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2025-09-28 11:58 古代文学

仁义是和平的前提

【原文】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②石丘:地名,其址不详。③构兵:交战。④说(Shui):劝说。⑤遇:说而相合。(6)指:同“旨”,大概,大意。(7)号:提法。

【译文】

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兵。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听‘利’呢?”

【读解】

孟子在这里所讲的道理几乎就是他第一次见梁惠王时所说的那一套的翻版,只不过那时主要是针对从政治国问题,这一次却是谈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了。

在孟子看来,和平当然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非常支持宋牼维护和平的行为。但是,和平的前提是仁义,而不是利害关系。如果用利害关系去换得一时的和平,早晚也会失去和平,不仅失去和平,还会失去国家,失去天下。因为,基于利害关系的和平,实际上隐伏着很多不和平的因素,这就是人与人之间都以利害关系相互对待,一旦利害关系发生冲突,必然导致争斗,失去稳定与和平。相反,如果以仁义为前提赢得和平,则会保持长久的稳定与发展,不仅不会失去和平,而且还会使天下人心归服,安定统一。这是因为,基于仁义的和平,使人与人之间都以仁义道德相互对待,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人人忠诚谦让,仁正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让世界充满”,哪里还有什么战争的危机呢?

应该认为,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我们今天不是也依然呼唤“让世界充满”,呼唤世界的长期稳定与和平吗?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所以,以仁义为前提的和平,在孟子的时代只能是一种理想。正如以仁义为前提的战争只能是一种理想一样。

猜你喜欢

  • 尽心上

    尽心上本篇集中了孟子关于认识论和自身修养的论述,其中不少名言警句,至今具有重要意义。本篇也是《孟子》全书章国最多的一篇,全篇原文共46章,本书选34章。养一性一事天,修身立命【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教亦多术

    教亦多术【原文】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读解】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孟..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好善足以治天下

    好善足以治天下【原文】鲁欲使乐正子①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君子不亮,恶乎执?

    君子不亮,恶乎执?【原文】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注释】①亮;同“谅”,诚信。【译文】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一操一守呢?”【读解】关于“信”的问题,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来自相矛..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以邻为壑,仁人所恶

    以邻为壑,仁人所恶【原文】白圭白:“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付谓之泽③水——一降水者,洪水也—一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

    无过无不及原则的运用【原文】白圭①曰:“吾欲二卜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②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

    富国强兵与仁义道德【原文】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①,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②,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原文】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则..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告子下

    告子下本篇包括政治、战争、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治国问题,也包括教育、历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非常著名的一章。全篇原文共16章,本书选10章。怎样比较?【原文】任①人有问屋庐子..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原文】孟子曰:“到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注释】①志:期望。彀(gou):拉满弓。【译文】孟子说:“界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杯水车薪,应怪自己

    杯水车薪,应怪自己【原文】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①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注释】①与:助。【译文】孟子说:“仁胜..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自尊自贵,才是真贵

    自尊自贵,才是真贵【原文】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②。’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③人之膏粱④之..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天爵”与“人爵”

    “天爵”与“人爵”【原文】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①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原文】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饮食之人,养小失大

    饮食之人,养小失大【原文】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一爱一。兼所一爱一,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一爱一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忧指忘心,舍本逐末【原文】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2)也。”【注释】①信:同..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原文】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1)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释】①放:放任,失去。【..

    1 古代文学 2025-09-28
  •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0 古代文学 2025-09-28
  •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原文】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为数④,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

    5 古代文学 2025-09-27
  • 操则存,舍则亡

    一操一则存,舍则亡【原文】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

    5 古代文学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