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25-09-30 12:18 古代文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洁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

①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②丘:众。③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④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读解】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猜你喜欢

  •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原文】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读解】圣人与我们..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自我批评的难得

    自我批评的难得【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注释】①讼:责,责备。【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读解】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原文】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注释】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证。【译文】孔子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念旧恶少怨恨

    不念旧恶少怨恨【原文】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④。”【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原文】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原文】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注释】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原文】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原文】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原文】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②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注释】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原文】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6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

    7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日:“申枨①。”子曰:“枨也欲②,焉得刚?【注释】①申枨(che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朽木不可雕也

    朽木不可雕也【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释】①杇(Wu):指泥工抹墙的..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

    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原文】子谓子贡曰:“女①与回也孰愈②?”对曰:“赐也何敢望③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日:“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原文】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不要耍嘴皮子

    不要耍嘴皮子【原文】或日:“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③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

    5 古代文学 2025-11-15
  • 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原文】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②妻之。【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

    4 古代文学 2025-11-15
  • 保持一定的距离

    保持一定的距离【原文】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①数(ShUO):频繁琐碎。②斯:则,就。【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大频繁琐碎,反而会遭..

    11 古代文学 2025-11-14
  •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原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读解】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养和风范,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成为同志和朋..

    13 古代文学 2025-11-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