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六百四十七 ◎刑法部十三

2025-09-28 17:19 太平御览
○煞

  《释名》曰:煞,窜也。埋之使不复见也。

  《周礼·秋官上》曰:掌戮掌斩煞贼,谍而搏之。(斩以铁钺,若今要斩也。煞以刃刀,若今弃市也。谍为奸寇,反闻者斩之,小者煞之。)凡史其亲者焚之,煞王之亲者辜之。(焚之烧也。《易》曰:焚如死如弃。如辜之言枯也,谓磔之也。)凡史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刑盗于市。(踣,僵尸也。肆犹陈也。)

  又司刑职曰:煞罪五百。(郑玄曰:然,死刑。)

  《尚书大传》曰:武王煞纣而继公子禄父,使管叔、康叔监禄父。武王死,成王幼,周公盛养成王,使召公奭为傅。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管叔疑周公,流言於国曰:"公将不利王。"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己死矣,成王幼,周公见疑矣,此世之时也,请举事。"(言周弱,旦不和,欲代之而复政也。)然后禄父三监叛,周公以成王之命煞禄父。

  《礼》曰:邾娄定公时,有煞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寡人尝学断斯狱矣。臣杀君,凡在官者煞无赦。子杀父,凡在官者煞无赦。(言诸臣子孙无尊卑,皆得煞之,其罪无赦也。)煞其人,坏其室,洿其宫而潴焉。(明其大逆,不欲人复之也。)盖君逾月而后举爵。(自贬损也。)

  又《王制》曰: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者煞;(析言破律,巧卖法令也。乱名改作,谓变易官与物之名,更作法度也。左道若巫蛊及俗禁也。)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煞;(淫声,郑卫之声。异服,若聚鹬冠琼弁。奇技奇器,若公输般请以会胂9也。)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煞,(皆谓虚华捷给无诚也。)假於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煞;(今时持丧葬染盖嫁娶卜数文书,使民倍礼违制者也。)此四诛者,不以听。

  《左传·襄六年》曰:齐子尾害闾丘婴,欲煞之,使帅师以伐阳州。我问师故。(鲁以师往问齐何故伐我。)子尾史闾丘婴以说于我师。

  又《昭四年》曰:楚子谓成虎若敖之馀也,遂煞之。书曰:楚煞其大夫成虎,怀宠也。

  又《昭四年》曰:楚子伏甲而飨蔡侯於申,醉,执而煞之,刑其士七十人。

  《论语·颜渊》曰:"如煞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煞,子欲善而民善矣。"

  《史记》曰:二世使使煞公子将闾,将闾曰:"朝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圆蘙;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仰天而大呼天者三,昆弟皆流涕,自煞。

  又曰: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断地脉,此乃恬之罪也。"吞药自煞。

  又曰:秦昭王赐白起剑,令自煞。武安君曰:"我固当死矣。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坑之,是以死。"乃引剑自煞。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

  华峤《后汉书》曰:梁冀闻崔琦才,请与交,冀行多不轨,琦数诫之,不能授。琦以言不从,失意,为《白鹄赋》。冀知兴己,大怒,幽之室谷,数月得出,后竟煞之。

  范晔《后汉书》曰:陈蕃上疏欲急诛侯览等,太后不纳。朝廷闻者,莫不震怒。蕃因与窦武谋杀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馀,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馀人,并拔刀入丞相门,攘臂呼曰:"大将军忠以卫国,黄门反逆,何云窦氏不道耶?"王甫时出与蕃相迕,让蕃曰:"先帝新弃天下,山陵未成。窦武何功?兄弟父子一门三侯,又多取掖庭宫人作乐饮宴,旬月之间,赀财亿计。大臣若此,是为道耶?公为栋梁,枉挠阿党,复焉求贼?"遂令收蕃。蕃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及益人围之数十里。遂执蕃,送黄门北寺狱。黄门从官驺蹋蹴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廪假否?"即害之。

  《吴志》曰:人诈告楼玄谤讪政事,华覈上疏乞玄自新。孙皓疾玄名声,复徙玄及子男据付交阯将张弈,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弈令煞之。据到交阯病死,玄一身随弈讨贼,持刃步见弈辄拜,弈不忍煞玄。会弈暴疾卒,玄殡佥阝奕,於器中见敕书,还自煞也。

  王隐《晋书》曰:周处字子隐,阳羡人。姑为中书省事。时女子李忩斍父北叛时,煞父。处奏曰,斍父以偷生破家以邀福。子圉告归,怀嬴结舌,斍无人子之道,证父攘羊,伤化污俗,宜在投卑,以彰凶逆。平刑市朝,不足塞责。奏可,煞忩。

  《唐书》曰:宰相宋申锡为郑注所构,狱自内起。崔玄亮首率谏官请对,与文宗往复数百言,文宗不省其诈,欲寘申锡於法。玄亮泣曰:"孟轲有言,众人皆曰煞之,未可也;诸大夫皆曰煞之,未可也;天下皆曰煞之,然后察之,方寘於法。今至圣之代,煞一凡庶,尚须合於典法,况无辜煞一宰相乎?臣为陛下惜天下法,实不为申锡也。"文宗为之感悟,玄亮由创墅重於朝。

  又曰: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格煞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京兆尹杜悰以其首罪免父有光教义,请减死配流。王彦威曰:"煞人者死,百王共守。若许煞人不死,是教煞人。兴虽免父,不合减死。"

  《山海经》曰:共工氏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头各自食一山之物,言贪暴难餍也。)相柳之所抵,厥为溪泽。(抵,触也。)禹煞相柳,其血脉不可以树{殸木},乃以为众帝之台。

  《曹操别传》曰:始袁忠为沛相,薄待操,沛国桓劭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颇笑操。操煞让,族其家。忠、劭俱避难交州。操远使就太守士燮尽族劭。劭得出首,拜谢於中庭。操谓曰:"跪可解死耶?"遂煞之。

  《孟子》曰:孟子谓齐宣王曰:"左右皆曰可煞,勿听;诸大夫皆曰可煞,勿听;国人皆曰可煞,然后察之,见可煞焉,然后煞之,故曰国人煞之也。(言当贞行大辟之罪。)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

  又曰:或问:"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今有煞人者,或问之曰:人可煞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煞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煞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燕有罪,王者当诛之,燕犹齐,故不可。)

  《搜神记》曰:汉宣帝之世,燕代之间有三男,共取一妇,生四子。及其将分妻子而不可均,反致争讼。廷尉范延寿断之曰:"此非人类,当以禽兽处之。禽兽从母不从父也,请戮三男,以儿还母。"帝嗟叹曰:"何必古?若此则可谓当於理而厌人情也。延寿盖见人事而知用刑矣。"

  《太公金匮》曰:煞一人而千人恐者,煞之;煞二人而万人动者,煞之;煞三人而君振者,煞之。

  ○三族刑

  《尚书·泰誓》曰:今商王授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言淫滥也。)

  《史记》曰:秦始皇平六国,制天下,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

  又曰:陈犭希反,韩信欲谋发兵,欲以袭吕后、太子。其舍人得罪於信,告信欲反於吕后,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信方斩,叹曰:"吾悔不用蒯通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汉书·刑法志》曰:汉兴,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先黥劓,斩左右趾,笞煞之,枭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诽谤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授此诛。至高后元年,乃除三族罪、炎茉令。后新垣平谋逆,复行三族之诛。

  又《五行志》曰:赵人新垣平以望气得幸,以土上立渭阳五帝庙,欲出周鼎。夏四月,郊见上帝。岁馀,惧诛,谋为逆,发觉腰斩,夷三族。

  《后汉书》曰: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

  又曰:建安五年,车骑将军董承、越骑校尉和辑授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煞董承,夷三族。

  《魏志》曰:建安二年,遣谒者仆射斐茂率关西诸将诛李傕,夷三族。

  又曰: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又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夷三族。

  《三十国春秋》曰:魏帝谒陵,曹爽讥卼羲、训、彦皆从。高祖命授兵,召公卿於庙堂,奏皇太后废爽。丁酉,斩爽、羲、训、彦,夷三族。

  ○杂死刑(附)

  《韩子》曰:齐国好厚葬,布帛尽於衣裘,林木尽於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尾馛为币,林木尽则尾馛为守备,如民之厚葬不休,奈何?"管仲对曰:"凡民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於是乃下令曰:"棺过度者戮其尸,罪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无名无利,民何故为之?

  《吕氏春秋》曰:赵简子沉鸾缴於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鸾缴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鸾缴来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鸾缴未尝进一人也,是长吾过而绌吾善也。"

  《淮南子》曰:夏桀殷纣生燔人,辜颉者为炮烙,铸金柱。(铸金柱,然火其下,以人置上,人火中而对笑也。)

  《符子》曰:桀观炮烙於瑶台,谓龙逢曰:"乐乎?"龙逢曰:"乐。"桀曰:"观刑何无恻怛之心?"龙逢曰:"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君之股肱,何不悦乎?"桀曰:"听子谏。谏得,我改之;谏不得,我刑之。"龙逢曰:"臣观君冠危石也,臣观君履春冰也。未有冠石而不压,蹈春冰而不陷。"桀笑曰:"是曰亡则与俱亡,子知我之亡而不自知乎亡。子就炮烙之刑,吾观子。"龙逢歌趋:"造作劳我以生息,我以炮烙故涉薪,我乐人不知。"赴火而死。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六百六十三 ◎道部五

    ○地仙 《史记》曰:蓬莱、方丈、瀛州,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常有至者,诸仙及灵药宰缮。其物禽兽尽白,未至,望之如云。 《秘要经》曰: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抱朴子》曰:彭祖言天上多..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二 ◎道部四

    ○天仙 《天仙品》曰: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神仙众真戒经》曰:大方诸山,对会稽之东,上有天仙宫室,金玉杂为栋宇。 《金根经》曰:天阙上有层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 《玉清刻石隐铭》..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一 ◎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录》曰:王母者,龟山金母也。西华至精之气,化而生金母,生而飞翔,处极阴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所居宫阙在舂山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楼十二,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蓬发虎齿,非西母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 ◎道部二

    ○真人上 《太上经》曰:太微天中,有二十四气混,黄杂聚结,有名无气,变化为真人。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体,谓之真人。 《八素真经》曰:若精勤得道者,皆当书以蕊简,刻以琼文,位为上清左真公。..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九 ◎道部一

    ○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虚极之妙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者,妙本也,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天地之间,其由橐籥乎?玄牡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八 ◎释部六

    ○戒律 《书》曰:武帝惑於佛教,朝贤多启求授戒。江革精信因果,而帝未知,谓革不奉佛法,乃赐革《觉意诗》五百字,又手敕革曰:"果报不可不信。"革因乞授菩萨戒。 又曰:陶弘景曾梦佛,授其菩萨记,云名为胜力菩萨..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七 ◎释部五

    ○经 《晋书》曰:姚兴如逍遥园,引沙门于澄玄堂,汤瀵摩罗什演佛经。罗什通辩夏言,寻览旧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兴与罗什及沙门僧肇、昙顺等八百人更出大品,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其新文异旧者..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六 ◎释部四

    ○异僧下 《高僧传》曰: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虽居家而奉戒清峻。王薨,便词位。乃深惟苦空,散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

    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五 ◎释部三

    ○僧 《宋书》:僧道生。彭城人。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元嘉十一年。卒於庐山。 又曰: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適。时有沙门释休善属文。湛之与之甚厚。孝武..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四 ◎释部二

    ○奉佛 袁弘《后汉纪》曰:楚王英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喜黄老,修浮图祠。八年,上临辟雍,礼毕,诏天下死罪得以缣赎罪。英遣郎中令诣彭城曰:"臣托在藩蔽,尾馛率先天下,过恶素积。喜闻大恩,谨奉黄缣二十五匹,..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三 ◎释部一

    ○叙佛 《汉书》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棺苌耆山,得休王屠祭天金人。颜师古注曰:作金人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象,是其遗法也。 《后汉书》曰:浮图者,佛图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二 ◎刑法部十八

    ○赦 《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书》曰:眚灾肆赦。(眚,过;灾,害;肆,缓。言大过害当缓赦之。)又曰: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其当伺察,能得其礼。) 《..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一 ◎刑法部十七

    ○除名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胡毋崇为永康令,多授货赂,政治苛暴,诏都街顿辈筳百,除名为民。 《隋书》曰:贺若敦被除名,每出怨言。晋公护徵还,令自煞。临刑,呼子弼,谓曰:"吾欲必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

    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 ◎刑法部十六

    ○杖 《尚书·尧典》曰:朴作教刑。(朴,槚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 《礼记·学记》曰:槚楚二物,收其威也。 《家语》曰:舜之事父,小杖则授,大杖则走。 《后汉记》曰:明帝时政事严峻,九卿皆鞭杖。左雄上言:..

    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九 ◎刑法部十五

    ○髡 《周礼·秋官上·掌戮》曰:髡者使守积。(郑司农曰:髡当为完,谓但居作三年,不亏其体者也。五刑之中,而髡丈必王之同族不割者。宫之为剪伤其类,髡仍似守续也。) 《后汉书》曰:邓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八 ◎刑法部十四

    ○黥 《尚书·吕刑》曰:墨辟疑赦,其罚百鍰。(孔安国曰: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疑则赦从罚。六两日鍰。鍰,黄铁也。) 《尚书刑德放》曰:涿鹿者竿人颡也;黥者,马羁竿却舒也。(郑玄曰:涿鹿黥,箸先次刀笠伤人,墨..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六 ◎刑部十二

    ○斩 《释名》曰: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 《周书》曰:武王使尚父以士卒驰,商师大崩,商辛乃内登于鹿台之上自燔,王崩于火。武王先入,乃射三发,而后下车,击之以轻吕,(剑名也。)斩之黄钺,悬诸大白旗。乃適二..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五 ◎刑法部十一

    ○象刑 《尚书大传》曰: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兴相渐。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纯,绿者。时人尚德义,犯刑者但易衣服,自为大耻。)中则杂屦,(屦,履也。)下刑墨幪,(幪,中也。使以下得冠饰。幪音..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四 ◎刑法部十

    ○械 《易·蒙卦》曰: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又《噬嗑》曰:初九,屦校灭趾,无咎。(校者,以木绞者也,即械也。校者取其通名也。) 《传》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梏,械也。)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系之本..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三 ◎刑法部九

    ○狱 《释名》曰:狱,确(胡角切。)也。言确人情伪也。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又谓之圆土,言筑土表墙,其形圆也。又谓之囹圄,囹,领也,圄,御也,领录徒囚禁御之也。 《急就篇》曰:皋陶造狱。 《说文》曰:狱..

    0 太平御览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