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七百四十三 ◎疾病部六

2025-09-29 18:11 太平御览
○霍乱

  《易说》曰:穀雨,气当至而不至,则多霍乱。

  《春秋考异邮》曰:襄公朝于荆,士卒度岁,愁悲失时,泥雨暑湿,多霍乱之病。

  《汉书》曰:淮南王上书云:"南越多霍乱之疾。"

  《幽明录》曰:某郡张甲者,与司徒蔡谟旧有亲,侨住谟家。蹔数宿行,过期不反。谟昼眠,梦甲云:"暂行,忽暴病,患心腹胀满,不得吐痢,某时死亡。"又云:"我病名乾霍乱,自可治也。但人莫知其药,故令身死。"谟曰:"何以治之?"甲曰:"取蜘蛛,生断去脚,吞之即愈。"谟觉,使人往甲行所,验之,果死。问主人病与时日,皆与梦符。后有乾霍乱者,谟试用,辄差。

  ○疰

  《释名》曰:疰,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

  《范汪方》曰:凡九十种寒尸疰,此病随月盛衰。人有三百六十馀脉,走入皮中,或右或左,如人所刺,遂至於死。死尸相注,或至灭门。

  ○疟

  《说文》曰:疟,热寒并作也。痁,热疟也,疾二日一发。

  《易说》曰:立春气当至、不至则多疾疟;白露当降不降,民多温疟。

  《周礼·天官·疾医》曰:秋时有疟寒疾。

  《礼记·月令》曰: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

  《左传·昭二十年传》曰:齐侯疥,遂痁,(痁,疟疾也。)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多在齐也。)梁丘据与裔款言於公曰:"吾事鬼神,丰於先君,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盍诛於祝固、史嚚以辞宾?"(欲煞嚚固,以谢问疾之宾。)公悦,告晏子,晏子谏之,乃止。

  《东观汉记》曰:邓训迁护乌桓校尉。吏士尝人病疟,转易至数十人。训身主汤药,咸得平愈。

  又曰:茎觿从上至怀,病疟,在上前疟病。上曰:"闻壮士不疟,汉大将军反疟病耶?"使小黄门扶起,赐药医,归洛阳,病遂加。

  《抱朴子》曰:猕猴之鬼,令人疾疟。

  《山海经》曰:阳华山多若华,华实如苽,味酸甘,食之己疟。

  《玄晏春秋》曰:夏四月,予疟于河南,归于新安,不瘳。

  《世说》曰:中朝有小儿,其父患疟,行乞药。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

  《列异传》曰:阳蕤字圣卿,逃疟神祠,有人呼言"杜卸,杜卸。"圣卿应曰:"诺!"起至户口,人曰:"取此书去。"得素书一卷,皆谴劾百神法,乃差。

  《录异传》曰:嘉兴令吴士季疟,经武昌庙,遣人辞谢,乞断疟鬼。去庙二十里卧,梦见塘上一人乘马追呼,行太急,速至季舡,下马与吏共入舡后,缚取一小儿去。梦觉,疟即断。

  又曰:弘父患疟经年。后独至田舍,疟发,有数小儿持公首脚。公见,因阳瞑。忽起,捉得一儿,化成黄鹢,馀者皆走。仍缚以还家,悬着窗上,明、当煞食之。比晓,失鹢,疟遂断。于时有疟者,但呼"弘公",便断。

  《甄异传》曰:吾兴张安病正发,觉有物在被上,病便更甚。安自力举被捉之,物化成鸟如鸺鹠,疟登时愈。

  盛弘之《荆州记》曰:始兴含淮县有翁水下流,有圣鼓横在川侧,上下船人刺篙有撞之者,皆得疟病。

  ○消渴

  《后汉书》曰:司马相如有消渴病。

  《后汉书》曰:李通素有消渴疾,(消,消中之疾也。《周礼》云:春有痟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帝令以公位归弟养病。

  《魏略》曰:卞兰得消渴疾,时明帝信咒水,使人持水赐兰。兰曰:"治病当以方药,何信於此?"遂不肯饮,以至於卒。时人见兰好直言,谓帝面折之而兰自煞,其实非也。

  《晋书》曰:斐楷有渴利疾,不乐处势。王浑为楷请当见将养,不违其志,不听。及疾,诏遣黄门郎王衍省疾,楷回眸瞩之曰:"竟未见识。"衍深叹其神隽。

  《南史》:何点少时尝患渴,逾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而差。

  《唐书》邓玄挺综钭堋,无藻鉴之明,又患消渴,人因号为邓渴。

  王子年《拾遗录》曰:晋武为抚军时,羌人姚馥字世芬,姚襄即其祖也,好啜嚼浊糟,言渴於醇酒。群辈常狎之,呼为渴羌。为朝歌邑长,馥辞之。帝曰:"朝歌,纣之故乡,地有酒池。故使老羌不复呼饮。"

  《交州记》曰:浮石,体虚而轻,煮饮止渴。

  《淮南子》曰:嫁女於疾消渴者,夫死后,则难可复处。(以为故妨之,后人不娶。)

  ○蹶逆

  《韩诗外传》曰:扁鹊过虢,虢侯世子暴病死,乃追宫门曰:"世子病,所谓尸蹶者也。"

  《吕氏春秋》曰:室大多阴则蹶。

  ○咳嗽

  《释名》曰:咳,刻也,气奔至,出入不平调,若克物也。嗽,促也,用力急促也。

  《易说》曰:立秋,气未当至而至,则少阳脉盛,人病咳。

  《周书》曰:立秋之日,白露不降,民多病咳。

  《礼记·月令》曰:季夏行春令,则国多风咳。

  《春秋繁露》曰:人君好战,贪城邑,则民多病咳嗽。

  《抱朴子》曰:龟鳖鼋鼍之鬼,令人病咳。

  刘弘教曰:吾昨四鼓中起,闻西城上兵咳声甚深,即呼省之。年过六十,羸病无襦,而督将差以持时,持时,备不虞耳。此既无所防捍,又老病羸冻,不隐恤,必致死亡,督将岂可乃尔耶?

  ○呕吐

  《左传·哀下》曰: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古者见君解袜。)公怒,辞曰:"臣有疾,异於人,(足有疮疾。)若见之,君将〈壳殳〉之。"(〈壳殳〉,呕吐也。)

  《汉书》曰:西域有大小头痛坂,令人呕吐。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妫皓字元起,其母至婚家醉,呕吐。恐食得毒,伏地尝吐,仰曰:"吐寒耳,非毒也。"

  邓粲《晋记》曰:阮籍母死,与人棋如故。既而饮酒三升,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晋中兴书》曰:王允之年在总角,为从伯敦所知。尝夜饮,允之辞醉,眠在别床。敦与钱凤谋逆,允之悉闻其语,便於眠处大吐。以为大醉,不复疑。

  沈约《宋书》曰:萧惠开除府加给事,性素刚,益不得志,发病呕血,有物如肝肺者甚多。

  《孟宗别传》曰:孟宗为光禄勋,尝大会,公先少饮酒。偶有强者,饮一杯便吐。时令峻急,凡有醉吐者,皆传诏司察。公吐麦饭,察者以闻。上乃叹息,诏问食麦饭意。宗答曰:"臣家足有米奋鼹,直愚性所安。"其德纯素如此。

  《列子》曰: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適也而饿於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飧而餔之,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耶?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食也。"两手据地而呕不出,客客而死。

  ○水疾

  《东观汉记》曰:东平王苍到国后,病水气喘逆。上遣太医丞相视之,小黄门侍疾,置驿马传起居,以千里为程。

  《晏子春秋》曰:景公水病,梦与二日斗,不胜,召占梦问之。晏子谓占梦曰:"公所病者,阴也。日,阳也。一阴不胜两阳,公病将己。"占梦以其言对。三日,公病大愈,赐占梦。占梦曰:"晏子教臣也。"公召晏子,赐之。晏子曰:"占梦以臣言对,故有益也;若使臣言,则不信也"

  ○肿

  《释名》曰:肿,锺也,寒热气所锺聚也。

  《春秋潜潭巴》曰:枉矢黑,军士不勇疾流肿。(宋均注云:矢当杨光明,今黑,有死丧之气,则肿死。)

  《春秋繁露》曰:人君简宗庙,逆天时,民病流肿。

  《尸子》曰:有医竘者,秦之良医。张子之背肿,谓之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委制,然后治之。"

  《齐谐记》曰:范光禄得病,腹脚并肿,不饮食。忽有一人,清朝不自通,遥进入光禄斋中,就光禄边坐。光禄云:"先不识君,君那得来而不自通?"此人答曰:"佛使我来治君病。"发衣见之,因捉其脚,以甘刀针肿上。倏忽之间,顿针而脚及膀胱百馀下,然不觉痛。复欲针腹,其儿黄门不听语竟,便去。后针孔中黄浓汁当出二三升许,至明晓,脚都差,针亦无孔。范甚喜。

  ○疝

  《释名》曰:心痛曰疝。疝,诜也。气诜诜然而上也。

  《后汉书》太医皮循从猎上林还,暮宿殿门下。寒疝病发,时邓训直事,闻循声,起往问,曰:"冀得火以熨背。"训至太官门为求火,不得,乃以口嘘其背,复呼同庐郎共更嘘,至朝遂愈。

  ○瘕

  《龙鱼河图》曰:犬狗鱼鸟不熟,食之成瘕。

  《易说》曰:白露气当至不至,太阴脉盛,人多瘕疝。

  《宋书·徐文伯传》宋明帝宫人患腰痛牵心,每至,辄气欲绝,众医以为肉瘕。文伯曰:"此发瘕。"以油投之,即吐,得物如发,稍引之,长三尺,头己成蛇,能动。悬柱上,水滴尽,一发而己,病都差。

  《山海经》曰:丽麂之水,其中多有育沛,珮之无瘕疾。(郭曰:育珮,未闻。)

  《列仙传》曰:玄俗者,常饵巴豆、云母,卖药於都市。河间王病瘕,玄俗脉之,下蛇十馀头。俗言王病六世馀殃,非王所招也。曰:"王尝放鹿,鹿是麟母,仁心感天,故遭俗耳。"

  《续搜神记》曰:太尉郄公镇丹徒,尝出猎。时二月中,蕨始生,有一甲士折一茎食之,即觉心中淡淡欲吐,因归家,仍成心腹疾。半年许,忽大吐,吐一蛇,长尺馀,尚活动摇。乃挂着屋檐前,汁稍稍出,蛇渐焦小。经一宿,视之,成一茎蕨,犹昔所食也。病遂除差。

  又曰:桓宣武帝时,有一督将,因时行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升乃饱。人苦劝,复啜五升,乃大吐,向所饮都尽。有一物随吐后出,如斗大。试以一斛二升复茗洗之,此物吸之都尽。而正觉小胀,又增五升,便悉混,然后从口中涌出。既吐此物,病遂差。或问之曰:"此何病?"答曰:"此病名斛二瘕。"

  又曰:昔有一人与奴俱得心瘕病。奴既死,剖腹视,得一白鳖,赤眼,甚鲜明。乃试以诸毒药浇灌之,并内药於鳖口,无损。乃系鳖於床脚,有客乘白马来看之,溺溅,鳖惶遽,疾咨避溺。既系之,不得去,乃缩颈藏脚,不敢动。病者察之,谓其子曰:"吾疾或可救。"乃试取白马溺以灌鳖,鳖消灭成数升水。病者乃顿饮升馀白马溺,病即豁然除。

  《异苑》曰:章安有人,元嘉中啖鸭肉,乃成瘕病,胸满面赤,不得饮食。医令服秫米潘,须臾,烦闷,吐一鸭雏,身喙翅皆己成就,惟左脚故缀昔所食肉。病遂获差。

  《志怪》曰:有人得瘕病,腹昼夜切痛。临终,敕其子云:"吾气绝后,可剖视之。"其子不忍违,割之,得一铜酒鎗,容数合。后华他闻其病而解之,便出巾箱中药以投鎗,鎗即消成酒。

  ○痹

  《春秋考异邮》曰:痹在喉,寿命凶。

  《汉书》曰:哀帝即位,痿痹。

  又曰:冯野王弟立为东海太守,下湿,病痹。天子闻之,徙为平原太守。

  《晋书》皇甫谧字士安,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后魏书》:临淮王谭孙孚好酒,后遇风,患手足不随,口不能言。乃左手画地作字,乞解所任。

  《唐书》曰:处罗可汗欲分兵大掠中国,群下多谏。外罗曰:"我父失国,赖隋得立,恩不可忘。"时处罗久疾痹,隋义城公主有五石饵之,俄而处罗发疽死。

  ○痔

  《释名》曰:痔,食也,蛊食之也。

  《山海经》曰:天帝山有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郭璞注云:翁,颈下毛也。)名曰栎,食之己痔。又虎蛟可以为痔,(郭璞注:为,治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者,得一车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乘愈多。

  《尸子》曰:有医竘者,秦之良医,为惠王治痔,皆愈。

  宋玉《登徒子赋》曰:登徒子之妻,既疥且痔。

  ○痢

  《释名》曰:泄痢,言出漏泄而利也。

  《汉书》曰:韦玄成父丧。既葬,当袭爵,即阳为病狂,卧便痢,妄笑语,欲让避兄也。

  《北史》:齐司马应之好读《太玄经》文,注扬雄《蜀都赋》,每云:"我欲与扬子周游。"患痢十七年,竟不愈。齐亡岁,以痢疾终。

  《魏武令》曰:凡式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

  ○阴痿

  《汉书》曰:胶西王端为人残戾,又阴痿,一近妇人,病数月。

  又曰:周仁为人阴重不泄。(张晏曰:阴重不泄,下湿,故溺袴,是以得此官者入后宫。)

  《魏志》:公孙康死,子晃、渊皆小,众以康弟恭词。恭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渊胁夺恭位。

  《晋书》南阳王模世子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素喜睡,痿疾,不能御妇人。

  《宋书》曰:明帝素肥,晚年痿疾,不能御内。

  ○阳病

  《左传·襄三》曰: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访於申叔豫。申叔豫曰:"国多宠,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言无疾。)

  《史记》曰:廉颇云:"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相如闻,不肯与会,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争列。

  《续汉书》曰:杨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公卿,耻为魏臣,遂称足疾,不复行。

  范晔《后汉书》曰:高诩字季回,父容,哀平间为光禄大夫,诩以父任为郎。世传《鲁诗》,以信行清操知名。王莽篡位,父子称盲,逃不蚀失。

  又曰:封观者,以兄名位未显,耻先授之,遂称风疾,瘖不能言。火起烧屋,徐出避之,忍而不告。

  谢承《后汉书》曰:沛国陈禁,性不好荣,建武中拜议郎,引见赐食。禁阳眼目无所见,以肉投羹中,出又撑柱乃归。

  《魏末传》曰:李腾为荆州刺史,曹爽令别司马懿。懿使婢进粥,持杯而饮,粥皆流出,谓爽曰:"太傅非复可济,令人怆然。"故爽不复设备。

  《曹瞒传》云:太祖少,飞膺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首茉之於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於路,乃佯败面喎口。叔父怪问其故,太祖曰:"卒中风。"叔父告嵩,嵩惊呼太祖,太祖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叔父爱,故见罔尔。"嵩乃疑,自后,叔父所言,嵩不复信。

  《晋书》:曹爽专权,宣帝称疾,何曾亦谢病。爽诛,曾乃起视事。

  又曰:锺会将反於蜀,使卫瓘慰劳诸军。瓘心欲去,且坚其意,曰:"卿三军主,宜自行。"会曰:"卿先行,吾当后出。"瓘便下殿,会悔遣之,使呼瓘。瓘辞眩疾动,诈仆地,北出閤。数十信追之。瓘至外廨,服盐汤,大吐。瓘素羸,便以困笃。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会由是无所惮。

  《晋阳秋》曰:宣帝初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疾不能起。魏武使人往微刺之,以观信否,宣帝坚卧不动。

  《晋书》曰:王戎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

  又曰:长乐冯恢父为弘农太守,爱少子淑,欲以爵传之。恢父终,服阙,乃还乡里,结草为庐,阳瘖不能言。淑得袭爵,恢始任为博士祭酒。

  《隋书》曰:郭衍为洪州总管,晋王镇淮海,因召衍,阴共计议。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癭,王妃萧氏有术能医之,以状奏高祖。高祖套苘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

  《唐书》曰:安禄山陷西京,王继佯中风失音,贼犹强授伪官。后蒙原罪。

  又曰:《王徽传》:黄巢入潼关,僖宗出幸。徽与同列崔沆豆、卢瑑、仆射于琮至曙方知,遂相与奔驰,赴行在。徽夜落荆榛中,隐於崖谷,为贼所得,迫还京师。将授之伪命,徽示以足折口瘖,虽白刃环之,初无惧色。贼令与归弟,命医工视之。月馀,守视者稍怠,徽乃杂於负贩,窜之河中,遣人间道奉绢表入蜀。天子嘉之,诏授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

  稽康《高士传》曰:王莽徵孔休,休饮血,於使者前吐之,为病笃,遂不行。

  《益部耆旧传》曰:公孙述僣号,徵犍为任永君,许以大位。永君故托以清盲,妻於面前淫若不见。子入井,忍情不问。述伏诛,永君澡浴,引镜照形,曰:"世適平,目即清。"妻乃自煞。冯信季成亦不授公孙述聘,托清盲十三年,侍婢於面前淫而不问。述诛,取纸作书,婢因自煞。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七百四十二 ◎疾病部五

    ○疮 《周礼·天官下》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祝当如注,读如注病之注。) 《礼记·曲礼上》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谢承《后汉书》曰:妫皓母炙疮发脓,皓祝而愈之。 《魏书》曰:孙观迁青..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一 ◎疾病部四

    ○头痛 《毛诗·伯兮》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又《小弁》曰: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周官·疾医。)曰:春时有痟首之疾。 《史记》曰:西域有大小头痛山、赤土身热之坂,令人头痛呕吐。 《风俗通》曰:田家老母市..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四十 ◎疾病部三

    ○聋 《说文》曰:聋,无闻也。从耳从龙,秦晋谓之〈耳宰〉。(音宰) 又曰:益梁之州谓聋曰〈耳宰〉。秦晋听而不闻,闻而不达,谓之〈耳宰〉。 又曰:生而聋谓之耸。 《释名》曰:聋,笼也,如在蒙笼之内,不察也。 ..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九 ◎疾病部二

    ○总叙疾病下 《吕氏春秋》曰: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穷寥寥,曲失其宜。(高诱曰:府,腹疾也。种,首疾也。极三阕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穷寥寥然,虚曲失其适以害其生也。)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太公金..

    3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八 ◎疾病部一

    ○总叙疾病上 《说文》曰:疾,病也。疹,病加也。疢,热病也。痺,劳病也。疸,黄病也。痁,入病也。 《释名》曰:疾,病也,客气中人急疾也。病,并也,与正气并在肤体中也。疹,诊也,有结聚可得诊见也。痛,通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七 ◎方术部十八

    ○禁 《后汉书》曰:章帝时,有寿光侯者,(寿姓。《风俗通》云:寿于姚吴大夫。)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人有妇为魅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於门外。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丈必坠。侯复劾之,树盛..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六 ◎方术部十七

    ○祝 《说文》曰:祝,祭主赞词者。 《周礼》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策祝。 又曰: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五 ◎方术部十六

    ○巫下 《唐书》曰:薛举寇幽歧之地,太宗征之。刘文静、殷开山与举战于高墌(音只)城西西,为举所败。卫尉郝瑷劝举秉胜直指长安,举然之。临发而遇疾,召巫视之,巫言:"唐兵为祟。"举恶之,未几而死。 又曰:刘文静..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四 ◎方术部十五

    ○巫上 《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 《周礼·春官》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旱祭也。)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凡圣事,掌巫降之礼。男巫..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三 ◎方术部十四

    ○占星 《汉书》曰:高祖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也。汉王入关,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 《后汉书》曰: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讥〈扌双〉即位,光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二 ◎方术部十三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眡音视。)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故..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一 ◎方术部十二

    ○相下 《唐书》曰:高祖生长安,紫气冲庭,神光照室,体有三乳,左腋下有紫志如龙。初有善相者史良言於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至於命也,非所敢知。"久之,史良复遇高祖,乃大惊曰:"骨法如旧,年寿之相顿..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三十 ◎方术部十一

    ○相中 《宋书·高帝纪》曰:晋陵人韦叟善相术,桓修令相帝当得州不。叟曰:"当得边州刺史。"退而私於帝曰:"君相贵不可言。"帝笑曰:"若相中,当用为司马。"至是,叟谓帝曰:"成王不负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司马之言..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九 ◎方术部十

    ○相上 《左传·文上》曰: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难也收子。(谷,文伯;难,惠叔也。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收子,葬子身也。)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丰下..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八 ◎方术部九

    ○筮下 《晋书》曰:严卿,会稽人也。善卜筮。乡人魏序欲蹔东行,荒年而多抄盗,令卿筮之。卿筮,曰:"君慎不可东行,必遭暴害之气,而非劫也。"序之不信。卿曰:"既必不信,宜有以禳之,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着..

    1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六 ◎方术部七

    ○卜下 《晋书》曰:郭公者,客居河东,精於卜筮。郭璞从之授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 又..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五 ◎方术部六

    ○卜上 《说文》曰:灼龟也,象兆之纵横也。 《周礼·天官·太宰》职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前期,前所诹之日也。十日容散齐,七日致斋,三日执事,亲伯太卜之属也..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四 ◎方术部五

    ○医四 《唐书》曰: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馀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三 ◎方术部四

    ○医三 《齐书》曰:徐词伯为临川王映所重。时直閤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尾嫳,更患冷,夏日常复衣。词伯为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伯玉解衣坐石..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二十二 ◎方术部三

    ○医二 《史记》曰:冯信,临淄人,为齐太仓长,好医。淄川王令就淳于意学方,意教以审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信授之,擅名汉世。 又曰:高期仕济北王为太医,王遣就仓公淳于意学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