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观于海者难为水

2025-09-29 12:23 古代文学

观于海者难为水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陰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陽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太陽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猜你喜欢

  • 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

    4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

    4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

    严于律己总不会错【原文】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注释】①约:约束,指严于律己。【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读解】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严于律己就是..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①躬②之不逮③也。”【注释】①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②躬:自身。这里指自身的实际行动。③逮:及,赶上。【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记住父母的年纪

    记住父母的年纪【原文】子日:“父母一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读解】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原文】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读解】在当今天涯若比邻,以旅游业可富国兴邦的世界大串连时代..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原文】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③而不怨。”【注释】①几(ji):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译文】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一毛一病。”【读解】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义与利的选择

    义与利的选择【原文】子日: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①喻:明白,懂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读解】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喇作为一对..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原文】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译文】孔子说:“参啊!..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为可如③也。”【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原文】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注释】①放(fang):依据,根据。【译文】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读解】一个人算得太一精一,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原文】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①,小人怀惠。”【注释】①刑:法度。【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读解..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注释】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一靠,为邻。【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

    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原文】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读解】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朝闻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种探..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

    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一党一①。观过,斯知仁矣。”【注释】①一党一:类别,类型。【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读解..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一爱一财,取之有道【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原文】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②也。”【注释】①苟:如果。②恶(e):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u)”用法不一样。【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修养江德,就不会有邪恶了。”【读解】前一章..

    3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注释】①好(hdo):喜一爱一。②恶(W0):厌恶。【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一爱一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

    2 古代文学 2025-11-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