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七百三十一 ◎方术部十二

2025-09-29 17:09 太平御览
○相下

  《唐书》曰:高祖生长安,紫气冲庭,神光照室,体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龙。初有善相者史良言於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至於命也,非所敢知。"久之,史良复遇高祖,乃大惊曰:"骨法如旧,年寿之相顿异昔时。勿忘鄙言,愿深自爱。"高祖心益自负。

  又曰:隋尚食奉御郭弘道,字大宝,弘农华阴人也。性宽厚如愚而内敏。仕隋,历通事舍人、沧州长史。炀帝时,徵为奉御。时高祖为殿内少监,深善之,亟相往来,情契愈昵。弘道善相,因言曰:"公天中伏犀,下相接於眉,此非人臣之相,愿深自爱。"高祖取弘道银盆,置之於地,引弓射之,谓弘道曰:"向言有验,当一发中之。"既发,应弦而中。弘道曰:"愿公事验之后赐偿金盆。"高祖大悦。

  又曰:太宗年四岁时,忽有书生自言善相,诣高祖门曰:"公是贵人,有大贵子。"因目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也。公之贵以此儿,后必由之而创功业,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高祖闻其言甚惧,及书生辞出,使人捕,欲煞之以灭口,而不知所在。高祖以为神,阴彩济世安民之义,遂以名焉。

  又曰:乙弗弘礼,贝州高唐人也。隋炀帝居藩,召令相己。弘礼跪而贺曰:"大王骨法非常,必为万乘之主,诚愿诫之在德。"炀帝即位,召天下道术人,置坊以居之,仍令弘礼统摄。帝见海内渐乱,玄象错谬,内怀忧恐,尝谓弘礼曰:"卿昔相朕,其言己验。且占相道术,朕颇自知。卿更相朕,终当奈何?"弘礼逡巡不敢答,帝迫之曰:"卿言与朕术不同,罪当死。"弘礼曰:"臣本观相书,凡人之相有类於陛下者,不得善终。臣闻圣人不相,故知凡圣不同耳。"自是帝常遣人监之,不得与人交言。

  又曰:则天初在襁褓,袁天纲来弟中,谓其母氏曰:"惟夫人骨法,必生贵子。"乃召诸子令天纲相之,见元庆、元爽,曰:"此二子皆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见韩国夫人,曰:"此女亦大贵,然不利其夫。"乳母时闭打天,衣男子之服,天纲曰:"此郎君子,神形爽彻,不易可知,试令行看。"於是步於床前,仍令举目,天纲大惊曰:"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更转侧视之,曰:"若是女,后当为天下之主也。"

  又曰:乙弗弘礼善占相。初,泗州刺史薛大鼎隋时尝坐事,没为奴。贞观初,与数人诣弘礼。次至大鼎,曰:"君奴也。欲何所相?"咸曰:"何以知之?"弘礼曰:"观其头目,贞是贼人,但不知馀处何如耳?"大鼎有惭色,乃解衣视之。弘礼曰:"看面不异前言,占君自腰己下,当为方岳之任。"其占相皆此类也。贞观末卒焉。

  又曰:袁天纲,成都人也。尤工相术,以大业元年至洛阳。时杜淹、王珪、韦挺就之相,天纲谓淹曰:"公兰台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谓王曰:"公三亭成就,天地相临,从今十年已外,必得五品要职。"谓韦曰:"公面似大兽之面,交友极诚,必得士友携接,初为武职。"复语淹等:"二十年外,终恐三贤同被责黜,暂去即还。"淹寻迁侍御史,武德中为天策府兵曹文学馆学士。王珪为太子中允。韦挺隋末与隐太子友善,后太子引以为率。至武德六年,俱配流巂州。淹等至益州,见天纲曰:"袁公洛邑之言则信矣,未知今日之后何如?"天纲曰:"公等骨法大胜往时,终当俱授荣贵。"至九年,被召入京,共造天纲。天纲谓杜公曰:"当即得三品要职,年寿非天纲所知。王、韦两公在后,当得三品官,兼有年寿,然晚途皆不称惬,韦公尤甚。"淹至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王珪寻授侍中,出为同州刺史。韦挺历御史大夫,太常卿,贬授象州刺史。皆如天纲之言,大业末,窦轨客游德阳,尝求问天纲,天纲谓曰:"君额上伏犀,贯玉枕,辅角又成,必於梁益州大树功业。"武德初,轨为益州行台仆射,引天纲深礼之,天纲又谓轨曰:"骨法成就,不异往时之言。然目气赤脉贯瞳子,语则赤气浮面。如为将军,恐多煞人,愿深自戒慎。"武德九年,轨坐事被徵,将赴京,谓天纲曰:"更得何官?"曰:"面上家人坐仍未见动,辅角右畔光泽更有喜诗。至京必承恩还来此任。"其年,果重授益州都督。贞观八年,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宫。时中书舍人岑文本令视之,天纲曰:"舍人学堂成就,眉覆过目,文才振於海内。头又生角,犹未大成。若得三品,恐是损寿之徵。"文本官至中书令,寻卒,其年。侍御史张行成、马周同问天纲,天纲曰:"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文,背如负物,当富贵不可言。近古已来,君臣道合,罕有如公者。公面色赤,命门色暗,耳后骨不起,耳无根,只恐非寿者。"周后位至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年四十八卒。谓行成曰:"公五岳四渎成就,下亭丰满。得官虽晚,终居宰辅之地。"行成后至尚书右仆射。天纲相人所中,皆此类也。申国公高士廉尝谓曰:"君更作何官?"天纲曰:"自知相命今年四月尽矣。"果至是月而卒。

  又曰:刘仁轨初为陈仓尉,相工袁天纲谓曰:"君相当位邻台辅,年将九十。"后果如其言。

  又曰:张憬藏,许州长社人。少工相术,与袁天纲齐名。太子詹事蒋俨年少时常遇憬藏,因问禄命。憬藏曰:"公从今二年当得东宫掌兵之官,秩未终而免职。免职之后,厄在三尺土下。又经六年,据此合是死徵,然后当享富贵,名位俱盛。即又不合中夭,至六十一岁为蒲州刺史,十月三十日午时禄绝。"俨后皆如其言。尝奉使往高丽,被莫离支困於地窖中,经六年然后得归。及在蒲州,年六十一矣。至期,召人吏及妻子,与之告别云:"当死。"俄而有敕许令致仕左仆射。刘仁轨微时,常与乡人靖思贤各赍绢赠憬藏以问官禄。憬藏谓仁轨曰:"公居五品要官,虽暂解黜,终当位极人臣。"仁轨后自给事中坐事,令白衣海东效力。固辞思贤之赠,曰:"公当孤独客死。"及仁轨为仆射,思贤尚存,谓人曰:"张憬藏相刘仆射则妙矣。吾今己有三子,田宅自如,岂其言亦有不中也?"俄而三子相次而死,尽货田宅,寄死於所亲园内。憬藏相人之妙,皆此类。竟不仕,寿终。

  又曰:高智周之少也,与来济、郝处俊、孙处约同游,寓幼娠州,江都人石仲览倾产以待之。尝引相工视济等,相工曰:"四人皆宰相也。而石氏不及见焉。然来早贵而末途屯踬,高晚达而最为寿考。夫速登者易颠,徐进者少患,天之道也。"仲览贞观末为兵部郎中,卒后济等乃贵,皆如相工所言。

  又曰:金梁凤,不知何许人也。天宝十三载客於河西,善相人,又言玄象。时哥舒翰为节度使,诏入京师。斐冕为祠部郎中,知河西留后左武威。梁凤谓冕曰:"玄象有变,半年间有兵起,郎中此时当得中丞,不拜中丞即得宰相,不离天子左右,大富贵。冕曰:"公乃狂言,冕何至此?"梁凤曰:"有一日向东京,一日入蜀川,一日来朔方,此时公得相。"冕惧其言,深谢绝之。其后安禄山反,南犯洛阳,僣称伪位。哥舒翰东守潼关累月,奏冕为御史中丞,追赴京。冕又诘曰:"事验矣。"冕又问三日之兆,梁凤曰:"东京日即自磨灭,蜀川日亦不能久,此间日何转分明?不可说。"冕志之。即潼关失守,玄宗幸蜀。肃宗北如灵武,冕为之,劝成策立,改元为至德。。元年,冕果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冕奏之肃宗,召拜都水使者。梁凤在河陇,谓吕諲曰:"判官骨相亦合得宰相,须得一大惊怖即得。"諲后至驿,责让驿长榜之,驿吏武将,性粗猛,持弓矢突入射諲,再发,几中諲面,諲逾墙得免。以报梁凤,梁凤曰:"此必入相。"逾年,諲以黄门侍郎知政事。梁凤在凤翔,李揆、卢允二人同见之,俱素服,自称选人。梁凤谓之曰:"公等并至清望官,那得云无官。"揆、允以实对,梁凤遣二人行,谓揆曰:"公从舍人即入相,一年内事。"谓允曰:"公好即是吏部郎中。"及克复两京,揆自中书舍人知吏部侍郎事,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乃以允为吏部郎中。其验多此类。佯聋自以晦。后冕为右仆射兼御史大夫,成都尹剑南节度使有进止令,将梁凤行。后病卒。

  《后周史》曰:周玄豹者,本邺人,少为僧。其师有知人之鉴,从游十馀年,苦辛无惮。师知其可教,遂传其秘旨。既长,还归俗。卢程寄褐尝游於燕,与同志二人谒焉。玄豹退谓乡人张殷衮曰:"適二君子明年花发,俱为故人。惟彼道士他年甚贵。"来岁,二子果零落於赵魏间。又二十年,程登庸於邺下。

  《周书》曰:师旷见太子晋曰:"汝声轻浮,汝色赤火,色不寿。"王子曰:"后三年上宾於帝所,汝慎毋言,殃将及汝。"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

  《孔丛子》曰:魏安厘王问子顺曰:"马回之为人虽少文,鲠亮直,有丈夫大节也。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於亮直之节,臣未明也。闻诸孙卿,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员。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臣见回,然甚疑其目。王卒用之,三月,果诈得罪。

  《金楼子》曰:宣修容善许负之术,曾正会登楼,还语人曰:"太尉今年必当不济。"时静惠王尚康胜,或以为不然,曰:"行步向前,气韵殊下。若其不尔,不复言相。"至其年末,静惠王薨。及昭明入朝,又云:"必无词立之相。"俄而,昭明薨。

  《孙卿子》曰: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世之梁有唐举,相人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世俗称之。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从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符子》曰:楚成王生太子商臣,乃召楚之善相者相之。楚巫相之己,而言於楚王曰:"子吉矣,而王不吉。臣闻鸱枭者,食母而飞。非其子之不吉,但其母为之灾。今太子非子之不吉,但其王为之灾耳。"楚王怒而煞之。

  《论衡》曰:世人固有身瘠而志立,体小而名高者,於圣则否。是以尧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参漏,文王四乳。然则世亦有四乳者,此则驽马一毛似骥耳。

  又曰:宋臣有公孙吕者,长七尺,面长三尺,广三寸,名震天下。若此之状,盖远代而求,非一世之异也。使形殊於外,道合其中,名震天下,不亦宜乎?语云:"无爱而戚,忧必及之;无庆而欢,乐必还之。"此心有先动而神有先知,则色有先见也。故扁鹊见桓公,知其将亡,申叔见巫臣,知其窃妻而逃也。荀子以为,天不知人事邪?则周公有风雷之灾,宋景有三次之福。知人事乎?则楚昭有弗禜之应,邾文无延期之报。由是言之,则天道之与相占,可知而疑,不可而尾蘙。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七百四十三 ◎疾病部六

    ○霍乱 《易说》曰:穀雨,气当至而不至,则多霍乱。 《春秋考异邮》曰:襄公朝于荆,士卒度岁,愁悲失时,泥雨暑湿,多霍乱之病。 《汉书》曰:淮南王上书云:"南越多霍乱之疾。" 《幽明录》曰:某郡张甲者,与司徒..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二 ◎疾病部五

    ○疮 《周礼·天官下》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祝当如注,读如注病之注。) 《礼记·曲礼上》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谢承《后汉书》曰:妫皓母炙疮发脓,皓祝而愈之。 《魏书》曰:孙观迁青..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一 ◎疾病部四

    ○头痛 《毛诗·伯兮》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又《小弁》曰: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周官·疾医。)曰:春时有痟首之疾。 《史记》曰:西域有大小头痛山、赤土身热之坂,令人头痛呕吐。 《风俗通》曰:田家老母市..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 ◎疾病部三

    ○聋 《说文》曰:聋,无闻也。从耳从龙,秦晋谓之〈耳宰〉。(音宰) 又曰:益梁之州谓聋曰〈耳宰〉。秦晋听而不闻,闻而不达,谓之〈耳宰〉。 又曰:生而聋谓之耸。 《释名》曰:聋,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察也。 ..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九 ◎疾病部二

    ○总叙疾病下 《吕氏春秋》曰: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穷寥寥,曲失其宜。(高诱曰:府,腹疾也。种,首疾也。极三阕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穷寥寥然,虚曲失其适以害其生也。)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太公金..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八 ◎疾病部一

    ○总叙疾病上 《说文》曰:疾,病也。疹,病加也。疢,热病也。痺,劳病也。疸,黄病也。痁,入病也。 《释名》曰:疾,病也,客气中人急疾也。病,并也,与正气并在肤体中也。疹,诊也,有结聚可得诊见也。痛,通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七 ◎方术部十八

    ○禁 《后汉书》曰:章帝时,有寿光侯者,(寿姓。《风俗通》云:寿于姚吴大夫。)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人有妇为魅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於门外。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丈必坠。侯复劾之,树盛..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六 ◎方术部十七

    ○祝 《说文》曰:祝,祭主赞词者。 《周礼》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策祝。 又曰: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五 ◎方术部十六

    ○巫下 《唐书》曰:薛举寇幽歧之地,太宗征之。刘文静、殷开山与举战于高墌(音只)城西西,为举所败。卫尉郝瑷劝举秉胜直指长安,举然之。临发而遇疾,召巫视之,巫言:"唐兵为祟。"举恶之,未几而死。 又曰:刘文静..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四 ◎方术部十五

    ○巫上 《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 《周礼·春官》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旱祭也。)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凡圣事,掌巫降之礼。男巫..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三 ◎方术部十四

    ○占星 《汉书》曰:高祖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也。汉王入关,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 《后汉书》曰: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讥〈扌双〉即位,光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二 ◎方术部十三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眡音视。)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故..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 ◎方术部十一

    ○相中 《宋书·高帝纪》曰:晋陵人韦叟善相术,桓修令相帝当得州不。叟曰:"当得边州刺史。"退而私於帝曰:"君相贵不可言。"帝笑曰:"若相中,当用为司马。"至是,叟谓帝曰:"成王不负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九 ◎方术部十

    ○相上 《左传·文上》曰: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难也收子。(谷,文伯;难,惠叔也。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收子,葬子身也。)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丰下..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八 ◎方术部九

    ○筮下 《晋书》曰:严卿,会稽人也。善卜筮。乡人魏序欲蹔东行,荒年而多抄盗,令卿筮之。卿筮,曰:"君慎不可东行,必遭暴害之气,而非劫也。"序之不信。卿曰:"既必不信,宜有以禳之,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着..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六 ◎方术部七

    ○卜下 《晋书》曰:郭公者,客居河东,精於卜筮。郭璞从之授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又..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五 ◎方术部六

    ○卜上 《说文》曰:灼龟也,象兆之纵横也。 《周礼·天官·太宰》职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前期,前所诹之日也。十日容散齐,七日致斋,三日执事,亲伯太卜之属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四 ◎方术部五

    ○医四 《唐书》曰: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三 ◎方术部四

    ○医三 《齐书》曰:徐词伯为临川王映所重。时直閤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尾嫳,更患冷,夏日常复衣。词伯为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伯玉解衣坐石..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二 ◎方术部三

    ○医二 《史记》曰:冯信,临淄人,为齐太仓长,好医。淄川王令就淳于意学方,意教以审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信授之,擅名汉世。 又曰:高期仕济北王为太医,王遣就仓公淳于意学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