒。)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国以礼为本。)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阼谓主人之北也。适子冠於阼,若不醴,则醮用酒於客位,敬而成之也。户西为客位,庶子冠於房中外,又因醮焉不代父也。冠者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

  又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庙。行之於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嘉事,嘉礼也。宗伯掌五礼,有吉礼,有凶礼,有宾礼,有军礼,有嘉礼。而冠属嘉礼。《周礼》曰: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也。)

  《左传·襄公》曰:晋侯以公宴於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冠,成人之服,故冠而生子。)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祼谓祼鬯酒也。享,祭先君。)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於成公之庙,假锺磬焉,礼也。

  《家语》曰: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於孔子。孔子曰:"其礼如世子之礼。"懿子曰:"天子未冠即位,长亦冠乎?"孔子曰:"古者,王世子虽幼而即位,则尊为人君。尊为人君,治为成人之事者也,何冠之有?"懿子曰:"然。然则诸侯之冠,异天子与?"孔子曰:"君薨而世子主丧,是亦冠也,与人君无殊也。"懿子曰:"今邾君之冠,非礼乎?"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有自来矣,今无讥焉。"

  又曰:成王年十有二而嗣立。明年六月,冠成王而朝于祖庙,以见诸侯。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辞达,而勿多也。"祝雍辞曰:"使王近於民,远於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乃心衮职。钦若昊王,六合是式,率尔祖考,烝烝无极。"

  《国语》曰:赵文子冠,(谓以士礼始冠也。)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进不善蔑由至矣。(蔑,无也。)始与不善进,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室。粪除而已,又何加焉?"(粪除,喻自脩洁。)

  《汉书》曰:惠帝元年,冠,赦天下,除挟书律。

  又曰:宣帝五凤元年,皇太子冠。太后赐丞相以下帛,赦徒作杜陵者。

  《续汉书》曰:安帝、灵帝加元服,并大赦,赐公卿金帛。

  《东观汉记》曰:马防子钜为常从小侯。六年正月,齐宫中。上欲冠钜,夜拜为黄门郎,御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

  《晋书·礼志》曰:江左诸帝将冠,金石宿设,百僚陪位。豫於殿上铺大床,御府令奉冕帻簪导衮服,以授侍中、常侍。太尉加帻,太保加冕。太尉跪读祝文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皇帝穆穆,思弘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尊祖考,永永无极。眉寿惟祺,介兹景福。"

  谯周《丧服图》曰: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必笄。礼之则从成人,不为殇。

  《礼论》曰:王彪之以为礼冠自卜日,不必以三元也。

  又《礼》:夏冠用葛屦,冬冠用皮屦,明无定时也。

  后汉应亨《赠四王冠诗》曰:永平四年,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曰: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惟吉日,成服加元首。虽无兕觥爵,杯醮传旨酒。

  后汉黄香《天子冠颂》曰:以三载之孟春,建寅月之上旬,皇帝将加玄冕。简甲子之元辰,厥日王於太皞,厥时叶於百神。既臻庙而成礼,乃回軨而反宫。正朝以享宴,撞太蔟之庭锺。祚蕃屏而鼎辅,暨夷裔之君王。咸进酌于金罍,献万年之玉觞。

  萧子范《冠子箴》曰:是月惟令,敬择良辰,式遵士典,谘筮於宾。嘉宾受锡,醮酒方陈。礼庄尔质,德成尔身。

  梁沈约《冠子祝文》曰:蠲兹令日,元服肇加;成德既学,童心自化。行之则至,无谓道败。敦以秋实,食以春华。无耻下问,乃致高车。子孙千亿,广树厥家。

  ○婚姻上

  《易·归妹·九四》曰: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夫以不正无应而适人也。必须彼道穷尽,无所与交,然后乃可以往。故愆期迟归,以待时也。)

  又《咸卦》曰:咸,亨,利贞,取女吉。(山泽以气通,男女以礼感,男女初嫁之象,所以为礼。)《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万物感阳气而生,民感圣人之化而和。悖政感天而生。)

  《毛诗·鹊巢·何彼秾矣》曰:《何彼秾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

  又《国风》曰:《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僶俛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又曰:《绸缪》,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不得其时,谓不及中春之月。)

  又曰:《东门之杨》,刺时也。婚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东门之杨,其叶牂牂。(兴也。牂牂然盛貌,言男女失时不逮秋冬。笺云:杨叶牂牂,三月中也。兴者,言时晚也。失仲春之月。)婚以为期,明星煌煌。(期而不至也。笺云:亲迎之礼以婚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也。)

  又曰:《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婚,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育,生长也。)

  又《小雅》曰:《我行其野》,刺宣王也。(刺其不正嫁娶之数而有荒政,多淫婚之裕。)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樗,恶木也。笺云:樗之蔽取芾始生。谓仲春之时,嫁娶之月,妇之父、婿之父相谓婚姻言我也。我乃以此二父之命,故我就女居,我岂其无礼来乎?责之也。)我行其野,言采其遂。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又《文王·大明》曰:贽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於周,曰嫔於京。(贽国,任姓也。贽国之中女也。王季,大任之子、文王父也。大任从殷商之畿内嫁为妇于周之京,配王季,共行仁义之德,同志意也。)

  《大戴礼·逸礼》曰:子孙娶妻嫁女,必择孝梯世世有行义者。是则其子孙慈悌孝爱,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皇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

  《仪礼》曰:记士婚礼,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诸一祢庙,辞无不腆,无辱。挚不用死,皮帛必可制。腊必用鲜,鱼用鲋,必殽全。

  《礼记·曲礼上》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见媒往来传婚姻之言,乃相知姓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书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寮友,以厚其别也。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又《曲礼下》曰: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国君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洒扫。(纳女犹致女也。)

  又《曾子问》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亲骨肉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重世变也。)

  又《郊特牲》曰: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币必诚,辞无不腆,(诚,信也。腆犹膳也。)告之以直信。(直,正也。二者所以杀妇正直也。)信,事人也;信妇德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於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贽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婿亲迎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敬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又《杂记下》曰: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纳币谓婚礼纳征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也。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则每卷二束也。合之谓四十尺,谓之〈匚人〉,由匹偶之云也。)

  又《祭统》曰:国君娶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此求助之本也。

  又《经解》曰:婚姻之礼废,则夫妻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

  又《哀公问》曰:哀公问於孔子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公曰:"冕而亲迎,不己重乎?"(已犹大也。怪亲迎乃服祭服也。)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己重乎?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己重焉!"

  又《婚义》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致礼币为征信也。)请期,(求请迎之吉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丞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而入,揖让,升,再拜奠雁。盖亲授之于父母也。

  又《外传》曰:古者谓婚姻为兄弟,因成兄弟之义也。婿曰婚,以昏时往;妇曰姻。(因婿之来则从之而去。)又婿之父曰姻,妇之父曰婚。(《尔雅》:取其内外父党之新者。)婿者,阳也;妇者,阴也。日往而阴气至也。(昏时日往则月来,阳往阴来之义。)

  又曰: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

  《左传·文公上》曰:逆妇姜於齐。卿不行,非礼也。

  又《成下》曰: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先君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汝伐狄。'寡君不敢顾婚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

  又《成下》曰:声伯之母不聘。(不聘,无媒礼。)穆姜曰:"吾不以妾为姒。"生声伯而出之,嫁於齐。

  又《定上》曰:楚昭王败,锺建负季羋以逃。王将嫁季羋,辞曰:"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锺建负我矣。"以妻锺建。

  又《哀上》曰:刘氏范氏世为婚姻。(刘氏,周卿士。范氏,晋大夫。)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八十三 ◎乐部二十一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南史..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十二

    ○鼓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诗》云:"或歌或咢"。鼖长八..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一 ◎乐部十九

    ○箫 《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清也。 《尔雅》曰: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郭璞注曰:{⺮言}二十二管,长尺四寸。筊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也。) 《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 ◎乐部十八

    ○笛 《释名》曰:笛,涤涤然也。 《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於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风俗通》曰:笛,汉武帝时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乐书》..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琴下 《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为商,次为角,次为徵,次为羽,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广雅》曰: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孙登别传》曰: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八 ◎乐部十六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七 ◎乐部十五

    ○琴上 《说文》曰: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又《鄘·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六 ◎乐部十四

    ○磬 《说文》曰:磬,乐石也。古者毋句氏作磬。 《尔雅》曰:大磬谓之毊,徒鼓磬谓之蹇。郭璞曰:"毊音嚣,以玉饰之。" 《礼记·明堂位》曰:垂之和锺,叔之离磬。 又曰:诸侯之宫悬,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僣礼..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五 ◎乐部十三

    ○锺 《释名》曰:锺,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 《说文》曰:锺,秋分之音,物锺成也。 《易通卦验》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士,击黄锺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信。 《礼记》曰: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四 ◎乐部十二

    ○舞 《毛诗·甫田·宾之初筵》曰: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又《宛丘·东门之枌》:刺幽公也。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歌舞於市井尔。 《尚书》曰: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干..

    5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三 ◎乐部十一

    ○歌四 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索我皇。时来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接为鸳鸯?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二 ◎乐部十

    ○歌三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焉。开始歌《九招》於天穆之野。(上美人於天帝,得天乐下也。)帝俊八子,是始为歌。(帝俊即帝舜也。) 《太元真经·茅盈内记》曰:秦始皇三十年九月..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子路弹剑,孔子和之。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季桓子受女乐,君臣..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优倡 《春秋元命包》曰:翼星主南宫之羽仪,文物声明之所丰茂,为乐库,为天倡,先王以宾於四门而列天庭之卫,主俳倡,近太微而尊。 《家语》曰:鲁定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子摄相事。齐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戏於前..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为"叛儿"。《西乌飞》,宋州刺史沈攸之举兵思归,..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六 ◎乐部四

    ○历代乐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投犹蹀也。)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

    3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哉!忧而不困者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