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2025-09-28 11:01 古代文学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①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②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③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④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⑤我与?乡(6)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辟:同“避”。②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③呼尔:轻勇地呼喝。④蹴(Cu)尔:以脚践踏。⑤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即感激的意思。⑤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于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时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

【读解】

生命诚可贵,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情与自由的不可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悬在我们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神如此!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东《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猜你喜欢

  •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原文】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提拔正直的干部

    提拔正直的干部【原文】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②举..

    6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做官的学问

    做官的学问【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

    4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不懂装懂【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诲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

    4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异端的问题

    异端的问题【原文】子曰:“攻乎异端②,斯害也已!”【注释】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译文】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读解】对于异端邪说的看法..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书呆子与空想家

    书呆子与空想家【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殆:危险。【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惆,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读解】只读书不思考是读..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要团结不要分裂

    要一团一结不要分裂【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周:普遍比:偏私【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一团一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一团一结人”。【读解..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不要吹牛皮

    不要吹牛皮【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读解】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

    6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做一个通才

    做一个通才【原文】孔子曰:“君子不器。”【注释】器:器皿。【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读解】器皿各有所用,打酱油的不能买醋。装酒的不能装油。而君子进德修正,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

    6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原文】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①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读解】“学而时习之,..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观察人的方法

    观察人的方法【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译..

    4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大智若愚的颜回

    大智若愚的颜回【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态度不是小问题

    态度不是小问题【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译文】子游问什么是..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译文】孟..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孟懿子:“鲁国的..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德治与法治

    德治与法治【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免:避免格:至,来,引申为归服【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

    5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诗与政治

    诗与政治【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 道德与政治

    道德与政治【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

    3 古代文学 2025-11-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