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七百二十四 ◎方术部五

2025-09-29 16:40 太平御览
○医四

  《唐书》曰: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授。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授。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庐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如何?"思邈曰:"吾闻善言天丈必质之於人,善言人丈亦本之於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雪霜,张而为虹霓,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藏,一觉一寝,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有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天地之蒸否也;石立水踊,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土陷,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天地之喘乏也;川渎竭涸,天地之燋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齐;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仁之方也。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然犹视听不衰,神彩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撰《千金方》三十卷,行於代。

  又曰: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少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并以医术知名。文仲则天初为侍御医,时特进苏良词於殿庭,因拜跪绝倒。则天令文仲、慈藏随至宅候之,文仲曰:"此因忧愤邪气激也。若痛冲胁则剧难救。"自朝候之,未及食时,苦冲胁绞痛。文仲曰:"若入心可不疗。"俄顷心痛,不复下药,日旰而卒。文仲臧善疗风疾,其后则天令文仲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仍令麟台监王方庆监其修撰。文仲奏曰:"风有一百二十种,气有八十种。大体医药虽同,人性各异。庸医不达药之行使,冬夏失节,因此煞人。惟脚气头风上气,常须服药不绝,自馀则随其发动,临时消息之。但有风气之人,春末夏初及秋暮要得通泄,即不困剧。"於是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表上之。文仲。久年终於尚药奉御。撰《随身备急方》三卷,行於代。

  又曰:孟诜,汝州梁人也,以进士擢弟。垂拱初,累迁凤閤舍人。诜学方术,尝於凤閤侍郎刘祎(音辉)之家,见其敕赐金盘,谓祎之曰:"此药金也。若烧之,上有五色。"试之果然。则天闻之不悦,因事出为台州司马,撰《补研藿》《必效方》各三卷。

  又曰:王方庆,太原人也。雅有材度,博学多闻,笃好经方,精於药性。则天令监领尚药奉御张文仲、侍医李虔纵、光禄韦慈藏等撰诸药方,方庆撰《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十卷,大行於代。

  又曰:天宝中诏曰:"朕顷者所撰《广济方》救人疾患,颁行己久,传习亦多。犹虑单贫之家未能缮写,闾阎之内或有不知,倘医疗失时,因致夭横性命之际,宁忘恻隐?掖庶郡县长官就《广济方》中逐要者於大板上仵录,当村方要路榜示,仍委彩访使勾当,无令脱错。"

  又曰:德宗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亲为之制序,敢题於天下通衢。其方总六千三种,五百八十六首。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舐痔者得车五乘也。

  《韩子》曰:医善吮人肠,含人血,非有肌骨之亲也,利之所加也。

  《列子》曰: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己乎?"文挚即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从向明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旧说圣人心七孔。)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矣。!

  又曰:杨朱之友季梁得疾,七日大渐。其子请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脉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疾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人非鬼。虽渐,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俞氏曰:"汝始则胎气不足,乳潼有馀。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有由来者渐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卢氏曰:"汝病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授形,既有制之者,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俄而季梁病自瘳。

  又曰: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同愈。谓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腑藏,固药石之所己。今有偕生之病,与体偕长,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於谋而寡於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於虑而伤於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寤如初。

  《尸子》曰:有医竘(音驱主反)者,秦之良医也。为宣王割痤(音在戈反),为惠王疗痔,皆愈。张子之背肿,命竘治之,谓医竘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竘诚善治疾也,张子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必有所委制然后治。"

  《孔丛子》曰:宰我使齐反,见夫子曰:"梁丘据遇虺毒,茸墚而后瘳。朝齐君,齐君会大夫众宾而庆焉。弟子与在宾列。大夫众宾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献方者,将为病也。今梁丘子己瘳矣,而诸夫子复骤献方,意欲梁丘大夫后有虺害,当用之乎?'众座默然无辞。弟子此言何如?"孔子曰:"女说非也。夫三折股而后为医。梁丘子遇虺害而获瘳,虑有与之同疾丈必问所以己之方焉。众人为此之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己人疾也。凡言其方者,称其良也。且以参处所以己之方之优劣也。"

  《公孙尼子》曰:孔子有疾,哀公使医视之,医曰:"居处饮食何如?"子曰:"丘春之居葛笼,夏居蜜阳,秋不风,冬不炀。饮食不馈,饮酒不劝。"医曰:"是良药也。"

  《鹖冠子》曰:扁鹊兄弟三人并善医,魏文侯问曰:"子昆弟三人孰最善?"对曰:"长兄视色,故名不出家。仲兄视毫毛,故名不出门。鹊针人血脉,投人毒药,故名闻诸侯。"

  《吕氏春秋》曰:齐王疾,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疾,谓太子曰:"非怒则王疾不可治,怒王则文挚死。"太子曰:"荀已王疾,臣与母以死争之,愿先生勿患也。"文挚曰:"诺。"与太子期而将往不者三,齐王固己怒。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疾,王怒,不与言,挚因出,固辞以重怒王,王吐而起,疾乃遂己。王不悦,果以鼎生烹挚。太子与母合争之,不得。夫忠於平世易,忠於浊世难也。

  又曰:鲁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治偏枯,今吾倍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又曰:用药者,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煞人。

  《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今而知其信然。

  《神仙传》曰:李少君与议郎董仲舒相亲,见仲舒宿有固疾,体枯气少,少君乃与其成药二剂并方。用戊己之草,后土服黄,良兽沈肪,先义之根,百卉华酿,亥月上旬合煎铜鼎中,童男沭浴洁净,调其汤火。合药成,服如鸡子三剂,齿落更生。服尽五剂,命不复倾。

  又曰:凤纲者,渔阳人也。常彩百药华,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始,尽五月末,埋之百日煎丸之。卒死者以此药内口中,皆立生。纲服此药,得数百岁不老。

  又曰: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经三日。董奉时在南方,乃往,以三丸药内死人口中,以寒水含之,令人举死人头摇道之。食顷,士燮开目动手足,半日能起坐,遂活。活后四日能语,云:"死时奄然有数十马卒收之,将载辂车上,去入大赤门,住以付狱。狱中人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以土从外封之,不复见外,恍惚闻人言:'太一遣使者来召士燮,急开出之。'闻人以铧堀其居户,良久引之,见外有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人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活。"奉还庐山,了不田作。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令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之间,杏树成林。县令亲故有女病,医疗不差,令谓奉曰:"若能治之,便以妻君。"奉使敕召鬼魅,有大白鼍长数尺,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人斩之,女病即愈。遂以妻之。

  又曰:封居达,年百馀岁,往来乡里,视之年三十许人。常骑青牛行,闻有疾病死者,识与不识,遇便以药治之,应手皆愈。不以姓字语人,能骑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

  《列仙传》曰:负局先生者,吴郡人,莫知姓名,负石磨镜,局循吴中磨镜,辄问人得无有疾苦乎。有即出紫丸、赤丸与之服,服药,病无不差。如此数年,后吴有大疫,先生家至户到,与药,活数万许人。后上吴山绝崖,悬药与人。欲去时,语人曰:"吾欲还蓬莱山,为汝曹下神水。"崖头一日有水,色白,从石间流下,服之疾愈。

  《玉匮针经序》曰:吕博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着述。吴赤乌二年为太医令。撰《玉匮针经》及注《八十一难经》,大行於代。

  《千金序》曰:沙门支法存,岭表人。性敦方药。自永嘉南渡,士大夫不袭水土,多患脚弱,惟法存能拯济之。

  又曰:仰道人,岭表僧也。虽以聪惠入道,长以医术开怀。因晋朝南移,衣缨士族不袭水土,皆患脚软之疾,染者无不毙踣。而此僧独能疗之,天下知名焉。

  又曰:僧深,齐、宋间道人。善疗脚弱气之疾,撰录法在存等诸家医方三十馀卷,经用多效,时人号曰"深师方"焉。

  袭庆《鬼遗方序》曰:刘涓子,不知何许人也。晋末於丹阳郊外照射,忽见一物,高二丈许,因射而中之,走如电激,声若风雨,夜不敢追。明旦,率门人弟子邻伍数十人,寻其纵迹。至山,见一小儿,问之何姓,小儿云:"主人昨夜为涓子所射,今欲取水以洗疮。"因问小儿主人是谁,答曰:"是黄父鬼。"乃将小儿还来,至闻捣药声,遥见三人:一人卧,一人开书,一人捣药。比及齐叫突而前,三人并走,遗一帙《痈疽方》并一臼药。人有云痈者,涂之,随手而愈。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七百四十三 ◎疾病部六

    ○霍乱 《易说》曰:穀雨,气当至而不至,则多霍乱。 《春秋考异邮》曰:襄公朝于荆,士卒度岁,愁悲失时,泥雨暑湿,多霍乱之病。 《汉书》曰:淮南王上书云:"南越多霍乱之疾。" 《幽明录》曰:某郡张甲者,与司徒..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二 ◎疾病部五

    ○疮 《周礼·天官下》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祝当如注,读如注病之注。) 《礼记·曲礼上》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谢承《后汉书》曰:妫皓母炙疮发脓,皓祝而愈之。 《魏书》曰:孙观迁青..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一 ◎疾病部四

    ○头痛 《毛诗·伯兮》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又《小弁》曰: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周官·疾医。)曰:春时有痟首之疾。 《史记》曰:西域有大小头痛山、赤土身热之坂,令人头痛呕吐。 《风俗通》曰:田家老母市..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 ◎疾病部三

    ○聋 《说文》曰:聋,无闻也。从耳从龙,秦晋谓之〈耳宰〉。(音宰) 又曰:益梁之州谓聋曰〈耳宰〉。秦晋听而不闻,闻而不达,谓之〈耳宰〉。 又曰:生而聋谓之耸。 《释名》曰:聋,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察也。 ..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九 ◎疾病部二

    ○总叙疾病下 《吕氏春秋》曰: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穷寥寥,曲失其宜。(高诱曰:府,腹疾也。种,首疾也。极三阕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穷寥寥然,虚曲失其适以害其生也。)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太公金..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八 ◎疾病部一

    ○总叙疾病上 《说文》曰:疾,病也。疹,病加也。疢,热病也。痺,劳病也。疸,黄病也。痁,入病也。 《释名》曰:疾,病也,客气中人急疾也。病,并也,与正气并在肤体中也。疹,诊也,有结聚可得诊见也。痛,通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七 ◎方术部十八

    ○禁 《后汉书》曰:章帝时,有寿光侯者,(寿姓。《风俗通》云:寿于姚吴大夫。)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人有妇为魅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於门外。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丈必坠。侯复劾之,树盛..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六 ◎方术部十七

    ○祝 《说文》曰:祝,祭主赞词者。 《周礼》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策祝。 又曰: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五 ◎方术部十六

    ○巫下 《唐书》曰:薛举寇幽歧之地,太宗征之。刘文静、殷开山与举战于高墌(音只)城西西,为举所败。卫尉郝瑷劝举秉胜直指长安,举然之。临发而遇疾,召巫视之,巫言:"唐兵为祟。"举恶之,未几而死。 又曰:刘文静..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四 ◎方术部十五

    ○巫上 《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 《周礼·春官》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旱祭也。)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凡圣事,掌巫降之礼。男巫..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三 ◎方术部十四

    ○占星 《汉书》曰:高祖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也。汉王入关,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 《后汉书》曰: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讥〈扌双〉即位,光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二 ◎方术部十三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眡音视。)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故..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一 ◎方术部十二

    ○相下 《唐书》曰:高祖生长安,紫气冲庭,神光照室,体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龙。初有善相者史良言於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至於命也,非所敢知。"久之,史良复遇高祖,乃大惊曰:"骨法如旧,年寿之相顿..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 ◎方术部十一

    ○相中 《宋书·高帝纪》曰:晋陵人韦叟善相术,桓修令相帝当得州不。叟曰:"当得边州刺史。"退而私於帝曰:"君相贵不可言。"帝笑曰:"若相中,当用为司马。"至是,叟谓帝曰:"成王不负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九 ◎方术部十

    ○相上 《左传·文上》曰: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难也收子。(谷,文伯;难,惠叔也。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收子,葬子身也。)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丰下..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八 ◎方术部九

    ○筮下 《晋书》曰:严卿,会稽人也。善卜筮。乡人魏序欲蹔东行,荒年而多抄盗,令卿筮之。卿筮,曰:"君慎不可东行,必遭暴害之气,而非劫也。"序之不信。卿曰:"既必不信,宜有以禳之,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着..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六 ◎方术部七

    ○卜下 《晋书》曰:郭公者,客居河东,精於卜筮。郭璞从之授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又..

    0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五 ◎方术部六

    ○卜上 《说文》曰:灼龟也,象兆之纵横也。 《周礼·天官·太宰》职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前期,前所诹之日也。十日容散齐,七日致斋,三日执事,亲伯太卜之属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三 ◎方术部四

    ○医三 《齐书》曰:徐词伯为临川王映所重。时直閤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尾嫳,更患冷,夏日常复衣。词伯为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伯玉解衣坐石..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二 ◎方术部三

    ○医二 《史记》曰:冯信,临淄人,为齐太仓长,好医。淄川王令就淳于意学方,意教以审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信授之,擅名汉世。 又曰:高期仕济北王为太医,王遣就仓公淳于意学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