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2025-09-30 11:58 古代文学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4),而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缌(xi):细麻布,这里代指服丧三个月的孝服,穿这种孝服只服丧三个月,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一种,如女婿为岳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②小功:服丧五个月的孝服,是五种孝服中次轻的一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③察:指仔细讲求。④放饭流歠(chuo):大吃猛喝。放饭,大吃大嚼的意思;放,副词;饭,动词。流歠,猛喝的意思;流,长,副词;歠,饮,动词。《礼记·曲礼》说:“毋放饭,毋流歠。”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喝是非常失礼的大不敬行为。⑤问无齿决:问,讲求;齿决,用牙齿啃,这里指用牙齿啃于肉。《礼记·曲礼》说:“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在尊长者面前啃干肉也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只是小不敬。

【译文】

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人不该,但是急于德才兼备的贤“人。”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急于德才兼备的贤人。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晚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于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

【读解】

俗话说:“丢了西瓜拣芝麻。”抓住了小的却失去了的,抓住了次要的却失去了主要的,因小失大,舍本逐未,这就叫做“不知务”。

凡事总有轻重缓急,固此,要抓住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先做。

郑玄《诗谱序)说得好:“举一纲而万目张。”善于化古人之意而用之的东于是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其实这也正是他老人家“矛盾论”哲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了,当然,如果忽视了矛盾发展的一面,在原本的主要矛盾已退居为次要矛盾,新的主要矛盾已经形成的时候,比如说阶级斗争已经退居为次要矛盾,经济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仍然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不放,那当然“万目”都不张了。相反,如果适时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矛盾的发展转化而进行调整,在经济问题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了“当务之急”的时候,及时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万目”也都自然会张开了。

国家的情况是这样,个人的生活、工作也同样是这样。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要同时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全面开花是不可能的。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每一个时期有一件最主要的事情,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取得成效。

总而言之,“当务”的把握是最最重要的。还是用我们曾经提到过的话来说,当我们朋友、同事、同学问互相见面时总问:‘最近忙什么?”但愿你所忙的,正是“当务之急”,是“西瓜”而不是“芝麻”,当然,更不要是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堂”的事情。

猜你喜欢

  • 再作冯妇

    再作冯妇【原文】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②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③,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原文】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释】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读解】我们今天..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洁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译文】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读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也?”【注释】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心下

    尽心下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本书选15章。春秋无义战【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①不相征..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一亲而仁民,仁民而一爱一物【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一爱一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一亲而仁民,仁民而一爱一物。”【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一爱一惜它,但谈不上仁一爱一;对于百姓,..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真进锐者,其退速

    真进锐者,其退速【原文】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

    1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求教必须虚心

    求教必须虚心【原文】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②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注释】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原文】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译文】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一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原文】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注释】①财:通“材”。②淑:通“叔”,拾龋艾(yi):同“刈..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养而不爱如养猪

    养而不一爱一如养猪【原文】孟子曰:“食①而弗一爱一,豕交之也;一爱一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②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注释】①食:动词,使之食,引申为奉养。②币:指礼物。将;送。..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地位对人的重要影响

    地位对人的重要影响【原文】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一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②者乎..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道德两难怎么办?

    道德两难怎么办?【原文】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士尚志

    士尚志【原文】王子垫①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注释】①王..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君子不素餐

    君子不素餐【原文】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注释】①不素餐兮:引自《诗经..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原文】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动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注释】①辟:同“譬”。②九轫:韧,同“用”,古代量词,一用六尺或八尺,九例则相当于六七丈。【译文】孟子说..

    3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无以饥一渴之害为心害【原文】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一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一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一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译文】孟子说:“饥饿的人觉..

    3 古代文学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