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七百六十五 ◎器物部十

2025-09-30 14:01 太平御览
○箕帚

  《世本》曰:少康作箕帚。

  《诗》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礼》曰: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向而极之。

  又曰:泛扫曰扫,扫席前曰拚,(弗运切。)拚席不以鬛,执箕膺擖。(鬛,谓帚也,恒扫地不洁清也。膺,亲也。舌也。持箕将去粪者,以舌自乡。擖,以涉切。)

  又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史记》曰: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於楚,楚太子质於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

  又曰:邹子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子之坐而受业。

  《汉书》曰: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搔动,百姓罢(音疲。)弊,头会箕敛,(计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以供军费。

  又曰: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家令说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上朝太公,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之法也?"

  又曰:魏勃欲见齐相曹参,无因,常早扫参之门。

  又曰:贾谊上书曰:"秦人借父〈木〉锄,而有得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晋书》曰:王献之善隶书,有父风。以扫帚沾泥,书大字方一丈,甚善。

  王隐《晋书》曰:庾衮孤兄女曰芳,将嫁,美其服矣。衮刈荆苕为箕帚焉,召诸子于堂,男女以班,而谓芳曰:"汝少孤,今汝适人,将事舅姑。洒扫庭内,妇人之道,故赐汝此。匪器之美,欲汝之温恭,朝夕虽休勿休也。"

  《齐书》曰:刘休妻王氏妒。帝闻,赐休妾,敕与王氏杖二十。令休於宅后开小店,使王氏卖扫帚、皂荚,以辱之。

  《国语》曰:越王勾践行成於吴,曰:"一介适女,执箕帚於王宫。"

  《淮南子》曰:周鼎不爨,而不可贱;扫帚日用,而不足贵。

  《南越志》曰:鲍靓为南海太守,尝夕飞往罗浮山,晓还。有小吏晨洒扫,忽见两鹊飞入小齐。吏帚掷之,坠於地,视,乃靓之履也。

  《西域志》曰:佛帚在月支国,长三尺许,似孔雀尾也。

  《异苑》曰:北海徐实婢兰,义熙中忽患羸黄,而自拂拭,有异於常。家共伺察,见竹扫帚从壁角来趣婢。取而焚之,婢即平复。

  《杂五行书》曰:常以正月三日,买箕四枚,悬堂上四壁,令人治生大得,治田、蚕万倍,钱财自入。

  季尤《箕铭》曰:神农殖谷,以养蒸民。箕主簸扬,糠粃乃陈。

  ○畚

  《左传》曰:晋灵公不君。(失君道。)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又曰: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陈畚梮,具绠缶。(畚,篑笼也。)

  《晋中兴书》曰:王猛少贫贱,鬻畚为事。常至洛阳货畚,有一人於市贵买其畚,云:"家近在此,可随我取直。"猛随去,忽至深山中。此人语猛:"且住树下,当先启道君。"须臾,猛进,见一老公踞床,髭须悉白,侍从十许人。引猛云:"大司马公可进。"猛因拜,老翁曰:"王公何缘拜!"即十倍雇畚直,遣人送猛出山,既顾视,乃是嵩高山也。

  《淮南子》曰: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畚锸,以为民先。

  《韩诗外传》曰:鲍焦衣弊肤见,挈畚持蔬,遇子贡。曰:"吾子何以至此?"鲍焦曰:"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此!"子贡曰:"吾闻:非其世者,不至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子非其世而持其蔬乎?"鲍焦曰:"吾闻:贤者易进而轻退、廉士易愧而轻死!"乃捐其蔬,立枯於洛水之上。

  ○斛

  《广雅》曰:斛谓之鼓,方斛谓之角。

  《汉书》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黄锺之龠,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铜,方尺而围其外,旁有{庣斤}(音挑。)焉。其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合者,为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斗者,聚升之量也;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跃于龠,合於合,登於升,聚於斗,角於斛也。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后汉书》曰:第五伦为京兆主簿。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之。

  《魏志》曰:太祖常讨贼,廪穀不足。私谓主者,主者曰:"可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汝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遂斩之,题尸曰:"用小斛盗军穀,故斩之!"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凉录《曰:吕光与龟兹王战,大败之。故大奢侈,富於养。家有葡萄酒,或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

  《荀氏别传》曰:荀遂,字仲阳,隐居不仕。时岁饥荒,来籴者,遂妻常叩其斛。籴者归,量,辄过其本,时人号为椓斛夫人。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天文要集》曰:斗星卬,则天下斗斛不平,覆则岁稔。

  《杂令》曰:诸量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籥,二籥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斗为大一斗。)十斗为斛。

  《楚辞》曰:世并举而好朋,一斗而相量。(言今之人皆好朋党,并上荐举,半其贪佞之心,以量清洁之士。)众比周而肩随,贤者远害而隐藏。

  ○量(附)

  《汉书》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月之甲乙。齐,一也。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皆均同。)

  《周礼》曰: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斗

  《史记》曰:鸿门之会,沛公使张良以玉斗一只予亚父。亚父受玉斗,撞而破之。

  又曰:田乞仕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廪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众心,宗族益强,人思田氏。

  《汉书》曰:王莽摄政,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形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既成,命有司负之,莽出在前,入则御旁。

  《说苑》曰:合升斗之微,以满仓廪。

  《王逸子》曰:自幽、厉礼坏乐崩,天纲弛绝。诸侯力政,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至於王赧,遂丧玉斗。

  ○升

  《汉书·律历志》曰:嘉量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左耳为升,右耳为合。

  《左传》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则锺,锺乃大矣。陈氏三量,皆登一焉。

  葛洪《神仙传》曰:王方平语蔡经家人曰:"吾欲赐汝等酒,此乃出天厨,其味醲,非俗人所宜,饮之或能烂人肠。今当以水和之,汝辈勿怪也!"乃以一升酒,以一斛水搅之,以赐经家。家人饮之一升许,皆醉良久。

  ○蓑笠

  《广雅》曰:草谓之蓑,簦(音登)谓之笠。

  《诗》曰:尔牧来思,荷蓑荷笠。(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也。)

  又曰: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台所以御暑,笠所以御雨也。)

  《礼》曰: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诸侯于蜡,使使者戴草笠贡鸟兽也。)

  《国语》曰:越王勾践栖於会稽,乃令三军求退吴王。谋臣大夫种曰:"譬如蓑笠,时雨至,必求之。今君既栖於会稽之上,而求谋臣,无乃后乎?"

  又曰:吴王夫差使王孙苟告劳于周,曰:"齐人为不道,不供承王事。夫差不忍,被甲带剑,簦笠相望於艾陵。天舍其衷,齐师还,(言败而还。)夫差岂敢自多?"

  又曰:管仲曰:"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於田野。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袯(音拨奭。茅蒲,簦笠也。袯襫,蓑也。)沾体涂足,以从事於田野。"

  《史记》曰:瞽瞍使舜上廪,从下焚廪。舜乃以雨笠自杆而下,得不死之。

  又曰:虞卿解其相印,与魏齐间行走大梁,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未肯见,曰:"卿何人?"齐曰:"虞卿蹑履担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闻君急士之穷,而归公子。"

  《吴志》曰:吕蒙,汝南人,代邓当为将。定南郊,约军中不得于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蒙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废法,遂斩之。

  《晏子》曰:景公出游,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吾将戴笠衣褐,以行畎亩之中也。"

  《风土记》曰:越人结交,约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

  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有风穴。樵人有冬过者,置笠穴口,风吹吸之。经日,还涉长阳溪,而得其笠,则知溪穴潜通矣。

  冯敬通《诣邓禹笺》曰:今日裘与蓑孰急?见雨则裘不用,上堂则蓑不御,此更为适者也。今敬通逢堂蓑之不御也。

  《本草》曰:败天公,主鬼注精魅。(此竹笠之败也。)

  曹植《九咏》曰:越江兮刈兰,暮秋兮薄寒。被蓑兮戴笠,置露兮践萑。

  王褒《僮约》曰:雨堕如注瓮,板薜戴子公。(薜,蓑衣也。子公,笠也。)

  ○桔槔

  《通俗文》曰:机汲曰桔槔。

  《礼》曰:捧席如桥衡。(郑玄曰:井上桔槔,衡在上,低仰者也。)

  《庄子》曰:子贡南游于楚,过汉阴。见一丈人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灌,用力多而见功寡。子贡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流,其名桔槔。"圃者曰:"闻有机事必有机心,吾非不知,羞不为也。"

  又曰: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被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

  《汝南先贤传》曰:蔡君仲,井桔槔坏,在母没年命上,忧,不敢治,而扶老生绕之。(扶老,藤也。生绕桔槔,不须治,孝之感也。)

  ○椸枷(音移架)

  《礼》曰:男女不同椸枷。

  又曰:不敢悬於夫之楎(音挥)椸。(竿谓之椸。)

  《尔雅》曰:日竿谓之椸。(郭璞注曰:衣架也。)

  《古诗》曰:罂中无升米,架上无悬衣。

  ○梯

  《说文》曰:梯,木阶也。

  《礼》曰: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无林麓,则狄人设阶。

  《蜀志》曰:刘琦问自安之计於诸葛亮,亮不答。琦游后园,登楼去梯,谓亮曰:"可以言未?"谓刘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凉录》曰:窦荀,洛阳人也,以壮勇知名。从吕光攻龟兹,登云梯,入地道,或时堕落,苏而复上。光深奇之。

  《孟子》曰:瞽瞍使舜完廪,捐阶。

  《搜神记》曰:和憙邓后,梦登梯以扪天,体荡荡正青,若钟乳者,后仰漱之。

  《石虎邺中记》曰:石虎太子宣,与母弟蔡公韬迭秉政事。宣嫌终有代己之势,八月社日,韬登东门观游,暮还,酣宴,作女妓罢,宣遣力士巨鹿杨材等十馀人,夜缘梯入韬第,斫杀之。

  《盐铁论》曰: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况上之为利乎?

  《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室,内罪民梯也。

  《世说》曰: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是敕戒儿孙勿复学书。

  嵇含《鸡赋》曰:余庭有栖鸡,而一雄最武,常凭梯升栖,守时告晨,未尝有殆。

  郭璞《游仙诗》曰: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杷朳

  《方言》曰:杷无齿为朳,宋魏之间谓之渠拏,(今江东名亦然。)或谓之渠疏。

  《周生烈子》曰:夫忠謇,朝之杷朳;正人,国之扫彗也。秉杷执彗,除凶扫秽,国之福,主之利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32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3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3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2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4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3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2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狗国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

    苗民 奇肱 西北荒小人 于阗 乌苌 汉槃陀国 苏都识匿国 马留武宁蛮 悬渡国 飞头獠 蹄羌 扶楼 交趾 南越 尺郭 顿逊 堕婆登国哀牢夷 诃陵国 真腊国 留仇国 木客 缴濮国 木饮州 阿萨部孝忆国 婆弥烂国 拨拔力国 昆吾 绣..

    54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