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一十七 ◎布帛部四

2025-09-30 18:31 太平御览
○绢

  《广雅》曰:繁、总、鲜支、縠,绢也。

  《说文》曰:绢,似霜。

  《释名》曰:绢,纟臣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

  《东观汉记》曰:南阳太守杜谓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丧无所归。诏使持丧郡国邸,赙绢,绢千匹。

  谢承《后汉书》曰:陈留夏馥避党事,遁迹黑山。弟靖载绢往饷之。於深阳县客舍见馥,颜色衰毁不复识,闻其声乃觉之。

  华峤《后汉书》曰:李傕等大战弘农,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董承密招白波帅李乐等率众来共击傕等,大破之。乘舆乃得进,承夜潜过,曰:"先具舟船为应。"帝步出营,临河,岸高不得下。时中官伏德扶中宫,一手持十匹绢,乃取德绢连续挽而下。馀人匍匐岸侧,或自投死亡。

  又曰: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有盗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见,呼命子孙训之曰:"不善之人,未必本不慈,习与性成,如梁上君子是也。"盗惊,自投地。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当由贫,今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魏略》曰:文帝在东宫,尝从曹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后遂得原。

  《魏志》曰:赵俨为朗陵长,时袁绍举兵南侵,遣招诱豫州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而都尉李通急录户调。俨见通曰:"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且远近多虞,不可不详也。"通曰:"绍与大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皆叛乃尔,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俨曰:"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乃书与荀彧。

  又曰:孙礼为扬州刺史,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礼躬勒御之,战於芍陂。礼犯陷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桴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

  《魏略》曰: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田豫,豫辄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辟左右,我欲有所遗。"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后,悉皆付外,具以状闻。於是诏褒之曰:"昔魏绛开怀以纳戎,今卿举袖以受狄,朕甚嘉焉!"乃即赐绢五百匹。豫得赐,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复来,以半与之。

  又曰:田豫罢官,归居魏县。会汝南遣健步诣征北,感豫宿恩,过拜之。豫为杀鸡炊黍,送诣陌头,谓之曰:"罢老苦汝来过,无能有益,若何?"健步悯其贫羸,涕流而去。还,为故吏民说之,汝南为具资绢数千匹,遣人饷豫。豫一不受。

  《魏志》曰:景初中,赐倭士王白绢五十匹。

  《魏文帝诏》曰:今与孙骠骑和通商旅,当日月而至。而百贾偷利喜贱,其物平价,又与其绢,故官逆为平准耳。官岂少比物辈耶?

  《吴志》曰:丹阳太守李衡,每欲治家,妻辄止之。衡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吾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城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以问母,曰:"此当是种甘也。汝家失十户客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尝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吾答:'人患无德,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吴录》曰:袁博为太守,黄君举为孝廉,为叶令,以俸禄市缣绢饷黄君家。黄氏负乡里债,债家到门,辄应云:"待叶令家饷。"

  王隐《晋书》曰:王尼见太傅越曰:"公负尼物。"越答:"初不识此事。"尼曰:"昔楚人失布,谓令尹盗者。以令尹执政,不能奉礼率法,至使盗贼公行,是与自盗无异也。尼舍资财,军寇辄略,公为宰辅,未能禁贼,令尼穷困。是亦明公负物也。"越意解,大笑,与尼绢五十匹。

  王隐《晋书》曰:刘实为伐蜀人作争功文书,得千匹绢。

  又曰:苏节从兄韶亡后,著青黄绢衣,来与节言。

  虞预《晋书》曰:武帝论平吴功,惟羊祜、王浚、张华三人各赐绢万匹,其馀莫得比此。

  干宝《晋纪》曰:华谭依周馥。及琅邪王遣甘卓攻馥,谭先於卓有恩,卓募人入城求谭。入者至舍,问:"华侯在不?吾甘扬威使也。"谭曰:"不知华侯所在。"抽绢二匹,授之。使人还以告,卓曰:"是华侯也。"

  《晋阳秋》曰:有司奏:"依旧调编绢。"武帝不许。

  又曰:荆州刺史庾冰中子袭,尝贷官曹绢十匹。冰怒挞之,市绢还官。

  又曰:胡威,字伯虎,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停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高,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之馀,故以与汝耳。"

  又曰:桓温入蜀,闻有善星人,招致之,独执其手,於星下问国祚修短。星人曰:"太微、紫微、文昌,三宫气侯决无忧虞,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送绢一匹、钱五千与之。

  《晋中兴书》曰:翟汤,字道渊,寻阳人。太守幹宝遣船饷之,敕吏曰:"翟公廉让,卿致书讫,便委船还。"汤无人送致,乃更货易绢物,因寄还宝。

  《宋书》曰:沈庆之年八十,梦有人以两匹绢与之,谓曰:"此绢足度。"寤而谓人曰:"老子今年不免矣。两匹,八十尺也;足度,无盈馀矣。"是岁果卒。

  又曰:李安人行南徐州事。参军王回素为安人所亲,盗绢二匹。安人流涕谓曰:"我与卿契阔备尝,今日犯王法,乃卿负我也!"於军门斩之。

  又曰:孝武时,齐库上绢年调钜万匹,绵亦称此,期严限峻。人间买绢一匹至二三千,绵一两三四百。贫者卖妻子,甚者或自缢死。沈怀文具陈人困,由是绵绢薄有所减。

  又曰:萧赤斧迁给事中、太子詹事,卒於家,贫无绢衾衣。

  《齐书》曰:豫章王嶷拜陵还,过延陵季子庙,观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执牛推问,嶷不许。取绢一匹抚系牛角,放归其家。

  又曰:萧赤斧迁给事中、太子詹事,卒於家,贫无绢衾衣。

  《梁书》曰:吉士瞻少时,尝於南蛮国中掷砖,无裈褰露,为侪辈所侮。及平鲁休烈军,得绢三万匹,乃作百裈,於外并赐军士,不以入室。

  又曰:刘孝绰为吏部郎,坐受人绢一束,为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

  又曰:任昉为义兴太守,及被代登舟,止有绢七匹、米五右。至都无衣,镇军将军沈约遗裙衫迎之。

  又曰:费昶善为《乐府》,尝作《鼓吹曲》,武帝重之,敕曰:"才意新拔,有足嘉异!昔邯郸博物,卞兰巧辞,束帛之赐,实惟劝善。可赐绢十匹。"

  又曰:周石珍,建康之廨隶也,世以贩绢为业。

  又曰:传昭为临海太守,县令尝饷粟置绢于簿下,昭笑而还之。

  又曰:裴邃为北梁、秦二州刺史,复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人吏获安。乃相率饷绢千馀匹,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汝,纳其二匹而已。"

  《后魏书》曰:李崇在官和厚,明於决断。然性在财贿,贩肆聚敛。上令王公已下,从者百馀人,皆令任负布绢,即以赐之,多者过二百匹,少者百馀。惟长乐公手持绢二十匹而出,亦不异众,而当世称其廉俭。尚书令任城王澄疾不起,赐绢百匹。崇与章武王融,以所负过多,颠仆於地,崇乃复腰,融至损脚。时人为之语曰:"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

  又曰:尔朱荣之奉庄帝,召百宫悉至河阴。素闻元顺数谏诤,惜其谅直,谓朱端曰:"可语元仆射,但在省不须来。"顺不达其旨,闻害衣冠,遂便出走马,为鲜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无物敛尸,令史王才达裂裳覆之。帝敕侍中元祉曰:"宗室丧亡非一,不可周赡。元仆射清苦之节,死乃益彰,特赠绢百匹。"

  又曰:杨津除歧州刺史,巨细躬亲,孜孜不倦。有武功人,赏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驲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已子。於是遣骑追收,并绢具获。自是阖境畏服。

  又曰:杨津为华州刺史。先是,受调绢度尺特长,在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其输物尤好者,赐以杯酒而出;其所输少劣者,为受之,但无酒,以示其耻。於是竞相劝励,官调更胜。

  又曰:赵柔。有人遗柔铧数百枚者,柔与子善明鬻之市。有人从柔买,索绢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遂与之。缙绅之流,闻而敬服。

  又曰:陆馥为相州刺史,发奸擿伏,事无不验。百姓以为神明,无敢劫盗者。在州七年,家至贫约。征为散骑常侍,百姓乞留馥,千馀人献文,不许,谓群臣曰:"馥之著政,虽古人何以加之!"赐绢五百匹。

  又曰:李元忠去任,归李鱼川。孝庄时,盗贼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戎还,经南赵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绢千馀匹。元忠惟受一匹,杀五牛以食之。遣奴为导,曰:"若逢贼,但道李元忠。"遣如言,贼皆舍避。

  又曰:韩麒麟为齐州刺史,立性恭慎,恒置律令於坐傍。临终之日,惟有俸绢数十匹,清贫如是。

  又曰:阳平王子衍转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传疗疾,差。成伯还,帝曰:"卿定名医,赉绢三千匹。"成伯辞,请受一千。帝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以是而言,岂惟三千匹乎?"

  又曰:辛穆再转汝阳太守,遇水涝人饥,上表请轻租赋,帝从之。遂敕汝阳一郡,听以小绢为调。

  又曰:高允卒,诏给绢一千匹、布二千匹、绵五百斤、锦五十匹、杂彩百匹、谷千斛,以助丧用也。

  又曰:王灵,字罗汉,为南兖州刺史。取官绢,因染,遂有割易。御史纠劾,会赦免。

  又曰:宋鸿贵为定州北平府参军,送戍兵於荆,坐取兵绢四百匹。兵欲告之,乃斩兵十人。

  又曰:公孙轨为武牢镇将。初,太武将北征,发驴以运粮,使轨部调雍州。轨令驴主皆加绢一匹,乃与受之。百姓语曰:"驴无强弱,负绢自壮。"众共嗤之。

  《北齐书》曰:崔暹迁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时调绢以七尺为丈,暹言之,乃依旧焉。

  又曰:孝昭帝赐百官射,王晞中的,当得绢。为不书箭,有司不与。晞陶陶然,曰:"我今可谓武有馀,文不足矣!"

  《隋书》曰:厙狄士文尝入朝,遇上置酒高会,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满,馀无所须。"上异之,别加赏物,劳而遣之。

  《唐书》曰:侍御史马周上疏云:"往者贞观之初,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而天下怗然。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怨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馀石,而百姓皆以为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又今所营为乐,颇多不急之务故也。"

  又曰:太宗初即位,风闻诸曹案典受赂,乃遣左右,试以财物遗之。有司闻令史受馈绢一匹,上将杀之,裴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人,则行极法,所谓固入其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上善之。

  又曰:高宗朝,诏:"自今已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已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匹,四品不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过百匹,皆充所嫁女之资装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

  又曰:文宗大和六年,赐故卫国公李靖五代孙、前凤翔司录参军晨芳绢二百匹、衣笏一副,并还先奏高祖太宗书诏及官告衣物等。

  《后唐史》曰:赐宰相李愚绢百匹、钱百缗、铺陈物一十三件。时愚病,上令中使宣问。愚所居寝室,萧然四壁,卧弊毡而已。中使具言其事,上曰:"嘻!宰相月俸钱几何,而委顿如此?"故有是赐。

  《四王起事》曰:张方移惠帝於长安,兵人入殿取物,持调御绢二尺幅。自魏、晋之积,将百馀万匹,三日取之,尚不缺角。

  《四王起事》曰:惠帝於邺,与成都王还洛阳,出城仓卒,上下无持资食之调。道中有驱羊二百馀口者,便勒将至洛,得以为粮。至洛,卢志启以右藏绢倍还羊主。

  《搜神记》曰:永嘉中,有天竺胡人能取绢,与人各执一头,剪断之,已而取两段合持之则复还,连绵可练,无异故体也。

  又曰:吴先主病,遣人於门观不祥。巫启见一鬼着绢巾,似是大臣将相。其夜,先主梦见鲁肃来入,衣巾如之。

  《述异记》曰:清河崔基寓居青州。朱氏女姿容绝伦,崔顷怀招揽,约女为妾。后三更中,忽闻扣门外。崔披衣出迎,女雨泪呜咽,云:"适得暴疾丧亡,忻爱永夺。"悲不自胜。女於怀中抽两匹绢与崔,曰:"近自织此绢,欲为君作裈衫,未得裁缝,今以赠离。"崔以锦八尺答之,女取锦曰:"从此绝矣。"言毕,豁然而灭。至旦,告其家,女父曰:"女昨夜忽心痛,夜亡。"崔曰:"君家绢帛,无零失耶?"答云:"此女旧织馀两匹绢,在箱中。女亡之始,妇出绢,欲裁为送终衣,转眄失之。"崔因此具说事状。

  《先贤行状》曰:范郃,字孝悌。少时会省外家,逢掠者驱其牛取衣物去。郃还车,知贼不得席后三匹绢,乃追呼令取之。贼知长者,悉还所取而辞谢焉。

  《三辅决录》曰:平陵士孙奋赀至一亿七十万,富闻京师。而性俭吝,以子瑞辟梁冀掾,奋送绢五匹,食以乾鱼。

  《邺中记》云:石虎以辰日腊,子日祀祖,於殿庭立五仙人,高数丈,五彩幢盖。大会群臣於太武殿上,使各三探,乃有得绢百匹者,有得数十匹者,有得一二匹者。虎辄大笑以为乐。

  孔舒元《在穷记》曰:太安二年六月,贼遂来入门。时家见有绢布三千馀匹及衣被器物,皆令婢使辇出著庭中,恣其所取。

  《魏武帝令》曰:今清时,但当尽忠於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於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

  又曰:东曹掾田畴言:"前以无功,横被封赏之赐,以实自归,教从所执。昨到下车,见绢三千匹、谷五千斛,惊愕怪惧,未敢自宁。乞还藏府,以为军储。"

  《世语》曰:王经,字彦律。初为江夏太守,大将军曹爽附绢二十匹,令交市於吴。经不发书,弃官归。母问归状,经以实对。母以经典兵马而擅去,对送吏杖经五十。爽闻,不复罪经。

  《世说》曰: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也,但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终不肯受,后韩与范同车,就车裂二丈。韩云:"宁可使妇无裈也?"范笑而受之。

  《孝子传》曰:董永父终,贫不遂葬,以身质钱一万。既葬就役,逢一女子,求与永为妻,云能织绢。永诣主人,主人令织,一旬三百匹。债足,女辞去,曰:"我天之织女也,帝见君孝,使我共偿耳。"因遂不见。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八百二十三 ◎资产部三

    ○耒 《释名》曰:耒,耜也。 《古史考》曰:神农作耒耜。 《世本》曰:咎繇作耒耜。 《周礼·冬官·考工下》曰:车人为耒,庇长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郑司农云:耒谓耜耒。庛,读为其颡..

    0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二十二 ◎资产部二

    ○农 《周礼·地官下》曰: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谷。 《礼记·月令》孟春曰:乃命有司布农事,舍东郊,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二十一 ◎资产部一

    ○田 《释名》曰: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心也。 《尚书·禹贡》曰:冀州厥田惟中中,(孔安国曰: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兖州厥田惟中下,(第六。)青州厥田惟上下,(第三。)徐州厥田惟上中,..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二十 ◎布帛部七

    ○布 《说文》曰:緦布,十五外布也。纑,布缕也。絟,细布也。繐,蜀布也。 《释名》曰:布,布列诸缕。繐,慧也,齐人谓凉为慧,言服之轻细凉慧也。 《周礼·地官下·载师》曰: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又《夏官下·..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九 ◎布帛部六

    ○绵 《说文》曰:纩,絮缊也。 《礼记·玉藻》曰:纩为茧,缊为袍。(衣也,著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也。缊,谓今纩及旧絮也。) 又《丧大记》曰:属纩以俟绝气。(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 又《..

    0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八 ◎布帛部五

    ○缣 《说文》曰:缣,并丝缯也。 《释名》曰: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於绢。染缣五色,细且致,不漏水也。 《续汉书》曰:张奂少立志节。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 《东观汉记》曰:王丹..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六 ◎布帛部三

    ○罗 《释名》曰:罗,文罗疏也。纚,筛也,粗可以筛物也。 《魏文帝诏》曰:江东为葛,宁比罗纨绮縠?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绫、锦、罗、绮、金缕之物。自是以下,杂彩之服,通于贱人也。 《晋书..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五 ◎布帛部二

    ○锦 《说文》曰:锦,襄邑织文也。 《释名》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也。 《礼记·王制》曰:锦文珠玉成器,不鬻於市。(不示民也奢与贪。成犹善也。) 《礼记·玉藻》曰:童子之节也缁..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四 ◎布帛部一

    ○丝 《尚书·禹贡》曰:济、河惟兖州,厥贡漆、丝。海、岱惟青州,厥篚檿、丝。(檿,桑,丝中琴瑟弦。) 《周礼·天官下·典丝》曰: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以其贾揭之。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颁丝于外内,..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三 ◎珍宝部十二

    ○铜 《左传·僖中》曰:郑伯朝楚,楚子与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锺。 《史记》曰:秦使徐福入海还,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曰:'汝,秦王之神,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往蓬莱山,见芝城..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二 ◎珍宝部十一

    ○银 《周礼·夏官下》曰:正南曰荆州,其利丹银。 《尔雅》曰: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鐐。(郭璞曰:辽音也。)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 《史记·封禅书》曰:殷得金德,银山溢。(苏林注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一十一 ◎珍宝部十

    ○金下 《国语》曰:范蠡乘轻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终。王令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穆天子传》曰:观天子宝:黄金之膏。(金膏,亦犹玉膏,皆其精液也。) 《春秋后语》曰:尉缭来,说王曰:"以秦之强,诸..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十 ◎珍宝部九

    ○金中 《东观汉记》曰:郭况迁为大鸿胪,上数幸其第,赏赐金、帛。京师号况家为"金穴",言其富贵。 谢承《后汉书》曰:豫章张载,字仲宗,为广陵太守。举孝子吴奉为孝廉,奉赍金为礼,载闭门不受。奉以囊盛,投载园..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九 ◎珍宝部八

    ○琅玕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则琅玕景。(宋均注曰:事神明得理,则琅玉有光。) 《尔雅》曰:西北之美者,则昆仑之璆琳、琅玕焉。 《说文》曰:琅玕,石之似玉者。 《魏略》曰:大秦国出琅玕。 《山海经》曰:开..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八 ◎珍宝部七

    ○琥 《说文》曰:琥,发兵瑞玉,为虎文。 《周礼·春官上·大宗伯》曰:白琥礼西方。 《周礼·秋官下·小行人》曰:合六币,琥以绣。 《左传·昭七》曰:鲁昭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七 ◎珍宝部六

    ○璋 《说文》曰:璋,半圭也。 《尚书·顾命》曰:康王即位,太保秉璋以酢。(孔安国注曰:王已祭,太保又祭。报祭曰酢也。) 《毛诗·棫朴》曰: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半圭曰璋。) 又《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六 ◎珍宝部五

    ○圭 《说文》曰:圭,瑞玉也。上员下方,以封诸侯。楚爵有执圭。 《尚书·禹贡》曰: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又《金滕》曰: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

    2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五 ◎珍宝部四

    ○玉下 《唐书》曰:太宗尝谓魏徵曰:"玉虽有美质,在於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匠耳!" 又曰:高..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四 ◎珍宝部三

    ○玉上 《尚书·尧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安国注曰:在,察也。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之器,可转运者。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舜察天文,齐七政,审已当天心与否。) 又《胤征》曰:火炎昆岗,玉石俱..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 卷八百三 ◎珍宝部二

    ○珠下 《唐书》曰:高祖朝,曷婆那可汗献大珠。上曰:"珠信为宝。朕所宝者赤心耳,何用珠为?"竟不受。 又曰:贞观中,桂州都督李弘节以清慎闻。身殁之后,其家卖珠。上闻之,乃宣言於朝曰:"此人生时,宰相言其清..

    1 太平御览 2025-0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